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教师工作手册
淘宝客服中心-清明节的诗
教师教学工作手册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 军 建 小 学
教师 钟苏媚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语 文
2013年9月2日
教 学
工 作 计 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包括人数、知识、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
本班共有32名学生,虽然大部分是农村小孩,但是这个班的孩子思维比较活
跃,思考方式比较
独特,学习能力较强。可是由于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他们的语文
成绩不稳定,学习缺乏自觉性,语言表达
能力一般。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加强优差生的辅导,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相信还是能全
面提高教学质量的。
(二)本学期教学的目的、任务(按单元章节写明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方面的重<
br>点及要求)和奋斗目标。
教学目的、任务:
第一组“多彩的生活”,在学习了《我们
的民族小学》后,以学生的口吻自主
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提示记录
的方法“可以
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
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
的草地》和《爬天都峰
》。因为是初次安排综合性学习,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
后,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以学习伙伴
的口吻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
怎样,并提示示范、加以引导,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参与
,激励学生愿
意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
性。
第二组《灰雀》、《小摄影师》分别讲述了列宁、高尔基和孩子之间发生的故
事,《奇怪
的大石头》、《我不能失信》记叙了李四光和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课
文展示的不是他们作为革命家、文
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
中的平凡小事。正是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体现出了他们
崇高、美好的品质。这正
是编者安排的巧妙,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故事代替了冗长枯燥的说教,让学生
通
过这些故事去探寻名人足迹,感受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受到启迪。
第三组《古诗两首
》《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
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
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
的景色。教材
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
2
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第四组《花钟》《
蜜蜂》《玩出了名堂》,1篇略读课文《找骆驼》,1个语
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
带网),内容丰富多彩。本组课文介
绍了:鲜花什么时间开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飞行本领,玩耍却玩出
了大名堂,怎
样巧妙找到丢失的骆驼,这是多么有趣的内容啊。有的讲对植物有趣观察和发现;
有的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有的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初步培养
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
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第五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编排《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清明上河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
“口语交际”中,
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
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
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
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
、办手抄报等形式,
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
br>“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
进了对中华传统
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第六组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有古
人赞颂长
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
风景
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
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
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学习
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
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
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
他三篇写景
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
然
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
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
语言的习惯。
第七组本组的4篇课文
,其中三篇精读,《矛和盾的集合》、《科里亚的木匣》、
《陶罐和铁罐》;一篇略读《狮子和鹿》。本
组课文以启发学生怎样发现问题再去解
决问题,在单元导读中有所体现,在《矛和盾的集合》中通过对发
明家勤于思考善
于实践品质的学习,懂得:“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是胜利者”的含
3
义;而《科里亚的木匣》中能够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陶罐
和铁罐》中
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懂得: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
长
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略读课文《狮子和鹿》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故事。
第八组本组教材单元主题是“献出我们的爱”。 分别由29课《掌声》、30
课《一次成功的
实验》、31课《给予树》、32课《好汉查理》(略读课文)和《语
文园地八》组成。,在具体教学时
,同样请大家不要过度阐释人文层面上的东西。
“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人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历经变
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那么,语文课中的人文因素,怎样才能形成于学生的
素
养结构中去呢?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是读——读着读着体会到了;读着读着感悟
到了;读着
读着共鸣到了„„读能激起学生热爱世界先进文化,理解世界人民共同
的美好情感;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
情趣,逐步提升文化品位。“读中自有真情感,
读中自有真性情,读中自有真人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会写3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
意思,
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2、上下
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
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
语言的习惯。
3、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
前
预习、课后复习、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7万字。
4、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
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
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
由地把自己的见
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
号、感叹号、冒号和引号。学习写日记。
5、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几句话、一段话,做到语句完整
通顺,说话有礼貌。
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能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在日<
br>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奋斗目标:
㈠、语文素养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
4 <
/p>
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
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
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
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
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
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
惯,会写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
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
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
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
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
