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案
通往机场的路-平舌音和翘舌音
第18课《盘古开天地》教案
一、教学目的
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
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
、下降、
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
兴趣,培养想
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四、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
、
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识读、识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1 页 共 9 页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这一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第18课《盘古开天地》。同学们一起读课
题——18《盘古开天地》。
板书:18
《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有哪位同学了解盘古这个人物,给大家说
说好吗?
生甲:盘古是古时候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一位巨人。
说得真好。盘古是古时候为开辟天地
而勇于献身的一位巨人。今天我们学
习的这一篇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讲的就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
地的故事。
大家听清楚了吗?
2、初读课文。
下面同学们翻开书本第71页,看看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按顺序用阿拉伯数
字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接下来大家听老师范读一次课文,
把不认识的
字用笔圈出。(范读)
3、识读“我会认”生字。
范读完毕——同学们
圈好不认识的字了吗?好,把书本翻到第73页,先看
“我会认”部分的10个生字,跟我拼读——猛„
„(猛烈)„„好,同学们听
老师读刚才组的词,用笔在课文中画出或补充。都画好了吗?现在集体来拼
读
一遍“我会读”的10个生字并组词。教师集体校正字音。
(识字链接:“猛、肢、肌、辽
、液”都是形声字,声旁和字的读音有一定关系。
“丈、宗”可以通过熟字“仗、踪”或组词的方法来识
记,“逐”也可以借助认
识的汉字如“家”迁移识记。另外,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倒”,可以用组词或
说句子的方法体会三声和四声用法的不同。“血”在课文中读四声,不是三声,
第 2 页 共
9 页
也要提醒学生注意。)
4、识读、识写“我会写”生字。
接下来我们学习“我会写”部分的生字。有几个字呢?14个。好,跟老师拼
读一次——暗„„(黑暗)
„„有同学不会读这些生字吗?没有。那就听老师
读刚才组的词,用笔在课文中画出或补充,重复的不用
再画。画好了看黑板,
让我们一起学写生字。找一位同学说一说“暗”字的音节,声母、韵母分别是什么?声调是第几声?偏旁是什么?
学生:„„
这位同学勇于发言,学习积极,值得大家学习。
来看“暗”字的音节——板书“暗”,标注韵
母和声调——同学们看这个音
节中没有声母,只有韵母和声调,因此叫做“零声母音节”。
复习一下——“音节”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内
容。
找同学提问一下。音节由哪几部分组成?零声母音节是怎样的?
学生乙、丙、丁„„
好,同学们基本掌握了音节和零声母音节。来看“暗”字的偏旁和笔画数。
同学们一起回答。
学生:“日”字旁,左右结构,总共是13画。
回答对了,很好,这是音乐的“音”字加偏旁
“日”组成的“暗”字——标
出偏旁“日”——现在同学们看黑板,我写“暗”字,大家一起书空,把“
暗”
字笔顺读一遍。
学生:竖、横折、横、横、点、横、点、撇、横、竖、横折钩、横、横。
好,一起组词,组什么词?
学生:黑暗
第 3 页 共 9 页
老师:板书——(黑暗)
“暗”字的字义是什么?哪位同学有预习的说说?
学生:暗字的字义是①不亮;没有光。②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③愚昧;
糊涂。
那“暗”字还可以组什么词呢?
学生:阴暗、灰暗、暗箭伤人
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
,老师复述一遍。好,有同学没学会“暗”这个字吗?
