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空巢老人产生的原因-付出的近义词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Nimitz AircraftCarrie
r)是美国的一种多用途大型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
上最大的战舰,所有这个级别的舰艇都是以核动力推
进的。装
备4座升降机、4台蒸汽弹射器和4条拦阻索。可以每20秒弹
射出一架作战飞机。舰
载作战联队中的机型配备根据作战任务
性质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可搭载不同用途的舰载飞机对敌方飞机、船只、潜艇和陆地目标发动攻击,并保护海上舰队。以它
为核心的战斗群通常由4至6艘巡洋舰
、驱逐舰、潜艇和补给
舰只构成。
基本介绍: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Nimitz aircraftcarrier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当今世界海军威力
最大的海上巨无霸,
是美国海军独家拥有的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它是当代航空母
舰家族中最具
代表性的一员,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载机最
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级航空母舰,是继企业一号核
航母之
后,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空母舰。首制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
服役。
制造原因:
美国海军能得到“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核动力航母之父
”之美誉的
里科维尔上将的努力。他在国会授权委员会上成功地抓住了核动力航母的优越性,使其在1967年获准拨款。目的是为了提高美在冷战中的霸主地位。
总体架构,船型:
“
尼米兹”级舰同以前的航母一样,由其自身发展的要求,选择了不利于阻力的肥大船型。就
其内部居住性
标准而言也不高。重量分配是航母设计师颇费心计的问题。从“福莱斯特”号以
后的超级航母虽然排水量
不断增大,但吃水变化很小,而是在长度和宽度上增加。这种
残秋的回忆制作
1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变化一是受港口和船坞水深条件的限制,二是获得
了有利飞行作业的尽可能长的甲板长度和
宽度,即扩大了飞行甲板的面积。在船体构造上也与前述的航母
一致。机库甲板以下为水密
结构,共分8层甲板(含双层底)。其型深为19.51m。两舷侧由底至机
库甲板都采用古老的防
雷隔舱结构,在内外两舰体之间有4道纵向隔壁。这种防护型式在二战中被证明是
行之有效
地,只不过现在更加发展了,将其延伸至水线以上,使机库两侧也形成双层防御结构。沿舰长每隔12-13m便设一道水密横隔壁,共23道,并设有10道防火隔壁。从而形成了2000
多个水密隔舱,就是这2000多个水密隔舱保证了舰的不沉性。在这些舱中采用空、实相间
的措施,增
强了舰的抗损能力。二战时,这些舱中就装淡水和舰用燃油。现今,由于JP-5
的性能较温和,是一种
相对安全的燃料,所以在核动力航母的翼舱中也设有航空燃料舱,从
而大大提高了航空燃油的装载量。两
侧多层设置空、实相间隔舱和X形吸能支撑结构,以
及HY-80以上的高强度结构钢,形成了航空母舰
的坚固的被动防御体系。
甲板
飞行甲板距水面高为19.11m,距基线高为30.63
m。由基线至桅顶高为74.37m。共有舱室3360
间。从“福莱斯特”级以后的航母均采用闭式机
库,飞行甲板为强力甲板,参加全舰的总纵强
度。为此,即保证了高性能飞机着舰的要求,也解决了舰体
加长后出现的舰体梁的纵向强度
问题。在舰体内,动力装置、弹药库等重要舱室布置在一个装甲箱体内,
以防受损危及舰的
生命。机库甲板至飞行甲板占4个甲板层高,为11.13m。机库占3个甲板层高,
长度占水
线长的66%。机库的周围布置航空车间。.机库顶部为吊舱甲板(日本人称高射炮甲板)。飞
行甲板至吊舱甲板之间的广阔空间为航空联队的办公区。集中在飞行甲板舯部右舷侧的上层
建筑
被称为“岛”。在这里布置有司令舰桥、航海舰桥和飞行舰桥,实施对全舰飞行作业和舰
队的指挥。此外
,许多雷达等电子天线设置在其上,是全舰重要的中枢区。
装甲
马岛海战时对美航空
母舰的发展影响很大。由于防御的加强,故排水量一增再增,现已
