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白鹭阅读答案
红烧牛腩-张国荣月亮代表我的心
郭沫若白鹭阅读答案
【篇一:初三语文 期末测试卷3(含答案
苏教版)】
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0分)
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填入文后方格内
。(2分)
2.默写。(6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3)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运用工整的对仗侧面表现天气之冷的诗句是:
3.选出对名著《水浒传》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2
分) 【】
a.
《水浒传》
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工人暴动为题材的长
篇章回体小说。它取
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 b.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见
林妻
貌美,便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
州,并在途中杀掉了林冲。
c.晁盖得悉权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派吴用押送生辰纲上
京,便由杨志设计,约集
了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冈劫了生
辰纲,投奔梁山。
d.宋江被人陷害发配
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
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遭危险
,终于被
逼上了梁山。
(二)运用(共6分)
4.下面一段文字,有好几处语病,请按要
求加以修改。(4分)
换用号:增补号: 调位号:
伴着有甜美童声吟唱的歌曲“温暖”,熊熊燃烧了16天的
第16届亚
运会圣火缓缓熄灭。亚奥理事会主席艾哈迈德亲王在闭幕式上致辞
时盛赞广州亚运会
精彩绝纶。这次亚运会共有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
地区的9704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项目的角逐,
局面创下历届亚
运之最。他们跨越了国家、政治、宗教和语言的界线,共同分享了
16个日夜的
精彩赛事,赢得世界的关注和尊重,展示了活力和谐的
亚洲。
⑴
语段中有一处标点用错了,请修改:应改为。 ⑵
除标点外,语段
中还有几处语病,请选择3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加以修改。
5.仿照例句句式,续写对“博大”一词的理解。(2分)
博大是一种心胸,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般心怀天下的心胸;
博大是一种豪情,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
谈渴饮匈奴血”般慷慨激昂的豪情;
博大是。
(三)综合性学习(共4分)
6.探究:近年来,高层建筑频
频发生火灾,结合下列几则材料,说
说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该做哪些方面的努力。(4分)
材料一:2010年11月15日,某工程队在对上海市静安区一幢28
层的高教老师公寓楼
外立墙面安装保温层的施工中,由于焊工无相
关资质又违章作业,电焊火花过于密集,点燃了竹竿脚手架
上的尼
龙绳,继而引燃了保温材料,顷刻间大火熊熊,将整幢大楼吞噬。
材料二:
据合肥消防局透露,合肥市最好的一辆54米云梯车还是在
1990年前后购买的,至今已使用约20年
,老化陈旧,已无法很好
地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最近,合肥从芬兰引进了一辆价值1800万元
的78米消防云梯车。自此,合肥消防对高层建筑的救援高度将从原
来的54米提高到78米,楼层从1
8层提高到26层。
材料三:一位有着多年消防工作经验的民警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单位消防设施不全、消防器材简陋,就是因为舍不得投入;有些商场、
大型集贸市场为了多赚钱,随意
改建、扩建,甚至在消防通道两侧
都摆上摊位对外出租,对消防隐患视而不见。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白鹭是一首精
巧的诗。
(一)阅读郭沫若的《白鹭》,回答7~10题(共12分)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
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
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
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
