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灯光》教学设计与批注
想大声说爱你-教师转正申请书
《灯光》教学设计及批注
【设计理念】
1.以读为本
总的来说,阅读教学的教学手段应该以读为本,这是对小学生的语文
学习定位具备场景
描写、气氛渲染、情节展示、对话描摹、心理活动、情
感表现的感性文章,更要以读为本。从郝副营长战
斗前的神情言行中,感
受英雄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
部队引路的壮举,体验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以理解反复出现的“多好
啊!”为线索,促使学生不断与
文本对话,在语言留白处想像、朗读,走
进英雄,感受理想,感悟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2.语言为本
学习语文,要紧紧抓住语言这条中心线,如果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
都能学到作者独特的文章视角,精妙的表达技巧,丰富的文章命意,语文
知识与语文能力才会有
实质的发展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做些
强化的工作
【教学目标】
<
br>1.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体会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多好啊”表达的思想
感情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
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回忆性文章的回忆线索安排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关
于“灯光”的照片课件(璀璨的、多彩的、奇异的、霓
虹灯的等各种灯光),同类作品《七根火柴》《草
地夜行》等,歌曲《闪
闪的红星》
2.学生准备:了解解放前中国百姓的生活,阅读收集为了理想而奋斗的
革命先烈们的故事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酿情导入
1.听歌曲《闪闪的红星》,介绍作者王愿坚,从而引出课文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
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作者王愿坚是当代著名
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
过随军记者,
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是《闪闪的红星》电影编剧之一)
板书课题:灯光
2.学生读题,个性填空:( )的灯光说说填空的理由
3.师动情述说:每当夕阳西下,夜幕悄然降临时,划破黑夜,给人们带
来光明和温暖的便是
灯光灯光下,人们散步休闲;灯光下,人们享受着天
伦之乐;灯光下,人们看书写字;灯光下,人们快乐
歌唱„„而在作者心
中,灯光更是一段回忆,一个情结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
悉的革命歌曲引入课文,既调动学生积累的资源储备,又奠定了
本课以情感陶冶情感的教学基调从解题切
入课文,既易于激发学生读书的
欲望,又最快地触摸到文本的核心
4.自读课文,完成作业:
(1)判断下面加点字读音是否正确
膝头( qī
) 短暂(zàn) 茂密(mòu)
沙柳丛(cóng) 烟卷(juàn) 歼灭(jiān
)
(2)在括号里填上一组反义词
①沙土集终于冲破了黎明前的( ),迎来了( )
②正是隆冬时节,室外非常( ),室内却( )如春
③张群走出(黑 )的地窖,来到(
)的地面
[设计意图]
略读课文更需要多一些语言文字的训练;训练后要检查
二、瞻仰英雄
1.请学生大声读课文,想想:你读完课文后,脑海里留下的最深刻的一
句话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那句话(多好啊!)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四幅画,
请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同桌两人合作,给四幅画配上简要的说明
(1)“华灯齐放图”:我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看灯,心头感到光明,温暖
“多好啊!” (2)“灯下读书图”:郝副营长注视着破书上的“孩子电灯下读书”,
自言自语:“多好啊!”
(3)“憧憬光明图”:郝副营长点燃了烟,憧憬着:“赶明儿胜利了,
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
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该多好啊!”
(4)“彩灯辉映图”: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
我默默赞叹“多好啊!”,
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设计意图]
文本的阅
读,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对其有整体的把握尤其是这种略读课
文,要让学生第一时间去直面文本给四幅
画配说明需要学生在充分阅读文
本的基础上进行,既促使学生对文本理出结构层次,又巧妙地引出重点句
的教学
三、触摸英雄
1.读课文的4~7自然段,默读郝副营长的话不多,只
有两句,可这两句
话却让作者在事隔多年之后仍然心中感慨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2.请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引导从深入学习部分词句入手,更真切地感受
英雄的理想
“多好啊!”,郝副营长是因为什么有感而发?然后引导学生读:
“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
成了,这会儿,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
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
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
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
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
默地深思着”
指名读这段话,请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的郝副营长
引导学生由“一本破旧的书”想到郝副营
长不仅一次在看,在想,每次出
任务前都像今天这样注视,深思
引导学生想像,郝副营长在
默默地深思着什么(将来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电
灯下读书;孩子们都能读书,有文化;有电灯的生活是多么
美好的生活„„)
3.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感悟郝副营长的话:
(1)采用对话朗读的方式(教师作记者,学生作郝副营长):
郝副营长,什么“该多好啊
”?引读“听说一按电钮,„„让孩子们都能
在那样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2)采用个性演读的方式:
郝副营长眯着眼睛,望着远方说——
郝副营长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兴奋地说——
郝副营长一边抚摸着图画,一边深情地说——
郝副营长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深情地说——
(3)学生齐读这段话
对比前后两句郝副营长说的话,你又有什么体会?(让孩子在灯光底下学
习,成了郝副营长心中挥之不
去的愿望,是他奋勇战斗的强劲动力,是自
己为之实践的理想板书:一点灯光)
郝副营长的想法很简单,却是多么美好,真挚!