突破10万吨大关。飞行甲板进一步强
化,增设了消防装置和新设了呼吸装置。“林肯”号和“华
残秋的回忆制作
2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盛顿”号在增加飞行甲板装甲的同时,在舰桥等处增设了防御装
甲。
目前据透
漏的消息说,在“罗斯福”号以后的舰,在弹药库
的舷侧增加了63.5mm厚的克夫拉装甲板,在弹药
库和机舱顶
部同样也增设了该型装甲板,形成箱形防御结构。在“华盛顿”
号以后的航母舰桥上
增设了这种弹片防御装甲。CVN74号舰以
后,采用高强度低合金钢HSLA-100建造。这种钢能
使结构变
轻,有利于防御弹片。
锚舵
该级航母设有2个锚,每个重30t。
锚链每环重163.3kg。4个5叶螺旋桨,直径为6.40m,
每个重为30028.32kg。共
有2个舵,每个重65.5t。空调装置的容量足够800多个家庭用。
每天制淡水1514m3(40
0000加仑)
航空设备
该级舰设置C13-1型蒸汽弹射器,在首部
弹射区安置2部,在舯部斜角甲板的前端安置2
部。据报道,在“林肯”号以后改为C-13-2型蒸汽弹射器。C-13-1型弹射器动力冲程为
94.49m,往复车行程为95.97m,轨道长
度为
99.01m,末速度185kn。
在弹射器的后部,1、2、3号弹射器配有MK7Mod0型喷气偏流板,在3号弹射器
后部配有MK6-2型喷气偏流板。
在斜角甲板后部设有4道阻拦索和1道
应急拦机网。4台索连机和1台网连机均为
MK7Mod
3型。该型机的缓冲功能为
63681301.6Nm,着舰飞机的重量为22680kg
(紧
急时27200kg),着舰速度145kn,滑跑
距离106.68m。拦机网设在第3和第4道阻<
br>拦索之间,应急时使用。
一架进场速度为150kn,下滑角为3°的
飞机在飞
过舰尾时必须要有3m以上的安全
高度,一般着舰甲板的进场长度为70.10m,
4根阻拦索
布设跨度约为18.29m,飞机滑跑
距离为106.68m,停止后的飞机调度离开着
舰区的
回转距离约为30.48m。着舰甲板共长225.55m。为了保证最大45.36t重的飞机能以
1
50kn的末速射出,弹射区长至少要107m长。加在一起,就是飞机起降作业需要的飞行甲
板长33
2m。
机库和飞行甲板之间有4部舷侧飞机升降机相联接。每部升降机平台长25.9m、宽1
5.9m,
面积约372m2。平台自重105t,能提升47.6t的飞机。飞机升降机升降一轮所需
时间为60
秒(包括飞行甲板和机库甲板各停15秒装御时间)。
机库同“企业”号相
比净高由7.6m增至8.07m,长由223.11m减至208.48m,扩大了飞机
修理间的面积
。宽度由29.26m增至32.92m。在面积上“尼米兹”级扩大了323m2,飞机修理
间面积扩
大了400m2。
“尼米兹”级航母的飞行甲板布置与“小鹰”级相同,但该级舰的航空设施有很大改进。为
残秋的回忆制作
3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了减小进场飞机受舰尾乱流的不利影响,斜角甲板角度从“小鹰”级的11°20'减为9°30'。
在着舰甲板的左舷侧设有MK6-2型菲涅尔光学助降系统。在岛上装有飞机管制、引导
和
精确制导雷达。此外舰上还装有助降电视。在着舰区尾部左舷侧设有着舰信号官平台
(LSO)。
仪器设备
从排水量来说,尼米兹级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后几艘完工的满载排水量已
达到
10万吨。布什号完工后这十艘船的总排水量几乎达到一百万吨。1998年,尼米兹号成为美国第一艘在服役多年后,回厂添加推进用核原料的航空母舰,整个这个过程一共用了33个
月。核反
应堆加一次燃料可工作13~15年。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自身也有强大的防卫体系,包括导
弹、火炮、电子对抗系统、“海
麻雀”导弹发射装置。由雷达导航的“海麻雀”导弹属短-
中程导弹,可攻击飞机和截击敌方的
巡航导弹。它的近程火炮系统有
自动搜索和瞄准雷达,
20毫米近程火炮系统每分种能发射3000发以上炮弹,能有效地防御
敌方飞机和导弹的近程攻击。
两台核反应堆为航空母舰提供几乎是无限期的30节以上的续航能力。8台8000千瓦汽
轮发电机提供的电力可供10万人口的城市使用。4台海水淡化装置为“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每天提供1
818440升淡水。一般情况下,舰上备有供其人员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性能数据
*满载排水量(t)91487(CVN68~70),96386(CVN71),10200(
CVN72~73)
*空载排水量(t)72916(CVN68~70),73973(CVN71)
*总长(m)332.9
