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温柔似野鬼°
570次浏览
2021年01月01日 18: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写景的诗句-关公的故事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季龙)



课题

古诗三首



授课
课型

讲读课文


2课时


时间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
学能力。
教学

目标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
的能力。 < br>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
和审美能力。< br>
教学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

难点
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
导入

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 )
分钟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


设计意图



二、自主学习
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出
示课件3】 出示两个课件,一
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是提示学生要用以前
意——品意境,悟 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
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古
诗,学生做到心中有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数,按部就班地进行学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
②簸:
③天涯:
④直上:
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
新课

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
教学



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分钟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
(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
永贞革新而被流放。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
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 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学生在理解词语
习;二是提供自学提
纲,放手让学生去学
习,既目 标明确,有章
可循,又不拘形式,方
法灵活,以解决实际问
题为目的。
< br>(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的基础上说诗意,考查
涌,狂风怒吼,仿佛来 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
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适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 【出示课件5】课文配套图片 借用图片理解。
四、质疑探究
1.【出示课件6】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品读,深化理解。
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





对重点句子的深
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 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化理解,就是对“品意
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境 ,悟感情”环节的落
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实,能够使我们对诗人鹊桥上相会一次。 有更多的了解,对诗歌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有更深的思考。
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
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 河,同
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
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 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课堂小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
结及拓
展延伸

沙》,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用饱含深
( )
情的语言写下无数千古不朽的名篇。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
分钟
关的古诗读一读,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韵!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组词。
淘( ) 簸( ) 涯( ) 牵( )
二、默写《浪淘沙》。
浪淘沙
【唐】
, 。
,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五、小结检测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答案】
一、淘气 颠簸 天涯 牵牛花
二、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三、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第二课时

1. 读懂《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体会诗人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 指名背诵刘禹锡的《浪淘沙》。
2.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


教学

目标

设计意图

让学生按照上 节
领略了黄河宏大的气势,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江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
导入

( )分
南的景色和乡村风光。 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3. 继续用学习上节课古诗的方法来学习《江南春》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
和《书湖阴先生壁》。(板书:江 南春 书湖阴先生习方法,提高语文素
壁)

养。


【出示课件7】《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自学提

新课


示:
教学


( )
1. 解释题目,了解作者。

分钟


2.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4.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大意。

二、学习目标



第一部分:《江南春》
(一)合作学习
1.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
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 .介绍作者:杜牧(803年-852年),唐代诗人。字
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 ,有政
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
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3.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4.理解重点词语,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
“ 山郭”“酒旗”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
5.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春天的江南,处处黄莺鸣叫,
绿叶中映着红花,河边村庄,山边城郭,酒旗随风摇
动。南朝以来所建的许许多多座寺庙,又多少楼台 笼
罩在迷蒙的烟雨里!
(板书: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二)质疑探究
1.重点词句 【出示课件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品读,深化理解


这个环节,培养学
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
能力。




















教师讲解句子的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齐、梁、
意思后,让学生带着感
陈四个朝代的统称 ,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
情朗读,可以培养学生
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 合了当时统治
朗读能力、阅读能力。
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


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几百

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


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

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


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现在大江东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

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
美,也读 到了诗人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忧国忧
民的思想感情。
(板书:忧国忧民之情)
第二部分 《书湖阴先生壁》
(一)合作学习
1. 解题:《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


学生想一想夏天还
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
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
一说。这一 环节,培养
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
观察能力。
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
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2. 了解作者: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3.理解重点词语:
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
有土埂围着。
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
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指门。这句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送来莽莽青翠。
3. 说说诗句的大意:茅屋檐下经常打扫 得干净,一
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
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 来了莽莽青翠。
(板书:院里:茅檐 花木 院外:一水 两山)
(二)质疑探究
1. 【出示课件9】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2. 品读:第一二句暗示了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第三
四句表现了主人的高洁。
(板书:景美人更美)



























三、总结拓展
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 )
分钟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 br>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

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
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浪淘沙
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奋发有为的精神
豪迈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
板书

