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案例分析
6级考试时间-丁花香
《草原》第二课时案例分析
红城镇徐家磨小学 金鸽
教学内容分析:
《草原》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小学语文
第十册。本文语言生动优美,
继续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内蒙古
同
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的
淋漓尽致,读来
令人神往。
在《大纲》中有这样一个要求:要在读中使得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
高年级
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
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
意识,这样才能符合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草原的美。
3.(
出示课件
)草原风光的图片,在图片欣赏中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洒落”之美
(
出示课件
)课文:“汽车
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
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
洒脱,只要方向不错,
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几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 生:(自由、无拘无束等)
(2)从哪些词语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绿灯的障碍,没有
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
欲流,尽收眼底,还有那些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多么令人向往呀!
(4)表现洒落:你们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吗?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感悟“人情美”
(1)默读第2--
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
你想用什么词? 生(热情好客)
(2)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那几层意思,给每层意思概括出一个小标题。
生:这一部分,作者按参观访问的顺序写了四个自然段。
生:每个自然段各是一层意思,它们分别是:迎客、相见、款待、联欢和话别。
(3)在迎客、相见、
款待、联欢和欢别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词,是不是会让
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课件出示)词语: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你们能否认真
读读课
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一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
最合适。
生:热情迎客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
四、品读优美语句
1. 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非常优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
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
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
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
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
真如仙境一般。
2.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这
是一个比喻句,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
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的;而羊毛也
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
花,简直太形象了。
3. 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太精妙了
,他们的体会、感悟真的深刻。是啊,草
原的美景也顿时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请同学们在反复读这个句
子,你觉得哪
个作者用的最为巧妙?
生:我发现了,是“绣”!羊群本来因为吃草而随意走来
走去,可在老舍的
笔下他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的给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
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4.
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像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
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给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
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给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
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
的白莲花。
5.总结:是啊,这样的仙境怎不令人惊叹,怎不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觉得这句也写得很
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
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线乐趣。”作为牛马生活在这
样的草原上,简直就像进
了天堂,他们一定在品味着这种幸福的生活。
6.你的体会真好。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会为什么呢?
生:它们可能会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
虑。
生:它
们可能回味这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想给无边的绿毯绣上
白色的大花。真美啊!我们就生活在这
画中!
7. 小结: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这些优美的描写,
才给了读
者如此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之中,
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吧
!
五、总结全文
自我评价:
1. 让语文充满人文情怀。我的课堂教
学中让学生主动读书,乐意读书,
学会读书,充分激发读书的兴趣,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的效果。
2. 让语文教学突出探究学习的模式。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并从中达到信息交流,获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
受到美的感染。
3.
让语文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选择和思维,在课堂
上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弘扬个性,使
听说读写多种语文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
高。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个性化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自己喜欢
的句子来谈理
解和体会,师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了统一,又弘扬学生个性。
4. 让语文教
学拓展课外空间。是学生在读懂课文,感受了语言文字的基
础上,还能利用书籍网络等载体,查找资料深
入了解大草原洋溢的人文情怀,
并使学生受到环保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