br>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
框
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
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
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
说它是在望
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
的一种恩惠。那是清
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
,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
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7
8.文中划线句中的“它”是不是在“望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2分)
9.评论家晓雪在《关于散文〈白鹭〉》中说“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
极其简练的文字,抒
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请
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其语言特点。(4分)
10.“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阅读下面的文段,并
结合课文
内容,说说如何才能发现平常之景、平淡之人的美。(3分)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秀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
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
的大树,葳蕤的小草,芳香的
泥土,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
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
也觉得有韵有意。
(《京郊日报》)
①得益于
父亲的(二)阅读《伴青灯黄卷,闻墨韵书香 》,完成11~14题。
(共14分) 严厉督
导,千千万万乡
野顽童中的一个,我竟然成了拥有数十部文化典籍,更拥有广袤精
神自由空间的读书人。
②结婚后有了独立的书房,使我的恋书情结与日俱增。除了伏案工
作时间之外,有事没事,我
更喜欢在书房徜徉。春夏之间,尤喜卧
南窗之下,捧闲书一册,神慵意懒,目倦而眠。岳麓山松涛阵阵,
不时有凉风穿堂而过,便觉心旷神怡,通体舒泰,于是以“松风堂”
作为我的书斋之名。“松风
”二字,有朋友解为松树之风格或品格。
高则高矣,但与本人趣旨不类。松风,即松林之风,清举徐引,
肃
肃森森,人入其中,尘世恍惚远去,杂念顿即消弭。放逐灵魂,在
空寂的精神
旷野尽情地游荡;静闻松涛,逼仄的胸襟变得冲淡清朗。
《世说新语》谓嵇康“肃肃如松下风”,就深得
其神韵。我曾化用古
人诗意,作书房联曰雅致的一种向往。
③然而,前人那种“因
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
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的清心和雅趣,在今天是难以产
生,并难
以寻找知音了。随着各种形式的经济开发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精
神的王国便一个个开
始倾塌沦陷。人们将目光盯住金钱和物质,再
也无暇顾及心灵的自救。人类的情感正在日益沙化,作为社
会良知
的知识分子的自尊也一点点被蚕食。无论是中学,还是高校,我们
都可以见到浮躁不宁面
容紧张为钱奔波为钱忙的读书人,可以听到
他们或兴奋或沮丧地谈论股市行情和关于股市的小道消息。有
一天,
妻子也试探着动员我下“股海”,我不无自嘲地说:“我一无此本领,
二无此兴趣,股海
,苦海也,你就放我一条生路吧!”妻子知道我的
脾性,只好笑而作罢。于是我得以仍然日复一日地重复
着我买书、
读书、藏书的“书虫”生涯,并不时用朱文公的《四季读书乐》勉励
自己,以防意志
的蜕化与消沉。俗世浮华,难免有动摇心性败人清
静的时候。每当此刻,我便关上门,一个人静静地呆在
书房,冥冥
之中,便觉有老子、庄子、陶渊明、李白、苏轼……一个个先贤硕
儒向我走来,便觉
有一股清凉之气贯穿灵府,达彻六根。真元返本,
烦恼于是远遁。
④在历史的长河
中,人生太短暂了,又何必为那些生活中小人的攻
讦而在意呢?又何必为攫取身外之物而如牛负累呢?“
事能知足心常
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的自由升华。什么
是自由?自由
是对时尚的一种逆动,人人都这样你偏那样,人说其
不可你偏为之,聪明人不屑一顾的事你偏要试一试,
众皆滔滔你偏
寂寂。做一个精神上的孤独者,可能正是朝向精神守望者,以至思
想者的第一步。
所以真正的读书人,是要耐得住寒窗夜雨孤灯再加
一条冷板凳的孤独与寂寞的。常有红道的朋友揶揄我:
“买这么多书,读得完吗?”言下自有哪里用得着读如许多的书之意;
生意场的
朋友见面时则不无嘲讽:“我的教授,又在写什么大作?”
