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单元课程设计、课件教案

玛丽莲梦兔
927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09: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山东邮政员工薪酬查询-圣诞节的故事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宣哲)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共有四篇 文章,《窃读记》和《走遍天下书为侣》是精读课文,《小苗
与大树的对话》和《我的长生果》是略读课 文。这几篇课文的内容都围绕着阅读。
《窃读记》生动地描写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走遍天下
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以书为伴,终身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
季 羡林的对话,使我们知道读书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的长生
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 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了读写中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本组专题,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等多项训练内容。
对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激发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从而受益一生。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预习: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感情。
模块三领悟作者表达的方法:
1.通过《窃读记》一文的学习,体会作者的细致入微的动作描 写和心理描写来表
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2.通过《走遍天下书为侣》的 学习,体会作者层层递进的假设,设问和反问,生
动鲜活的比喻等的表达效果。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写读书的故事,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把学到的知识落实
到实践中。 < br>【设计说明:本组课文的教学力求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1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城南旧事》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座右铭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1.认识26个生字,会写23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
的词语。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4.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经验,写好读书故事。
模块一 预习
教学流程
导入──了解内容──识字──检查自学
板块设计
板块一:导入
一本好 书,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
同睿智而高尚的对话,这是多 么美妙的事情啊!古今中外有所成就人,都喜欢阅
读,并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组课
文“我爱阅读”。
板块二通过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真阅读本组课文,完成读书单。
2.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
课题 简单概括内容在文中寻找答案
《窃读记》 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窃读时的快乐与惧怕?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苗与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走遍天下书为侣》 作者走遍天下书为侣的理由和方法是什么?
《我的“长生果”》 从哪几件事看出作者酷爱读书?
板块三:利用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1.学生利用现代汉语词典自学生字词。
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认读。

2


3.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板块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3.交流读书单。
【设计说明:对于语文学习而言,预习是求知过程中一个良好的开端,具有重要
的作用。在预习时,除 了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外,教师对预习的内容也提出
几个为什么,提高学生以求甚解的自学能力。勤 于思考,多多设问,是解决问题
的有效方式。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质量、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素养。】
模块二 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教学流程
总结主要内容──主人公特点──体会情感
板块设计
板块一:根据读书报告单,说一说每一课的主要内容。
《窃读记》通过窃读的快乐与惧怕的描写,表达了小女孩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北大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知道读书要
“三通”。
《走遍天下书为侣》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
《我的“长生果”》通过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的经历点明读写中吸收与
倾吐的关系。
板块二: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四位主人公。(酷爱读书)
板块三:细读文本,画一画,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酷爱读书?
1.学生默读在书中批注。
2.学生汇报交流。
板块四:总结阅读的意义。
【设计说明: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畅谈阅读的意义,深化个人对阅读主题的理解。】



3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乡恋》导学案

一、学习内容:
本次学习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和“语文主题 学习”丛
书《回忆故乡》两篇文章。我主要采用了1+1的教材组织模式来完成本节课。
二、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心、思乡情,领悟这种感情的表达方法。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会自己搜集资料。学会合作,勇敢质疑,相互帮助。
重点:体会人物的爱国心、思乡情。
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课前准备: < br>1、熟读教材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和语文主题丛书《回忆故乡》两篇文章。
认读并理解生字 、词,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了解作者。
四、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读文(预习情况汇报)
快速自由浏览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字词积累检测(自己解决)
2、思考:文中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3、你怎样理解“梅花魂”的“魂”?
(二)快乐朗读 学文(新授内容)
1、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从那几处地方能读出外祖父的思乡情。
要求:读出语调、语速和语气。
2、任意选取一处来展示你的朗读水平。
3、师生、生生之间相互纠错、评价和挑战。
(三)拓展“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悟文

4


1、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 《回忆故乡》。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选取文中最感动你的句、段展示读。
3、说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四)引发感悟 写文(说)(当堂检测)
采用本节课 所学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用一种事物来表述你对故乡的思恋。
(一段话、几句诗、一段文,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并会理解运用。
2、检测课文重点段的朗读情况。
3、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和例子。
4、把握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5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
除了生字新词的障碍。
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

