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演绎推理解题高分技巧必知【三步骤】+【三原则】+【五方法】
闪闪发光类似的词语-在线个性签名
演绎推理解答技巧
对于没有接触演绎推理的应试者,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在考试
之前了解一些有关逻辑
学的相关知识,主要是逻辑学中演绎推理的知识,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尤其是对
于演绎推
理的试题。根据上面谈到的几种类型,下面介绍解答此种试题的步骤、原则和方法。
(一)演绎判断推理解题三步骤
1、首先弄清所问的问题
解答逻辑学问题,应首先
从提问问题开始,可以尽快明白试题的要求,这种方法有助于
考生节约一定的时间,可以把注意力聚焦在
应该重视的问题形式上或关键的词语上,减少多
余文字的干扰,弄清试题的类型,是使考生尽快找到解答
问题的最佳方法。
2、根据所问问题阅读所给的材料
在了解了所问的问题后,应试
者应带着提问,快速阅读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找到解决问
题的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过程中看清试题的出题
思路最为重要,应将材料中各个组成要素提
炼出来,包括结论是什么,大前提使什么,小前提是什么。
3、结合所问问题和材料一起进行选项
一般说来,应根据题目的类型和对材料的理解
,进行快速的思考,是前两者尽快一致,
尤其是对所问问题感到拗口或难以理解的试题要弄清楚所问的问
题到底是要求选择什么内
容,是要求正面的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是属于前面列举的哪一种问题的选择
。弄清拉了
题意,解答就相对容易一些。
(二)演绎判断推理解题三原则
1、不要拘泥于材料的具体内容
试题中的内容,虽然与逻辑学的知识有关,但都是形式的逻辑,在
阅读过程中感到材料
的内容复杂,不容易理解,主要是材料中的内容涉及了过多的专业知识,如自然科学
、社会
科学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科技、文学、历史、哲学、经济、金融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而
且有些问题确实需要一些专业的常识,但是,应试者一定要明白,演绎判断的试题,不是要
考查大家对
这些领域的专门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是考查应试者对这些逻辑关系的正确理
解,考查应试者对材料中内
容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解
答试题时,不要用挑剔的眼光去质疑材料
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而是应该按照题干和选项
所设定的思路进行思考,在考试中,一定记住材料的内
容是假设的,与所问问题之间是一种
推理关系,需要用逻辑的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即使问题是错误的
。
2、寻找最佳的可能选项
在演绎推理中,所给出的四个选项,有两个是存在明显错误
或问题是矛盾的,所以一般
容易被排除。在剩余的两个中,选项内容有些相似或相近,判
断有一定难度。但是有些应试
者由于受到思维方式的影响,总是想找到最佳的答案或必然性的选项,实际
上在逻辑学的演
绎推理中,只要前提真,结论就一定真,许多推理或论证,虽然不一定对于结论具有保真
性,
但只要能对结论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或者前提对结论构成一定程度的反驳,那么这种寻找
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可能性就增大或减少了,这种可能性就是要找到的答案,而不是要找到绝
对的答案。
分享一点个人的经验给大家,我的笔试成绩一直都是非常好的,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每次
都是
岗位第一。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公务员考试这种选
人的方式第一就
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
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
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
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
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
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
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
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
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
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最多不
超过3分
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是非常不得了的。我是之前在论坛里看到一个关于速读<
br>的帖子,之后才了解速读的。帖子地址按住键盘Ctrl键同时点击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就
可以
链接了。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
更大,特别是那些
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
怕了。另外,速读对思维和材料
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觉得,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
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
。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
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有条件的朋
友可以购买软件训练,大概30
个小时就能练出快速阅读的能力。大家好好学习吧!祝大家早日上岸!
3、不能依靠题干以外的材料进行推理
解答演绎推理的试题,只能依靠题干所给出的信息
,不能加入我们在日常生活形成的思
维方式作为推理的依据,给出的材料是唯一的前提,这个原则要求应
试者必须密切结合题干
来考虑选项,只要与题干无关的选项,不管多么正确或有道理,都不能作为正确的
答案选择。
支持或消弱的选项必须与题干相关,所有与题干不相关的选项都是不能选择的。
(三)演绎判断推理解题技巧和方法
1、排除剩余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排除不相干的
或不合理的选项,进行选择的方法。适
用的类型主要是“最不可能消弱”或“最可能消弱”的题型。如“
以下哪项为真,将最不能构成
对题干的质疑?”回答这类问题,应首先把可能构成对题干质疑的选项逐一
选出,最后剩下
的就是最不能构成质疑的。这种类型的解答直接去找选项是很费力的。还有“以下哪项如
果
为真,最能消弱题干的论证”这种类型的试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一一把不能消弱或支持的
选
项选出,最后剩下的就是最能消弱题干的。
例文1、(2004年试题A)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洋上航行的商船常常遭到轰炸机的袭击,许多商船都先后在船
上架
设了高射炮。但是,商船在海上摇晃得比较厉害,用高射炮射击天上的飞机是很难命中
的。战争结束后,
研究人员发现,从整个战争期间架设过高射炮的商船的统计资料看,击落
敌机的命中率只有4%。因此,
研究人员认为,商船上架设高射炮是得不偿失的。
以下哪个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人员的结论? ( )
A.在战争期间,为架设高射炮的商
船,被击沉的比例高达25%;而架设了高射炮的商船,
被击沉的比例只有不到10%
B.架设了高射炮的商船,即使不能将敌机击中,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将敌机吓跑
C.架设高射炮
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在战争结束后,为了运行的效率,还要在
花费资金将高射炮拆除。
D.一般来说,上述商船用于高射炮的费用,只占整个商船的总价值的极少部分
解析
从题干中可以得知,作者通过陈述二战中商船上架设高射炮是否可行而发表的观
点:在商船上架设高射炮
是得不偿失的。在四个选项中,D是支持题干观点的,A是说明了
架设高射炮能击沉飞机,只是比例较低
,C是题干中没有提到的内容,属于题干以外的内容,
应该去掉,所以只有B与作者的观点相反的,这样
就说明架设高射炮不是得不偿失,而是
非常有用途的,这样就削弱了上述研究人员的结论,是符合问题要
求的。
2、归谬假设法。对于不容易选择的解答,可以采用归谬法,即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正确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该选项不能成立,如果代入题干
中的选项
成立,再综合其他因素进行排除,则最后一个剩余的不导致矛盾的选项就是正确的。
3、比较异同
法。是通过比较题干和备选项之间的共同因素从而找到不同因素,或者比
较不同因素从而找到共同因素,
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使用该方法的题型的一般提问方式是:
“以下除哪项外,基本上表述了上述题干的
观点?”“以下哪项最可能是题干断定的一个反
例?”“以下哪项最接近于题干断定的含义”,它就是要
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
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
4、弱化论据法。
这是弱化题干论证的另外一种方法,提干中的结论是靠论据来支持的,
如果反驳成功,弱化了提干中的论
据,则说明提干中的结论是不能成立的,也就是反驳或弱
化了题干中的论证。弱化论据法有时是指出题干
中的论据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用更为根本不
存在的情况来否定或代替题干中所说的论据。
5、逆向推导法 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从结论推导前提的方法,提干中有时提供了一个前提,
提问中就会进
一步问:如果要推出某个结论,还需要增加哪一个前提作为条件?或者提干中
提供了一系列前提,提问中
就会进一步问:如果要推出某个结论,还需要增加哪个前提?这
是就需要采用逆向推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