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单元测试题-第一单元-13-14人教新课标【小学学科网】
易如反掌-抻面
第一单元阅读能力提优训练卷
(试卷:60分钟 总分:100分 得分:
)
一、日积月累。考考你的记忆力吧!
1.成语积累。
(1)含有“水”的成语有(至少写三个):
(2)含有“云”的成语(至少写三个):
(3)含有“雨”的成语(至少写三个):
2.对联、古诗、名句积累。(13分)
(1)雾锁山头山锁雾,
(2)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3)重重叠叠山,
,高高下下树
(4)写出连续两句含有“山”字的古诗。
, 。
(5)写出连续两句含有“水”字的古诗。
, 。
(6)写出一句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7)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
”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8)昨天晚上我在做一道数学
题,尽管不断思考,反复计算,还是找不到
正确地解题思路,这时爸爸走过来,给我做了指点,我很快解
出来了。
这真是“
”(用上《游山西村》的
诗句)
二、文本回顾。(根据课文及阅读文章的内容填空)
1.《观潮》和《乌苏里江畔》两篇文章,一则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描写了天
下奇观________
_ 的绮丽景象,一则描写了乌苏里江的_________、
________以及丰富的物产,从而
激发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的情
感。
2.___________
_被称为____________。农历________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3.“鸟的天堂”其实是_______。有_______做巢,______不许人去捉它们。
三、阅读文苑。
(一)云峰观日出
云峰日出是云峰山两大名景之一。为了观日出,
老师领着我们披着星斗,登
上了云峰山顶。尽管是夏季,但山顶仍然是凉风习习。几颗亮晶晶的小星星向
我
们挥挥手,就告别了。
东方的天边张开了一张灰白色的幕,渐渐地,颜色越来越浓了。天空中的彩
云真是千变万化,一会儿是骏马腾空,一会儿是红花如火,一会儿变出了许多橘
子,一会儿又是灯光闪烁
,一会儿红艳艳,一会儿金灿灿,变化无穷,美丽极了。
这时,一位同学指着东方叫起来:“看!太阳
快出来了!”我便目不转睛地盯
着,只见东方地平线越来越红,突然一个耀眼的红点,慢慢地吃力地从东
方地平
线跳出。一瞬间,半个太阳涌出地平线,好像半个光芒四射的火球在一个盘子里
跳动。太
阳越升越高。不知是谁把一块黑云扯在了太阳的头上,一道道灿烂的光
芒,在黑云下面镀了一道道金光。
太阳慢慢地被黑云包在里面,从黑云上面射出
一道道黑亮的光柱。灿烂的阳光从黑云的空隙中射向大地,
形成金光闪闪的光柱。
太阳终于扯开黑云,冉冉地升上了蓝色的天空。顿时光芒四射,把整个天空映得<
br>红彤彤的。
巍峨的云峰山,霎时峭壁生辉;转眼间,脚下山林云消雾散,满山苍翠,掩
映着古代雕檐玲珑的建筑群。山脚下,一层层梯田像一阶阶翠绿的楼梯。大地上
的庄稼,像一个绿色的“
田”字格。远处的大湖泊,像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
边草叶上的露珠,像镶嵌在翡翠上的宝石,泛着五
颜六色的光华。
这时,我们完全被太阳的光芒包围着,望着身披彩霞的同学们,我想,我们
不
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
1. 仿词高手。(至少写出三个)
(1)亮晶晶(AB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渐渐地(AA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芒四射(含数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这篇
文章,我积累了很多成语,其中我最欣赏的是: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个),我还
可以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我想,我们不正是那早晨冉冉升起的太阳吗?”此句把“我们”比喻
成了冉冉升起
的太阳。发挥你的想象,还可以把“我们”比喻成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你一定也爬过高山吧!还记得站在山顶的你看到了什么?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你还知道哪些风景名胜呢?(2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二)黄山云海
