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新人教版

别妄想泡我
831次浏览
2021年01月01日 17: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许嵩好听的歌-关于情感的文章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洪都)



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分别从
交流、表达、积累三个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全面的回顾 和强化.“交流平台”通过课文
《草原》《丁香结》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阅读文章的方法:阅读时能从所读 的内容想开去.引导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联系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法帮助理解文章思想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词句
段运用”则要求学生体会排比句的好处和学习使用分号,通过学习路牌地名的拼写方法,知道< br>用拼音规范地拼写自己的名字.“日积月累”则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过故人庄》,感受
朋友 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本单元的文章语言优美, 想象丰富大胆,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此前,学生在反
复朗读课文时对比喻、拟人、排比等修 辞手法的独特作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学
习语文园地比较容易.

1.借助教材提供的语段,读品结合,讲练结合.
2.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用联想的方法读书,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习惯.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运用排比的好处.
3.学习使用分号.
4.学会用拼音规范地书写名字.
5.读背并积累古诗.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感悟,在比较中体会,在运用中巩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喜爱读书的兴趣,养成善于联想、乐于积累的习惯.

重点
体会排比句的好处,学习使用分号,规范地使用拼音.
难点
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掌握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读书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关注路牌的书写,搜集排比句和自己喜爱的古诗词.
1




2课时
第一课时


1.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运用排比的好处.

重点
1.掌握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方法.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运用排比的好处.
难点
提高阅读能力,学会用排比句准确而生动地表达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带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姿.或徜徉于一望
无际 的大草原之上,或流连于清香扑鼻的丁香花丛中,或摇曳在无限苍穹之下……这些文章
语言优美,画面生 动,但我们怎样读懂这些课文呢?(生交流)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本课的学习.
二、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说说“交流平台”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平台”主要侧重于指导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方法.阅读文章,不仅要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 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
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还 可以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3.小组交流教材提供的例话内容.
4.提供范例《厄运中的海伦》,指导学生思考想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想.
5.全班交流:怎样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想开去.
(2)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
6.小练笔:指导学生选择一篇课外读过的文章,把读后想到的写下来.
三、词句段运用 < br>1.师:大屏幕上展示的是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根据此排比句修改过的陈述句,请同学们比
较这两个 句子,并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 “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
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
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生1:排比句更顺口,更流利.
生2:我读排比句似乎更能表达母亲对“我”的爱,而且运用排比句后感情更强烈.
生3:后面用了一个省略号似乎还没有说完.而陈述句是平铺直叙,感情一般.
2



师:很好,你们能发现排比句有这么多好处,以后就可以在我们的作文中多用排比句.
2.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上的排比句.并仿照下面这个句子,说出更多的句子.
希望是春 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希望是春天刚展开笑脸的桃花.
生2:希望是春天刚扎好辫子的柳树.
生3:希望是春雪覆盖下努力生长的麦苗.
师:同 学们说得真好!那赶快把这个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
桌读一读吧!
3.出示多个课文中的排比句,让学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点.学生自主归纳:
(1)几个句子句式相同;
(2)必须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构成.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特点:句式相同 三个或以上
词句段运用:排比句

第二课时

好处:顺口 流利 感情强烈



1.积累本单元好的词句和段落.
2.学会用拼音规范地书写名字.
3.认识分号,学会使用分号.
4.积累《过故人庄》,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重点
1.积累本单元好的词句和段落.
2.学会用拼音规范地书写名字.
难点
1.认识分号,学会使用分号.
2.感受朋友之间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是什么符号?(课件出示分号)你们认识它吗?对了,它 就是分号,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它的使用方法.
二、词句段运用
(一)走近分号,了解运用
1.分号不同于顿号、逗号,它是句内最长的停顿,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2. 那么,什么是并列分句呢?如果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小句子组合而成,
这些小句子之间的 关系是并列的,它们就叫并列分句.
3



3.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句:
例1: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 ;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
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这段话描写了女孩两种不同的动作,由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组成.我们再看——
例2:凌晨四 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
睡莲从梦中醒来…… 这段话是由几个小句子组合而成,为我们列举了几种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里开放的现
象.这几个小 句子就是并列分句.
4.请再读一读上面的句子,想想:这些并列分句所描述的对象有什么不同. < br>5.例1描写的都是女孩的捡槐米的不同动态,例2描述的是不同的花开花的时间不同.
那么,在 哪些情况下用分号呢?
(1)当我们进行不同事物间同类状况的类比时,可以用分号.请同学们有感情 地朗读教材
中的句1.
句1描述的是“我”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的表现与状态.两个分句里,逗 号前面的文字表
示空间或时间,逗号后面的文字表示行为与状态,句式相似,非常有意思!
(2)当我们描写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描述时,可以用分号.请同学们快速朗读教材中的句
2.
句2主要写的是太阳的热量被吸收的不同情况,属于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使用了分号.
6.教师小结:关于分号的学问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慢慢体会,
逐渐学会运用.
(二)认识路牌,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1.老师带来了一段马路的视频,里面有很多马路的标记,我们一起来找找有哪些路牌.
2.路牌上有些字我们还没有学习,大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认识?(借助路牌上的拼音.)
3.大家注意到路牌上的拼音书写有什么特点吗?(生发言)
4.对的,大家观察得很仔细, 路牌上地名的拼音都是大写字母,且专名与通名要用空格隔
开.大家还观察到哪些全部用大写字母拼写的 现象?(广告、标题、书名.)
5.大家掌握了地名的书写规则,那你们知道怎么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吗?
6.学生学习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教师巡视察看.
7.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指导 :名字的拼写,姓和名要分开写,每个部分的第一
个字母大写,如“王芳 Wánɡ Fānɡ”“司马相如 Sīmǎ Xiànɡrú”.
8.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照自己拼写的方式,检查修正.
三、日积月累
1.谈话 导入:在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众多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
想象,抒发情感,留下 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
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过故人庄》.
3.学生自由吟诵,并尝试理解.
4.交流反馈.
(1)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 了一件什么事吗?(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
村做客的事.)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3)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邀”而作者“至 ”,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
至交之间才可能有的形式.而以“鸡黍 ”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
4



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
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 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论家
常事.)
5.欣赏美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体会诗歌对仗的美丽.
(这两句诗用了对偶的表现 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合”对“斜”.
“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 一个幽静的天地.“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
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 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
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
6.“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指名读.
(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
(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些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
(4)交流.
7.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8.背诵默写这首诗.

语文园地
邀:故人 具鸡黍(事)


见:绿树 青山(景)
过故人庄


话:桑麻


别:重阳日 还来(情)

课上完之后,发现学生的表现能力是极高的,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他们表现的空间, 给他们
保证表现的时间.因此我想教师的主导地位还是十分重要的.
在日积月累教学中,我让 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朗读.开始指名读,将近20名同学,大家越读
越有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 及时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韵.引导学生抓住
“邀”“还来”体会故人间的情谊,引导学生抓住场景想象 故人庄的美好.教学效果良好.


5

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初一数学上册


可爱的-应届生简历模板


摸男生喉结意味着什么-傅佩荣易经


古代美男子-地产广告


娃娃鞋的钩法-我的价值观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儿童谜语大全


家风家训手抄报-苏代为燕说齐


感谢一路有你-水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