三、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1.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
1、2号读《鲸》1、4自然段。
3号读《松鼠》1---3自然段。
4号读《新型玻璃》1---5自然段。
5号读《假如没有灰尘》4--- 6自然段。
2.默读课文,我会运用摘录句段、题目扩展、问题回答等方法来概
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鲸》:
《松鼠》:
《新型玻璃》:

6


《假如没有灰尘》:
3.我可以运用各种方法理顺课文层次。





四、明确主题,拓展升华:
1、从这单元文章中,我了解了课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有:

2.我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冲浪科学》中“动物王国”的文
章,也了解到了文章中的一些 说明方法。其中《雪地猎狍》,作者从
猎狍的 等特征向我们介绍了猎狍的主要特征。
3.拓展阅读:阅读“说明 性文章,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
说明方法”,如《生死胡杨》、黄松海的《水的语言》、马伟宏的 《星
星为什么会眨眼睛》、叶永烈的《奇怪的船》等。
五、梳理问题,贵在质疑:
初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7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鲸》,《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动物王
国”中的《雪地猎狍》。
学习目标
1、 了解鲸的体形、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
法。
3、 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复习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认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一)1号生读第1段,把描写鲸体形大的句子画出来,并试
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8


甲:最大的鲸有多重?最小的鲸有多重?
乙:鲸的舌头有多重?
生小结:约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近四万公斤、约十七米。
师总结: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列举人
们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 的方法叫“作比较”。
(二)精读课文第2段
1、鲸的体形像什么?它是什么动物?有哪些特点?
2、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海洋生活的?
(三)默读第3段,你知道了什么?
(四)2号生读后4段,共同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的?(食物、呼吸、睡觉、繁
殖生长)
1、第一层主要写了什么?读后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在这一层中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3、学习后三层
鲸是怎样呼吸、睡觉、繁殖生长的?轻声读并画出相应的部分。
作者在说明时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方法
1、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说明方法)

9


约十六万公斤 哺乳动物 须鲸
近四万公斤 体形像鱼 齿鲸
约十七米 食物、呼吸、睡觉、繁殖生长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和《冲浪科学》中《生死胡杨》、《水的
语言》。
学习目标:
1、 赏读文本,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
热爱科学的品质。
2、 解读文本,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3、 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
学习流程:
一、 赏读文本,激发兴趣
1、《鲸》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所写到的句
子或段落有
,从中我感受到


2. 《松鼠》作者从松树的外形、性格、行为等特征向我们介绍了

10


松鼠的特征,运用到的说明方法


3.《新型玻璃》作者向我们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是


运用到的说明方法有
4.《假如没有灰尘》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

,从中我感受到


三、解读文本,体会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鲸》介绍了鲸的
等方面的知识,为大家开启了一扇探索
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松鼠》是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介绍了松鼠的
,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新型玻璃》介绍了
的特点,鼓励人们创造更多奇
迹。

11


《假如没有灰尘》介绍了灰尘的 说明

2.全班交流。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品读《主题丛书- 冲浪科学》“植物探奇”单元中《生死胡杨》
和“生命密码”中的《水的语言》。
2.我从 中感受到
了 。这句话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五、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12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松鼠》、《假如没有灰尘》《语文主题学习
丛书》中精彩文章赛读。
学习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展示《主题丛书》精彩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
回顾旧知:
(出示幻灯片)如:《松鼠》是一篇( )的说明文;
《假如没有灰尘》运用( )和( )来说
明灰尘非常微小的特点。
生:《松鼠》
生:《假如没有灰尘》
讲授新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本单元的两篇课内阅读课文:《松鼠》、《假如
没有灰尘》
学习《松鼠》
1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漂亮、乖巧。
生:驯良。
2、师: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这是怎样写松鼠的特征的?

