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实录张祖庆
组织机构图-很傻
《盘古开天地》课堂实录(张祖庆)
【板块一——读成一句话】
师:(
指着预先写好的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课文大家都已经
读过
了是吗?
生:是!
师:好文不厌百回读,打开语文课本,再一次认认真真地把课文读一
遍。注意把每一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
的地方反反复复的读。看看谁读得声情并茂,有滋有味,开始。
生:读好了。
师:(出示词语)这儿有几个词语大家来看一下。谁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你读。
生:读词语:混沌 清浊 血液 滋润
师:请你把第一个词语再读一遍。
生:读“混沌”(音不是很准确)。
师(纠正) “清”、“浊”分开读,再读一遍。
师:读得很好,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请同学认真地看屏幕上的这组词语,它们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有三点水。
师:恩,很会观察,那么想想“混沌”这个词语,在课文里边什么意思?
生:就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分不清楚什么和什么。
师:你说得很好,文章里的原句你把它读出来。
生:读句子: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师:连成一团,看不清楚
,这就叫做“混沌”(生齐说),再看“清”、“浊”,想一想,你所看过的哪些
东西是“清”的,哪一
些东西是“浊”的。
生:水是清的,脏的东西放到水里是浊的。
师:脏的东西混在水里,水它还是水啊。
生:但是不是干净的水。
师:对了,把刚才的话纠正一下,很干净的水——
生:很干净的水是清的。
师:那什么样的水是浊呢?
生:很脏的水是浊的
师:比方说一些污水排出来,一些泥土混在水中,是吗?一起读。
师:领着学生读:清浊、
血液,“血”,还有一个音读“xiě”。流血了。口语叫流“xiě”了。血液,再读,
最后一个词语
,师生一起读“滋润”。
师:指名读“滋润”,想一想,很干燥的季节,你喝了一口水,或者很干燥
的大地,下过一场雨的土地啊,
你的喉咙就滋润了起来,土地也就滋润起来了,是吗?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滋润”预备起。
生:读词语。
师:课文能读通吗?
生:能。
师:有自信能读通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都有自信,咱们就不读了。
读课文啊,光能把课文读通那还远远不够。咱们得去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是
吗?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
的本领,那就是把一篇课文读成一句话。想一想,《盘古开天地》你能把它读
成一句话吗?也就是说哪句
话概括了这个故事的内容。请同学默读课文,很快的找出来。
生:默读课文。
师:你说。
生: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和她找的一样的请举手(全部找这句),咱们一起读这句话,预备起。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是的,这句话就
概括了整个童话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人说读书更高的本领是能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
请同学认真地读成
刚才那一句话,想一想你能读成哪一个词语?把这个词语圈出来。来,谁读出了什么词语?
你说。
生:创造。
师:看老师写“创造”这个词语。请大家注意观察“创”字什么旁?
生:立刀旁。
师:想一想,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生:这个“创”字有时候也许是刻石雕。它要用刻的,刻的时候用刀。
师:需要工具是吗?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你说。
生:就是要用很大的力气。
师:再看“造”字,创造的“造”为什么要用“走之底”?
生:要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啊!
师:大家找到了创造这个词语,还有人说,如果能围绕一
个词语,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那才叫真本事。
生: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天和地?
生:盘古是怎么创造天和地的?
师: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盘古仅仅是用他的身体创造天和地吗?
师:同学们“创造”需要
工具,它需要力量,需要行动!我们今天就去看一看,盘古是怎样去创造这个美丽
的宇宙的呢?拿起书。
【板块二——读成连环画】
师:同学们,《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故事,充满了幻想的色
彩,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读这样的文章,咱
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边画画,把一段又一段的课文画成
一副又一副的画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
进入时光隧道,来到远古时代。
师:范读课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
一直睡了十
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伴
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
师:好,睁开眼睛,刚才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盘古拿起斧头在旷野的黑暗猛辟过去。
生:我看到盘古正睡着,然后他,等他醒过来朝黑暗的地方猛辟过去。
师:谁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盘古睡在一个小小的地方,然后他睁开眼睛,他就拿了一
把大斧砸了下去。这个小小地方就变大
了。
师:同学们这画面太神奇了,就让我们带着这样
的画面去读一读一、二两个自然段,读出它的神奇,一会请
同学读一读。
师:谁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这一副又一副神奇的画面活起来。来,你读。
生: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
师:(启发指导朗读)你这是混沌一小团,宇宙是一大团混沌,混沌一片啊。你再读。
生:(继续)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语气稍微平淡)„„
师:(示范)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强调“一直”和“十万八千”,八千教师用虚声来读,效果很好)。
生: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学生学得很像)„„
师:来,我们一起读:“很久很久以前,天和的还没有分开„„”
生:很久
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十万八千年
(读得
很有感觉,仿佛身临其镜)„„
师:谁接着往下读,把我们领进这一个神奇的故事中去。
生: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师:停,老师把这句话改一下,你看行吗?“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过去。”这样改行吗?
生:不行,我觉得这样很没有力气。
师:用“抡”,用“猛劈”怎么就有力气了呢?