(4)指名学生补充完整,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句子)他又划着一根火
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该多好啊!”他把头<
br>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理解“憧憬”
板书:一段憧憬)
4.战斗就要打响了,郝副营长就要指挥突击连出发了,他会留下什么话
呢?请学生为英雄写“
我临行前的话”
指名读自己为英雄写的话
[设计意图]
文本的情感力透纸
背,学生在理解真切的人物时,靠得就是对文本的深度
解读对学生来说,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都
是一种吁求,对文本的
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抓“多好啊”这句中心语言,辐
射学习郝副营长神情,动作,补充想像人物心理,对人物的感受便形成了
立体的了学生通过自读文本,不
仅可以跨越时代的鸿沟和隔阂去理解人物,
还可以对它做出创造性解释
第二课时
一、描绘英雄
1.默读课文8~11自然段,请你为大家描述一幅久久不能忘的画面
如果说,前面部分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灯光,那么这部分给我们留下
深刻画面的是什么呢?
(郝副营长点书;火光暴露了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一星火光,)
(读好“一闪,又一闪”)
(板书:一星火光)
2.分段朗读8~11自然段
(可用指读、组读、行读、斜读的形式,注意指点“炸药包爆炸声” “黑
魆魆”、长句子“对
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了”情感句“可是,
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文章没有写郝副营长说了什么,也不可能写郝副营长想到了什么,但我们
可以设想在当时的情景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如:
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的后续部队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
团转,怎么办
呢,怎么办呢?郝副营长想
突击队队员知道郝副营长要烧书为部队指路,对他
说:“郝副营长,烧书
的亮光被敌人发现,多危险哪!”郝副营长说
教师:郝副营长也许什
么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说,他只是觉得为了孩子,
为了新中国——我豁出去啦!他壮烈牺牲了自己(板
书:一个壮举)
[设计意图]
在与文本深入对话后,安排层层递进的师生对话系统,由
简单到复杂,从
低级到高级,把学生带入“情境场”——语言情境、作者及学生的文化生
活情境
,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沉浸于这一情境中,激活学生的对
话欲望,使学生通过语言运用,宣泄情
感,促进认知发展
二、怀念英雄
1.学习写法:
(1)课题是《灯光》,与课文内容有什么关系呢?
(2)除了“灯光”是回忆的一条线索外,还有什么也是回忆的线索?(“多
好啊!”) <
br>(3)这样看来,这篇课文如果要分段的话,该怎么分呢?回忆性的文章
该怎么写?(围绕线索,
现实——回忆——现实)
(4)其实,作者写这篇文章,构思是很巧妙的,譬如,安排回忆的时间<
br>和地点都有它的深意,你能看出来吗?
(地点:天安门广场,伟大、庄严;时间: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寄托
无尽的哀思)
2.怀念英雄;
请学生读1、2自然段和最后的自然段,说说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
(开头,“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结尾,“我又想起这位战友来”前后
照应)
(板书:一位英雄,一生怀念)
让学生联系自己现在的学习条件,说说自己对郝副营长的怀念
3.文本拓展:
读读其它同类型文章——《七根火柴》《草地夜行》《马背上的小红军》,
体会像郝副营长的英雄还有很
多,他们都心怀崇高理想而活得伟大
【设计意图】
让学生超越文本,迁移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板书结语:
一点灯光,一段憧憬一星火光,一个壮举一位英雄,一生怀念!
四、课后作业:
1.习作提纲填空:有一件东西会引起我的回忆,这件东西是(
)我回忆
的这件事发生在( ),事情的主要经过是( )
2.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走进文本,调动情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同时,不仅要关注文本的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结构形式、语言特
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从而积累、迁移运用到阅读类似的文章中去
附【板书设计】
灯光
多好啊
一点灯光 一段憧憬
一星火光 一个壮举
一位英雄 一生怀念
[设计意图]
紧紧抓住课题,用板书串联课文内容,易于学生概括课文精炼的语言,工整的对仗,利于表现文章回味无穷的韵致
朱彦清
201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