*两柱间长(m)317
*水线宽(m)40.8
残秋的回忆制作
4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棱形系数0.613
*舯剖面系数0.991
*型深(m)30.63
*吃水(m)11.3(CVN68~70),11.8(CVN71),11.9(CVN72~73)
*飞行甲板(m)长332.9,斜角甲板长237.7,宽76.8
*机库甲板(m)长208.48,宽32.92
*机库净高(m)8.07
*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GE公司A4WA1G压水堆,4台汽轮机,总功率为
194MW(26000
0hp);4台应急柴油机功率为8MW(10720hp),4轴。
*航速(kn)30以上。
*人员编制(名)舰员3184(203名军官),航空联队280
0(366名军官),编队司令部70(25
名军官)。
武器装备
“尼米兹
”级航空母舰都装有两座A4W密封水核反应堆,4台飞机升降机,4座飞机弹射
器,4座“海麻雀”导
弹发射架,3~4座“密集阵”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统,SPS-48E三维对
空搜索雷达,SPS
-49(V)5二维对空搜索雷达,3座Mk-91火力控制系统,ANSLQ-32(V)
4雷达电子
对抗和火力控制系统,ANWLR-1H雷达电子监视系统。*导弹3座MK29型八
联装“北约海麻雀
”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射程14.6km,飞行速度2.5Ma。
*舰炮4座6管MKl5型
20mm“密集阵”火炮(CVN68-69号舰上装3座)。射速3000发min,
射程1.5km
。
*对抗措施4座6管MK36型SRBOC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发射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弹;<
br>射程4km;SLQ36型“水精”鱼雷防御系统;SLQ-29(WLR-8雷达预警和SLQ-17A
V干扰机和
欺骗系统),改装时将由SLQ-32(V)4型电子战系统代替。
*作战数据系统NTDSACDS(海军战术及先进作战指挥系统),装有LINK4
A、11、14、16
号数据链和JMCIS联合海上指挥
信息系统,SSQ-82卫星
*通信系统:SRR-1,
WSC-3(UHF),WSC-6(SHF),
US
C-38(EHF)。
*火控系统3部MK91-1型导弹
指挥仪。
*雷达对空搜索SPS-48E三坐
标雷达,EF波段,作用距离402km。
*SP
S-49(V)5型雷达,CD波
段,作用距离457lan,休斯公司
MK-23目标捕获雷
达(TAS),D波段。
*对海搜索 SPS-67V型雷达,C波段。
*空
中管制SPN-41、2部SPN-42(CVN68~70)、SPN-43B、SPN-44、2部SPN-
46(CVN71~
73)航母控制飞机进场雷达,JKEF波段。
*导航SPS-64(V)9雷达。900型雷达,IJ波段。
*火控6部MK-95型导弹火控雷达,IJ波段。
*URN25型“塔康”飞机战术导航系统。
残秋的回忆制作
5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固定翼飞机标准的航空联队有20架
F-1
4,20架FA-18,4架EA-6B,16架
A-6E.(含KA-6D),4架E-2C,6架S
-3AB。
*直升机8架SH-3GH“海王”或
SH-60F“海鹰”。
*蒸汽弹射器4台89.9m长的C13-1型
弹射器。
*阻拦装置4台
MK7-3型索连阻拦机,
4道阻拦索;1台MK7-3型网连阻拦机,1
道应急拦机网。
主要使命
美国海军第二代核动力多用途航空母舰。主要使命是进行远洋作战,夺取并保持制空权
和制海权,封锁海
区,保卫海上交通线,支援登陆等。该舰1975年9月服役。舰长332.8
米,宽40.8米,满载
排水量91500吨,航速33节,续航力80~100万海里,核燃料加注一
次可工作13~15年。
编制人员6300名。飞行甲板宽76.8米,可装载飞机90余架,最多可
载120架。舰上武器有八
联装海麻
雀导弹发射架3座,密集阵6管20
毫米火炮3座,还有若干雷达、通
信和导
航系统。
建造计划
1967财年批准“尼米兹”号,
1970财年批准“艾
森豪威
尔”(Eisenhower)号,1974财年批准
“文森”(Vison)号,19
80财年批准“罗
斯福”(Roosevelt)号,1983财年批准
了“林肯”(Linc
oln)号和“华盛
顿”(Washington)两舰,“斯坦尼
斯”(Stennis)号
和“杜鲁门”(Truman)号两艘舰的造舰合同是在1988年6月签订的。1993财年
拨款8.