言中自然含有一点你能从读书作文中得到多大
实惠的意思。然而,
我仍然固执地坚守着我的精神堡垒。在我的书房,还挂着这样一幅
对联:“
热闹处着一冷眼,省去许多苦心思;冷落中存一热心,便得
不少真趣味。”这冷落之处,就世俗而言,恐
怕只能是指读书了。然
而在我看来,人不怕失去,但不可没有寄托灵魂的精神家园。
⑤每每下班回家,见乖儿依窗而读,神游书海,甚感欣慰。这不就
是当年的乡
野顽童——我吗?而今的我已成了当年的父亲。“大道无
形”,“为而不有”。父亲是我攀援书山的向导
,乖儿是来者,他定能
与青灯为伴,与黄卷结友,将书香延续,直到生命的终点。
(选自平陵腐儒《情归何处》,有删改)
11.选出下列对本文的理
解与赏析有错误的一项。(3分)【 】
a.文章采用
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寓于
叙述之中,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不为世俗所动的读书
情怀。
b.文章第一小节统领全篇,最后一小节回扣开头,首尾呼应,结构
严谨,浑然一体。
c.本文用语凝练,饱含哲理;旁征博引,文气浓
郁,体现了作者很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d.这篇抒情散文,紧扣“书
房”阐释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精神实质。
12.联系上下文,
推断并解释文中划横线的两句话的意思。(4分)
(1)真元返本,
烦恼于是远遁。
(2)常有红道的朋友揶揄我。
13.文章②、④两节写到了书房的两副对联,仔细体悟,说说作者
这样写的作用。(3分)
14.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说说结尾部分作者引用“大道无形”“为而不
有”这两句古诗的深
刻含义。(4分)
“大道无形”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最高理想或最深刻的道理是无法形容的。“为而不有”出自《慧律法师法语》,意思是:本
着真善美之心去做人做事,不必
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而失望,
不以善人自居而谋求回报,惟求问心无愧。
入学
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③粥不充,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
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5.解释加点的字或短语:(2分) (1)岸芷汀兰 ()(2)春和
景明( )
..(3)辄以水沃面( )(4)巴陵胜状
( ) ...(5)既长,知其世家(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
面两个句子。(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17.【甲】文末节中“二者之为”指的是什么?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
(4分)
18.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个怎
样的人。(4分)
三、写作(40分)
19.请把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
章。除诗
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曾打动我
200
100
【篇二:白鹭趣话阅读理解及答案】
界各地均有分布,俄罗斯、中国、日
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
的白鹭数量相对较多。在我国,许多省份都有白鹭的栖息地。
白鹭天生丽质。李时珍《本草纲目》解说:鹭,水鸟也。洁白如雪,
颈细而长,脚青善翘,高
尺余,解趾短尾,喙长三寸。郭沫若《白
鹭》一文,对白鹭外形有独到的评价: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
流
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
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之神韵。伫立时,白鹭收敛羽翼,颈部或伸或缩,修长的腿轻松地支撑着雪白的身躯,俨然雪衣
公子立芳洲。行走时,白鹭颈部收
缩成s形,步履轻盈稳健,悠闲
自在。飞翔时,白鹭颈部亦呈s形,两脚向后伸直,缓缓地鼓动宽
大的翅膀,直冲云天,却又从容不迫。白鹭还有群飞成序的习性,
故在白鹭栖息地常能观赏到一行白鹭
上青天的美景。可以说,白鹭
的优雅和高贵,完全可以与白天鹅相媲美。
白鹭以湿
