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安全培训教材-比尾巴教学反思
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东 港 市
东尖山学校
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切
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
育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活动质量,牢固树立“健康第
一”的理
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
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br>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 长:周 伟(主管体卫艺校长)
副组长:丛志学(中学部主任) 高春丽(小学部主任)
成 员:郭君良 刘国庆 范
杰 孙新成及各班主任
三、体育课外活动原则
1、寓教于乐原则:让学生运动中体会快乐,在快乐中学会
做人。
2、全面性原则:学生全员参与,全面发展。
3、多样性原则:活动内容形式多样,让学生有可挑选性。
4、安全性原则: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确保活动的安全性。
5、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活动,追求活动
的实效性。
四、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
1、全校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是在学校统筹安
排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
指令性,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2)具体内容:开展健身跑活动,另可根据学期计划制订
出体育节活动计划(如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班级篮球赛、乒乓球、
广播操比赛、跳绳踢毽比赛、1
2.9长跑等)。
2、班级体育活动:
(1)组织形式:一般安排在全校性体育活动之余进
行。
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组织和体育教师指导下,由班干部
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的体
育活动,是全校性体育活动的重
要补充。
(2)具体内容:篮球、乒乓球、踢毽、投沙包、跳
绳、
跑步、实心球、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育运动项目,由各班
自定、自选。
3、
个人体育活动:在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及班级体育活
动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进行体育
锻炼。教
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余体育活动。
4、校运动
队训练:普及与提高要相结合。体育竞赛是展
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相关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运动
队
训练,教练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训练的成效,完成
学校下达的竞赛指标。
五、检查与考核:
1、必须高度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并认真组织做
好有关
检查、考核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学生实到人数、集队、
跑步队形、徒手操、纪律等方面),要把各班课
外体育活动实
施情况作为专项内容列入班级评比竞赛之中,未经学校批准不
得随意取消活动。
2、值周教师协助体育组做好相关的检查考核工作。
3、每学期末由学校组织体育组对班级跑
步活动进行达标考
核验收,同时把成绩纳入班级考核和学生个人体育课成绩评定。
五、其它要求和说明:
1、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
生都能参加;
3、各班应
认真组织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科任教师不得
以任何理由占用学生活动时间,轮到活动班级应提前到场
地准
备,不得无故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4、各班在完成全校性体育活动后,
应根据本班实际,科学
合理的规划活动内容,认真组织开展(若有体育类竞赛活动安
排时除外)
;
5、班主任为各班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直接责任人,要做好督
促和组织管理工作;
6、体育教师须按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六、对学生的管理:
1、除雨天(地面潮湿)和放假时间外,没有非常特殊的情
况,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开展活动,未经同意不
能随意参加其他的活动项目。
3、各班每天活动前后均要集合,清点活动人数,不得迟到、
早退和不参加活动。
4
、体育委员活动前后,必须向本班班主任简要汇报参加活
动人数、活动开展情况,组织部分学生归还体育
器材。
5、爱护公物,不能损坏体育设备,对故意损坏者,视其情
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记
过、赔款等处分。
6、活动中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尽量
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损伤程度。
七、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安排表
时间
周一
活动班级
一年级、六年级、
七年级、八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指导教师
孙新成 郭君良
范 杰 刘国庆
郭君良 范 杰
刘国庆
郭君良 刘国庆
范 杰 刘国庆
郭君良
刘国庆
周二
五年级 九年级
周三 六年级 八年级
四年级 七年级
周四
九年级
周五 三年级 五年级
注:课外活动时间各班须按时组织参加,活动
内容各班级根据
场地安排自定,若遇天气不适合室外活动等特殊情况,活动暂
停。
八、体育课外活动项目设置
田径类:25米往返跑、50米跑、50米*8往返跑、400米
跑、800米跑、100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等。
体操类:广播操、健身操、艺术体操、垫上运动、跳绳、踢
毽等。
球类: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其他类:拔河等小型比赛。
九、体育课外活动工作要求
(一)班主任
1、按时带领本班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
2、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在整个活动中,班
主任带领、督促学生认真参加好活动
课。
3、及时和体育教师取得联系,安排好活动内容。
(二)体育教师
1、体育
课外活动的指导工作由相关年级的体育教师负责,
体育教师按分管区域提前5分钟到达活动场地。
2、指导帮助体育委员带领本班学生做好准备活动和素质练
习。
3、指导学生进行体
育达标锻炼和做好小型竞赛裁判工作。
若有小型比赛,体育教师负责裁判工作;无比赛活动,体育教师分区域定点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进行帮助保护。
(三)体育委员
1、负责活动前、后集中本班学生并考勤。
2、带领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和身体素质练习。
3、负责归还运动器材。
4、及时和班主任、体育教师联系,反映本班活动情况。
十、体育课外活动的考核与评价:
1、由各年级体育教师负责对本年级各班活动课的组织情况
进行统计和督查,每月上报教导处一次,作为优秀班集体的评
价依据之一。
2、由教导处安排专人对体育教师的指导工作进行记录和评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