生:因为猛劈,就是要靠很重的力气朝前面劈过去。
师:而且是“抡”起大斧头!请大家做一个抡的动作。(学生抡后做猛劈状)
师:不要劈向我!(笑)
师:同学们,盘古抡起斧子猛劈的时候,你仿佛看到他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你说!
生:就是咬紧牙关,就是很用力!
师:你把这种用力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
师:有点猛了,谁再来猛一下。
生:(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
生:(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大声地)猛劈过去!
师:劈得够猛的!这一劈,宇宙发生了巨变,接着读——
生:(齐)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师:天和地这个时候形成了,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同学们我们来看。
投影出示: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老师读上半句,轻大家注意听。老师将哪些词语稍稍强调了一下,等一下,你读的时候,把下一句的相
应的词语也强调一下。(师读)“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齐读)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生:(一生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全体女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你们读!
生:(女生齐)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男孩子,你们就是重而浊的东西。你们读下半句。
生(男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男同学,你们就是轻而清的东西,一起读。
生: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师:女同学!
生:(女生齐)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从这一句话党中,尤其是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是何其的艰难!
生:我从“缓缓”和“慢慢”两个词语中看出盘古开天地很用劲!
师:也用了很长时间。刚才有个同学在底下读成了“暖暖”上升,是“暖暖”吗?
生:是“缓缓上升”。
师:暖暖和缓缓有什么区别?
生:缓是绞丝旁,暖是日字旁?
师:继续往下读,看看天地发生了
什么样的变化,也象刚才一样,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画出一幅又一幅神
奇的画面。
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
师:谁来,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生:我刚刚看见了„„
师:你就直接用朗读把你看到的这幅画面表现出来。表现出它的神奇之处。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的确够使劲的,谁使的劲再大一点?
生: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这就是盘古顶天蹬地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印影件)
生:哇!
师:自己看着这幅画,再去读读这句话。
生: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顶天蹬地多长时间?
生:100年。
生:300年。
生:10000年
生:不知过了多少年。
师:是啊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啊!就这样,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谁接着把这个变化读出来! <
br>师:此刻,盘古仿佛就在眼前,让我们抬起头来,仰望盘古,此时他有多高?(学生全部仰头使劲望)我们
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
师:天还在升高,盘古的身体还在往上长,太神奇了!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
师: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了下去,天地发生了更大的变
化
,请同学认认真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定会发现更多精彩而神奇的画面。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师:老师想问同学这整整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一起说!
生:(齐读)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如果又让你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读成什么字?
生1:巨大
生2:变化
师:是的,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读下面文字时要读出“巨大的变化”。明白吗?来,谁来读?把一幅
又
一幅的画面读出来。找一个至今没读到过的同学。你读!
生:(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师:(轻轻走到学生面前,指导朗读)让四季的风吹得柔一些吧,让飘动的云再飘得慢一些吧!
(生再次读,感觉还不是很到位)
师:你想啊,这温柔的风慢慢地迎面吹来,这美丽的云朵在悄悄地向前挪动。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再读!
(生有感情读)
师:慢点,我们一起读!“他呼出的气息”预备读-----
(生齐读本句)
师:往下读--------
生:(齐读)“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师:这雷声太温柔了,谁再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全体男孩子读!预备起----
(全体男生读)
师:谁接着往下读?
生: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师:辽阔的大地一望无际,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起!
(生齐读本句)
师:他的血液---------
生: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师:是“奔流不息”的江河啊!不要把他读成“潺潺流动”的小溪。谁读这句话?你读。
一生读(读了后半句)
师:完整地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你仿佛看到江河水滔滔向前,一起读!
(学生齐读本句)
师:
他的汗毛-----------生接着齐读
他的汗水-----------生接着齐读 师:同学们,多么神奇的画面啊!让我们共同合作,分享这神奇的文字,再现这神奇的画面吧!看投影(投<
br>影不能显示)好,那么我们就看着课文,老师读“变成了”、“化成了”;全体男孩子读盘古身体的一部分
;
全体女孩子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注意读出巨大的神奇的变化!
教师引读(略) <
br>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神奇画面难道仅仅只是课文里所写的吗?仔细看,你还会看到更多更多的画面,大
家想想盘古的牙齿、鼻子、耳朵、头发、眉毛、手指头、脚指头、骨骼、经脉„„会变成什么?
(出示投影)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他的( ),变成了( )的( )。
请同学仿照上面的句式,将“他的( ),变成了( )的(
)”补充完整,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在
小组里交流。开始!
(学生自由说,小组交流)
师:停!(指投影)提醒一下同学注意,注意第二个括号:他的什么变成了怎样的什么。不要光光是什么
变
成了什么。明白吗?想好了请举手!
(学生自由准备)
师:这排同学一个接一个地说!注意你在说的时候也要让人感觉到很神奇,所以要注意说话时的语气。
生1: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
生2:他的胡须,变成了绿油油的藤条。
生3: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
生4:他的牙齿,变成了高大无比的山峰。
生5:他的脚指头,变成了一颗又一颗的石头。
生6:他的鼻子变成了(迟疑地)大大的山洞。
师:鼻子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神奇的山洞!好奇特的想象啊!
