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升初数学+语文期末总复习试题卷汇编附答案解析
培训招生-比尾巴ppt
(新)小升初数学+语文期末总复习试题卷汇编
小升初数学升学卷(一)
1.(3分)(宝安区)一个数由3个亿,6个千万,4个千,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亿.
2.(3分)(宝安区)=25%= (填小数)= :16.
3.(1分)(澄海区)小华身高1.6米,在照片上她的身高是5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
是
.
4.(2分)(枞阳县)陈明今年上半年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下表:
月份 一月 二月
90
三月
120
四月
100
五月
125
六月
150 钱数(元) 100
他平均每个季度的零花钱是
元.三月份比四月份度多用 %.
5.(1分)(宝安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拼成一
个长30厘米的圆柱,则表面积减少
25.12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6.(1分)(浙江)李明买了4000元国库券,定期三年,年利率为2.89%,到期
后,他把
利息捐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儿童.李明可以捐 元给“希望工程”.
7.(1分)(海淀区)学校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
合唱队共
有 人.
8.(2分)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3分米的圆锥,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一个与
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比它大 立方分米.
9.(1分)(浙江)小明说:“我表妹是1998年2月29日出生的. .(判断对错)
10.(1分)圆锥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 (判断对错)
11.(1分)(凤阳县)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 .(判断对错)
第 1 页 共 39 页
12.(1分)(宝安区)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
这个圆柱的高是16厘米. .(判断对错)
13.(1分)(2008•常熟市)甲乙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1:3,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3.
.
14.(2分)(宝安区)在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15.(2分)(湛河区)请你估计一下(
)最接近你自己现在的年龄.
A.600分 B.600周 C.600时
D.600月
1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
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
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D.采用24时记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
17.(2分
)(宝安区)在某市举行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十一位评委给一位歌手的打分如
下:9.8,9.7,9
.7,9.6,9.6,9.6,9.6,9.5,9.4,9.4,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分
别为( )
A.9.6和9.6 B.9.6和9.55 C.9.8和9.1
18.(2分)某班有学生52人,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
A.8:7
B.7:6 C.6:5 D.5:4
19.(8分)直接写出得数.
8.7﹣7= ÷=
4﹣﹣=
7×÷7×=
44÷= 75÷10%=
第 2 页 共 39 页
0.9+99×0.9=
9
3
=
20.(9分)(宝安区)解方程.
(1)x÷=
(2)4x+3×0.9=24.7
(3)6÷﹣3.5x=6.
21.(15分)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8+9.8+7.72+10.2
×+×
第 3 页 共 39 页
÷(﹣)×
×[﹣(
22.(8分)操作题:
街心花园的直径是5米,现在在它的周围修一条1米宽的环形路,请
按1:10的比例尺画好设计图,并
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
+)] (80﹣9.8)×0.6﹣2.1
(﹣)×45.
第 4 页 共 39 页
23.(5分)(海淀区)六年级同学植树98棵,五年级比六年
级植树棵数的2倍多6棵.五
年级植树多少棵?
24.(5分)(张家港市)小高家和学校大约相距4144米.一辆
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大约66
厘米,按车轮每分转100圈计算,小高骑这辆车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多少分
?
25.(5分)(2008•拱墅区)某布料加工厂5天缝制衬衣1600件.照这样计
算,缝制2400
件衬衣需要多少天?
第 5 页 共 39 页
26.(5分)六一儿童节
学校买回的苹果比桔子多150千克,已知桔子占苹果重量的40%,
学校买回苹果多少千克?
27.(10分)如图是小明和小东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1)量一量:小东和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是 厘米和
厘米.(量
得的结果取整厘米数)
(2)如果小东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000米,请算出
这幅图的比例尺,并填在图中相应
的括号里.
(3)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是
米.
(4)某天他们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上学,同时到达学校,已知小东每分走50米,那么小
明每分走多少米?(列式解答)
第 6 页 共 39 页
小升初语文期末卷(一)
一、基础知识
1.按照音序,“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A. 碧→天→叶→莲→无→穷→接
B. 叶→无→莲→穷→天→接→碧
C. 碧→接→莲→穷→天→无→叶
D. 接→天→莲→叶→无→穷→碧
2.选出各组划线词读音都相同的一组( )
A. 呼唤焕发 慷慨灌溉
B. 漆黑膝盖 蝙蝠翩然
C. 纨绔顽皮 歼灭迁居
D. 硝烟销售 匮乏馈赠
3.选出下面的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 )
A. 擅长 侵略 不可思义 截然不同
B. 翘首 磅礴 鬼哭狼嚎 烦躁不安
C. 障碍 蜿蜒 大显神通 感激涕零
D. 炫耀 无辜 回眸一笑 附庸风雅
4.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 ,
流连忘返。 B. 做学
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
西双版纳以
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必须认真克服、随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B.