没有的话,那我们转入下一个——“降”字的学习
„„(以此类推,到最后一
个字)
(识、写字链接:“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
生观察仔细;“创”
字的左边是“仓”,不是“仑”。另外,“辽”“液”等字要指导学生写端正,写<
br>匀称;“阔”“滋”的笔画较多,要指导学生写字时摆好各部分的位置。)
5、巩固新学的生字和词语。
同学们先跟老师拼读生字并组词,然后再集体拼读、组词。
学生:跟读、集体读。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这篇课文处处
充满了丰富想象。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发挥想象,
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的神奇、丰富、美好的
想象中受到感染。
通过朗读,同学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这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就是中国古代神
话传说的神奇。
7、布置作业。
⑴用田拼本抄写课本课18“我会写”14个生字,每个字抄2行,每行最后
组一个生字词。要写日期、课目和课目序号。
⑵朗读课文几次。练习复述故事内容。
第 4 页 共 9 页
⑶预习课文内容、课后题目。
8、小结、结束教学。
同学们课后把语文作业抄写到作业记录本上。有不清楚的来问老师。这
一节
课就学习到这里。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
奔流不息、茂盛、
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
br>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18
《盘古开天地》。
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看哪一组的同学听写词语写得既快又好。
第1轮:1-4组各选一位学生,听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接下来
是集体评改。
第2轮:1-4组各选一位学生,听写“气息、四肢、肌肤、辽阔”。接下来
是集体评改。
第3轮:1-4组各选一位学生,听写“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
第 5 页 共 9
页
造”。接下来是集体评改。
评选出优胜组,鼓励学生识、记生字和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接下来,同学们发挥想象,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语速不能太快或太
慢。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订正读错的字音。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课文总共有5个自然段。来看第1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第1个自然段主要讲了天和地没有分开时,叫做盘古的巨人在混沌
中睡了十万八千年。
好,再来看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第2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醒了,抡起大斧头劈向黑暗,混沌被盘古
分成天和地。
(参考答案: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
好,再来看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头顶天
,脚蹬地,等到天
和地成形不能合在一起时,累得倒了下去。
(参考答案: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
好,再来看第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第4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好,再来看第5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第5自然段赞美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好,那现在我们按照“盘古醒后—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的顺序给课
第 6 页 共 9
页
文分段,大家说应该怎样分?
学生:把课文分成三个大段。第1自然段为
第一大段;第2、3、4自然段
分为第二大段,主要讲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
程。
第5自然段为第三大段。
好,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下面在书上每个大段后按顺序标注两竖
并在两竖
后写上中文数字。把段落大意按序抄写到中文数字后。
老师:板书段落大意。
学生:划分段落,抄写段落大意。
4、用心品读、细致感悟课文内容。
⑴同学们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学生:“轻”“重”,“清”“浊”,“上升”“下降”。
用这些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这
些词语的恰当运用,用来描写天地的变
化,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⑵同学们从第4自然段中找
出一些类似“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这样的
形容词偏正结构的短语。
在这里解释一下,第
4自然段出现的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形容词带“的”
字;偏正短语是指这个短语有两个成分,是修饰和
被修饰的关系。例如:隆隆
的雷声,“隆隆的”用来修饰“雷声”,被修饰的是“雷声”,“隆隆的”和
“雷
声”是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好,同学们找一下。
学生:呼出的气息、四季的风、大地上
的四极、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
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使用这些词语的
好处是什么呢?好处是把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
——盘古身体的每一部分,分别变成了世界上的
万物描写得很具体,恰当地写
出了事物的特点。
第 7 页 共 9 页
<
br>⑶同学们从第4自然段里,画出老师读出的形容词偏正结构短语,然后把
每个短语读两次。
学生:画出短语,齐读短语。
5、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现在,同学们一起来概括一下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了古时候巨人盘
古开天地、用他的整个身
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故事。
好,同学们把主要内容抄到课本页眉空白处。
老师:板书主要内容。
学生:抄写主要内容。
6、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这篇课文赞美了
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从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7、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好,现在找同学用自己的话来复
述课文。复述课文的时候按照“盘古醒后
—天地分开后—盘古倒下后”的顺序进行复述,恰当地用上课文
的句子,融入
自己的复述。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老师: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恰当采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进行复述。
8、解决课后问题。
⑴这篇课文想象真丰富,我要好好读一读。
建议:同学们课后仍需朗读和阅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⑵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第 8 页 共 9 页
建议:课后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⑶课文里有不少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样的词语,我们来
找一找,再抄下来。
好,这道题中的词语已经画出,词语抄写留到家庭作业中。同学们看第4
自然段,再把每个词读
两遍。
学生:集体朗读短语。
⑷选做题:我要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
建议:建议学生阅读其他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
9、布置作业。
⑴用课文本——词语抄写本抄写18课第4自然段已画出的形容词偏正短
语,总共9个,每个短
语抄2行。抄写短语前先写好日期、课题序号和课题。
⑵完成练习册第18课内容,有不懂的在校内提前问老师。
⑶预习新课。
10、小结、结束教学。
老师:指名提醒作业质量有待提高的学生做好作业记录,督促其写好作业。
同学们,又到了结束语文课课堂学习的时间了,再见。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评讲练习册第18课练习,巩固所学新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给词语写出解释;对阅读题的理解和回答。
(三)教学过程(略)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