322亿美元作为“里根”(Reagan)号(CVN76)的前期预研资金,该舰1995财年拨款建造。<
br>该级舰的建造厂纽波特纽斯船厂
尼米兹号
开始建造日期:1968年6月22日
下水日期:1972年5月13日
开始服役日期:1975年5月3日
艾森豪威尔号
纽波纽斯船厂建造,197
0年8月15日开工,1975年10月11日下水,1977年10月18
日服役。
文森号
1975年10月11日开工,1980年3月15日下水,1982年3月13日服役。
罗斯福号
1981年10月31日开工,1984年10月27日下水,1986年10月25日服役。
林肯号
1984年11月3日开工,1988年3月13日下水,1989年11月11日服役。
华盛顿号
残秋的回忆制作
6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1986年8月25日开工,1990年7月21日下水,1992年7月4日服役。
约翰·斯坦尼斯号
1991年3月开工建造,1993年11月正式下水,1995年6月开始服役于美太平洋舰队。
杜鲁门号
1993年11月29日开始建造,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25
日正式交付海军
大西洋舰队服役。
里根号
1988年2月12号开始建造,2001年3月5日下水,2003年7月12日正式交付。
布什号
2003年铺设龙骨,2009年5月11日正式交付美国海军。
成本造价
“尼米兹”级的造价如下:
“尼米兹”为7.25亿美元;“艾森豪威尔”为7.
44亿美元;“文森”为12.8亿美元;“罗斯福”
为32亿美元;“里根”为约45亿美元。
航母家族
简介
第二代航母,全部由位于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州的纽波
特纽斯船厂建造,迄今已有8艘服役,
未来还将有2艘加入这个兴盛的大家族。这总共10艘航母的服役
情况是: 第1艘“切斯
特·W·尼米兹”号(CVN-68)于1968年6月22日开工,1972
年5月13日下水,1975年5
月3日服役
第2艘“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号
(CVN-69)于1970年8月15日开工,1975年10
月11日下水,1977年10月18
日服役;
第3艘“卡尔·文森”号(CVN-70)于1975年10月11日开工,1980
年3月15日下水,
1982年3月13日服役;
残秋的回忆制作
7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第4艘“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
)于1981年10月31日开工,1984年10月27
日下水,1986年10月25日服役;
第5艘“亚伯拉罕·林肯”号(CVN-72)于1984年11月3日开工,1988年2月13
日下
水,1989年11月服役;
第6艘“乔治·华盛顿”号(CVN-73)于19
86年8月25日开工,1990年7月21日下水,
1992年7月4日服役;
第7
艘“约翰·C·斯坦尼斯”号(CVN-74)于1991
年3月13日开工,1993年11月11日
下水,1995年6
月9日服役;
第8艘“哈里·S·杜鲁门”号(CVN-75)于
1993年
11月29日开工,1996年9月13日下水,1998年7月
25日服役;
第9艘“罗纳德·里根”号(CVN-76)于1998年2
月9日开工,预计2002年服役;
第10艘“布什”号(CVN-77),预计2003年开工,2008年交付使用。“乔治·H·
W·布什”
号航母全长332米,最大航速30节,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最多可搭载百架战机,造
价
62亿美元。以前总统老布什命名的美国海军最后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乔治·H·W·布什”<
br>号2009年1月10日正式服役。
[3]
差别
“斯坦尼斯”号(9张)
由于“尼米兹”级建造时间长达数十年,所以各舰之间有一些差别,
仅排水量一项,前3艘“尼
米兹”标准排水量为81600吨,满载排水量为91487吨,第4艘“罗
斯福”号满载排水量则达
到了96386吨,而其后的“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
杜鲁门”号、“里根”号满
残秋的回忆制作
8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载排水量均已超过100000吨。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