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
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
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
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第 7 页 共 39 页
6.下列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秋雨,淅淅沥沥,_
_______;山
泉,叮叮咚咚,________;鸟儿,啾啾啼鸣,________;雷暴,轰
轰隆隆,________。
①唱着一支清冽的歌 ②唱着一支粗犷的歌
③唱着一支缠绵的歌 ④唱着一支婉转的歌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③①④
② D. ①③④②
7.下列句子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这样精彩的表演,使我赞不绝口。 B.
这样精彩的表演,不能不使我赞不
绝口。
C. 这样精彩的表演,怎能使我赞不绝口?
D. 这样精彩的表演吗,怎能不使我赞
不绝口?
8.下列各句中,引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他们把许多艺术品送给外国人,算是“发扬国光”。 B.
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
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C.
年仅22岁,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大学生,有这样的“暴徒”吗? D.
眼
睛是人类的“心灵之窗”,能够折射出不同的内心活动。
9.根据情境,填入横线上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
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
“________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山重水复疑无路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 8 页 共 39 页
C.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霜叶红于二月花 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
愁前路无知己
10.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颜色词是( )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________。
②________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③一水护田将________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______桔绿时。
A. 红 白 绿 黄
B. 红 白 碧 黄
C. 白 红 绿 黄
D. 黄 白 绿 黄
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1.填写名句
(1)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
(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
12.写出歇后语后部分
(1)梁山泊的军师——________
(2)饺子破皮——________
1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shōu
liǎn yín zhuānɡ sù ɡuǒ jì hu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4.根据下列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夜晚接着做。________
②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________
第 9 页 共 39 页
15.《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
_______。
这本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________。
16.根据语境默写诗句
(1)朱熹在《
观书有感》中教育我们只有不断读书学习,吸取新鲜知识,思想、才学、智
慧才会永不枯竭,充满活力和
生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
间的佳句。你来了,如烟似
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
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
17.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一致。老师,您多么像树根。当我们
用
根来赞颂您时,您说:“落花会变成大地的营养,果核也会变成大树的根!”
老师,您多么像____
____。当我们用________来赞颂您时,您说:“________,________!”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
②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
④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9.读以下的文章,回答问题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
动室是现在幼儿园
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
是春
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第 10
页 共 39 页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她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她的过程
。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
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草的地方,她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
有时候那锯齿
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灰
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她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且
颜色
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她既不匍匐着,也
不高高站着,颜色
也就变成灰绿,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
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了。所以
,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
但有些疑惑,一回头,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
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会感觉胸腔里那颗
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捉迷藏,甚至
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呢?
五六岁的时候,如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
意的,太乏味了。
如果母亲说:“海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
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
春
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在文中找出一个ABAC式的四字词语,并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②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5)文章的结尾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6)文章说“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
,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你的生活中,你
有没有过这样的“乐趣”?把它写在下面。
四、作文
第 11 页 共 39 页
20.把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成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少于390字)。
第 12 页 共 39 页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知识
1.【答案】C
参考答案
1.360004008,36000.4008,4.
【解析】
试题分析:(1
)本题可以用数位顺序表来写出这个数,有几个计数单位,这一位上就是几,
没有的就写0;
(2)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方法:在万位数字的后面点上小数点,前面的数字就是整数部分,
后面的就是
小数部分,化简后在最后加上单位万.
(3)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看它的千万位数
,利用四舍五入后把亿位后
面的数省略写上单位“亿”.
解:(1)3在亿位,6在千万位,
4在千位,8在个位,其它数位为0,这个数写作:360004008;
(2)360004008=36000.4008万;
(3)360004008≈4亿.
故答案为:360004008,36000.4008,4.
点评:此题考查写数、求近似
数:写数要先分级并依次写出各位上的数;求近似数要省略“谁”
后面的尾数,就把“谁”下一位上的数
字进行四舍五入,还要带上计数单位.
