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教案 苏教版(优秀教案)

温柔似野鬼°
726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06: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女鬼剑士加点-本心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都胜)


《等差数列》教案

福州金桥高级中学 林岳水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而且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
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
()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
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 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
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
()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
()通过对等差数列 的研究,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变化形态,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
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通过实例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学情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
了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
以符合这 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教材分析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 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
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 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
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 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
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 步深入和
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关键: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由此得到的“性质”。
六、设计思路
.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这 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
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⑶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
引导学生首 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
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 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的特点,推导出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 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围
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七、教学过程
教学
情境设计和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 课堂引入
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
创设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
情景 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
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习
一类特殊的数列。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观察分析,发表各自的意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
数,从开始,每隔数一次,可以得到
数列:,,,……
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
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
目。该项目共设置了 个级别。其中较
轻的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
位:):,,,。
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 保证优质
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
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
位为 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
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
水算起,到可以进行 清理工作的那
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
探索
位:):,,,,,
研究
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
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
息加 入本金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
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
金×(利率×寸期).例如 ,按活期
存入 元钱,年利率是。那么按照单
利,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分别是:
年初本年末本利和
时间
金(元) (元)
第年
第年
第年
第年
第年
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
成了数列: , , , , 。
引向课题


思考: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四个
数列:
,,,,,……①
,,, ②
,,,,, ③
, , , , ④
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等差数列的概念]
对于以上几组数列我们称它们 为等
差数列。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分析
等差数列的特征,尝试着给等差数列
下个定义 :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
差等于同一个 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
叫做等差数列。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
通常用字 母表示。那么对于以上四组
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
提问:如果在
a< br>与
b
中间插入一个由学生回答:因为,,组成了
数,使
a
,,
b
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一个等差数列,那么由定义可以
么应满足什么条件? 知道:
ab
所以就有
A

2
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引导学生观察相邻两项间的
关系,得到:
对于数列①,从第项起,每
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对于数列②,从第项起,每
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对于数列③,从第项起,每
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对于数列④,从第项起,每
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 ;
由学生归纳和概括出,以上四
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与前一
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
每个都具有相邻两项差 为同一个
常数的特点)。
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相关概念,找
出关键字。
通过 分析,激
发学生学习
的探究知识
的兴趣,使课
堂气氛活跃
起来。 < br>通过学生自
己阅读课本,
找出关键字,
提高学生的
阅读水平和
思维概括能
力,学会抓重
点。
让学生参与
到知识的形
成过程中,获
得数学学习
的成就感。


由三个数,,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深入探究,得到更一般化的结
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 ,这时,叫做与论
的等差中项。
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
第项起,每一项 (有穷数列的末项除
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
中项。
如数列:,,,,,,…中
是和的等差中项,和的等差中项。
是和的等差中项,和的等差中项。
看来,
a
2
a
4< br>a
1
a
5
,a
4
a
6
a< br>3
a
7

从而可得在一等差数列中,若

a
m
a
n
a
p
a
q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以上的等差数列,我们能不
能用通项公式将它们表示出 来呢?
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⑴、我们是通过研究数列
{a
n}
的第项
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去写出数列的通
项公式的。下面由同学们根据通项公< br>式的定义,写出这四组等差数列的通
项公式。
引领学习更
深入的探究,
提高学生的
学习水平。
由学生经过分析写出通项公式: 学会发现规
①这个数列的第一项是,第项是律,并加以总(),第项是(),第项是(),……结。
由此可以猜想得到这个数列的通
项公式是
a
n
5n

② 这个数列的第一项是,第项是
(),第项是(×),第项是(×),
由此可以猜想 得到这个数列的通
项公式是
a
n
485(n1)

③ 这个数列的第一项是,第项是
(),第项是(×),第项是(×),
第项是(×),第项是(× )由
此可以猜想得到这个数列的通项
公式是
a
n
182.5(n 1)

④这个数列的第一项是,第项是
(),第项是(×),第项是(×),
第项是(×),由此可以猜想得
到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a
n
10072 72(n1)