舰上设备也有很大改变。象“杜鲁门”
号就融入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大面积使用光纤电缆以提高数
据传输数率;布设了IT
-21非保密型局域网,将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作战兵力战术训练系统、
舰艇图片再
处理装置、数字化综合印刷及综合数据库等连接为一体,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舰员还配备了<
br>数字身分卡,舰载机的起降设备也增设了电视监视系统。下面的数据以该级第7艘“斯坦尼
斯”号
为标准。
“斯坦尼斯”号全长317米,宽40.8米,吃水11.9米,标准排水量7997
3吨,满载排水
量10550吨,载航空燃油9000吨。其飞行甲板长332.9米(斜角甲板长23
7.7米),宽77.8
米,面积超过了3个足球场。舰内从机库甲板以上分为9层,其中5层在岛式上
层建筑内,
机库甲板以下除双层甲板外又分为8层。整个舰从龙骨到桅顶高为76米,相当于20层的高
楼。
“斯”舰动力装置为2座通用电气公司的A4WA1G压水堆和4台蒸汽轮机,反
应堆热效
率为25.6%,每个反应堆驱动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高达26万马力,最高航速30节,燃
料
可持续使用15年,续航力可达80万-100万海里,自持力为90天。它配备的是最新型的
C
-13-2型弹射器,在直角甲板和斜角甲板上各有2座。4座弹射器如果同时使用,在1分
钟内可将8架飞机送上天。斜角甲板着舰区设有4道拦阻索和1道拦阻网,飞机回收间隔是
35-40
秒1架。 机库长208米,宽33米,高约8米。将飞机从机库运送到甲板再到起飞,
可在15-20
分钟内完成。它现在配备的是美军的“标准型”舰载机联队,总数有80架左右,
但在紧急情况下的载机
可达100架。
“斯”舰装有3座“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4座“密集阵”近防系统。其
电子设备为:
对空为SPS-49(V)5和SPS-48E(V)(三座标)雷达;对海为SPS-6
7V雷达;导航雷
达为LN-66;火控雷达为MK-99。电子对抗为4座MK-36干扰箔条发射器
和SLQ-36
拖曳式鱼雷诱饵。
“斯”舰的生存力极强,舰体除设有若干道纵向隔舱外,还有23道水密横隔壁和10道防
残秋的回忆制作
9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火隔壁。舰体
和甲板采用高弹性钢,可以抵御穿甲弹的攻击。在舰的两舷设有隔舱系统,弹
药库、机舱等重要部位的顶
部和两侧还装有63.5mm厚的“凯芙拉”装甲。舰上设有30个损
管队,设有泡沫消防装置。泵设备
能在20分钟内调整舰体15度横倾。
“斯”舰编制人员为5984人,其中航空人员为280
0人,它有6410个床铺、544张办公
桌、813个衣柜、924个书架、543个公文柜、580
3把椅子和29814个照明灯,舰上还设有
数十个仓库,有邮局、电台、电影院、百货商店、照像馆、
洗衣房、医院等各种生活设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斯坦尼斯”号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海上城市”。
“斯”舰的作战能力是很惊人的,其舰载机所能控制的空域和海域可达上千公里,其自身
一
昼夜机动也有500海里。它的舰载机可以24小时不停顿地进行战斗巡逻,每天可出动200
多架次的
飞机,其载机比例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
性能特点:
①动力系统先进,适航性能优异。反应堆的堆芯寿命为 13-15 年 , 更换一次燃料可航行
80 ~ 100 万海里。可在海上停留数月不需补给,自持力较强。 1979 年伊朗人质危机时
,
“尼米兹”号航母在 2 艘核动力巡洋舰的护卫下 , 创造了海上连续活动 110
天的纪录。
②结构密封,具有极高的生存能力。它采用封闭式飞行甲板,机库以下的舰体为整体密封结
构,从双层舰底至机库甲板间分为 8 层 ,
并设置有多道横向水密舱壁。鉴于第二次世界大
残秋的回忆制作
10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战中的战损的航空母舰中
70%
被鱼雷或鱼雷与炸弹
击沉 , “尼米兹”级水下防
护能力较强 ,
舰体两舷水
下部分各设有 5 道能承受