到黄山游览,最引人注目的要数奇松和怪石。而要看变幻莫测的云海,
那就要
看游人的眼福了。看黄山的云海,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洁白。如同寒冬中的瑞雪,没
有一丝
一毫的杂质。登上莲花峰,初看时还以为是从天际中飘来的一片片云彩。
待到举目四
望时,那山腰间一团团、一簇簇的云海,慢慢地升腾起来,与四周
的崇山峻岭、奇松怪石融为一体,成为
黄山特有的自然美景,令游人看了回味无穷。
黄山云海为什么会如此洁白?据介绍有两个原因:首先是
黄山有非常洁净的
空气,154平方公里的景区,竹林、树木郁郁葱葱,漫山遍野,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其次是黄山诸峰的海拔都在1千米以上,极少受到污染,所以黄山
云海的洁白也就不足
为奇了。
黄山云海极善变化,在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感觉。站在海拔1620米的“排
云亭
”上看云,那云海就像冬天浴室里的水蒸气,烟雾弥漫,微风吹来,那雾气
就慢慢地移动,从山涧飘向山
腰,渐渐地绿树看不见了,怪石也变得模模糊糊。
登上“行知亭”边上的飞来石往下看云海,那云海就是
浓雾一般的感觉了,把手
伸向雾中,竟然看不见自己的五指,半山腰的青松、高高耸立的怪石,那更是如
雾里看花,连影子也无法目及;而站在1860米高的“光明顶”上观看云海,就
更加叫人捉摸
不透了。
1.这篇短文运用了很多四字词语,请摘录自己最喜欢的(至少三个)写在横
线上,
再选择其中两个写一句话。(6分)
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第4自然段写作者在不同地方看云的感觉,作者分别站在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云海。
3.这篇短文描写了黄山云海_________ 和
_________两个突出的特点,给人
留下了一种 __________的感觉。
4.用简练的语言说说“黄山云海为什么会如此洁白”。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站在1
860米高的“光明顶”上观看云海,就更加叫人捉摸不透了。”
发挥你的想象,感受那捉摸不透的感觉
,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
通过课外阅读,你对黄山还有哪些认识?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阅读能力提优训练卷
一、1.(1)水天相接
山清水秀 行云流水
(2)白云苍狗 拨云见日 不知所云
(3)风调雨顺
八方风雨 风雨交加
2.(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 天。
(2)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3)重重叠叠山, 曲曲环环路。
丁丁东东泉, 高高下下树。
(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6)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1.钱塘江潮 日出之景 荷花之美 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河山
2.钱塘江大潮
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
3.大榕树 鸟 村民
三、(一)1.示例;(1)热乎乎 热腾腾 蓝幽幽 沉甸甸;(2)慢慢地 匆匆地
长长
的 高高的
2.千变万化 目不转睛 峭壁生辉 雕檐玲珑
五颜六色;他目不转睛的凝望着那个姑娘。
庐山的云雾真是千变万化!
3.示例:天使
春天 祖国的花朵等。
4.示例:看到了层层梯田、幢幢高楼、远处的湖 泊等。
5.我觉得云峰日出真的很美。 我还知道:台城烟柳(南京玄武湖)、风花雪月(大理四景: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孝陵烟岚(南京明孝陵)、北门锁钥(北京八达岭)、
燕矶临流
(南京燕子矶)等。
(二)1. 变幻莫测、崇山峻岭、回味无穷、
烟雾弥漫、雾里看花等。示例:回味无
穷:不管是老戏迷还是新朋友,保证让您回味无穷。
变幻莫测:草地的气候变幻莫测,一
会儿烈日当空,一会儿大雨倾盆,忽而雨雪交加,忽而狂风怒吼。
2.“排云亭” “行知亭” “光明顶”
3.洁白 变化 捉摸不透
4.首
先是黄山有非常洁净的空气,整个景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其次是黄山诸峰的海拔都在
1千米以上,极少
受到污染。
6.示例: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西海大峡谷、天都峰、始信峰、
狮子峰、排云亭、飞来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