2.1,0.25,4.
【解析】
试题分
析:解决此题关键在于25%,25%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可化成0.25;
第
13 页 共 39 页
0.25可化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5可化成最简
分数;用分子1做比
的前项,分母4做比的后项可化成1:4,1:4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4可化成4
:16;
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25%=0.25=4:16.
故答案为:1,0.25,4.
点评:此题考查比、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转化,根据它
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
即可.
3.1:32.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比例尺=照片上的身高:实际小华身高,可直接求得这张照片的比例尺.
解:1.6米=160厘米,
5:160=1:32,
这张照片的比例尺为1:32.
故答案为:1:32.
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比例尺的时候,注意统一单位长度.
4.342.5,20.
【解析】
试题分析:上半年有两个季度,先求出上半年的
总钱数,即可求出平均每个季度的钱数;要
求三月份比四月份多用百分之几,只要用多用的钱数除以四月
份的钱数即可.
解:(100+90+120+100+125+150)÷2=685÷2=342.5(元),
(120﹣100)÷100=20%;
故答案为:342.5,20.
第 14 页 共 39 页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解答方法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5.188.4.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
圆柱后,高是原来的2倍,可求出
原来每个圆柱的高;表面积减少了2个底面,因表面积减少25.12
平方厘米,即可求出圆
柱的一个底面积,再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可列式解决问题.
解:25.12÷2×(30÷2)
=12.56×15,
=188.4(立方厘米);
答: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188.4.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本题关键是弄清表面
积减少了几个面,是什
么样的面.
6.346.8元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应根据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算出即可.
解:4000×2.89%×3,
=115.6×3,
=346.8(元).
答:李明可以捐 346.8元给“希望工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息公式的应用.
7.52.
第 15 页 共 39 页
【解析】 <
br>试题分析:由“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7:6”可知,总人数相当于7+6=13份,也就是说
总
人数是13的倍数,那么在“40﹣60”之间只有52符合题意,由此可知总人数就是52.
解:由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6可知:
总人数是7+6=13(份),即总人数是13的倍数;
又因为合唱队人数在40至60人之间,
那么合唱队的人数就应是52;
故答案为:52.
点评:此题是考查比的应用,要把比理解为几份和几份的比.
8.7.065;14.13.
【解析】
试题分析:(1)利用圆锥的体积=πr
2
×h,代入数据即可解决问题;
(2)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的3倍,所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就比这个圆锥
大了它的2倍
,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3.14××3,
=×3.14××3,
=7.065(立方分米),
7.065×2=14.13(立方分米),
答:它的体积是7.065立方分米,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比它大 14.13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7.065;14.13.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的3倍关系的灵活应
用.
第 16 页 共 39 页
9.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年的2月有28天,闰年的2月有29天,只要推算出1998年是闰年还
是平年
即可.
解:1998÷4=499…2,
1998年是平年2月只有28天,没有2月29日.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判断闰年和平年可以根据: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来判断.
10.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
还是对
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解:因为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则
所以圆锥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
是对应的乘积
一定,再做判断.
11.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数的定义,2为最小的质数,但是2+1=3,3为质数.
解:由于2为最小的质数,2+1=3,3为奇数.
所以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的说法是错误的.
=×底面积(定值),
第 17 页 共 39 页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除了2之外,任何质数加1都成为偶数的说法是正确的.
12.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其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来计算后判断即可.
解: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底面周长)=2πr=2×3.14×8=50.24(厘米);
又因为侧面展开后是正方形所以:宽=长=50.24厘米;
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宽又是圆柱的高,即高=50.24厘米;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3.错误
【解析】
试题分析
:设甲圆的半径是r,则乙圆的半径为3r,根据“圆的面积=πr
2
”分别求出甲、
乙两个圆的面积,然后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
解:设甲圆的半径是r,则乙圆的半径为3r,则:
(πr
2
):[π(3r)
2
],
=(πr
2
):[9πr
2
],
=1:9;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圆的面积的计算公
式;注意:圆的半
径比,即直径比、周长比;圆的面积比等于半径的平方的比.
14.B
第 18 页 共 39 页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及关系式:
比值一定,由此即可得答案.
解:因为在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的比值一定,所以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根据它们的关系式判断即可.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用到时间单位分、时、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
1时
=60分、1日=24时、1年=12个月、1年≈52个星期,据此将每个选项分别换算成比较<
br>接近人的年龄的单位,即600分=10时,600时=25日,600周≈12年,600月=50年,
由此做出选择.