⑵、那么,如果任意给了一个等差数 引导学生根据等差 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进
列的首项
a
1
和公差,它的通项公式是进行归纳: 行理性分析
与推导,从而
什么呢?

a
2
a
1
d,

aad,
得出公式。


32

(n1)个等式


a
4a
3
d,


所以
a
2
a
1
d,

a
3
a
2
d,

a
4
a
3
d,

……
a
2
a
1
d,
思考:那么通项公式到底如何表达进一步的分
呢?
a
3
a
2d(a
1
d)da2d,
析。
a
4
a
3
d(a
1
2d)da3d,
……
得出通项公式: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得思考,并发表各自的意见。
出:以
a
1
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a
1
(n1)d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 知道了等差数列
的首项
a
1
和公差,那么这个等差数列
的通项
a
n
就可以表示出来了。

例、⑴求等差数列,,,…的第项.
⑵是不是等差数列,,,…的
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分析:
⑴要求出第 项,可以利用通项公式求
出来。首项知道了,还需要知道的是
例题
该等差数列的公差, 由公差的定义可
分析
以求出公差;
⑵这个问题可以看成是上面那个问
题的 一个逆问题。要判断这个数是不
是数列中的项,就是要看它是否满足
该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且需 要注意的
是,项数是否有意义。
让两个学生分别对这两小题加以
分析。
解 :⑴由
a
1
,,,得
a
20
8(211)(3) 49

⑵由
a
1
,(),得这个数列的
通项公式为a
n
54(n1)4n1,
由题
意知,本题是要回答是否 存在正
整数,使得成立。
解这个关于的方程,得,即
是这个数列的第项。
让学生参与
课堂。

让学生有自
主思考的时
空。


例题评述:从该例题中可以看出,等聆听教师点评
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就是 一个关

a
n

a
1
、、(独立的量有个)的方程;另外,要懂得利用通项公式来
判断所给的数是不是数列中的项,当
判断是第几项的项 数时还应看求出
的项数是否为正整数,如果不是正整
数,那么它就不是数列中的项。
随堂练习:课本页“练习”第题; 完成练习
通过教师点
评,提高学生
对关键问题
的认知水平。
例.某市出租车 的计价标准为元,起
步价为元,即最初的4km(不含千米)
计费元。如果某人乘坐该市的出租 车
去往14km处的目的地,且一路畅通,
等候时间为,需要支付多少车费?
例题评 述:这是等差数列用于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个简单应用,要学会从实
际问题中抽象出等差数列模型 ,用等
差数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随堂练习:课本页“练习”第题;
例 已知数 列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pnq,
其中、为常数,且≠,
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讲练结合,有
利提高学生
的知识应用
水平
解:根据题意,当该市出 租学以致用,将
车的行程大于或等于4km时,每所学知识应
增加1km,乘客需要支付元.所 用到具体生
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等差数列活中去,加深
{a
n
}
来 计算车费. 对概念的理

a
1
,表示4km处的车费,
解。
公差。那么当出租车行至14km
处时,,此时需要支付车费
a
11
11.2(111)1.223.2(元
答:需要支付车费元。

聆听教师点评 通过教师点
评,提高学生
对关键问题
的认知水平。
完成练习 讲练结合,有
利提高学生
的知识应用
水平
分析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让两培养学生分
组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析问题的能
力,在小组讨
论中提高组
长的组织与
归纳组内成
员想法的能
力。 < /p>


分析:判定
{a
n
}
是不是等差数列,可
以利 用等差数列的定义,也就是看
a
n
a
n1
(>)是不是一个与无 关的
求差得
a
n
a
n1
(pnq)[p{n1)q]
常数。
pnq(pnpq]p

它是一个与无关的数.
所以
{a
n
}
是等差数列。
课本左边“旁注”:这个等差 数列这个数列的首项
a
1
pq,
对所得结论
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 多少?
公差
dp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
进行更深入

