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知识点+基础练习题

萌到你眼炸
971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05:1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益达口香糖广告-不要说话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李灿森)


等差数列知识点
1.等差数列的定义:
a
n
a
n1
d

d
为常数)(
n2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
n
a
1
 (n1)ddna
1
d(nN
*
)
, 首项:
a
1
,公差:d,末项:
a
n

推广:
a
n
a
m
(nm)d
. 从而
d

3.等差中项
(1)如果
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即:
A
ab

2
a
n
a
m

nm
2Aab

(2)等差中项:数列
< br>a
n

是等差数列
2a
n
a
n-1a
n1
(n2)2a
n1
a
n
a
n2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
n
n(a
1
a
n
)
n(n1)d1
na
1
dn
2
(a
1
d)n
An
2
 Bn

2222
(其中A、B是常数,所以当d≠0时,S
n
是关于 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
2n1
时,
a
n1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S
2n1
2n1

a
1
a
2n1


2
2n1

a
n1
(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的各项和等于项数
乘以中间项)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
n
a
n1
d

a
n1
a
n< br>d
(常数
nN
)



a
n

是等差数列.

(2) 等差中项: 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2a
n
a< br>n-1
a
n1
(n2)2a
n1
a
n< br>a
n2

⑶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a
n
knb
(其中
k,b
是常数 )。
(4)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S
n
An
2
Bn
,(其中A、B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若
a
n
a
n1< br>d

a
n1
a
n
d
(常数
nN
)



a
n

是等差数列.


7.提醒: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 中,涉及到5个元素:
a
1

d

n

a
n

S
n

其中
a
1

d
称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
知3求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
a
n
a
1
(n1)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2d,ad,a,ad,a2d
„(公差为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3d,ad,ad,a3d< br>,„(注意;公差为2
d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0
时,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br>n
a
1
(n1)ddna
1
d
是关于< br>n
的一次函数,且斜
率为公差
d


n

S
n
na
1

为0.

(2)若公差
d0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d0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公差
d0
,则为常数列。

(3)当
m npq
时,则有
a
m
a
n
a
p
a
q
,特别地,当
mn2p
时,则有
n(n1)dd
dn
2
(a
1
)n
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且 常数项
222
a
m
a
n
2a
p
. < br>注:
a
1
a
n
a
2
a
n1
a
3
a
n2



(4 )若

a
n



b
n

为等差数列,则


a
n
b


< br>
1
a
n


2
b
n
< br>都为等差数列

(5) 若{
a
n
}是等差数列,则
S
n
,S
2n
S
n
,S
3n
S2n
,„也成等差数列

(6)数列
{a
n
}< br>为等差数列,每隔k(k

N
)项取出一项(
a
m
, a
mk
,a
m2k
,a
m3k
,
)仍 为等差数


(7)设数列

a
n

是 等差数列,d为公差,
S

是奇数项的和,
S

是偶数项项 的和,
S
n

前n项的和
1.当项数为偶数
2n
时,
*
S

a
1
a
3
a
5
a
2n1

n

a
1
a
2n1

na
n

2
n

a
2
a
2n

S< br>偶
a
2
a
4
a
6
a
2n
na
n1

2
S

S
奇< br>na
n1
na
n
n

a
n1a
n


S

na
n
a

n

S

na
n1
a
n1

2、当项数为奇数
2n1
时,则

S

n1

S
2n1
S

S

(2n1 )a
n+1


S

(n1)a
n+1



S

S

a
n+1< br>S

n



S

na
n+1

(其中
a
n+1
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

(8)、
{b
n
}
的前
n
和分别为A
n

B
n
,且


A
n
f(n)

B
n
a
n
( 2n1)a
n
A
2n1
f(2n1)
.
b< br>n
(2n1)b
n
B
2n1


(9)等差数 列
{a
n
}
的前n项和
S
m
n
,前m项 和
S
n
m
,则前m+n项和
S
mn


mn



(10)求
S
n
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
n
项是关于
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 数的最值,但要注
意数列的特殊性
nN

法二:(1)“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n
项和的最大值是所有非负项之和
即当
a
1
0,d0,


*
a
n
0
可得
S
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
值.

a
n1
0
(2) “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
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a
n
0
即 当
a
1
0,d0,


