小升初作文真题9.上海真题解析
娱乐管理条例-寒假日记100字
2018·上海
真题再现
题目:一点点改变
提示: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我们慢慢长大,在成长的路途中,我们哭过,笑过,跌倒
过……但是我们不怕痛,摔倒了再爬起来,抹掉眼泪,继续带着最初的梦想,向远方前进。
要求:请以“一点点改变”为题,写一写在成长路上的那些改变。感情真挚,立意深刻,不
少于
400 字。
第一步:抓关键词,巧过审题关
关键词 1:“一点点”。改变不需要太大,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
关键词
2:“改变”。文中一定要体现有所改变,即跟以前不一样。
关键词
3:“成长的路途”。要写出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生的改变。
关键词
4:“感情真挚所写内容感情真挚,能够打动人。
关键词 5:“不少于 400
字”。字数一般以 450-500 最合适。
审题结果梳理:以“一点点改变”为题目,写出在成长旅途中我们的改变。
第二步:素材新奇,胜在选材关
素材的选择一定要围绕“改变”二字来选。改变
不需要太大,只要有一点点就可以,而且这
一点很明显,能够让人看到变化。同时,这个改变一定是有意
义的、充满正能量的,这样的
改变才能优中取胜。
选材示例:
1.
写字变得更认真了。
2.
课堂变得更积极了。
3.
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
4.
改变自己的自私,懂得为他人着想。
5.
从爱嫉妒别人变为懂得欣赏他人了。
6.
从爱偷懒变得学习专心了。
7.
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体谅奶奶的辛苦。
8.
从小气变得宽容了。
阅卷人心理:
前 3 种选材内容有些幼稚,主题显然太肤浅。而第 4 种至第 8
种的选材,不仅符合我们的年
龄特点,而且内容向上,有积极的正能量。
误区提醒
1.
有的同学
觉得既然是“一点点改变,那么写的时候只要体现一点点改变就可以。于是,就
写成了“学习进步了一点
点”“写字认真了一点点”“跟同学关系好了一点点”。这样写是
不行的,这样的题材虽然改变是“一点
点”,但是这一点改变必须是有意义的。
2.
还有的同学,在写的过程中由
于忽视了细节部分的重点刻画,造成内容简单,下笔无物。
这一点点的改变,如果不能够详细描写,最后
写完的效果就是内容空洞,没有感染力,整篇
文章读起来没有分量感。
第三步:语言生动,赢在表达关
满分文:一点点改变(选材:从小气变得宽容了。)
小升初的那次考试硝烟弥
漫,着实让我喘不过气来。不过,发生在那期间的一段小插
曲,却让我久久不能忘记。(细腻的心理描写
,写出了“我”考试时内心的紧张。)
记得那是一个赤日炎炎的夏天,太阳把大地炙烤
得如烫手的火炉一般,让每个人望而却
步。(运用比喻,将夏日比作烫手的火炉,写出了夏日的炎热。)
我满头大汗地走进考场。
第一场考的是语文,必须用钢笔,拿着钢笔,便如得到了一件趁手的武器,我不
禁信心十
足。随着那如警报般的发卷哨声,我的额头渗出了丝丝汗珠,赶紧“一级戒备去试试钢笔有<
br>无墨水。这不试不知道,我亲爱的钢笔不知是怎么了,写在纸上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我急
了,顿
时手足无措,气急败坏地甩了甩钢笔。(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我”考试
时内心的紧张与慌乱
。)地板上留下了一滩污渍,谢天谢地,钢笔终于出墨水了,看着钢笔
画出的一道道线条,我松了一口气
。(细节描写,写出了钢笔好用后内心的舒畅感。)
不经意间,我朝前面瞅了一眼,琳
身上那刺眼的墨水痕迹一下子映入了我的眼帘——怎
么回事?一定是刚才……我懊恼地敲了一下头。怎么
办?琳一定会生气的。(心理描写,写
出了“我”内心的懊恼与不安。)
考试
结束后我忐忑着拍了拍琳的背,琳转过身来,我吞吞吐吐地说着:“琳……我把墨
水……甩到了你的衬衫
上。”“哦,是吗?”她笑着检查了一下衬衫,又不介意地说了声:
“这几朵梅花开得真美!”语言描写,写出了琳对“我”的宽容大度。
是啊!
好美!好美的笑容,好美的心灵,如同一股甘露,悄然滴进我的心田,我紧张的
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这次考试中我考出了优异的成绩。(运用比喻,写出了琳的宽容让
“我”紧张的心一下子得到了放松。)
原来的琳是个很小气的人,怎么会……我持着怀疑的态度去问她,她却笑着反问我:“改变
了小气的我不好吗?”改变一点点,有时是会有新发现的。
上中学后,我们还在继续联络,她依然在一点点地改变着,电话里,时常充盈着银铃般的笑
声。
满分点点评
1. 开头点明主题,让读者明白这段小插曲让“我难忘。“小升初的那次考试硝烟弥漫,着实
让我喘不过
气来,这句话真实地描绘了这次考试让“我难忘的原因。
2.
细节描写细腻
感人。文中多次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充分将
“我考试时的紧张和“我”对
琳宽容“我”的感激之情描写得特别生动。“我的额头渗出了
丝丝汗珠,赶紧‘一级戒备’去试试钢笔有
无墨水”,这里的外貌描写,写出了“我考试时
内心的极度紧张。
3. 以小见大。全文描写琳的部分较少,但是从“我”的反应中能够看出,琳的改变虽然只是
一点点,对
“我的触动却很大,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