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

巡山小妖精
601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06: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诈尸事件-伤感日志大全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熊君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等差数列的公式和相关性质
1、等 差数列的定义:对于一个数列,如果它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为一
个定值,则称这个数列为等差数列, 记:
a
n
a
n1
d
(d为公差)(
n2< br>,
nN
*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an
a
1
(n1)d

a
1
为首项,d
为公差
推导过程:叠加法


推广公式:
a
n
a
m
(nm)d


变形推广:
d

3、等差中项
(1)如果
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即:
A

2Aab


(2)等差中项:
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2a
n
a
n-1
a
n1
(n2)2an1
a
n
a
n2



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
n




前N相和的推导:当
mnpq
时,则有
a
m
a
n
a
p
a
q
,特别地,当
m n2p
时,则有
a
m
a
n
2a
p
。(注:
a
1
a
n
a
2
a
n1< br>a
3
a
n2

,)当然扩充到3项、
4 项„„都是可以的,但要保证等号两边项数相同,下标系数之和相等。

n(a
1< br>a
n
)
n(n1)
na
1
d
22
d
2
1
n(a
1
d)n
An
2
Bn

22
ab
2
a
n
a
m

nm


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 定义法:若
a< br>n
a
n1
d

a
n1
a
n
d
(常数
nN

)



a
n

是等差数列.

(2)等差中项: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2 a
n
a
n-1
a
n1
(n2)2a
n 1
a
n
a
n2



( 3)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a
nknb
(其中
k,b
是常数)。

(4)数列

a
n

是等差数列

S
n
An
2
Bn
,(其中A、B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
定义法或者等差中项发



a
n

是等差数列.


7、等差数列相关技巧: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 到5个元素:
a
1

d

n

a
n

S
n
,其中
a
1

d
称作为 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
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设项技巧:
①一般可设通项
a
n
a
1
(n1)d
②奇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2d,ad,a,ad,a2d
„(公差为d
);
③偶数个数成等差,可设为„,
a3d,ad,ad,a3d< br>,„(注意;公差为
2
d


8、等差数列的性质: (1)当公差
d0
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
n
a
1
(n1)ddna
1
d
是关于
n

一 次函数,且斜率为公差
d
;前
n

S
n
na1

的二次函数且常数项为0。


n(n1)dd
dn
2
(a
1
)n
是关于
n
222


(2)若公差
d0
,则为递增等差数列,若公差
d0
, 则为递减等差数列,若
公差
d0
,则为常数列。


( 3)当
mnpq
时,则有
a
m
a
n
a< br>p
a
q
,特别地,当
mn2p
时,则有
(注:
a
1
a
n
a
2
a
n1
 a
3
a
n2

,)当然扩充到3项、4项„„
a
m
a
n
2a
p

都是可以的,但要保证等号两 边项数相同,下标系数之和相等。


(4)

a
n



b
n

为等差数列,则

a
n
b




1
a< br>n


2
b
n

都为等差数列
【新数列可以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


(5) 若{
a
n}是等差数列,则
S
n
,S
2n
S
n
,S< br>3n
S
2n
,„也成等差数列
推导过程:



(6) 数列
{a
n
}
为等差数列,每隔k (k

N
*
)项取出一项(
a
m
,a
m k
,a
m2k
,a
m3k
,
)仍
为等差 数列
推导过程:


(7)

a
n< br>

{b
n
}
的前
n
和分别为
A< br>n

B
n
,则



(8)等差数列
{a
n
}
中,

S
m
n

S
n
m
,则
S
mn


mn

(1)

a< br>n
m,a
m
n
,则
a
mn
0
(2)
推导:
S
n
An
2
Bn
解出A和B 就可以推导出(1)
(2)式直接用推广公式即可

a
n
A
2n1


b
n
B
2n1


(9)求
S
n
的最值
法一:因等差数列前
n
项和是关于< br>n
的二次函数,故可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
最值,但要注意数列的特殊性
nN< br>*

法二:(1)“首正”的递减等差数列中,前
n
项和的最大值是 所有非负项之


a
n
0
即当
a
1< br>0,d0,


可得
S
n
达到最大值时的
n
值.
a0

n1


(2) “首负”的递增等差数列中,前
n
项和的最小值是所有非正项之和。

a0
即 当
a
1
0,d0,


n
可得
S
n
达到最小值时的
n
值.

a
n1
0
或求

a
n
< br>中正负分界项

法三:直接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由于等差数列前
n
项和的图像是过原点的
二次函数,故
n
取离二次函数对称轴最近的整数时,
S
n
取最大值(或最小值)。