生7:他的头发,变成了一棵棵小草。
生8:他的五个指头,变成了珍贵的民族饰品。
师:变成了饰品是吧,你的想象够独特的。
生9: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
师:哦,连金灿灿的丝线也变出来了!
生10:他的牙齿变成了美丽的星座。
师:变成了美丽的星座,大家的想象的确是太神奇了!同学们,刚才大家说的那么多画面,如果把他补到课
文第四段,那么,这一段末尾的省略号,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它去掉?
生齐说:不是!
师: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指名一生)你说,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能省略,因为很多我们还有没想到。
师:是啊,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天地间所有的一切都是盘古化成的,讲得清楚吗?
生齐说:讲不清楚。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自己的智慧,用我们自己的想象创造了美丽的
世界。正因为有了这神奇的想象,我
们才读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我们读出了哪些画面呢?我们读出了
-----------
(师生合作回顾,然后出示投影片)
一组画
宇宙混沌 巨人沉睡
抡斧猛劈 天地变成
顶天蹬地
天升地沉
身体巨变 创造宇宙
这“创造宇宙”的画面,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
气息变风云;
声音变雷声;
双眼变日月;
四肢变四极;
肌肤变大地;
血液变江河;
汗毛变树木;
汗水变雨露;
同学们,如果把这组画面连起来,我们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就把课文变成了一本连
环画。
读神话故事,我们不仅要读出一幅又一幅的画,而且要把它连起来,读成连环画。现在,考验大家
的时候到
了,能看着上面的标题,把这连环画把用自己的话讲下来吗?
生:能!
师:有点难度。但是不要急。每一个同学可以选择一段话来讲,讲的时候老师给大家提几个友情提示,第一,<
br>脑子当中浮现画面;第二,抓住要点用自己的话说;第三,尽量说出它的神奇。下面请大家选择其中一段练
说,会吗?
生:(轻声)会。
师:第一段第二段稍微容易一点,底下最难,自
己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段开始说。注意,先看课文,然后
脱离课文,开始准备。
(生准备。)
师:有准备好的吗?
生:好了!(大部分学生举手)
师:好多同学非常自信。你选的是哪一幅画面?哦,是第二幅画面。我们听他来说一说好吗?能
不能做到不
看课文 ?试试看。如果实在想上来的,可以瞄一眼。好,我们给他一点掌声。
生:有一天,盘古突然醒来,然后他看见眼前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混沌之处猛地砍下去。
师:不,劈过去!
生:劈过去。然后,轻而清的东西渐渐上升了,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降,变成了地。
师:讲得怎么样?
生:好。
师:再来点掌声。有没有同学讲第四自然段?这一
段最难讲,来,这位同学你上来。可以看着屏幕上的提示
来讲。
生:盘古将他那强壮的身体,变成了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事物。
师:(等待了一会儿,学生讲了一句就不再往下讲)讲完了?哈哈,“浓缩
就是精华”。(师生笑,台下气氛活跃)
但是,要让人家感觉到身体的哪些部分变成了哪些
东西。知道吗?你要把这一幅又一幅的画面给讲下来。你
下去再练一下。哪位同学把第四段展开来,用自
己的话讲一讲?
生:他,呼出的气变成了„„
师:先说第一句话,盘古倒下以后——
生:盘古倒下以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风云,他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
辽阔的——(
马上改口,用自己的话)他的肌肤变成了一望无际的大地,他血液变成了川流不息江河,他的
汗毛变成了
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掌声)
师:孩子,我要为你喝彩。(掌声)。这位同学多么了不起!第一,很自信;
第二,他能够
把这么多的画面讲下来;第三,更为难得的是,她在讲到大地的时候,用了和课文不一样的词
语“一望无
际”,在讲江河的时候,用了“川流不息”。在讲树木的时候讲了一个——
生:花草树木。
师:你看,这就是会学习的。再一次把掌声献给她!
师:学到这儿,我们来想想,盘古仅仅是用他的身体在创造天地吗?
生:不,还有他坚强的意志
生:还有他执着的精神
师:是啊,盘古不但用他的
整个身体,还有他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在创造天地。美丽的神话传说是我国
文学宝库当中的璀璨明珠
,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感到神秘莫测,比方说天地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会发生自然灾
害?他们的知识水平低下,无法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因此就认为这么变化
莫测的现象都有一
个神在指挥,控制着,于是他们在生产劳动中,遇到自己心目中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神
的故事,在口头
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广为人知的神话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老师为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往下看——
(播放课件,神话故事图片滚动出现“《黄帝战蚩尤》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
等比较有名的神话故事,最后打出“亲近神
话故事,热爱祖国文化”的字样)。
(看着精美的图片,听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显得很兴奋!)
师:同学们,两节课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我想,留在我们脑子里边的一定是许许多多神奇的画面;留在我
们
脑子里的更有盘古的创造的精神(圈出“创造”)。其实《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也是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