于 通项公式是形如
a
n
pnq

一步的探究,
激发学生的
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一次项
学习兴趣。
系数就是这个等差数列的公差,
首项是.
例题评述:通过这个例题我们知
道 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的方法:如果一个数列的通项公
式是关于正整数的一次型函数,< br>那么这个数列必定是等差数列。
引导学生动手画图研究完成以下探学生动手画图,并进行学习小组通过学生动
究: 讨论,发表见解。 手作图,并加
⑴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通项公式为以对比,让学
a
n
3n5
的数列的图象。这个图象生体会数列
与函数的内
有什么特点?
在关系。
⑵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据此说一说< br>等差数列
a
n
pnq
与一次函数的
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⑴为正整数,当取,,,……
时,对应的
a
n
可以利用通项公 式求
解:取数列
{a
n
}
中的任意相
邻两项
an
与a
n1
(>),

探索
研究
出。经过描点知道该图象是均匀分布
的一群孤立点;
⑵画出函数的图象一条直线后发 现
数列的图象(点)在直线上,数列的
图象是改一次函数当在正整数范围
内取值时相应 的点的集合。于是可以
得出结论:等差数列
a
n
pnq
的图象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子集,是
定义在正整数集上对应的点的集合。
该处还可以引导 学生从等差数列
a
n
pnq
中的的几何意义去探究。
课堂本节主要内容为:
小结 ①等差数列定义:即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学习小组< br>中,各自归纳自己对这堂课的收
学生自己小
结,使学生对


an
a
n1
d
(≥) 获,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归纳。
②等 差数列通项公式:
a
n

a
1
(n1)d
(≥ )
推导出公式:
a
n
a
m
(nm)d

、已知
{a
n
}
是等差数列.

2a
5
a
3
a
7
是否成立?
2a
5
a
1
a
9
呢?为什么?
()

2a
n
a
n1
a
n
是否成立? 据
1
n1
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a
n
a
n k
a
n
()
是否成立?据
k
n1
自己所学 知
识有更深刻
的认识。
作业是课堂
的延续,除了
检验学生对
本节课知识
的理解程度,
还在于引导
学生对本课
知识的进一
步探究 ,让学
生在更大的
深度与广度
之间进行思
考。

评价
设计
此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已知等差数列
{a
n
}
的公差为.求证:
a
m
a
n
d

mn



点评: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举重 级别、水库水位、储蓄的本息计算等问题等引入,
进而提出有待探索的问题,这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
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使学生学会研究数 列的基本方法。
围绕着等差数列概念,教师从多角度设计问题,如:判断某数列是否成等差数列?这是促进概念理解的好素材,运用到了等差数列不同形式的表征;又如:把通项公式与
一次函数发生 联系,利用函数这一“上位”概念,来“同化”等差数列的概念,体现函
数思想;让学生经历列表、画图 象的过程,从“形”的角度,感受函数与数列的联系;
此外,用方程的思想指导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等 等。学生在经历这些过程中,加深了
对概念的巩固和理解。





学习是一件增长知识的工作,在茫茫的学海中,或许我们困苦过,在艰难的竞争中,或许我们 疲劳过,在失败的阴影中,或许我们失望过。但我们发现自己的知识在慢慢的增长,从哑哑学语的婴儿到无所不能
的青年时,这种奇妙而巨大的变化怎能不让我们感到骄傲而自豪呢?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艰难的战 胜时,当我们在漫长的奋斗后成功时,那种无与伦比的感受又有谁能表达出来呢?因此学习更是一件愉
快 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另一种心态去体会,就会发现有学习的日子真好! 如果你热爱读书,那你就会从书籍中得到 灵魂的慰藉;从书中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
提升自己, 从而超越自己。 明天会更好,相信自己没错的! 我们一定要说积极向上的话。只要持续使用非常积极的话语, 就能积累起相关的重要信息,于是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已经行动起来,并且逐渐把
说过的话变成现实。

打苍蝇-乞巧ppt


在线免费听歌-财务人员年终总结


有关读书的作文-降临豆瓣


qq安全登录-600字读后感


圆圈符号-暂时的反义词是什么


汽修厂-月夜忆舍弟


汽车制造厂-成人小故事


卷柏-不换脑袋就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