可得
S
n
达到最小值时的
n
值.
a 0

n1
或求

a
n

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二次函数 ,

n
取离二次函数对称轴最近的整数时,
S
n
取最大值( 或最小值)。若
S
p
=
S
q
则其对称轴

n
pq

2

注意:解决等差数列问题时,通常考虑两类方法:
①基本量法:即运用条件转化为关于
a
1

d
的方程;
②巧妙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一般地运用性质可以化繁为简,减少运算量.
等差数列·基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为___________.
2.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12, a6=27,则d=___________
3. 在等差数列中已 知
d
1
3
,a7=8,则a1=_______________
22
(ab)(ab)
4. 与的等差中项是________________-
5. 等差数列-10,-6,-2,2,„前___项的和是54
6. 正整数前n个数的和是___________
2
a
n

S=3nn
n
7. 数列的前n项和,则
a
n
=___________.
8. 在等差数列中已知a1=12, a6=27,则d=___________
9. 在等差数列中已 知
d
1
3
,a7=8,则a1=_______________


10. 在等差数列{an}中,an=m,an+m=0,则am= ______。
11 在等差数列{an}中,a4+a7+a10+a13=20,则S16= ______ 。
12 在等差数列{an}中,a1+a2+a3+a4=68,a6+a7+a8+a9+a10=3 0,则
从a15到a30的和是 ______ 。
13 已知等差数列 110, 116, 122,„„,则大于450而不大于602
的各项之和为 ______ 。
14若是方程的解,则
是关于的方程
=________。
的两个根,则15若公差,且
=________。

二、选择题
xx
lg2,lg(21),lg(23)
成等差数列,则x的值等于( ) 1若
A.0 B.
log
2
5
C. 32 D.0或32
2、等差数列中连续四项为a,x,b,2x,那么 a :b 等于 ( )
A、 B、 C、或 1 D、

3. 在等差数列

a
n


a
3
a
11
40
,则
a
4
a
5a
6
a
7
a
8
a
9
a10
的值为
( )


A.84 B.72
C.60 . D.48
4. 在等差数列

a
n

中,前15项的和
S
15
90

a
8
为( )
A.6 B.3
C.12 D.4
5. 等差数列

a
n

中,
a
1
a
2
a
3
24,a
18
a
19
a
20
78
,则此数列前20下
项的和等于
A.160 B.180
C.200 D.220
6. 在等差数列< br>
a
n

中,若
a
3
a
4
a
5
a
6
a
7
450
,则
a< br>2
a
8
的值等于
( )
A.45 B.75
C.180 D.300
2
a
n

S

Sn
n
n
7. 设是数列的前n项的和,且,则

a
n

是( )
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C.等差数列,且是等比数列 D.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
数列
8. 数列3,7,13,21,31,„的通项公式是( )
32
a4n1
annn2

n
n
A. B.
2
ann1
D.不存在
n
C.
9、设数列{an}和{bn}都是等差数列,其中a1=25, b1=75,且
a100+b100=100,则数列{an+bn}的前100项和为()


A、 0 B、 100 C、10000 D、505000
10. 等差数列

a
n

中, a
1
a
2
a
3
24,a
18
a
19
a
20
78
,则此数列前20
下项的和等于
A.160 B.180
C.200 D.220

11一个项数为偶数的等差数列,它的奇数项的和与偶数项的和分别
是 24与30,若此数列的最后一项比第-10项为10,则这个数列共有
( )
A、 6项 B、8项 C、10项 D、12项

三、计算题
1.求集合
M

m|m2n1,nN*,且m60

中元素的个数,并求这些 元
素的和





2
a
n< br>
S5n3n
,求它的前3项,并2.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是
n< /p>


求它的通项公式







3.如果等差数列

a
n

的前4项的和是2, 前9项的和是-6,求其前n
项和的公式。







4.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

a
n

的有关未知数:
51
a
1
,d,S
n< br>5,
66
(1)求n 及
a
n
; (2)
d2 ,n15,a
n
10,求a
1
及S
n

64位cad2010下载-小班学期计划


为什么微信登不上-先抑后扬的作文


包身工教学设计-感恩诗歌


音乐家的名字-少年先锋队歌


白银帝国-剪纸英语


出国留学需要的条件-晚会游戏背景音乐


英语音标辅音-大学生英语自我介绍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药店实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