13


3、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生:从形体方面、活动范围、时间,吃食物等方面。
4、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能准确、生动地写出松鼠的特征和生
活习性?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5、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就这两课在表达上的不同谈
谈你的看法。
学习《假如没有灰尘》
一、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2、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什么?
填空:
如果没有灰尘,阳光将_________,天空将________大自然将
_______ ___,地球上的水将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
二、指导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1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2 练习指名背诵
3 检查背诵情况
灰尘的作用告诉我们: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废物”的东西,
往往有_________。灰尘虽然________,但_____。然而,如果人们不
注 意保护环境,_______,则又令_______。这对当今世界来说,是个
__________ __。
4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举例说明

14


①如鸟粪、电视、网络……
②练习说话
③试着写话
④交流、师点拔
三、总结全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学会了什么说明方法?
让我们通过学习《主题丛书》更多的探索科学的奥秘吧!用下面
句式来谈一谈你喜欢的文章吧?
必答题:(以小组为单位,用以下格式,谈一谈你从《主题丛书》
中了解到的知识)
我从( )文章中,感受到了( )。
我从( )小动物身上,看到了( )。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冲浪科学》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回顾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要内容,分享书籍《十万个为什么》。
学习目标:

15


1、读懂书籍,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2、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读书感悟,交流读书心得。
教学重难点:读懂书籍,流畅地表达读书感受。
学习过程:
一、主题回顾:《冲浪科学》
默读课文,我来概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鲸》:
《松鼠》:
《新型玻璃》:
《假如没有灰尘》:
二、导入课题:《十万个为什么》
师:科学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天 上为
什么会下雨?为什么海洋是蓝色的宝库?有一本书,趣味盎然的知识
故事让你扑朔迷离。( 出示:《十万个为什么》)
师:谁能来回忆一下课前读书要求。
生: 读了《十万个为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可从“主要内容”、
“精彩句段”、“我的感想”、“我的疑问”等方面作简单勾画 、批注。
生:请同学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小组交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三、分享收获:《十万个为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读本,一起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
震撼!请找出书籍中你认为最精 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和大家分

16


享。
生:《十 万个为什么》向我们介绍了天体的形成过程。我知道了
金星、水星、土星、木星、火星、地球、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是
太阳系里面的九大行星。而银河是由1000多亿颗恒星组成的盘状的
恒星系 统,太阳系本身就处在这个系统之中。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只
是宇宙当中的一颗“小星星”。
生:《十万个为什么》当中经常给我们介绍一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比如说一年中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海底下是什么颜色?海水为
什么发蓝?等等。
生:其中有一篇文章叫《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 》。原来萤火虫发
光与它尾部的发光器有关,在发光器内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发光物
质。当空 气进入发光器时, 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与空
气中的氧气化合,产生的能量转化为荧光,进 入发光器的空气越多,
发出的荧光越亮。由此可知,萤火虫并不是在黑夜发光,只不过这种
光亮 度不如阳光亮,便以为白天不发光了。这使我对萤火虫有了更深
的了解。
生:海水为什么会又 苦又咸?以前,我不知道海水为什么会又苦
又咸,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后,我知道了是因为由于海水含 有大量
的盐类质。氯化纳就是人们平时吃的食盐,味道是咸的;氯化镁和硫
酸镁的味道发苦,因 此,海水又苦又咸。
生:《十万个为什么》里面还解答了虾和蟹活着的时候是青色的,
而熟了 后就变成红色的?那是因为没煮熟的虾和蟹里面有大量的黑色

17


素,煮熟的虾和蟹里面的黑色素没有了,只有红色素,所以就变成红色
的. < br>生:《十万个为什么》让我增加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它让我认识
到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十万个 为什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许多
多的道理,它是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了我无穷的知识,我喜欢《十万个
为什么》。
师:是啊,书中一个个新奇的知识有问有答会让你感到大千世界
的五彩缤 纷和自然界中的千变万化,令人废寝忘食,手不释卷。

(生边谈感受,边寻找文中精彩语段或图片进行分享。)
四、好书推荐
师:孩子们 ,一本本经典课外书籍,照亮了我们的心扉,激发着
我们对优美文字的向往。你能分享给大家更多的好故 事、好书吗?
生:我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书中讲的是……
生:我想请大家课下读一读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
(生介绍、分享课下读过的故事和书籍)