S
p
=
S
q
则其对称轴为
n













pq

2


等比数列的相关公式和性质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通项公式:
a
n
q

q0

n2


q
为公比
a
n1
a
n
a
1
q
n1

a
1
为首项,
q
为公比

推广公式:
a
n
a
m
q
nm



q
nm


3、等比中项
(1)如果
a,A,b
成等比数列,那么
A
叫做
a

b
的等差中项.即:
A
2
ab

a
n

a
m
Aab

注意:
同号的两个数才有等比中项,并且它们的等
比中项有两个
(两个等比中项互为相反数)

(2)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
a
n
2
a
n1
a
n1

4、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S
n
公式:
(1) 当
q1
时,
S
n
na
1


(2) 当
q1
时,
S
n



推导过程:

a
1

1q
n

1q

a
1
a
n
q

1 q
a
1
a

1
q
n
AAB
n
A'B
n
A'

A,B,A',B'
为常数)
1q1q


5、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1)用定义:对任意的n, 都有
a
n1
qa
n

等比数列
(2) 等比中项:
a
n
2
a
n1
a
n1

a
n1
a
n1

0)

{a
n
}
为等比数列

(3) 通项公式:
a
n
A B
n

AB0


{a
n
}
为等比数列

(4) 前n项和公式:
a
n1
q(q为常 数,a
n
0)

{a
n
}

a
n
S
n
AAB
n
或S
n
A'B
n
A'

A,B,A',B'为常数


{a
n< br>}
为等比数列


6、 等比数列的证明方法
依据定义:若


7、等比数列相关技巧:
(1)等比数列的通项 公式及前
n
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
a
1

q

n

a
n
q

q0

< br>n2,且nN
*


a
n1
qa
n

{a
n
}
为等比数列
a
n1
an

S
n
,其中
a
1

q
称 作为基本元素。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
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
(2) 为减少运算量,要注意设项的技巧,一般可设为通项:
a
n
a
1
q
n1

如奇数个数成等比,可设为„,
注意隐含条件公比
q
的正负

8、等比数列的性质:
(1) 当
q1

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a
n
a
1
q
n1

类指数函数,底数 为公比
q

a
1
n
qAB
n

AB0

是关于
n
的带有系数的
q
aa
,, a,aq,aq
2
„(公比为
q
,中间项用
a
表示);2
qq


②前
n
项和
S
n
a
1

1q
n

1q
a
1
a
1
q
n
a
1
a

1
q< br>n
AAB
n
A'B
n
A'
,系数
1q1q1q
和常数项是互为相反数的类指数函数,底数为公比
q


(2) 对任何m,n

N
*
,在等比数列
{a
n
}
中,有
a
n
a
m
q
nm
, 特别的,当m=1时,便得到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因此,此公式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更具有一般性。

(3) 若
mnst
(
m,n,s,t

N
*
),则
a
n
a
m
a
s
 a
t
。特别的,当
mn2k
时,得
a
n
a< br>m
a
k
2

a
k
(4) 列
{a
n
}
,
{b
n
}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
{}
,
{ka
n
}
,
{a
n
k
}< br>,
{ka
n
b
n
}
{
n
} (k为非零
b
n
a
n
常数) 均为等比数列。
【可 以化为
a
n
AB
n

AB0


{a
n
}
为等比数列】

(5) 数列
{an
}
为等比数列,每隔k(k

N
*
)项取出一项(< br>a
m
,a
mk
,a
m2k
,a
m3k
,
)仍为
等比数列

(6) 如果
{a
n
}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则数列
{log
a
a
n}
是等差数列


(7) 若
{a
n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
S
n

S
2n
S
n
S
3n
S
2n
,
,成等比数列


(8) 若
{a
n
}
为等比数列,则数列
a1
a
2
a
n
,
a
n1
a
n2
a
2n
,
a
2n1
 a
2n2
a
3n

等比数列
备注:和(7)本质上是一样的。



(9) ①当
q1
时, ②当
0时,
{
a
1
0,则{a
n}为递增数列
a
1
0,则{a
n
}为递减数列
,
{
a
1
0,则{a
n
}为递减数列
a
1
0,则{a
n
}为递增数列

③当q=1时,该数列为常数列(此时数列也为等差数列);
④当q<0时,该数列为摆动数列。

(10)在等比数列
{a
n
}
中, 当项数为2n (n

N
*
)时,

(11)若
{a
n< br>}
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
S
nm
S
n
q< br>n
S
m




S

1

,。
S

q

立方根-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


10个月宝宝吃什么-聘书内容


qq克隆空间器-我的老爹


国际志愿者年-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米芾简介-珍惜现在


细菌世界历险记-跟我一起唱


火鹤花-教师节贺卡


网络域名-中小学班主任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