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艺活动计划
简单家常菜-请病假条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精神,
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促进课外文体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努力建设和谐校园、文明校园,
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二、 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
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
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发展
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体育、艺术为原则。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
高学生体艺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
有效开发体育、艺术教育功能。
3.坚持必选与自选相结
合的原则。让每位学生必须选择两项体育活动和一
项艺术活动,但为了逐步形成学校活动特色,结合学校
的实际情况,确定一项为
学校的特色基础项目,原则上每一位学生都得参与。
4.坚持全体性
原则。全体老师、学生人人参与。每位教师至少选择一个活
动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另外,针对自己的特
长开展一些兴趣小组。在活动时间,
任课教师必须到场地现场指导或维持学生的活动秩序,每位学生在课
外文体活动
时间内,必须到确定的活动场地按要求活动。
5.创设条件,保障安全原则 克服困难,创设条件,充分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整合各种资源,遵
循教育、活动及技能发展
规律,把体育、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让
每一项经费投入,每一项工作活动安排,都围绕学
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在课外
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制订出安全措施、应急措
施和
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 领导小组
组 长:张洪刚
副组长:康生云
组 员:全校教师
体育组指导教师:马洪建 贾士新
何松娟 张文礼
音乐组指导教师:刘玉菊 梁晓智
美术组指导教师:张红来
张军安 张吉
四、实施目标
1.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
康标准》为主要
内容,确保每位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2.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开展形式多样、
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
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4.加强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加
大投入,改善体育、艺术活
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5.完成2+1活动的评价和考核工作。
五、工作措施与方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我校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领导和管理,
成立了由张洪刚同志为组
长的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领导小组,指导并开展实施我校
课外文体活动工作。
2.扩大宣传,营
造氛围。我校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等
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
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
程的重要意义。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
素质教
育的良好氛围。
3.课堂为主,加强整合。“2+1项目”是体育与艺术课程的组成部
分。充
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
有效教学
。利用大课间、活动课、校本课等平台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课外活
动时间。学校在每天开展大课间活
动的基础上,每周四、五下午第七节课作为课
外活动课
4.自主选项,突出主体。根据我校的
师资和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学校设
置有特色、多样化的活动项目,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各年段根
据实际确定
体艺项目。学生在“自选”项目时,尊重学生的意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帮助
学生
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5.发动广大全校老师积极投身到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实施队伍中来,发挥班主任老师在活动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确保活动的有序、安全;激发学生参与
活动的积极性、主动
性,提升课外文体活动的教育功能。
6.广泛建立各类体育、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坚持每年举办一次
全校性的
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文体比赛活动和各类
实践活
动。
7.加大专职体育、艺术教师、班主任和其他各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培育一
支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对师资的较高要求。
8.增加投入,做好保障。充分利用校内
现有的体育、艺术教育设施,根据
实施情况,及时添置必要的新设施。
六、活动总要求:做到“六化”
。即:行动统一化、表现艺术化、队列军
事化、动作规范化、活动有序化,内容丰富化。
七、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群众性社团活动(体艺活动课)
1、传统必报项目:跳绳,每班组建长绳队。
2、自选项目
体育类:
(1)田径类:跳远,
(2)球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3)其他:踢毽子,呼啦圈,跳皮筋
艺术类:
(1)音乐表演类:声乐
(2)美术类:绘画,书法
(3)其它类:课外阅读,演讲,劳动技能
3、活动要求
1、实行组长负责制。各组组长对本组负总责,各指导教师按要求组织、安排
活动事宜。
2、体育组协同总务处负责场地、设施、器材、活动规则等具体安排事宜。
3、学生以班为单
位报名,选择两项体育项目一项艺术项目。班主任负责本班
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与安全教育工
作;各项指导教师负责活动学生的
组织,指导与安全保护的工作。
4、每位教师和学
生都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
并按时,认真的参加活动,不得私自调换项目
。
5、学生报跳绳,毽子,呼啦圈,乒乓球,羽毛球,皮筋的自带器材。可以学
生自
己管理,也可以由班级统一管理。
6、参加绘画小组的学生统一使用画纸,指导教师按时向学校领取。
7、参加书法小组的学生(钢笔字)统一购买专用的书写本。
8、指导唱歌的教师,上课可以使用,钢琴,电子琴,录音机,学校提供教学
光盘
9、劳技指导教师可以教给孩子们手工制作,折纸,或一些劳动技能等多种
形式,做到生动有趣。 10、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孩子们的朗读,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资源让学
生欣赏,仿读。课外阅
读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读课外书,分析文章,写读后感等。
11、指导演讲的教师,主要指导孩子们的演
讲技巧,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
优秀演讲视频,供孩子们欣赏和学习。
12、舞蹈小组的指导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完成一定的舞蹈动作或小舞
蹈的教学。 13、每次活动之前各指导教师必须根据自己安排的活动内容做到自己提前准
备,学生提前准备,正
常,有序,有效的上好活动课。
4、安全管理
1、认真组织师生学习活动规则,认
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活动
前每个组认真检查活动器材、场所是否符合活动要求,防止意外
事件、事故发生。
2、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认真组织实施,严防安全事故发生。
3、有生理缺陷或有其他不适宜运动疾病的师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
5、活动的考核 1、为了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参照指导教师每次上交的活动
内容安
排表和组织,指导活动情况,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给予评价。
2、此项考核设有课外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分体育类和艺术类。
3、此项评估由校领导小组,对各指导教师组织活动情况进行评价。
(二)、特长兴趣小组活动
1、小组类别:
(1)、田径队
(2)、篮球队
(3)、乒乓球队
(4)、绘画小组
(5)、合唱队
(6)、集体长绳队
(7)、舞蹈小组
2、兴趣小组活动要求
1、训练
时间固定,保证训练时间有教师指导,不得学生自己单独训练。指
导教师未到,学生在外活动不属于训练
时间,安全问题学生自己负责。
2、训练内容有计划,有体系,保证训练有成效。
3、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训练时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4、详细填好活动记录表,认真填好出勤表。
5、非小组活动人员不得参与小组内活动,否则出现问题由指导老师负责。
6、各小组每天训练时间段的安排由学校和指导老师间商量决定。
7、小组活动时间通知家长。
8、能参加县级及以上的比赛,争取取得好成绩。
(三)、双大课间活动(共60分钟)
(一) 上午40分钟大课间活动内容(第二节课后)
1、眼保健操
2、广播操“七彩阳光”
3、班级自由活动,传统体育项目,“三人双摇跳绳”练习。
(二)下午20分钟课间活动内容(下午第一节课后)
眼保健操
(三)活动要求
1、学生根据2+1所报项目开展课间活动。同时学校兴趣小组利用大课间活动。
2、班级男女三顶一长绳、短绳、双摇跳充分利用大课间时间进行练习。
3、自由活动时间,班主任组织得当,根据本班活动区域将各项目划分区域进
行活动。
4、班主任活动期间与学生在一起。
5、班主任应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三)活动考核
大课间有专门检查小组人员对各班活动情况进行评估,争得流动红旗,纳入班
级量化管理。
(2010-2011)学年度课外活动计划
星光小学
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