18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整体预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预习《生活的启示》中的文章。
学习目标:
1、扫除字词障碍,并会理解运用。
2、检测课文重点段的朗读情况。

19


3、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课文
所揭示的做人的道理。
学习流程:
一、通过导读,整体感知: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二、检查字词,扫清障碍:
借助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我扫
除了生字新词的障碍。
汉字听写:

词语理解:
我的补充:

三、朗读过关,梳理内容:
1.小组成员分工朗读课文重点段:
1、2号读《钓鱼的启示》10、11自然段。
3号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2、13自然段。
4号读《落花生》7--- 10自然段。
5号读《珍珠鸟》第8自然段。
2.默读课文,我会运用摘录句段、题目扩展、问题回答等方法来概

20


括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
《钓鱼的启示》: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落花生》:
《珍珠鸟》:
3.我可以运用各种方法理顺课文层次。





四、明确主题,拓展升华:
1.从这单元文章中,我收获到了生活中的启示,明白了做人的哲
理:

2.我阅读了《语文主题丛书——生活是一本书》中“成功启迪”
的文章,也了解到了文章中的 生活启示。其中《感动过后》,作者向
我们介绍了
3.拓展阅读:如《弱者面对强者》、《种子的信念》、《一个国家的
诚信》、《滴水之恩》等 。
五、梳理问题,贵在质疑:
初读课文和丛书中的文章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21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精读品诵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钓鱼的启示》《落花生》,《语文主
题学习丛书》中的优秀篇章。
教学目的:
1、按事情发展顺序阅读,抓住主要内容,读懂课文。
2、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心理的方法。
3、懂得只有受到严格的教育并勇于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成为
有道德的人。
《钓鱼的启示》教学过程:
一、质疑: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还
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22


2、除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节课你还想学会什么?
二、答疑:
从学生问题入手学课文。
(一)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的遇到了与那条
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那是一条怎样的鱼?对我充满了如此诱惑?自己读书,划出
有关词句,读出你的感受。
①你有不同的朗读处理方式吗?
②作者钓到鲈鱼后惊喜、得意说出来的吗?
2.还有哪些描写也衬托出了作者钓到鲈鱼的高兴的心情?
①月夜的描写:涟漪、银光闪闪——读得慢一些,给人以回味。
②钓鱼的过程描写很细腻,表示动作的词要读的轻短、活泼。
3、捕捞鲈鱼是有时间的,在什么时 间?是放?是留?父亲和我
对待这条诱惑人的鲈鱼态度一样吗?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的?合作
读 书。
①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去。你理解父亲的做
法吗?(讨论)

23


②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严格教育?你从哪些地方读懂
的?
③“我”的心情怎样呢?
语言:
①小组合作读对话。②引读。③表演
小结: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再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行动:
①“乞求的目光”的扩展。
②放鱼动作的朗读指导。
小结:通过人物动作反映人物心理。

4、“鱼”还是指那条诱人的大鲈鱼吗?(特殊的 含义)联系自
己的生活实际,想作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不止一次的遇到哪些诱
惑?作者会怎样 抉择?举例说。
5、读作者的启示,联系这个故事说说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三、总结:

24


1、写法上学会了什么?
2、做人上你悟到了什么?
四、拓展:
阅读丛书中的《我相信》《心墙》两篇文章,谈谈你的收获。

《落花生》教学过程
(重点学习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一.出示学习要求 < br>1默读课文,找出孩子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花生
的什么,又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
2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读一读,谈谈
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的再读课文
二.学生边读边思考
三.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适当点拨。
父亲将花生与桃子、石榴和苹果这几种植物相比,在哪一点上赞
美了花生?说明了花生的什么品 格?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夫妻的希望是什么?说说自己的
理解。

25


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上?”
四.拓展延伸,阅读丛书
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借物喻人。丛书中还有哪些文章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略读提高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珍珠鸟》
《语文 主题学习丛书》中精彩文章赛读。
学习目标:
1、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
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2、展示《主题丛书》精彩内容,让学生领悟每篇文章中蕴含的
深刻道理。
学习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其中所蕴含的的深刻道理。

