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逻辑推理
koyote-心语阳光
第五讲:简单的逻辑推理
课前头脑风暴
1、有一种水藻,每天成
倍增长,如果在池塘中投入一棵水藻,第二天将有两棵,第三天将有4棵,
第四天将有8棵,依次类推,
则第25天可长满整个池塘。如果在池塘中投入4棵水藻,那么多少天
可以长满整个池塘?答:
2、有一种水藻,每天成倍增长,如果在池塘中投入一棵水藻,第二天将有两棵,第三天将有4棵,
第
四天将有8棵,依次类推,则第20天长满整个池塘,那么长满整个池塘一半的水藻的时间是第几
天?答
:
3、脑筋急转弯:开车的是坐车的儿子,坐车的却否认是开车的爸爸,这是怎么回事?
答:
探索乐园
逻辑推理题不涉及数据,也没有几何图形,只涉及一些相互关联的条
件。它依据逻辑汇率,从一定
的前提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推理来获取某种结论。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解法和列表法等。
逻辑推理问题的
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进行合情合
理的推理,最后作出正
确的判断。
推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交替运用“排除法”和“反正法”。要善于借助表格,把已知条件和
推出的
中间结论及时填入表格内。填表时,对正确的(或不正确的)结果要及时注上“√”(或“×”)
,也可
以分别用“1”或“0”代替,以免引起遗忘或混乱,从而影响推理的速度。
推理的过
程,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或重复内的根据,并常常伴随着论证、推理,论证的才能不是天
生的,而是在不
断的实践活动中逐渐锻炼、培养出来的。
例1:四年级有四个班,每个班都有正、副班长各一人。平时
召开年级班长会议时,各班都只有一
人参加。参加第一次回师的是小马、小张、小刘、小林;参加第二次
会议的是小刘、小朱、小马、小宋;
参加第三次会议的是小宋、小陈、小马、小张,小徐因有病,三次都
没有参加。你知道他们哪两个是同
班的吗?
将条件列在一张表格内,借助于表格进行分析、推理、根据题意,可列表如下:
一
二
三
√
小张
√
小马
√
√
√
小刘
√
√
小林
√
小朱
√
√
√
小宋
√
小陈
小徐
由上表可知,小马三次参加会议,而小徐三次都没参加,他们是同一班级的。小张和小朱
是同班的,
小刘和小陈是同班的,小林和小宋是同班的。
例2小王、小张和小李一
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小李比教师年龄大;
小王与农民不同岁;农民比小张
年龄小。问:谁是工人?谁是农民?谁是教师?
分析与解: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李不是教师,小王
不是农民,小张不是农民。由此得到左下表。表
格中打“√”表示肯定,打“×”表示否定。
因为左上表中,任一行、任一列只能有一个“√”,其余是“×”
,所以小李是农民,于是得到
右上表。
因为农民小李比小张年龄小,又小李比教师年龄大,所
以小张比教师年龄大,即小张不是教师。
因此得到左下表,从而得到右下表,即小张是工人,小李是农民
,小王是教师。
例3、虹桥小学举行科技知识竞赛,同学们对一贯刻苦学习、爱好读书的四名学生的成
绩作了
如下估计:(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3)甲得第二,丁得第四
。
比赛结果一公布,果然是这四名学生获得前4名。但以上三种估计,每一种只对了一半错
了一半。
请问他们各得第几名?
同学们的预测里有真有假。但是最后公布的结果中,他们都只
预测对了一半。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假
设某人前半句对后半句错,如果不成立,再从相反方向思考推理。
假设(1)中“丙得第一”说错了,则(1)中“乙得第二”说对了;(1)中“乙得第二”说对了,<
br>则(2)中“丙得第二”说错了;(2)中“丙得第二”说错了,“丁得第三”说对了;(2)中“丁得第
三”
说对了,(3)中“丁得第四”说错了;(3)中“丁得第四”说错了,则(3)中“甲得第二”说
对了,
这与最初的假设相矛盾。
所以,正确答案是:丙得死一,丁得第三,甲得第二,乙得第四。
例4刘刚、马辉、李
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
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
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
分析与解:因为兄
妹二人不许搭伴,所以题目条件表明:刘刚与小丽、李强与小英、李强与小红都不是
兄妹。由第二盘看出
,小红不是马辉的妹妹。将这些关系画在左下表中,由左下表可得右下表。
由上表可以推理出: 与、与、与分别是兄妹。
练习: 1、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
本和英国的小朋友。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
国小朋友热烈交谈。问: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
朋友?
所以甲来自
,
乙来自
,
丙来自
。
甲
乙
丙
中国
日本
英国
2、徐、王、陈
、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1)
电工只和车工下棋;(2
)王、陈两位师傅经常与木工下棋;(3)徐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4)
陈师傅比钳工下得好。问
: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从事什么工种?