地为栖息地。在海滩、湖泊、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常
能见到白鹭的美丽身影,唐宋诗词中就有漠漠水
田飞白鹭,草长平
湖白鹭飞等生动描绘。白鹭栖息最密集的当属江苏涟水的白鹭岛,
每年夏季有
上万只白鹭在岛上筑巢繁衍,有时百千白鹭齐飞,场面
蔚为壮观。 白鹭林栖而水食。捕食时,白鹭迈动
长腿涉水漫步,目
不转睛地盯着水里的小动物,然后突然伸出长颈,用又长又尖的嘴
向水中猛地
一啄,准确地把食物叼住。有时也久立潺潺石,伺机捕
食过往的鱼虾。傍晚,白鹭归巢,栖身于近岸的山
林,在树丛、竹
丛或苇草堆里过夜。 有趣的是,富有灵性的白鹭擅长择优而栖。当
所栖息的环
境恶化时,白鹭常会不辞而别;而当环境得到改善时,白
鹭又会悄然飞回。因此,诗人讴歌的翩翩白鹭下
夕阳等景象,在环
境学家们看来,其意义远不止于诗情画意,它还意味着环境的优化,
<
br>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白鹭是着名的文化鸟类,它是吉祥、高雅、
奋进的象征。从古到今,许
多诗词歌赋、绘画刺绣、音乐舞蹈和艺
术雕塑等,都常以白鹭为题材。《诗经》早就有振鹭于飞的诗句。
我国传统花鸟画中的鹭莲图,常被人们作为赠品,寄寓一路(鹭)连
(莲)升的美好愿望。生活
中,人们还喜欢借白鹭为各种事物命名。单
以地名为例,福建、浙江、江苏、贵州、新疆等省份都有取名
为白
鹭岛、白鹭洲的生态旅游景点。
10.通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白鹭的?请分点作答。
(4分)
11.文章多处引用诗文,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谈谈。
(4分)
1
2.有位专家说:市鸟,是一张城市名片。它能引发相关联想,增进
人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白鹭是厦门
的市鸟,你认为借助白鹭这张
名片,能帮助人们联想到厦门的哪些特色?请联系文章内容和你的生
活体验具体谈谈。(至少谈两点)(4分)
10.(4分)要求与评分:分点作答,写出
两点1分,写出三点2分,
写出四点以上3分。整体表达1分。
【要点提示】①白
鹭天生丽质;②白鹭姿态优美(动作潇洒、极富飘逸
之神韵);③白鹭以湿地为栖息地;④白鹭林栖而水
食;⑤富有灵性的白
鹭擅长择优而栖;⑥白鹭是着名的文化鸟类(是吉祥、高雅、奋进的象
征)
11.(4分)要求与评分:联系文章内容,具体说明引用诗文的用意,2
分;表达清楚,2分。 例一
:引用诗文,可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进
一步突出白鹭的特点,同时也增加文章的诗意和雅趣。如引用李
时
珍的《本草纲目》和郭沫若的《白鹭》,不仅多方位多角度形象地
介绍了白鹭美丽的风姿,同
时也增加了文章的韵味。
例二:引用诗文,可使说明语言生动形象,进一步突出白鹭的特点
,
同时也增加文章的诗意和雅趣。如引用唐宋诗词中的漠漠水田飞白
鹭,草长平湖白鹭飞,形象
地说明了白鹭栖息地的特点,同时也使
文章更有诗情画意。
12.(4分)要求与评分:至少谈两点,每点2分;若表达不好,酌情扣
分。
【要点提示】①从白鹭的天生丽质、姿态优雅,可以联想到厦门优
美的城市风貌。②从白鹭的
天生丽质、姿态优美,可以联想到厦门
人优雅的气质、闲适的生活态度。③从白鹭林栖而水食,可以联想
到厦门是一个滨海城市,厦门人临海而居,与大海感情深厚。④从
白鹭吉祥、高
雅、奋进的象征义,可以联想到厦门人奋发向上,不
断进取的精神风貌。
【篇三:《白鹭》课文】
景资料
讨蒋檄文让他亡命日本11
郭沫若使中国受到震撼的散文作品是那篇让他出尽了风头也吃尽了
苦头的讨蒋檄文《试看今日之蒋介石》。从1926年到1927年,郭
沫若参加了北伐战争的
全过程,从而了解了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
险恶为人和罪恶目的。1927年3月23日,蒋制造了“安
庆惨案”,
露出了反革命的狰狞面目。虽然当时郭沫若跟蒋介石的个人关系还
没有破裂,蒋在离
开安庆时,甚至还致函郭沫若,要郭跟他一起走。
但郭沫若出于真理和大义,断然拒绝了蒋的好意,化名
化装溜出安
庆,来到南昌,在朱德寓所里,写下了这篇被广为传诵的、痛快淋
漓的檄文:“蒋介
石就是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罪魁祸首,
我们为尊重我们革命先烈所遗下来的光荣历史??尤
须急于地打倒他,
消灭他,宣布他的死罪!”蒋介石当时手握兵权,权倾一时;郭沫若
作为一介
文人,能公开列数蒋的各种罪行,谴责蒋的流氓行径,并
号召民众革蒋的命;这需要多大的胆气啊!这篇
文章一出手,就引
起了中国社会的震动,使人们看清了蒋的真面目,对蒋“这位革命领
袖”开始
有了怀疑和警惕。对中国现代革命诸种势力的分化与重组起
了不可忽视的现实作用。郭沫若也因为这篇文
章大大得罪了蒋介石,
蒋悬赏三万大洋要郭沫若的脑袋;迫使郭于1928年亡命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