300 公斤普通炸弹爆炸的
防雷隔舱 ,
全舰水线以下
共有 2000 多个水密舱段。
即使少部分舱室进水,
航
母仍不会沉没。“尼米兹”
首次装备了抗击导弹攻击
的弹库保护系。两舷各有
64 毫米“凯拉夫”装甲防
护层。此外,飞行甲板上的
各升降机开口都设有可防止核辐射、生物和化学污染泄入的密封门。
③控制范围大,作战能力强。其舰载机可控制
600-1000 千米海域和空域。能以 30 节的持
续航速 , 一昼夜航行约 700
海里。能远离基地,迅速到达世界任一海域执行作战任务。能
装约 10000 吨 JP-5
型航空燃油 , 若按每架飞机每天出动 2 次计算 , 能够保障一个航空
联队连续作战 16
天。与美国现役其他航母相比,“尼米兹”级舰母的弹药装载量高出 2-3
倍,最大可达到 3000
吨。 一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超过了 1944 年美
参加菲律宾海战的第 58
特混舰队的能力 , 而后者包括各类航母 15 艘和舰载机 965 架。
④用途广,可综合执行攻击和反潜作战。自第 3 艘“卡尔·文森”号起 ,
装备了新型的反
潜控制中心和相应的一系列反潜设施 , 成为第一型能综合执行攻击 ( 制海、制空
) 和反潜
作战的多用途航母。
主要改型:
同型舰 9 艘,8 艘在役,1
艘在建。
尼米兹号 CVN-68 1975 年服役
艾森豪威尔号 CVN-69
1977 年服役
卡尔·文森号 CVN-70 1982 年服役
罗斯福号
CVN-71 1986 年服役
亚伯拉罕·林肯 CVN-72 1989 年服役
乔治·华盛顿号 CVN-73 1992 年服役
约翰·斯滕尼斯号CVN-74
1995 年服
役
杜鲁门号 CVN-75 1998 年服役
里根号
CVN-76 预计 2002 年服役
☆
标准 满载排水量 8160091490
吨
长×宽×吃水 332.9 × 40.8 × 11.3
米
巡航 最大速度
3033节
飞行甲板 ( 长×宽 ) 332.9( 全
长 ),237( 斜角 ) ×
76.8米
残秋的回忆制作
11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动力装置 4 ×燃气轮机 ,2 × A4WAIG
反应堆 4 ×应急发电机 , 总功率 280000 马力
自持力 6 天(航空煤油)
继航力 80-100 万海里
人员 3184
直升机 6 ×海王 ( 海鹰
)
固定翼飞机 20 × F-14,20 × FA-18,20 ×
A-6(正被FA-18取代) 10 × S-36 ×
EA-6B5 × E-2C
导弹 3 × 8 联 MK-29 北约海麻雀
火炮 4 × 6 管 20
毫米密集阵武器系统
雷达 SPS-48E 三坐标 SPS-49 对空 SPS-67V 对海6
× MK-95 火控
电子战红外箔条、雷达告警与干扰、鱼雷防御系统
导航 塔康
指挥海军战术指挥系统、先进作战指挥系统、卫星通信系统
作战运用: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参加了伊朗人质危机、海湾冲突和海湾战争。
1980 年 4
月,伊朗人质危机爆发后 , 尼米兹号等航空母舰进入伊朗附近水域, 24 日从
尼米兹号起飞了
8 架大型 RH-53, 会同从境外起飞的 6 架 C-130 进入伊朗解救人质 ,
由于直升机与运输机相撞 , 行动失败。
1981 年 8 月 ,
尼米兹号进入距利比亚海岸 111 千米的锡德拉湾。 19 日 , 利比亚出动 2
架苏
-22 飞向美舰海域 , 尼米兹舰载 E-2C 发现后引导 F-14 截击 , 经 1
分钟战斗,击
落苏- 22 飞机 2 架。
海湾战争中,罗斯福号进入红海海域
和波斯湾,对伊进行封锁并出动舰载机打击伊纵深目标,
与其它舰只一起,击毁伊军舰艇 57 艘 ,
重创 16 艘 , 摧毁或重创陆上目标数十个 , 舰载
机每昼夜起飞 150 余架次 ,
创造了空前纪录。
卡尔·文森号参加了“沙漠之狐”行动,并出动舰载机对伊拉克境内目标进行了突击。
罗斯福号航空母航于 1999 年 4
月进入地中海、接替企业号,对南联盟实施威慑,科索沃
残秋的回忆制作
12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战争中,出动舰载机对南境内目标实施了空袭。
识别特征:
①舷号: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在甲板前方和岛式上层建筑一侧有醒目舷号、
68-75 为尼米兹
级舰。
残秋的回忆制作
13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②岛式上层建筑位于舰体右侧,正面尺寸较窄、两侧较大,