内容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
院里: 茅檐 花木
院外: 一水 两山
景美人更美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辨字组词。
啼( ) 郭( ) 酒( ) 瞻( )
谛( ) 廓( ) 洒( ) 檐( )
期( ) 裁( ) 浇( ) 畦( )
旗( ) 栽( ) 绕( ) 蛙( )
二、默写《江南春》。
江南春
【唐】
, 。
, 。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诗句的意思。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答案】
一、啼叫 谛听 城郭 轮廓 白酒 洒水 瞻望 屋檐 日期 红旗 剪裁 栽树
浇水 围绕 菜畦 青蛙
二、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茅屋檐下经常打扫得干净,一畦畦的花木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教学反思
《古 诗三首》选编了《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从内容上
看,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 ;从形式上看,都是七言绝句。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第一节课教学刘禹锡的《浪淘沙》,基本教学步 骤是导入后,
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释题、了解作者,熟读古诗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 br>说说诗句的大意。接下来,学生合作学习,按照提示逐步完成练习,教师检查指导。最后
的环节是 质疑探究,抓住重点句子,深入理解,从中读懂诗句蕴含的感情,进而深刻理解
全诗。
第二课 时,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方法后
再来学习新课,没遇到什么 障碍,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是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没有充分调动起
来。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在第一句中
的“绿映红”中 的“映”字,学生体会得很好,学习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
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 ,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
生体会得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 没有点到。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习、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
效的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
没有学生精彩的生 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习处理好生成点中
的智慧火花。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 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 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
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 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
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
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 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
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 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
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 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
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 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
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
流传。这 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
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 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
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 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
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 祖籍洛阳,唐
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
上 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
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 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
士,授弘文馆 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
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 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
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 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安石(1021年-1 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 家、改革家。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
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 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
列“唐宋八大家”。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浪淘沙》创作背景
唐朝自 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
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 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
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江南春》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似一座大厦有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 权、牛李党争……
一点点地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 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
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 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
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 ,大大削弱了政府
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 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
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 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
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 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
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 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书湖阴先生壁》创作背景
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 上的一组诗。王安石于神宗熙宁九年(1076)二次罢相后,直到
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 ,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园居住长达十年。据李壁《王荆文公诗
笺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 里,路程恰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号
半山老人,亦因此得名。在这段时间里,王安石与隐居紫金 山的杨德逢交往甚密,诗题中“湖
阴先生”就是杨德逢。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诗句。
1. ,浪淘风簸自天涯。
2. ,水村山郭酒旗风。
3. 茅檐长扫净无苔,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朗读《古诗三首》,完成练习。



1.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万里黄沙和雄伟气势。其中,
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 家做客。
2. “ , 。”这 两句诗写的是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
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 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
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
3.“ , 。”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这
两句话的大意是: 一溪流水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破门而入送来了莽莽青翠。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课 外搜集描写山水田园的古诗,准备参加班级举行的“爱我祖国,颂我河山”古诗词朗
诵会。

参考答案
一、1.九曲黄河万里沙 2.千里莺啼绿映红 3.花木成畦手自栽 二、1.黄河 牵牛织女 2.南朝
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略
17.《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浪淘沙》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 气势的著名诗篇。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
诗一样,着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表现了诗人奋发有力的 精神和豪迈
浪漫的气魄。
《江南春》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诗
人描写了江南秀丽的景色,同时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所作所为。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 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的描写,巧妙
地为我们勾画了一个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的湖阴先生的 形象,细腻而隐讳地表
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1.体会黄河奋发有力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2.体会
作 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
感;感悟诗人丰富的想象 力。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白居易的《 浪淘沙》,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按照诗歌教学的常用方法,
设计了四个环节:读节奏-读意思-读情景 -读背。想在通过朗读的基础上,
能明白诗的意思,进而配合插图想象诗的情景,然后简单赏析。考虑到 我们的
孩子起点比较低,手里也没有多的教辅资料,不可能对白居易以及他的作品有


过多的了解,所以之前只是安排他们对诗进行了朗读。想经过老师的引导,通
过学习这样 的诗,在方法上再进行指导。然后用这种方法能自学第二首诗。本
以为是一个很完美的设计,没想到却出 乎我的意料。因为一开始意境的创设不
到位,我的引导又出现了错误,在第二个环节——读意思时出了意 外,接着便
在第二个和第三个中纠缠不清。整堂课下来让我感觉是一个人死拖着六十六个
人前行 ,很累,很累,更不要说体现诗歌的优美了。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
等于成功的一半。”没有一个好 的开始,又哪来好的结果呢?就如《浪淘沙》,
我们班的孩子们在进行理解的时候,他们就只能理解表面 的意思,而当时我也
没有进行很好的及时的引导,而是让他们想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所以就出现
了越来越大的偏离,太“个性化”反而还不好了。可见,老师的引导确实非常
重要。当然除了老师的引 导外,对作者的把握、情景的体会也不能忽视。或许
对于小学的孩子,我们不能给他们太多的东西,但是 ,我们老师心中应该要清
楚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这首诗时的背景和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总之,老师先要< br>读透这首诗,先要与诗人产生共鸣,才能感染孩子去与诗人心灵沟通,体会诗
句的美,与诗人产生 共鸣。
2.杜牧以诗的方式记载着历史。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
察力,这 首诗其实把这一切也都写了进去。因为每学期学生都会背诵古诗,所
以对于这首古诗,学生都能背出。所 以,本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
思。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 ,查字典或同
学之间讨论,说说“莺啼”“绿映红”“酒旗风”等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由
串 讲诗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互相掩映。有临水的村庄,依
山的城郭,酒旗在空中飘荡。 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介绍南朝的覆灭,讲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统治时期,皇帝和大官僚都崇信佛教,修建寺 院,据说有五百多座,
寺院的僧人也是空前高涨,这些达官显贵想通过拜佛求经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 br>千秋万代,荣华富贵,可是这些寺院在随着朝代的更替倒塌无数,已经没有多
少存在了。然后引导 学生讨论:这样的方法可行吗,学生很能领会老师的用意,
他们发言完毕,最后一句诗的意思也就出来了 。
3.教学《书湖阴先生壁》时,这首诗有重点词“畦”“排闼”,带领学生查字
典理解后, 我打算更多地引导之后,促使学生快速理解诗意。没想到,正当我
准备解释诗意时,已经有好几个学生跳 起来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来说!”当
时,心里很开心,于是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更没想到的是,他 们一人一句,
基本上已经说得很完整、准确,而且语言很流利!这完全归功于两点:一是让
学生 每晚读30分钟课外书,增强理解力;二是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查字典、