解:600月÷12=50(岁);
600周÷52≈12(岁);
600时÷24时=25(天);
600分=10时;
所以只有600周符合学生的年龄.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对时间单位时、分,日、星期、月、年之间的换算,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
择.
16.D
【解析】
,在同时同地测得的杆高和影长的
第 19
页 共 39 页
试题分析:逐项分析后,再选出正确的选项.
解:A、分数值×分母=分子(一定),是乘积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原句错误;
B、互质的两个数的公因数是1,原句错误;
C、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原句错误;
D、采用24时计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原句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相关的知识逐项进行分析,再做出选择.
17.A
【解析】
试题分析:(1)中位数: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
个数是奇数,则处于最中间
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
均数是这组数
据的中位数;
(2)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此解答.
解:(1)将数据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9.8,9.7,9.7,9.6,9.6,9.6,9.6,9.5,9.4,9.4,9.1
因为数据个数是11,是奇数,所以中位数是9.6;
(2)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9.6,所以9.6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按照各自的方法分别求出即可.
18.B
【解析】
试题分析:学生总数和男女生人数的比已知,看哪个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整除全班人数,
第 20 页 共 39 页
那个比就是正确答案.
解:选项A,52÷(8+7)=3…7,故不符合要求;
选项B,52÷(7+6)=4,故符合要求;
选项C,52÷(6+5)=4…8,故不符合要求;
选项D,52÷(5+4)=5…7,故不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和能否整除全班人数,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19.1.7;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直接进行
口算,其中4
法的运算性质进行简算,0.9+99×0.9,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解:
8.7﹣7=1.7; ÷=;
;
,根据减
;3;;40;750;90;729.
4﹣﹣=3;
7×÷7×=
44÷=40; 75÷10%=750;
0.9+99×0.9=90; 9
3
=729.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牢固掌握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并且能够灵活整数的运
算定
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20.2;5.5;.
【解析】
试题分析:(1)题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乘来解;
(2)题先计算3×0.9的值
,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7,然后同时除以4
第 21 页 共 39
页
来解;
(3)题先计算6÷的值,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
3.5x,再同时减去6,
然后同时除以3.5来解.
(1)x÷=
x÷×=×,
x=2;
(2)4x+3×0.9=24.7
4x+2.7=24.7,
4x+2.7﹣2.7=24.7﹣2.7,
4x=22,
4x÷4=22÷4,
x=5.5;
(3)6÷﹣3.5x=6
9﹣3.5x=6,
9﹣3.5x+3.5x=6+3.5x,
3.5x+6=9,
3.5x+6﹣6=9﹣6,
3.5x=3,
3.5x÷3.5=3÷3.5,
x=.
点评: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上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
式仍
然成立”进行解答;注意等号对齐.
第 22 页 共 39 页
21.29;
【解析】
;;;40.02;6;
试题分析:(1)运用加法结合律简算;
(2)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除法,最后算乘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减法;
(6)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1)1.28+9.8+7.72+10.2,
=(1.28+7.72)+(9.8+10.2),
=9+20,
=29;
(2)×
=×(
=×
=
+
,
;
+×
),
,
(3)÷(﹣)×,
=÷
=×
×,
×,
=×,
=;
(4)×[﹣(+)],
第 23 页 共 39 页
=×[﹣
=×
=;
,
],
(5)(80﹣9.8)×0.6﹣2.1,
=70.2×0.6﹣2.1,
=42.12﹣2.1,
=40.02;
(6)(﹣)×45,
=×45﹣×45,
=15﹣9,
=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整
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
计算.
22.路面的实际面积18.84m
2
.设计图如下: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比例尺求出街心花园的直径和1米宽的环形路在图形上的长度,再
在设
计图上画出图形;根据圆环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路面的实际面积.
解:5米=500厘米,1米=100厘米,
第 24 页 共 39 页
500×
100×
=50(厘米)
=10(厘米)
所以内圆半径为:50÷2=25(厘米)
外圆半径为:25+10=35(厘米)
于是以点O为圆心,分别以25厘米和35厘米为半径画圆如下:
路面
的实际面积为:3.14×[(5÷2+1)
2
﹣(5÷2)
2
]
=3.14×(12.25﹣6.25)
=3.14×6
=18.84(m
2
).
