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教案教学设计

绝世美人儿
900次浏览
2021年01月01日 17: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沉默的远山-仲裁申请书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须恺)



《竹节人》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4.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课本提出的三个任
务。
5.学习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我们的乐趣,感受
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 。
【教学重点】
1.识记字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课本提出的三个任
务。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你玩过哪些有趣的玩具?
……(学生发言)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玩具,叫“竹节人”,你想了解吗?我们一起去文
中看一看。
2.板书课题:竹节人
二、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会认会写本课的重点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
2.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感知竹节人游戏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欢乐。
(二)走近作者。
指学生简介作者作品(结合注释及资料),教师补充,多媒体出示。
(三)识字解词
1.检查自学情况,认知字词。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
豁 凛 疙 瘩 棍 裁 筹 橡 雕
跺 颓 沮 趴 屉
(2)指名认读,正音,并说出字词的含义。
课件出示正确读音。
(3)教师正音,多媒体出示。
2.学生谈论用什么方法识记字词。
师生共同总结找规律。
(1)加一加
(2)换一换
(3)借助儿歌巧记形似字
(4)结合句子识记多音字
(5)谜语猜字
(6)按偏旁结构归类识记
3.我会写。
多媒体示范汉字书写过程。
强调汉字的书写笔顺,结构、音序、组词、书写注意事项等。
4.我会解词。
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指名朗读、小组读、齐读相结合读课文。
(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
2.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3)梳理文章结构。
(四)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1.按要求给生字分类。
跺 筹 嵌 悟 雕
2.听写词语
3.补充成语
4.按要求变换句
三、作业布置
1.熟记、会写重点字词。
2.再次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掌握了重点字词,朗读了课文,知道了文章的内容、
行文思路以及作者 的思想感情。至于对文章内容的深入探究,我们下节课再来进
行。
五、板书设计
9、竹节人
豁 凛 疙瘩 卡 棍 悟 裁 筹
橡 雕 磕 跺 颓 沮 趴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温故知新:



(1)教师读词语,学生听写。
风靡、崩裂、前功尽弃、嵌入、凛冽、疙瘩
木棍、感悟、叱咤风云、别出心裁、技高一筹
磕头、沮丧
(2)多媒体出示填空内容:
复述文章内容及段落层次。
课文先写童年时代的“我”和伙伴们自己( ),再写“我们”沉
迷( ),后写两人的手工玩具被( ),结果却发现老
师也与他们一般,喜爱竹节人。
二、讲授新课
(一)多媒体出示,明确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学习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课本提出的三个任
务。(重点)
2.学习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情感的方法,体会传统玩具给我们的乐趣,感受
作者对童年生活的 眷恋之情。(难点)
(二)明确探究任务:
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
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三)引导探究学习第一部分
探究问题:
1.说说你从第一部分里,读出了哪些信息?
2.这样的开头有什么好处呢?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二部分,完成第一个任务:
写玩具制作指南。
用浏览与精读相结合的方法,找重点,完成问题。
(1)找出课文中介绍玩具制作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3)完成表格
(4)交流讨论用什么方法完成任务的。
(五)引导学生细读第三部分,完成第二个任务:
思考讨论:
1.斗竹节人的游戏很有趣,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
(1)战场有趣
(2)打斗有趣
归纳填空
赏析精彩词语、句子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 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
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
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搏斗了……也永不会倒下。有时其中一个
的线卡住了……挺着肚子净挨揍。
(3)模样有趣
(4)装饰有趣
2.引导学生归纳:从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来斗竹节人,令我和同学们很痴迷?
归纳明确:课上、 课下
(2)赏析精彩语句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 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
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 作鸟兽散。
3.交流讨论用什么方法完成任务的。
(六)引导学生学习第四部分,完成第三个任务:讲讲老师的故事。
1.学生齐读“偏偏后面 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
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一 段、讨论作用。
2.引导学生归纳老师对竹节人的态度变化,
3.填写表格,讲述老师的故事。
(七)课堂练习,巩固所学。
三、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也自己偷偷玩竹节< br>人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童真童趣。
四、作业布置
1.积累摘抄优美的词句。
2.仿照本文写法,写一个你喜欢的童年小游戏。
五、板书设计
9、竹节人