找资料的习惯;三是让学生每天口语交际,增强语言的流利性、生动性、丰富
性。
通过绘画板书结合书中配图,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诗充分理解,诗意有所
领悟。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教学古诗《江南春》时,首
先是穿插了大量的学过的古诗词。用回忆、复习古诗词的方法,来更好地掌握、
理解教学内容。如:在 理解“绿映红”这个“映”字时,我们就联系了“人面
桃花相映红”中的“映”字帮助理解。在讲“酒旗 风”的这个“风”字时,我
们也联系了以前学过的许多带“风”字的诗句对比学习。其次,对诗歌中字的
赏析比较到位。学生们先是不会讲,不知道怎么讲,于是我抛砖引玉先讲了个
“风”字。接着学 生们就讲到了“啼”“烟雨”“映”等等,就在对这些字的赏
析中,体会到了诗的美。
三、不足之处
1.对诗的整体把握不够,诗意的落实不到位。
2.主题思想的引导过于生硬。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 样做:首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
春天的美景,回忆、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出诗体,介绍作者。初 读指导,
教师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提醒学生看
准拼音读 准生字。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指
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学生对诗句
有了大体上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听音乐朗诵等形 式反复体会诗
歌的语言和意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古诗三首》教学反思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中 包括三首诗《浪
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浪淘沙》是刘禹锡组诗中的一首,主要写了作 者运用
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江南春》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
美与神往 ;《书湖阴先生壁》主要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里和庭院前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
人热爱田园生活、热 爱自然的感情。
一、教学效果



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 本文的三篇古诗词都是关于景色描写的,所 以在讲解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对三首古诗词
作对比的方法进行了讲读。并让学生通过自我学习欣赏作者表达 的美好的景色。
2.对于《忆江南》我让学生借用前一首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本词的意思,同 时引
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锻炼,根据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诗人善于借用优美语句表达心情的写作手法。
3.我引导学生在体会诗 词所抒发的情感的基础上,在通过听泛读和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
诗,使学生的情感回归到诗的本体上来, 比如《浪淘沙》中通过对诗中景物的描写,让学生
体会到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成功之处
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
1.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和知识体系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我在教学中,严格遵守这一点,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 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
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共鸣。在这课中, 通过品读、
吟诵、想象画面等方式体会诗中蕴含的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br>性。
2.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诗的特点是押韵,朗朗上口,借助诗的这种特点 ,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们
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朗读形式,走进了诗人 ,感悟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情感。
三、不足之处
虽然这一课的学习中,有成功的地方,但教学 永远都是有缺憾的。在本课中,我还有很
多不足的地方,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化的评价,才能产生 良好的课堂效果,而在这一
课中,我对于读得好的学生和读得没有感情的学生评价没有区分出来,使得学 生没有办法认
识到自己朗读方面的优劣。
四、改进措施
今后在教学中,我采取多元 化的评价机制,适时而且多样地进行评价,在保护孩子的自
尊心的同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 差距,保持优点,改正缺点,在语文的天地中
快速地成长起来。

武财神摆放位置-二十四番花信


四级试题及答案-四年级日记


最好的奶茶-林徽因徐志摩


曾小贤语录-勾践灭吴


青蛙表情包-打响


dnf图表组建失败-5的乘法口诀教案


李克克图片-彼得与狼的故事


耸人听闻-qq悲伤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