答路面的实际面积18.84m
2
.
点评:考查了应用比例尺画图,圆环的面积.能够根据比例尺正确进行计算,注意单位的统
一.
23.202棵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五年级比六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多
6棵,因为六年级同学植树98棵,
可知六年级植树棵数的2倍再加上6棵就是五年级植树棵数,列出算
式解答即可.
解:五年级植树的棵数是:98×2+6=202(棵);
答:五年级植树202棵.
第 25 页 共 39 页
点评: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年级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4.20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大约66厘米,按车轮
每分转100圈,可先求每圈长度,
再求出100圈的路程,然后求出自行车的速度,然后根据关系式:
路程÷速度=时间即可列
式解答.
解:66厘米=0.66米,
0.66×100×3.14=207.24(米),
4144÷207.24≈20(分);
答:小高骑这辆车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20分.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基本
关系式:时间=路程÷速度,列式解答即可.解答时注意单位的换
算.
25.7.5天.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道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量成正比例.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设缝制2400件衬衣需要x天,
1600:5=2400:x
1600x=5×2400
x=7.5;
答:缝制2400件衬衣需要7.5天.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先判断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何比例,并找准对应量.
26.250千克.
第 26 页 共 39 页
【解析】
试题分析:已知桔子占苹果重量的40%,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桔
子比苹果重量少1﹣40%,
买回的苹果比桔子多150千克,即这150千克占苹果重量的1﹣40%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
义,苹果有150÷(1﹣40%)千克.
解:150÷(1﹣40%)
=150÷60%
=250(千克)
答:苹果有250千克.
点评: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150千克占苹果重量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27.(1) 5;
6;(2)比例尺为:1:20000;填图如下:(3)1200;(4)60米.
【解析】
试题分析:(1)用尺子直接测量即可得到小东和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
(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比例尺;
(3)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求得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
(4)他俩的时间一
样,先用小东家到学校的路程÷小东的速度求出时间,然后用小明家到
学校路程÷时间即可.
第 27 页 共 39 页
解:(1)小东和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分别是 5厘米和 6厘米;
(2)5厘米:1000米,
=5厘米:100000厘米,
=1:20000;
填图如下:
(3)6÷=120000(厘米),
120000厘米=1200米,
答:小明家到学校实际距离是1200米.
(4)1000÷50=20(分钟),
1200÷20=60(米),
答:小明每分走60米.
点评:解答图上距离的测量时,注意测量的方法;解答比例尺的意义
及求法时,注意掌握比
例尺的公式及应用;解答行程问题时,注意掌握基本的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
第 28 页 共 39 页
语文答案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所谓音序就是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字母,但要大写。所以解答此题的关键就
是读
准字音,然后再写出音序即可,接J天T莲L叶Y无W穷Q碧B——碧B→接J→莲
L→穷Q→天T→无
W→叶Y。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汉字音序的掌握能力,平时注意识记,做到能判断会应用。
2.【答案】D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
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
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
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
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
节。
A呼唤huàn焕发huàn 慷慨kǎi灌溉gài ;
B漆黑qī膝盖xī 蝙蝠biān翩然piān;
C纨绔wán顽wán皮
歼灭jiān迁居qiān;
D硝烟xiāo 销售xiāo 匮乏kuì馈赠kuì。
故答案为:D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第 29 页 共 39 页
3.【答案】A
【考点】词形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
分析词语中哪个字
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项
不可思义——不可思议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
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
形近字。
4.【答案】C
【考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
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
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
的感情色彩
相一致.A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与对应的语境相符。B项“好
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与对应的语境相符。C项“魂牵梦萦”形容
万分
思念。与对应的语境不符。D项“闻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与对应的语
境相符。
故答案为:C
【点评】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
错误用法
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
br>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
5.【答案】A
【考点】修改病句
第 30 页 共 39
页
【解析】【分析】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
子更通
顺,有一定条理。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A成分残缺;B前后矛盾;C用词不当;D
词序颠倒;E搭配不当;F语义重复;G不合逻辑;H句式杂糅;I表意不明等。
B句式杂糅,改为
:止咳去痰片,它里边的主要成分是桔梗、贝母、氯化铵等.或止咳去痰片,
它是由桔梗、贝母、氯化铵
等配制而成的.C“中国人民 ”是主语,“为”作为一个动词的话,
那么“为建设……强国”后面就没
有了,可见缺少成分,残缺谓语。改为:①前面的为
去掉②把前面的努力放后面,就是:中国人民正在为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努力
③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D无
主语 两种改法 ①这次
活动,使我们受到很大教育。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受到很大教育。
故答案为:A
【点评】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注意句子
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6.【答案】C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句子衔接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
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衔
接,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
的衔接。由上句
的“秋雨,淅淅沥沥”可知下句选“唱着一支缠绵的歌”比较恰当。由上句的“山泉,叮
叮
咚咚”可知下句选“唱着一支清冽的歌”比较恰当。由上句的“鸟儿,啾啾啼鸣”可知下句
选
“唱着一支婉转的歌”比较恰当。由上句的“雷暴,轰轰隆隆”可知下句选“唱着一支粗
犷的歌”比较恰
当,从而能够得到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C
第 31 页 共 39 页
