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另一面-五月
12.《盘古开天地》说课稿
[教学目标]
1.
认识“劈、浊”等7个生字,会写“翻、劈”等13个字,会写“黑乎乎、上升”等12个
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能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
经过。
3.读懂课文,感受盘古敢于开创、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借助插图和课文内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经过。
2.感受盘古敢于开创、勇于献身的精神。
引神话,学概括
1.感受世界的美好。
过渡:你们看,我们每天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引读跟
课文第5自然段有
关的短语)
2.了解创世神话。
(1)谈话:你是否想过这美丽
世界是怎么来的?关于世界的起源,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流
传着很多创世神话故事。(板书: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就是关于创造世界的神话故事。
(2)播放音频,了解印度、希腊创世神话。
3.概括故事开头。
过渡: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比如盘古开天地(齐读)。小时候
,你的爸爸妈妈
可能给你讲过这个故事。
(1)朗读第1自然段。
①读正确;②用讲故事的语气来读一读。
(2)理解“混沌”:指名读,选择图片理解。
(3)图文对照,随机概括:宇宙(混沌),盘古(沉睡)。
一、说教材
《盘
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
“神话传说”。教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
身精
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
象丰富,脉络清
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
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
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
肌肤、辽阔、血液
、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
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
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
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
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
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
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
法”等。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
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
想想、说说、写写”
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前播放动画(幻灯出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
音乐,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主人翁盘古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
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
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由
读课文,圈
划出生字,然后多媒体第一页显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第二页显示去拼音生字,开火
车读。第三页将生字带入词语再次开火车朗读。重点解释月字盘的字和什么有
关。最后词语掌
握了,进入课文。请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
准字
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
握了故事的梗概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
围绕中心句提
问题,接着梳理问题,板书:创造前、怎么样创造、创造后。分布讨论:盘古开
天地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
的?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混沌”一词,在学生回答
不明确时,借助字典里的解释让学生
选择,学生一目了然。板书:混沌一片。上完第一自然段
之后我导读引入问题:在这混沌之中,盘古一睡
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盘古
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
问题阅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句
子,指名来读。重点指导“抡起”和“猛劈”的语境,板书:抡起和猛
劈。让学生通过自由朗
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
使学生在品
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和决心。
结
束后我再次引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展开多媒体,学生读下
半段“轻而清的东
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环
节是本段的重点,我打算分三
步进行。第一步请学生来发现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第二步
理解两个清的区别;第三步指导朗读,朗
读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师生配合,男女生合作、带动
做朗读等等。在这天地分开之前,轻而清,重而浊的
东西是一片混沌,再次理解“混沌”一词。
告诉学生今后遇到不懂的词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来
理解。这一段上完之后再全班齐
读一遍。
最后指导生字,重点指导“创造”,我在黑板上范写,指导个别笔画,留五分钟给学生写
字。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
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
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
猛劈”、“缓缓”、“慢慢”等词,
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
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
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
,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
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
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
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
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
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
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
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
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
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
对话。 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
br>“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
示),这
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
同桌读、男女生读
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
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
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
学生获得一
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
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
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 )变成了
( )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
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
回顾整体,深化认识,提升情感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了,他举起斧子一劈,天和地分开了;他
站在天地间撑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终于成形,最后,他精疲力
尽地倒下了,身体化成了世间
万物。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就是——(明确:创造。)
1.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
2.师:对“用他的整个身体
创造了美丽世界”的盘古,你想说什么?对这个美丽的世界,
我们还能创造什么呢?(师引导学生聚焦“
创造”,畅谈感受。)
四、自主作业,巩固提高,课外延伸
1.总结文本,提升认识。
师:同学们,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中华儿女之所以
被称为“龙的传人”,也是源自神话故事。神话故事中瑰丽奇特的想象,也带给我
们美好神奇
的阅读感受,值得好好去阅读体会。
2.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师:你们还想读更多的神话故事吗,课后请大家:
(1)读:读一个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
(2)写:把故事中体会深刻的地方写下来;
(3)讲:讲述这些动人的神话故事,班级举行“神话故事会”。
[教学板书]
12盘古开天地
起因—宇宙混沌
经过—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
结果——创造美丽的世界
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
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
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
本课层次,接
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习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
能
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
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
的话,给他们一个
倾泻清感的渠道。
六、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
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
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12.盘古开天地
开天劈地
创造 顶天蹬地
化作万物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神话故事,而故事发展有起因、经过
、结果,具体地说,故事情节线是由一个
个情节点构成的,情节点就相当于情节线上的锚。因此,在教学
设计中我截取了这个故事中开
天辟地、顶天立地、化身万物三个情节点,并将这三个锚点演绎为故事场景
、教学场景,引领
学生展开丰富神奇的想象,给予了学生言语生长的空间和可能。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循
着“读
——想——说”这样的思路,让学生自读“顶天立地”“化身万物”两个场景,用表格呈现阅读收获。
至此,我的教学没有止于课堂,还做了拓展延伸,布置学生课后读神话故事,以一带多,
形成主题阅读结构效应,放大阅读效果;讲神话故事,班级举办故事会,为学生提供言说和交
往
的平台;写故事感受,由口头言说向书面语言过渡。这些设计,体现了语文学习注重听说读
写的相互联系
,注重语言文字与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
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
内涵和语言应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