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草原》优秀课件大全

绝世美人儿
569次浏览
2020年12月31日 11: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高考时间-一朵早醒的桃花

2020年12月31日发(作者:柳云龙)


语文《草原》优秀课件大全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 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
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 性,要使媒体内容
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 学资
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草原》优秀课件大全,欢迎阅读与借鉴。【篇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会写这六个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
情。
3、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有关草原的图像,激发学生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草原的独特之美。 请同学生们打开书,自读
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导学生学习重点生字词。
3、通过刚才的读,草原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三、品读课文,体会美景
1、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呢?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自读 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
怎么从中具体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么感受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出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表示我的愉快”中感受到草
原的美时 ,引导学生通过原句和“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对比,体会两个“那么”对草原空气和
天气清鲜、明朗程 度的描写,并指导读出这种开阔明丽的感觉。
若学生谈“在天底下,一碧千里,并不茫茫……”一句时 ,可相机点拨“一碧千里、茫茫和并不
茫茫”的意思,指导读出草原一片碧绿,广阔无垠的美。
在老舍笔下草原无边无际,而作者为什么说它并不茫茫呢?引导学生在继续感受中体会。
3、 作者初见草原就一下子被草原的天和草原的天底下一碧千里,广阔无垠的美所吸引,让
我们轻轻的读,感 受草原的美。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4、想不想去草原看看,亲自领略一下草原独特的风光呢?播 放有关草原的录像,引导学生感
受草原的美景。
5、在这碧绿无垠的大草原上,作者产生了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感受。
6、如果此时你是作者,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并交流。
四、自主阅读,感受人美
1、如果说草原的美已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 样的热情好客呢?请同学
们自读下文,想下文中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内容?再用准确的词语概括。引导学 生练习给每


段加小标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草 原人民热情好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欢迎远客、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内容。
3、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方面?多读读,想想为什么自己感受深?
当学生谈到欢迎远客时,可 引导学生读初入草原时,“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望见河时的惊喜。
通过重点 语句“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等想象主人欢迎远客的情景,读
出迎客的热闹场面, 体会蒙古人的热情纯朴。
当学生谈到亲切见面时,可引导学生拓展想象主客相互握手时,会说些什么? 体会蒙汉人民
的深情厚谊。
当学生谈到热情款待时,可引导学生讲讲蒙古族人的风土人情,感 受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
面,并相机指名朗读。
对于联欢话别一段的学习,可重点抓住最后一 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
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美丽、宽广、充 满生机的草原,养育了勤劳、纯朴、
热情好客的人民,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友谊。并相机指导朗读。
五、指导写字、积累词句
1、仔细观察文中的生字,和同桌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 br>2、在刚才的复习生字中,你觉得那些字比较难写呢?引导学生搞清难写字的书写要点,范字
后指 导学生练习写字。
3、《草原》一文,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把你认为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 来和同桌
交流后,抄写在好词好句本上。
【篇二】
教材简析
这篇精读课 文是一篇叙事散文。文章主要记述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和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 盛情款待来访各族同胞的动人情景,反映了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
厚情谊。
全文按照访问的顺 序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作者初次见到草原的美
丽景色和感受。这一部分是写 景,作者用简练、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第二部
分(第2—5自然段),讲作者访问草原的 经过。作者按照“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
内——联欢话别”的顺序,描写了蒙古族人民热情欢 迎、款待远客的情景。这一部分是叙事,
语言朴实、流畅,耐人寻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一类生字,积累词语,运用关联词语造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 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谊,培养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
教学重点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心感受和体会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按照空间位置、事情发展、思想感情三条叙述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布置同学搜集老舍先生的简历和他的作品。
2.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歌曲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草原吗?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自由谈自己心中的草原)
2. 草原辽阔无际、一碧千里、牛羊肥壮、野花遍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吧。(出示
草原美景图或放 映草原的录像片)
3.看到片中的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4.是的,我国现代的大作家 老舍先生正是带着这种感觉写下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第十七
课《草原》的。
5.板书课题:17草原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注意读书姿势要正确。
3.指生读生字、生词,教师及时正音。(可采用指名读、轮读、齐读等方式)
4.你觉得哪 个生词的意思比较难理解,而你已经理解了,介绍给大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个
别生词意思:一碧千里、 墨线勾勒等。
5.你觉得哪个生字容易写错,请提醒大家。
6.指生逐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词。
7.默读思考:课文的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一会儿把你读懂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8.学生读书思考后回答问题,教师及时板书:
第1自然段:草原美景和作者的感受(写景)。
第2—5自然段分别写:远道迎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联欢话别(这部分叙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和体会草原美景。
1.初读课文后,草原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围绕草原“景色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字词、句子和段落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
色。
3.引导学生从作者对草原景色的描写和自己的感受两个方面,品味草原美景。描写:天空、
空 气、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小丘线条柔美,羊群,等;感受: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
愉快,既使人惊 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骏马和大牛静立不动,好像……,
等。
4,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行朗读和背诵指导。
5.指导学生课上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师生回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指一生背诵课文,全班背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体会和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指生朗读课文。


2.默读思考、标划:你从哪里体会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归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
(1)远道迎客——一群马,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几十里外欢迎远客,等。
(2)蒙古 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也不知道谁的手,总是热乎乎的,握住不放,握手再
握手,笑了再笑,等 。
(3)蒙古包内——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干部、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再举杯,再回敬,鄂温克姑娘既大方,又有点羞涩,等。
(4)联欢话别——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 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太阳已经偏西,谁也
不肯走,等。
4.面对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我们”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客人
们的表现——有礼貌,亲热,一点儿也不拘 束,依依惜别)。
5.指导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2.在话别的时候,主人会 对客人说些什么?客人又会对主人说些什么?如果客人中有北京人,
有新疆人,等等,他们会对主人说些 什么呢?
3.本文只是表达蒙古族和汉族人民的团结互助吗?如果不完全是,那么,老舍先生还想表达
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本文要表达的各民族团结互助,情谊深厚的主题)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
1.书写字词。
2.背诵第一自然段。
3.搜集表现各民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故事。


充满希望-继续的反义词


舍不得作文-智力测验题


微信为什么登不上去-汽车租赁服务


国防大学录取分数线-免费制作签名


近几年热门专业-深情表白


英雄连盟-奥运健儿


玩什么网络游戏赚钱-转让合同范本


青春偶像剧大全-花满楼李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