p>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语句衔接,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并且结合所给四个选项进行<
br>分析即可。
7.【答案】C
【考点】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
】A是肯定的陈述句。B是双重否定句,表达了肯定的意思,与A句意思相
同。C是反问句,但表达的意
思与A句相反,不能使我赞不绝口。D是反问句,表达的意
思与A句相同。
故答案为:C <
br>【点评】此题考查对句式的掌握及句意的理解能力,平时应该注意积累和掌握各种句式,做
到熟练
应用。
8.【答案】D
【考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解题时要
细读语句,首先了解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特定称谓;②表示讽刺
和否定; ③引用说的话;
④强调说明。依据句意可知,A、B、C中的引号是表示讽刺和
否定,D中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称谓。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课外应该注意积累和识记。
9.【答案】C
【考点】语言表达,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
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
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
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
第 32 页 共 39 页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意思: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
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山重水复疑无路
意思: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
间。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
居一样近。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 意思: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
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
者对美好人生的眷念,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
抒发内心的无奈感受。霜叶红于二月
花
意思:那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火红。D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
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莫愁前路无知己
意思:此去你不要担心
遇不到知己。
故答案为:C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10.【答案】A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
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
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
楚,不要出现多字、少
字、错别字的情况。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②(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③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故答案为:A
第 33 页
共 39 页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要根据句子的语境
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1.【答案】(1)道是无晴却有晴
(2)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考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考查对
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
的句子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
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道、晴、敬、
慢。
故答案为:⑴道是无晴却有晴;⑵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
熟记,要理解名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
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
法。
12.【答案】(1)吴(无)用
(2)漏了馅
【考点】歇后语
【解析】【分析】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是一
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
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
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
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
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如:⑴梁山泊的军师
——吴(无)用;⑵饺子破皮——漏了馅;
故答案为:⑴吴(无)用;⑵漏了馅。
【点评】掌握常用的歇后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丰富知识。
第 34 页
共 39 页
13.【答案】收敛;银装素裹;忌讳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
知道
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
结构和易错点。书
写时要注意“敛、银、裹、忌、讳”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
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
美观。
故答案为:收敛;银装素裹;忌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
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
形近字。
14.【答案】日以继夜;心甘情愿
【考点】词义,成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
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
分析,词语
就锁定在课文中了。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夜晚接着做。——日以继夜。②心里完全愿意,<
br>没有一点勉强。——心甘情愿
故答案为:日以继夜;心甘情愿。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15.【答案】关羽;温酒斩华雄
【考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
析】本题考查对《三国演义》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
忆学过的《三国演义》的文
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
第 35 页 共 39 页
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对小说内容要熟悉。抓住提
问
中的信息点回顾小说相关情节排序作答。
故答案为:关羽;温酒斩华雄。
【点评
】《三国演义》是“课标”推荐初中生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
掌握主要内容,故事
情节,主要人物等。
16.【答案】(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
】【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
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
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
字、错别字的情况。如:渠、清、
许、源、随、潜、润。
故答案为: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
判断
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7.【答案】大海;伟岸;海水会变成天上的云彩;雨露也会变成甘泉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
、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
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
先应注意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例:老师,您多么像大海。当我们用伟岸来赞颂您时,您
说:
“海水会变成天上的云彩,雨露也会变成甘泉!”