所以,徐师傅是
王师傅是
陈师傅是
赵师傅是
3、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夏令营。赛
前甲、乙、丙分别做了预测。甲说:“丙第1
名,我第3名。”乙说:“我第1名,丁第4名。”丙说:
“丁第2名,我第3名。”成绩揭晓后,发现他们
每人只说对了一半,你能说出他们的名次吗?
4.有甲、乙、丙三个来自于中国、英国、日本的小朋友,已知甲不懂日语,乙不懂汉语却与
日本小朋
友一交流,那么甲来自 , 乙来自,丙来自。
5、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体育三
门学科、由王、张、李三位老师教其中的一科,王老师不会画画一,
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上课,张老师上
课用钢琴。那么美术老师是,体育老师是,音乐老师是。
6、甲乙丙三位老师对参加数学比赛的A、B
、C、D四位同学的名次进行了预测。甲说:“A是第一名,
C是第二名。”乙说:“A是第二名,C是
第三名。”丙说:“D是第一名,B是第二名。”结果每人只猜
对了一半。
那么A是第(
)名,B是第( )名,C是第( )名,D是第( )名。
7、在学校运动会上
,1号、2号、3号、4号运动员取得了800米比赛的前四名。小记者采访了他们各
自的名次,1号说
:“3号在我们3人的前面冲向终点” 。另一个得3名的运动员说:“1号不是第四名”。
小裁判说:
“他们的号码与他们的名次各不相同”。那么1号第名,2号第名,3号第名,4号第名。
8、在一次
数学竞赛中,A,B,C,D,E五位同学分别得了前五名(没有并列同一名次的),关于各
人的名次大
家作出了下面的猜测:
A说:“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
B说:“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
”C说:“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
D说:“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
E说:“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结果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他们的名次如何?
附:简单的逻辑推理练习题
1、星期一
早晨,王老师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的坏桌凳都修好了。传达室人员告诉他:这是班里
四个住校学生中的
一个做的好事。于是,王老师把许兵、李平、刘成、张明这四个住校学生找来了解。
(1)许兵说:桌凳不是我修的。
(2)李平说:桌凳是张明修的。
(3)刘成说:桌凳是李平修的。
(4)张明说:我没有修过桌凳。
后经了解,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请问:桌凳是谁修的?
2、小华、小
红、小明三人中,有一人在数学竞赛中得了奖。老师问他们谁是获奖者,小华说是小红,
小红说不是我,
小明也说不是我。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谁是获奖者?
3、一位警察,抓获4个盗窃嫌疑犯A、B、C、D,他们的供词如下:
A说:“不是我偷的”。
B说:“是A偷的”。
C说:“不是我”。
D说:“是B偷的”。
他们4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你知道谁是小偷吗?
4、甲、乙、丙、丁同时参加一次数学竞赛。赛后,他们四人预测名词的谈话如下:
甲:“丙得第一,我第三”。
乙:“我第一,丁第四”。
丙:“丁第二,我第三”。
丁:没有说话。
最后公布结果时,发现甲、乙丙三人的
预测都只对了一半。请你说出这次竞赛中甲、乙、丙、丁四
人的名次。
5、某小学最近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人们对一贯刻苦锻炼的5名学生的短跑成绩作了如下的估计:
A说:“第二名是D,第三名是B”。
B说:“第二名是C,第四名是E”。
C说:“第一名是E,第五名是A”。
D说:“第三名是C,第四名是A”。
E说:“第二名是B,第五名是D”。
这5位同学每人说对了一半,请你猜一猜5位同学的名次。
6、某次考试考完后,A,B,C,D四个同学猜测他们的考试成绩。
A说:“我肯定考得最好”。
B说:“我不会是最差的”。
C说:“我没有A考得好,但也不是最差的”。
D说:“可能我考得最差”。
成绩一公布,只有一个人说错了,请你按照考试分数由高到低排出他们的顺序。
7、某大学宿舍里A,B,C,D,E,F,G七位同学,其中两位来自哈尔滨,两位来自天津,两位<
br>来自广州,还知道:
(1)D,E来自同一地方;
(2)B,G,F不是北方人;
(3)C没去过哈尔滨。
那么,A来自什么地方?
<
br>8、每个星期的七天中,甲在星期一、、二、三讲假话,其余四天都讲真话:乙在星期四、五、六讲
假话,其余各天都讲真话。
今天甲说:“昨天是我说谎的日子。”乙说:“昨天也是我说谎的日子。”今天是星期几?
9、王涛、李明、江民三人在一起谈话。他们当中一位是校长,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学生家长。现
在只知道:
(1)江民比家长年龄大。
(2)王涛和老师不同岁。
(3)老师比李明年龄小。
你能确定谁是校长、谁是老师,谁是家长吗?
