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

萌到你眼炸
733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07:3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文字签名-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史占春)



盘古开天地
教材分析:
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
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
宇宙”的过程描写得 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
事,以及 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
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课 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
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 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
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 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
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 生了解盘古开天地
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
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 、下
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
句。
4、引 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
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 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 4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 br>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生字(过程略)
第二课时
一、解读读题,检查复习
出示课题,读题。强调谁开天地怎么读?强调盘古做什么有怎么读?
(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确,轻重缓急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的中心段。
2、读中心段,找出中心词。“创造”。并通过对两个字的偏旁的理解了解词
义。
(从文中提炼出文章的中心,实际上是告诉学生读书的方法。)
三、细读课文,和课文对话
1、盘古是怎样开始创造之路的呢?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指名读第一自然
段。你从中知道了什 么?理解“混沌一片”(模糊一团,什么也看不清。)指导
读好“混沌一片”和“一万八千年”
2、有一天,人类的老祖宗盘古忽然醒了,他看见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老师要从你的朗读中听出来 !谁来把这一系列动作做出来?看老师把“抡”换成
“举或者拎”行不?
3、只听-------(巨响),强调声音大,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
的东西 --------就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就变成了地。
2 4



找到相反的几组词。这句话哪些词体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难?(渐渐、缓缓、慢慢)老师想从你们的朗读中体会到盘古的艰辛。
4、盘古为天地劈开了一条缝,他担心天地 又会合在一起,他就(总结出:
顶天蹬地)请学生上台演示这两个词。(看图进一步体会)大家齐读课文 。问
演示的同学有什么感受,以此体会盘古的劳累。
5、就这样不知坚持了多少天,多少年, 当天地成形的时候,盘古也累倒
了。盘古倒下了,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找出课文的句子自己读一 读,
看谁读得好。
6、老师指导排比句的优点和特点。师生合作再读课文。
7、发挥想象,拓展句子。说说盘古的身体还有哪些变化。
(走进文本,走近文中的角色,用 心去感悟,用情去体味盘古开天辟地的
辛苦。感悟来自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细细揣摩。)
四、走出文本,培养语言能力
1、听老师讲故事,你看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2、总结复述 故事的方
法。(有条理,有顺序,抓住要点大胆发挥,还可以用动作作为辅助)
3、自己根据理解讲述“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三年级的学生,复述故事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教师的引导给孩子以示
范,尤其是那些中下等生。他们知道该怎样复述故事了。当堂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
五、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再找一些神话故事来读。有机会我们召开一次故事会,请大家讲述你
读过的神话故事。 < br>(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和复习巩固,主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七、板书设计
3 4



18盘古开天地
抡斧猛劈
创造顶天蹬地
累倒了变成
4 4

关于中国梦的手抄报-错过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暑假手抄报


圆圈符号-建材购销合同


拨号上网-女人衣服


yy名字符号-宾客斯的美酒


草木灰是什么-我错了


我可以很勇敢-归田赋


礼仪论文-坚持就是胜利是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