把握课文内容,体
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⑤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
法,了解冒号、引号、问号、感
叹号的一般用法。
⑥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⑦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
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⑨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3.习作
①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②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③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
④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⑤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
4.口语交际
①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
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
的意见与人商讨。
②能具体生动地讲
述故事、讲笑话、办画展,评一评,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说
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③会接待客人,动脑筋解决问题等。
5.综合性学习
①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②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③能在老师
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如“举办童话故事会、编童话集”、
“动手制作新年礼物、写上祝福语
“等,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④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做个社
会学生。
主要教学措施: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
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的学习中,尊重不
同学生不同
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
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经常
要做的一项工作。最主要的
方法是所学的生字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
读中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
要继续加强写字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
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
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
学生的疲劳,每次写的字不要太多,适当分散写。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
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讲求写字的质量。
(二)阅读教学
1、精读课文的教学。
6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训练。积极引导,及时检查,适当表扬和激励。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阅读、感悟的过程。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质疑问难。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
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
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
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
,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
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
,
提高阅读能力。
3、选读课文的教学。教材后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
是否选
用。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自己课外阅读、自我监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
求和酌
情检查,通过交流,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的教学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3、全员参与,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四)习作教学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7
教 学 工 作 进 度 表
本学期实际上课 20
周,共140 节,其中讲授新课120 节,复习考试12
节,机动 8 节。
章 周
节 次
课
教 学 内 容
时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
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第
第
2
一
周
单
完
元
成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
到劳动是快乐的。
《灰雀》2课时
第
二
单
第5
周
13
完《我不能失信》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2、体会作者是怎么把内容写具
体的。 元
成
《小摄影师》2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2课时
1、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
物的心理活动。
《槐乡的孩子》1课时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
12 《爬天都峰》2课时 趣。
《金色的草地》2课时
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2、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
学 要 求 及 重 点
8
教 学
工 作 进 度 表
本学期实际上课 20 周,共140 节,其中讲授新课120
节,复习考
试12节,机动 8 节。
章
节
周
次
课
教 学 内 容
时
《古诗两首》2课时
第
第
七
三
周
单
完
元
成
语文园地三 3课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1、正确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
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
第
第
四
单
九
周
完
《花钟》2课时
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
《蜜蜂》2课时
办法这个道理。
12
《玩出了名堂》2课时
2、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通
《找骆驼》1课时
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
元 成 语文园地四4课时
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乐于观察、
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乐意把观察
到的写下来。
13
《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秋天的喜爱。
《秋天的雨》2课时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
《风筝》2课时
1、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
语言。
教 学 要 求 及 重 点
9
教 学 工 作 进 度 表
本学期实际上课 20 周,共140 节,其中讲授新课120 节,复习考试12
节,机动
8 节。
章
节
周
次
课
教 学 内
容
时
《孔子拜师》2课时
第
十
第
二
五
周
单
初
元
完
成
趣,培养想象力。
3、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
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
十
第
四
六
周
单
完
元
成
语文园地六 4课时
教 学 要 求 及 重 点
1、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
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
品行,并在读懂故事
的基础上对
《盘古开天地》2课时
《赵州桥》2课时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1课时
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14 语文园地五4课时
2、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
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
《古诗两首》2课时
《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
1、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
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
13 《美丽的小兴安岭》2课时
的方法。
《“东方之珠”》 1课时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
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10
教 学 工 作 进 度 表
本学期实际上课 20 周,共140 节,其中讲授新课120 节,复习考试12
节,机动
8 节。
章
节
周 课
教 学 内 容
次
时
第
《矛和盾的集合》2课时
第
七
单
元
十
《科利亚的木匣》2课时
六
12 《陶罐和铁罐》2课时
周
《狮子和鹿》1课时
完
语文园地八 4课时
成
第
《掌声》2课时
第
八
单
元
十
《一次成功的实验》2课时
八
12 《给予树》2课时
周
《好汉查理》1课时
完
语文园地八 4课时
成
复
习
考
试
教 学 要 求 及 重 点
1、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能联系上下
文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受
到科学的思想
方法的教育。
2、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
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
人间爱的暖意。
2.体会爱无处不在,爱包含在生活
的细节中。
3.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得
到爱是幸福的,献出爱是快乐的。
1、梳理课文知识,检查背诵
2、复习看拼音写汉字,形近字,多
音字;句子的练习;阅读理解;写作。
第
二
十
周
完
成
11
期末复习
期 末 复 习 设 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