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doc
寒冷天气飞行宝典-故宫院长
北京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重点,复述故事梗概。
3、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课题:孩子们,还记得《田忌*》的故事吗?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呀?(孙膑)(简介孙膑)今天就让我们在学习一个与孙l 词
语:课前我已经检查了孩
子们的预习情况,完成的很棒,让我们把生
字送回词语中,用你们最美的声音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每
个词两
遍。你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三、再读释疑,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释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
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自己再次读一读课
文。)
(1)故事起因:(边
问边板书)想一想,故事中有那几个国家?
谁攻打谁?找到的孩子请举手。魏国派的是谁去攻打赵国呢?
(庞涓)
带领的魏军一路(所向披
靡,势如破竹),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了个严严
实实,所以,
赵国(危在旦夕)。于是赵国就向他的邻国(齐国)求救。齐国会帮
助赵国吗?为
什么?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
句子吧!我们再来看看地形图,或许你就会更加理
解为什么齐国会出
兵帮助赵国了。请看这是赵国与齐国相邻,如果魏国占领了赵国,那
魏国下一
个攻打的目标可能就是(齐国),所以可以说齐国既是为了
帮助齐国,更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出兵。赵
国和齐国的关系可以说
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课件出示)孩子们,刚才我们说的
这部
分内容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故事的起因。
(1--2)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请
用双竖线做好标记。让我们一起读
一读故事的起因吧,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故事的起因,(赵<
br>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并记在文中相应的空白处。(5分钟)
(2)故事经过:齐国是怎
样救赵国的呢?这是故事的(经过)孩
子们我们都知道,在写作的时候这部分内容要怎样描写?(详细)
现
在请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
顺序写的,完成课后第
二题,并按照提示用双竖线把课文划分为四部
分。(田忌和孙膑先根据战势商议好乘虚而入,直取大梁。
再派小部
分兵力佯攻襄凌,主力却直奔大梁,逼得庞涓只能放弃攻打邯郸,回
护大梁。(交流)
(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3---8)(9----12
佯攻襄凌、
围魏救赵)(10分钟)
A、第二部分,齐国派谁出兵帮助
赵国呢?起初他们各自是怎样
打算的?他们最终商议,直接攻打哪里?孙膑是怎样说服田忌的?哪
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3---8)你们小组合作完成得不错,我想再
请一个小组为我们快速的介
绍一下这一过程,其他的孩子想一想能不
能用简单的话归纳这部分内容。(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B、第三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麻痹庞涓,孙
膑怎样做的?(佯攻襄陵
)佯攻是什么意思?虚张声势的进攻。而齐
军主力却直奔大梁去了。)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9
---12)如果
我们用简单的话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就是(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
3)故事结果: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请快速浏览故事的最后一
部分,并归纳它的主要内容。(魏军感到
桂凌时,进入齐军埋伏圈,
庞涓只能率兵落荒而逃。)用简单的话就概括为:孙膑设伏,齐军大
胜。
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把本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孩子们让我们
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故事。有哪几个
国家,(魏、赵、齐),谁攻打谁(魏国攻打赵国),魏
国派出的是谁
去攻打(魏国将军庞涓),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围得个严严实实,赵国
危在旦夕,向
(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就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
军师,率大军出征。田、孙商议,在佯攻襄凌的同
时直奔魏国都城大
梁,在魏军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时,在桂凌设伏,齐军大胜。
四、
抓住重点,复述故事:(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场战争,你能
不能用你自己的话复述这个
故事)
1、回忆复述故事的方法。
(1)分清故事主次。
(2)抓住每一部分的重点词语。
(3)主要内容复述略详,次要内容简单带过。
2、请生复述。
五、积累词语,结束新课
(孩子们:通过复述故事我们知道起
初魏军是一支所向披靡、势
如破竹、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可最后怎么就成了丢盔弃甲、溃不成
军、落荒而逃的残兵败将了呢?让我们下次课再来合作学习围魏救赵
成功的原因吧!)
作业(4分钟)
摘抄本课的四字语。(完成课后选做题)
篇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
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
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
、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
文中的词语。
(围魏
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
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
措、日夜兼程、人心惶
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
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
时一路所向披靡、势
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
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
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
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
了魏*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
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
息?
(严峻的形势让
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
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
足智多谋埋下
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
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
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
(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
(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
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
势做了分析,
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
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
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
简要说一说。
2.在
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
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
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
梁。魏
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
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
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
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
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
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
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四、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
五、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
方式进行积累。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附:板书设计
篇三
一、感知课题
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
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 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
读。
4. 分小组分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5. 读完全文,结合课后2题理清脉络。
6. 指导生字书写。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1部分
1. 读一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
魏*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3.
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适当地引入“唇
亡齿寒”的故事)
4.
读课文。
第2部分
1.
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
出示课后句子,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3. 读孙膑的话,从中你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第3部分
1. 孙膑是怎样安排的?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 读文,魏军的心里有哪些变化?
3. 从孙膑的安排中你体会到什么?
第4部分
1. 事情的结果怎样?读最后一部分。
2.
为什么孙膑要选择桂陵这个地方与魏军交战?
3. 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
4. 读最后一部分,你想对孙膑说什么?
四、讲述故事,拓展升华
1.
读全文,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 小组内讲故事。
3.
指名在全班讲故事,交流评议。
4.
拓展推荐: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如《弦高犒师》《宰
相甘罗》等。☆军事家孙膑
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
鄄城县北一带)。因其受过膑刑(剔去
膝盖骨),故名孙膑。孙膑是中
国历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膑在战术上因势利导,制造假象,<
br>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
范,在中国战争写下了光辉的
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
法,为历代兵家所借鉴。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与庞涓
孙膑与庞涓本是要好的师兄弟,都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兵法。庞涓
求取功名
富贵心切,学业未成,就投靠到魏国当了将军。孙膑继续求
学,深得孙子兵法的精要,后被庞涓“邀请”
到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
的才能,设计陷害孙膑,还假意关心他。孙膑遭陷被剔除了膝盖骨变
成
了残废,还为庞涓背写孙子兵法以答谢庞涓救命之恩。后来孙膑得
知*,后悔莫及,焚烧
了兵书,并装疯麻痹庞涓。后来,孙膑被人救
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以逐日减灶
之法迷惑
庞涓,迫使庞涓大败,*身亡,从而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