上部较宽、下部较窄,在上下结
合部,左右宽度不一,右侧较宽,主岛后方有网架结构天线基座,高度低
于主岛,顶部有对
空搜索雷达的弧形网架天线。
③舰体庞大,甲板平直,直、斜两用,封闭式舰艏。
④ 20
毫米密集阵武器系统位于舰体前部两舷突出平台上 , 舰艉左舷和后部平台上 , 早期
3 座 (
舰体后部为 1 座 ), 后期 4 座。
尼米兹级航母战斗应用
尼米兹级航母曾参
于多次局部战争和危机事
件。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后,“尼米兹”级
中的“罗斯福”
号进入波斯湾,与其他美国海军兵
力一起,对伊拉克进行海上封锁,并空袭伊拉克
军事目标,曾
用舰载机上的导弹,击沉了一艘伊
拉克布雷舰,击伤了另一艘。
2000年3月,美、
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尼
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中的“华盛顿”号、“杜鲁门”
号,参于了对伊
拉克的军事行动。核动力航母再
次在海湾地区发威,发挥了战略威慑作用。
如今,“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依然是美国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在地区冲突中发挥重要
作用。
尼米兹级航母究竟有多大
这是两张拍摄于1978年的照片,当时英国皇家海军有史以来
最大的军舰——“皇家方
舟”号航空母舰(HMS Ark Royal Ⅳ
R09)与当时美国海军刚服役才3年的“尼米兹”号核动
力航空母舰(USS Nimitz CVN
-68)一起停靠在美国诺福克军港。皇家海军最大的军舰在“尼
米兹”号面前,就显得很袖珍了。
舰载机数据及推动系统
固定翼飞机:F—14D“雄猫”战斗机20架、F/A—l8CD“大黄蜂”战斗/攻击机20架、
残秋的回忆制作
14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A—6E“
入侵者”攻击机20架、E-2C“鹰眼”预警机5架、S-3A“海盗”反潜机10架、EA—6B“徘
徊者”电子战飞机5架
直升机:6架
随着FA-18EF的入役越来越多的A-6和F-14以及方FA-18会退出现役。
尼米兹
级航空母舰自1968年至1998年共建造了8艘,分别是“尼米兹”号,“艾森豪威
尔”号,“卡尔
文森”号,“罗斯福”号,“林肯”号,“华盛顿”号,“斯坦尼斯”号和“杜鲁门”号。
舰上人员编制军官161人,士兵3040人,舰载航空兵2480人,总计5681人。
“尼
米兹”级航空母舰的油料装载量为一万吨,航空弹药3000吨。舰载机连队可控制25
万平方公里的海
域和空域,每天可出动200架次执行作战任务,装弹量是美国现役其它航母
的2-3倍。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自身也有强大的防卫体系,包括导弹、火炮、电子对抗系统、“海
麻雀”导弹发射
装置。由雷达导航的“海麻雀”导弹属短-中程导弹,可攻击飞机和截击敌方的
巡航导弹。它的近程火炮
系统有自动搜索和瞄准雷达,20毫米近程火炮系统每分种能发射
3000发以上炮弹,能有效地防御敌
方飞机和导弹的近程攻击。
两台核反应堆为航空母舰提供几乎是无限期的30节以上的续航能力
。8台8000千瓦汽
轮发电机提供的电力可供10万人口的城市使用。4台海水淡化装置为“尼米兹”
级航空母舰
每天提供1818440升淡水。一般情况下,舰上备有供其人员消耗90天的食品和生活必
需品。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都装有两座A4W密封水核反应堆,4台飞机升降机,4座飞机弹射<
br>器,4座“海麻雀”导弹发射架,3~4座“密集阵”20毫米近程火炮武器系统,SPS-48E三维对
空搜索雷达,SPS-49(V)5二维对空搜索雷达,3座Mk-91火力控制系统,ANSLQ-3
2(V)
4雷达电子对抗和火力控制系统,ANWLR-1H雷达电子监视系统。
残秋的回忆制作
15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残秋的回忆制作
16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残秋的回忆制作
1718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残秋的回忆制作
残秋的回忆制作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