故答案为:大海;伟岸;海水会变成天上的云彩;雨露也会变成甘泉。
【点评】仿写答案丰富多彩,但要做到原文内容相关、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第
36 页 共 39 页
18.【答案】因为;谁;你的;“亡”通“无”,顽皮
【考点】字义
【解析】【分析】这是对古诗、文言词语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古诗、
文言文中重点词语
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
积
累。①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是::停下车来,(只是)因为喜爱这枫树林傍晚的景色。坐:因
为; ②孰为汝多知乎
意思是: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孰:谁。③家祭无忘告乃翁
意
思是:到了忌日不要忘了告诉你的父亲。 乃:你的。 ④最喜小儿亡赖
意思是:我最喜
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亡赖:顽皮。
故答案为:①因为;②谁;③你的;③“亡”通“无”,顽皮。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言
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
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三、现代文阅读
19.【答案】(1)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影无踪
(2)描写我寻找荠菜的过程与乐趣。
(3)拟人句,生动地写出了荠菜长得饱满的特点,用
“趴”荠菜拟人化了,写出了发现的
高兴心情,为下文高兴地采荠菜做出铺垫。
(4)乏味意思是缺乏兴趣,写出了“我”对晒稻谷不感兴趣,突出了对挖荠菜的兴趣。
(5)呼应标题。呼应主题,突出主旨。
(6)略
【考点】记叙文 <
br>【解析】【分析】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要求从文中找
出一个
ABAC式的四字词语,如:无穷无尽。再如:无边无际,无法无天,无影无踪;⑵
第 37
页 共 39 页
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
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此段主要是描写我
寻找荠菜
的过程与乐趣。⑶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
br>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画横线
的句子是拟人句,生动地写出了荠菜长得饱满的特点,用“趴”荠菜拟人化了,写出
了发现的高兴心情,
为下文高兴地采荠菜做出铺垫。⑷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
心主题的把握。乏味意思是缺乏兴
趣,写出了“我”对晒稻谷不感兴趣,突出了对挖荠菜的
兴趣。⑸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
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文章的结尾
在结构上呼应标题。呼应主题,突出主旨。⑹回答这种开放性
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
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⑴无穷无尽,无
边无际,无法无天,无影无踪;⑵描写我寻找荠菜的过程与乐趣。
⑶拟人句,生动地写出了荠菜长得饱满
的特点,用“趴”荠菜拟人化了,写出了发现的高兴
心情,为下文高兴地采荠菜做出铺垫。⑷乏味意思是
缺乏兴趣,写出了“我”对晒稻谷不感
兴趣,突出了对挖荠菜的兴趣。⑸呼应标题。呼应主题,突出主旨
。⑹略。
【点评】⑴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
br>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⑵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⑶考查学生
对拟人
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⑷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意思,意思
表述正确即可。⑸本
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⑹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
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
四、作文
20.【答案】略
【考点】其他
第 38 页 共 39 页
【解析】【分析】改写是以原著为依
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一种写
作方式。改写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各种文体、语
体、人称、结构、表现手法的特殊作用和
相互关系,学会应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内容,加深对原
作的理解。它对提高我们阅
读和写作能力是很有效的。尽管改写只是根据别人现成的文章来写,不像其他
文章那样固有
创造性,但改写仍有可供发挥才华的天地,在语言的运用、材料的组织以及对各种文体的掌
握方面,还是有练习价值的。
改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主题方面,要对
原作进行认真品味,透彻理解。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不作改动,仍要
体现原文的基本精神,不改变主题思想
。
第二、在内容方面,要注意到古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古文的语言比较精练,语句跳跃性较大,
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环境描写上受的限制较大。而记叙文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对人
物进行细致刻
画,对环境进行具体描写。情节可以充分展开,人物的性格可以在情节发展中
逐步凸现出来。所以,如果
不根据原文加以想象,适当补充一些情节,就会使改写后的文章
显得枯燥无味。只有在充分运用古文原有
材料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增补必要的描写,
使文章内容丰富起来。
第三、在语言方面
,要注意古文和记叙文不同的文体特点。用现代汉语来改写古代诗歌,不
是翻译文言文,不必句句都紧扣
原文,只要能表达原意就行了。为了叙述的方便,有时候还
可以改变人称进行写作。诗歌中的语言为了符
合文体需要,常常会省略一些句子的内容,语
言顺序比较自由,在改写时,都要一一改过来,使语言符合
记叙文的语言要求。
【点评】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第 39 页 共 3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