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 乐趣
老师玩竹节人褖





丁香结 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潇洒、朦胧”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
景物的方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件、图片和文字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深刻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作者豁达的胸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
景物的方法。
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丁香的图片。 < br>2.导入新课:文学作品中的花草树木大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松柏喻指傲
岸长青,梅花象征高洁 坚强,牡丹代表富贵端庄,菊花寓意高雅傲霜……今天我
们将一起去了解另一种花——丁香,体会一下作 者赋予了它怎样的品格。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 br>(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缀、雅、拙、薄、恍”这些生字时,可以
通过形近字比较的方 法;学习“幽”字时,可以通过猜谜的方法;学习“糊”这
个生字时,可以通过同音字比较的方法。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缀”的左窄右宽,右部四个“又”紧凑。
“幽”的“山”要宽些,中间竖画宜长。



“雅”右边的“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案”的“木”稍出头,横略短,突出“女”的长横。
“拙”的左窄右宽,右边中间的竖一笔写成。
“薄”的“艹”要有覆盖之势,下面部分写紧凑。
“糊”的中部笔画较少,左右所占空间大。
“恍”的“忄”应先写两点,再写中间的垂露竖。
易错提示:
“拙”的左边是“扌”,不是“口”。
“薄”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叕:缀(点缀)—辍(辍学)—掇(拾掇)
隹:雅(文雅)—准(准备)—雄(雄壮)
出:拙(笨拙)—茁(茁壮)—咄(咄咄逼人)
胡:糊(模糊)—湖(湖水)—葫(葫芦)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文中标出)
明确:全文共有11个自然段。
(2)课文可以划分为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 ~3):主要写丁香花的颜色、气味、
形状。第二部分(4~6):主要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读了课文后,让我们不禁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 描
写丁香花的?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
来解答这些疑 问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点缀 幽静 优雅 方案 笨拙 单薄 模糊 恍然 花蕾 衣襟 怨

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带着之前的疑问,跟随作者,去深入了解丁
香花。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一部分(1~3)。
(1)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
(2 )赏析句子“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
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 头望”。
明确: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丁香花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枝
丫伸出宅 院的调皮、可爱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3)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校园里的丁香花。
(4)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者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5)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明确: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 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
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
(6)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明确:①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 一簇”。②颜色:紫色、白
色。③气味:“淡淡的优雅的甜香”。
2.学习第二部分(4~6)。
(1)第4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细雨中的丁香。
(2)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
香?
明确:特点: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
约、紫色和白色相互渗透交 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
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 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3)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诗句?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 :“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几句以花蕾丛生的丁香喻
人愁心不解,说明丁香在古人的 眼中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诗句,
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 涵,为读者开拓了丰富的
想象空间。
(4)第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由来。
(5)“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 花扣”一句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丁香小小的花 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扣,生
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
(6)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3.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明确:美丽、高洁、愁怨。
4.丁香结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明确:象征意义:生活中解 不开的愁怨(人生中不顺心的事)。作者把丁香
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 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5.“结,是解不完的;人 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
了么?”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我们应该正


< br>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丰富多彩。作
者一反古人寄托在 丁香结上的情感,以自己的豁达和睿智向人们传递对待人生和
生活的积极态度。
6.简要赏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本文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如“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 同印象派的画,
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一句将细雨迷蒙中朦胧绰约、紫色与白色
相互渗透交融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作,十分新奇而贴切,表现了雨中丁香色彩
仿佛在流动一般,紫色与 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再如“小小的花苞圆
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一句将丁香 小小的花苞比作衣襟上的盘花
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苞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有的宅院 里探出________,________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________行人,
惹得人走 过了还要回头望。________
明确:半树银妆 星星般 窥着
(2)思考:本文的中心主旨是什么?
明确:文章主要写了作者看到的城里、城外校园里和自 己家屋外的丁香花,
由古人的诗词联想到丁香结并悟出丁香结的说法由来,告诉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
2.总结。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应该 正视这些问题,把
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
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优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
丁香结,愁肠挂肚,百 转千回。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心志。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奥拉夫皮肤-革命者永远是年轻


杀鸡取卵的意思-少数民族风俗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排名-真知灼见


给小家伙们乐一乐-小学教育论文


四川科技馆-高三作文


二批本科院校排名-旅游团队


powerpoint2010下载-小学美术作品


偁怎么读-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