26


学习过程:

回顾旧知:
《钓鱼的启示》讲述的是( ),让我们懂得了
( )的道理;
《落花生》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 )。
的深厚情谊。
讲授新知: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本单元的两篇课内阅读课文。《通往广场的路
不止一条》、《珍珠鸟》。
一、学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给课文分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段的意思。
(一) 灯塔顶 受教诲
(二) 另辟蹊径 走出新路
(三) 面对空难 再找出路
(四) 感谢父亲 一生受用
3.理解欣赏重点语句。
“通往广场的路不只有一条。生活也是这样。”等

27


4.生活中,你一定也遇到过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学了这
篇课文后你会怎么做?
二、学习《珍珠鸟》
自主阅读 适时点拨
1、学生质疑
读了课文后,你有哪些需要大家帮你解决的问题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一点儿 都不害怕,而且和作者
相处的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
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2.默读课文 共同释疑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
3.拓展
同学们,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 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
我们什么呢?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句话的理解。
班级争霸赛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你一定懂得了很多道理吧!让我们通过 学
习《主题丛书》更多的去了解它们吧!用下面句式来谈一谈你喜欢的
文章吧!

28


一、必答题:(以小组为单位,用以下格式,谈一谈你从《主题
丛书》中了解到的知识)
我从( )文章中,感受到了( )。
我从( )这篇文章,懂得了( )。
( )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特别是这一句(
)。我从中感受到了
( )。
二、抢答题
生活中能给人启示的小故事,你能讲几个,把他讲给你的同学听。


《生活的启示》读写结合教学实录
学习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和《生活是一本书》中《感动过后》、
《种子的信念》。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 了解课文中人物的言行心理,及其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
3、 学以致用,完成知识迁移。
学习流程:

29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
书上没有作者的姓 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
活,只要留心观察生活,生活就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 赏读文本,感悟情感
1、《钓鱼的启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是

,从中我感受到


2.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

,从中我感受到


3.《落花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


,从中我感受到


4.《珍珠鸟》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

30



,从中我感受到


三、解读文本,体会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
《钓鱼的启示》是通过
告诉我们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通过
用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 。
《落花生》是通过写一家人
说明人要做
《珍珠鸟》是通过
告诉我们
2.全班交流。
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品读《主题丛书- 生活是一本书》“成功的启迪”单元中《感动
过后》《种子的信念》。
2.我从 中感受到
了 。
五、学以致用,知识迁移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

31


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活的启示》阅读拓展课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回顾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读丛书,分享交流自己的收
获和体会。
学习目标:
1、读懂书籍,体会真挚情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的深刻道理。
2、通过阅读分享,让学生流畅地表达读书感悟,交流读书心得。
教学重难点:读懂书籍,流畅地表达读书感受。
学习过程:
一、主题回顾
1.《钓鱼的启示》讲述的是( ),然给我
的启示是 ( )。
2.《落花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 )
的整个过程。用( )手法,告诉我们

32


( ).
二、丛书精彩篇章阅读:
《感动过后》
《偷了豆饼回家》
《种子的信念》
《猎人与狼》
(小组交流: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三、分享收获:
让我们 再次走进读本,一起去感受文字带给我们的震撼!请找出
书籍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或自己最喜欢的一幕,给 大家分享。
(生边谈感受,边寻找文中精彩语段或图片进行分享。)
四、好书推荐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激荡着我们的心胸,一本本经典课外书籍,敞
亮了我们的心扉,激发着我们对优美文 字的向往。你能分享给大家更
多的好故事、好书吗?
(生介绍、分享并推荐课下读过的故事和书籍)



33

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机械工程师职称论文


女女性行为-地藏


二次供水-yurenjie


初二生物下册知识点-汉语拼音教学


舞狮表演图片-超搞笑


房贷计算器2017-绅士歌词谐音


如来佛掌-夏天好


数学探究-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