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开发研究

余年寄山水
681次浏览
2021年01月01日 03: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不寒而栗是什么意思-青春正能量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姜彦初)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开发研究

摘 要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极大的改 变了人们的生活
方式,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于数字游戏的体
验需求不断提高,使 得当代年轻人愈加追求获得更多的全新
的游戏体验。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的
开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开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
(2016)11-0083-02
数字游戏的开发主要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字设备为
运行载体而设计游戏的过程。数字媒体作为一种全 新的媒体
技术,已被西方艺术界公认为继绘画、雕刻、建筑、诗歌、
舞蹈、戏剧以及影视剧之后 的第九大艺术。而随着新媒体时
代的来临,数字游戏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娱乐消费的一
个重 要项目,并且拥有商业化和文艺性双重性质,同时也是
新媒体时代的一种全新媒介,这就对数字游戏的开 发设计提
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1 新媒体与数字游戏概述
1.1 数字游戏的概念
“数字游戏”主要指的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数字化设备 作为载体而设计运行的各种游戏的总称。这一


概念于2003年数字游戏研究协会上正式 提出,随着新媒体
时代的来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极大的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
睐。与传统游戏相 比,数字游戏具有全新的特点和优势,主
要体现在多元性、跨媒介性、交互性、兼容性等等,并具有在新媒体时代集合多种多样媒体的特点。
1.2 新媒体技术对数字游戏开发的推动
新媒体技术对数字游戏开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
别是现阶段广泛应用的Direct 数字技术,该技术极大的丰富
和完善了数字游戏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特效,而游戏特效在三
维游戏 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游戏图像的逼真度,
增强游戏空间场景的真实度,近几年来,计算机图形 学的一
个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如何增强数字游戏中的游戏特效,以提
高其模拟真实环境的合理性和 科学性,而Direct数字技术的
应用极大的解决了机器性能和视觉效果之间一直以来存在
的 瓶颈问题。另外,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的开发更加注重交
互式体验,而这一研发目标的实现也很大程度上 归结于新媒
体技术中的运动传感驱动技术。近几年来,人机交互得到了
飞跃性的发展,并随着新 媒体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过程中
从传统的键鼠、手柄发展到了人与计算机、人与游戏的更加
直 接的交互式发展,达到了现阶段人机交互的最高层面,同
时也极大的促进着未来数字游戏的发展和进步。
2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的开发前景与面临的困境


2.1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的开发前景
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过程中,逐渐将数字游戏作为一项
重要的消费项目,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数字游戏同时具有
商业化和文艺性,是游戏发展领域的一次全新 变革。随着新
媒体技术的不断变革发展,数字游戏也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
不断变化的特点,不仅 在音乐、画面、界面以及题材等方面
越来越具有多样化,同时在游戏互动方式上也发生着极大的
革新。而且,数字游戏的开发与影视艺术的传播也在不断的
相互借鉴,在数字游戏体验过程中处处体现着 新媒体艺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新媒体的发展,游戏角色被赋予了更加
鲜活的生命,人们更加 能够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感,同时人
们也对数字游戏的体验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未来
的数字游戏开发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对剧情、人物、画面、
音乐、场景等进行创新性研发,并充分利用新 媒体技术,增
强数字游戏的交互式体验,进一步提升大众的认可度和接受
度。
2.2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面临的困境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虽然使得数字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
娱乐项目被大众所接受,但是由于数字游戏作为一种新媒体
艺术,由于其发展和兴起过程与市场 紧密连接,游戏运作过
程中富含浓厚的商业化气息,使得数字游戏体验过程中伴随
的暴力情节和 色情恐怖情节等被作为噱头而过分的宣传,以


实现营销的目的,所以数字游戏本身不可避 免的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异化”问题。在开发数字游戏的过程中,开发商和
设计者往往为了追求 更多的利益,使得数字游戏的核心理念
过分的强调与“游戏沉浸”,导致消费者在互动体验时成瘾
成患,一部分数字游戏难免会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反映,使
得数字游戏的健康发展和推广受到了一定的 阻碍。
3 新媒体时代数字游戏开发应注意的几个
问题
3.1 数字游戏开发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体验
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数字游戏 的开发
和研究。回顾20多年前,我国第一批引进的游戏就是家用
红白机FC系列,人们往往通 过角色扮演来获得新奇的游戏
体验,当时的游戏相对于现阶段的数字游戏来说只能称为电
子游戏 ,由于受到当时游戏开发技术水平的限制,玩家在游
戏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各种感受往往是单一的,甚至是 被动的。
再后来,随着3D技术的出现并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更加
直观化、立体化的视觉效果 为游戏用户带来了新的体验。因
此,新媒体技术使得体验模式由过去单一的、被动的逐渐转
化为 互动的、交互的,而玩家在游戏过程中也逐渐要求获得
更加高端、更富有多样性的体验模式。所以,这就 要求在数
字游戏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体验,主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着手。


