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568次浏览
2021年01月01日 19: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服务态度的重要性-生物教学计划

2021年1月1日发(作者:阳翰笙)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广西省贵港市覃塘区樟木乡颜塘小学 谭兆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根据课文注释,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能借助图画,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这首诗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字词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大概意思。
2、背诵课文。:
3、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4、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简介作者。
杜甫(712-77 0)字子美,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巩(今河南巩县)
人,因为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 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杜工部”他经历“安史之
乱”,曾在陕西、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漂流,深知百 姓疾苦,他的诗反映战乱中人民
的深重灾难,揭露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表现他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 的热爱,被
称为 “诗圣”他的诗被称为“史诗”他的诗形式上讲究格律,对仗工整,语言上讲究
遣词造句,曾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
甫的《春夜喜雨》(板书)这是什么体裁?几言?
明确:五言律诗。
1、板书课题。《春夜喜雨》,这是一首唐代诗歌。
2、讨论题意。
⑴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
⑵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
提问:同学们首先看题目,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师明确:“喜”字,“喜”是作者的一种内心感情。
1 5


提问:因何而喜呢? 因雨而喜。
二、初读古诗,疏通字词,把自己不懂的字词画出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来评议刚才学生读的生字,你发现什么问题吗?
3、生齐读生字。师随机点名检查。
4、全班朗读《春夜喜雨》,师纠正错误读音。(黑板出示)
当dāng 潜qián 径jìng 重zhòng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重点指出容易写错的字。如:“乃”不要写成“及|”。
6、指导学生朗读,创造意境,播放诗歌朗读。(多媒体配乐)
7、学生练读。
8、全班读---小组比赛读---指名读。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默读 课文,根据课文给出的注释,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歌的意思,实在不
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指名说说自己在预习中遇到哪些词语不理解它的意思。
3、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来理解意思。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说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说说还不明白的地方。
4、解释词义。
好雨:及时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潜:暗暗地,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乡间小路。
俱:全,都。
晓:早晨。
红湿处:指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2 5


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地方。
锦官城:城都的别称。
五、感悟诗句的意思。
1、说说这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意思
指名读,思考:这句诗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的评价?
明确:是“好”字。好在何处?因为它“知”时节。
还好在什么地方?当春乃发生。 作者用“知”这个字,是什么修辞?拟人。把无知变
有知,这个“知”字用得多么传神啊!
2、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根据注释,讲解诗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3、自学“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思考:“潜”是什么意思?什么修辞?还是拟人。本联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
师根据学生的话总结诗意: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
物。
4、学习“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句诗。
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意浓厚呢?(野径云俱黑)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一片漆黑之中,只 有那一星火光是明亮的,此外就什么都看不
清了,小路辨不清楚,连江面也看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 乌云,作者既是以火见
云黑,更是以火反衬云的黑,
诗意: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5、学习最后一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提问:想一想“晓”是什么意思?就是早晨 ,到早晨了吗?还没有,那么这两句就
只能是诗人的想象了。诗人想象明天早晨将会是什么样的?花团锦 簇,万紫千红,这
一联不写雨了,写花的美丽了,还和喜雨主题有关系吗?是不是诗人离题了?你如何< br>理解?
明确:这一联表面上写花,实际上还是写雨过天晴的好,由于雨的滋润,花才这样美丽;而写花也并不局限于花,只是用花来代表被雨滋润着的万物。
诗意: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
界。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指导背诵。
1、播放多媒体朗读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3 5


2、师生互动,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
( 1)这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喜悦的感情,全诗每个句子也都充满喜意,可是整首诗自始
至终透露了“喜”字 吗?( 没有)
(2)这首诗布局是严谨的,从顺序上说,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
明 确:它从夜晚写到晓,从物写到花,又从听觉写到视觉,从实景写到虚景,步步移
动,层层深入。
(3)在遣词造句上有什么特点?
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注重观察生活,用字贴切、自然。
八、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自己的话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





课后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杜甫非常有名的诗歌。杜甫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
人。他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对于
本课的教 学基本步骤我是这样设置的:整体感知思想感情——深入体味精辟字眼——
鉴赏及方法指导 ——方法总结——知识迁移 。虽然六年级对于字词的教学也不是
重点, 但还是根据我本班学生大部分 学生基础知识差,有些连拼音还不会拼读的实际
情况,我还是在教学中花费了一些时间来有针对性的字、 词、音教学和练习。在理解
整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是先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方法来整体感知这首古诗的 意境,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文的古诗注释来理解诗意的,通过抓住重点的字词来把
握这 句诗的基调,同时引导学生诗意展开合理的想象。由于反复的读,很多学生都会
背诵了,这也达到了指导 背诵的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由于花费较多时间在
字词教学上,所以对于后面的教学时间就相对 少了。还有就是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
读诗歌时,由于我们班的学生都是生活在边远的山区孩子,平时对 于朗读的训练教少,
所以在朗读当中,还是有很多学生没有读出诗韵,在学生练读古诗这一块,用了不少
时间,以致在引导他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这也许是个人的
4 5


教学水平有限,整节课还有些问题没有能更深的展开探讨,对于这些遗憾,鞭策我今后要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好的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 5

表达能力差-冬至的传说


学习用品-谭维维新歌


瘦大腿最有效的方法-张孝祥词集


金色的鱼钩-小小的心愿


岳飞枪挑小梁王-爱殇


勇敢传说-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习惯两个人歌词-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唐山地震纪念碑-开始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