10、某市举行家庭普法学习竞赛,有5个家庭进入决赛(每家2名成员)。决赛时进行四项比赛,
每
项比赛各家出一名成员参赛,第一项参赛的是吴、孙、赵、李、王;第二项参赛的是郑、孙、吴、李、
周
;第三项参赛的是赵、张、吴、钱、郑;第四项参赛的是周、吴、孙、张、王。另外,刘某因故四次
均未
参赛。谁和谁是同一家庭呢?
11、已知张新、李敏、王强三位同学分别在北京、苏州、南
京的大学学习化学、地理、物理。①张
新不在北京学习;②李敏不在苏州学习;③在北京学习的同学不学
物理;④在苏州学习的同学是学化学
的;⑤李敏不学地理。三位同学各在什么城市学什么?
12、甲、乙、丙分别在南京、苏州、西安工作,他们的职业分别是工人、农民和教师。已知:①甲不在南京工作;②乙不在苏州工作;③在苏州工作的是工人;④在南京工作的不是教师;⑤乙不是农民。三人各在什么地方工作?各是什么职业?
13、小明、小青、小菊读书的学校分别是一
小、二小、三小,他们各自爱好游泳、篮球、排球中的
一项体育运动。但究竟谁爱好哪一项运动,在哪个
学校读书还不清楚,只知道:(1)小明不在一小。(2)
小青不在二小。(3)爱好排球的在二小。(
4)爱好游泳的在一小。(5)爱好游泳的不是小青。
请你说出他们各自就读的学校和爱好的运动项目。
14、甲、乙、丙分
别是工程师、会计师和教师。他们的业余爱好分别是文学、绘画和音乐。现在知
道:(1)爱好音乐、文
学者和甲一起看电影。(2)爱好绘画者常请会计师讲经济学。(3)乙不爱好文学。
(4)工程师常埋
怨自己对绘画和音乐一窍不通。
请问每个人的职业和爱好各是什么?
15、
四个小孩在校园内踢球,不知是谁踢的球把课堂窗户的玻璃打破了,王老师跑出来一看,问“是
谁打破了
玻璃?”
小张说:“是小强打破的”
小强说:“是小明打破的”
小明说:“我没有打破窗户的玻璃”
小胖说:“王老师,小强在说谎,不要相信他“
这四个孩子只有一个说了老实话
请判断,说实话的是谁,又是谁打破窗户的玻璃的?
16、有甲、乙、丙、丁四人同住在一座楼房里,这座楼房有四层,他们分别住在
不同的楼层里,他们的
职业分别是工人,教师,医生,司机。已知:
1) 甲比乙住的楼层高,比丙住的楼层低
2) 丁住在第四层
3) 医生住在教师的楼上,在工人的楼下
4)
司机住在第一层
甲是_________,住第________层楼;乙是_________,住
第________层楼;
丙是_________,住第________层楼;丁是______
___,住第________层楼;
17、甲乙丙三人去公园,他们戴上了不同颜色的帽
子,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黄色的,还有一个是蓝色
的,只知道甲的帽子不是黄色的,乙的帽子不是红色
的,但也不是黄色的,甲的帽子是_________,乙
的帽子是_________,丙的帽子是_
________。
18、一次国际足球邀请赛上,来自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的5支队伍
均已到齐了,分组抽签
仪式上,几位记者对各队的编号展开了讨论。A记者:3号是欧洲队,2号是美洲
队;B记者:4号是
亚洲队,2号是大洋洲队;C记者:1号是亚洲队,5号是非洲队;D记者:4号是
非洲队,3号是大洋
洲队;E记者:2号是欧洲队,5号是美洲队。结果,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那么1
号是( )队,3
号是( )队
19. 某地质学院的三名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分析.
甲判断:不是铁,不是铜.
乙判断: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有一个人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人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人则完全说误了.
那么,三人中是对的,是错的,只对了一半.
20、如图:有七张写着数字的卡片,ABC三人分别取其中的两张
A说:“我所取的卡片,合起来是12“
B说:“我所取的卡片,合起来是10”
C说:“我所取的卡片,合起来是22”
你们剩下的一张卡片上写着几呢?
14
12 4 6 8 2 10
速算技巧之―――11倍速算法
1)笔算下面各题,请你找出其速算规律来。
27×11= 35×11= 76×11= 1234×11=
293×11=
2)请你说说速算方法
3)和老师一起总结速算方法:首尾不变,中间相加,逢十进一,请要牢记。
4)请你快速计算下面的题目,看谁的速度快。
45×11=
3245×11= 2263×11= 26214×11=
63×11=
43×11= 52×11= 54×11=
325×11=
3×11= 48×11= 243×11=
1893×11=
42851×11= 796×11= 1234543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