1)要注重数字游戏在感官方面的体验:用户在首次接
触到某一款数字游戏 时,首先出现的感觉就是感官方面的,
通过简单的交互操作而产生的一种视觉和听觉等冲击力,这
种体验主要是通过游戏硬件交互元素所传达的。
2)要注重数字游戏在可玩性方面的体验:要 求在游戏
交互的过程中用户对于游戏内容、使用操作等方面具有一定
得可理解性,以此来加强用 户对数字游戏的交互兴趣。
3)要注重数字游戏在增值方面的体验:要求游戏在可
玩性 的基础上,提升游戏的交互和体验程度,进一步满足用
户的其他心理需求。
4)要注重 数字游戏在界面信息方面的体验:要求在互
动过程中,用户能够通过游戏界面来了解游戏信息,获得充< br>足的游戏体验。 3.2 数字游戏开发要充分考虑用户的
情感体验
随 着3D技术对2D技术的彻底取代,现阶段,数字游戏
的3D画面设计已经趋于极致。但是,数字游戏在 多年的发
展中一直以来与现实生活关联性非常低,人们在经过长时间
的虚拟战斗体验后开始产生 疲劳感,游戏兴趣大大降低,更
多的用户想要从游戏当中寻求到一种更加真实的感觉――
爱,所 以,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游戏的开发要中分考虑用户
的情感体验。举例来说,Wii是首次推行的一款全 新体感游
戏,在用户操作过程中,游戏能够感应玩家的肢体动作,使


得玩家获得 了一种更加新奇的感受,其与传统数字游戏相比
主要特点就是操控方式的不同,玩家在挥舞控制器时,游 戏
中的人物可以通过感应玩家动作而形成相应的动作。紧接着,
微软公司也推出了一款以人体作 为控制器的游戏,即
ProjeeNtatal游戏,这款游戏的出现让人们在游戏中实现的复
杂的人际关系、社交沟通,获得了较高的用户评价。因此,
在未来的数字游戏开发过程中,游戏设计者应 该更加注重用
户的情感体验程度,加强视觉效果的逼真和自然性,让用户
能够通过五官来充分体 验游戏中所带给其的冲击性和愉悦
性,例如可以通过做手势、肢体动作、语言表达等方式,来
与 游戏虚拟环境中的人物等进行交流和沟通,提升人们在情
感方面的体验度。
3.3 数字游戏开发需要消费者的充分参与
数字游戏的普及在为用户提供了游戏娱乐体验的同时,还与参与者在精神世界上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
使得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具有交互性质的 文化力量。其中数
字游戏中的视觉图像文化当中包含着多种多样当前中国通
俗文化样式,成为了 我国广大青年最基本的文化生态意境,
为数字游戏和用户之间的交流产生了巨大的互动力量。可以
说,数字游戏的消费就是一种文化的消费,数字游戏通过在
人与人之间构建某种精神上的联系,使人与 人之间能够产生
一种共鸣、或者是一种拒斥,这种共鸣和拒斥就是一种文化


空间 的形成,而这以文化空间具有明显的双向性、互动性。
举个例子,在《我的世界》这款数字游戏当中,用 户能够发
挥其想象,在游戏中创造出任何他想要的物品,谱写出只属
于用户的情节故事。而这款 游戏也告诉我们,在数字游戏的
开发过程中,是否能够开发出一款成功的游戏,与游戏参与
者的 参与和创造密不可分。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未来数字
游戏的开发要注重给予玩家无限的可能性,在一款 数字游戏
中,不会通过某个任务和目标、某种规则和主线甚至是某个
固定的游戏操作方式按部就 班的体验游戏,而是要让游戏成
为一个虚拟的“沙盒游戏”,让参与者可以在这个沙盒中充
分的 发挥想象力,不断的用其自己设想出来的元素丰富它、
填充它,让参与者参与到数字游戏的再创造过程中 ,进而开
创一种全新的、互动性更强的社会文化空间。
4 结束语
综 上所述,新媒体时代对数字游戏的开发研究产生的深
渊影响,大众对数字游戏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日益提升 ,使得
游戏发展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在新媒体技术的调动下,
人们可以更加直接的感受到数 字游戏带来的新奇体验,而另
一方面,随着大众参与数字游戏的密切度的提升,也进一步
对数字 游戏的开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新媒体
时代下,在用户的高标准要求下,开发出更加迎合用 户需求
的数字媒体游戏,是每一位游戏产业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也


是未来数字游 戏开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学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定位――从信息 通信到
数字内容[J].中国大学生就业[J].2013(22):36-37.
[ 2]陈为.用户体验设计要素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15(9):26-29 .
[3]梁秀波,张顺,李启雷,等.运动传感驱动的3D直观
手势交互[J].计算 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22):
521-526.
[4]夏洪文.情感 计算及其在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应用[J].中
国电化教育,2013(1):106-110.

每日目标-民间借贷合同


网速慢是什么原因-现代爱国诗歌


晚餐菜谱-等你回来歌词


什么食物补肾-悬梁刺股的典故


耍酷图片-曹禺日出


非主流好友分组-散步读后感


h2o2-饺子的经典一句话


情侣头像两张一对-章丘八大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