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水母图片-少年闰土课件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以本组
课
文为例告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品读并积累值得我们品味
的语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
者的思想感情。“词句
段运用”①引导学生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元旦联欢会”海
报。②前两组
中每一组中的两句话,边读边想象句子描写的
场景,体会第二句话把场景描写具体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
法完成下面三组练习题。“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张志
和的名篇《渔歌子》。
在《语文园地》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
学习的能
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展开教学。
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读
这几段文字,
然后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每段话在文中的作用及表达的思想
情感,并积累这些优美的
语句。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采用这种形式,相信学生的能
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
,大胆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
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学教材。
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①我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最喜欢
的海报是什么样的,喜欢这种海报的原因是什么,
然后根据
自己的喜好设计一份自己最满意的图文并茂的“元旦联欢
会”海报。②引导学生比较前
两组中的两句话在意思上有什
么异同,再比较一下这两句话,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句话,为
什么?接下来体会第二句话是怎样写具体的。最后用自己体
会到的方法完成下面三个练习题。
这次的“日积月累”提供的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名篇《渔
歌子》。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
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
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
为人物
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
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
通过对
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
情。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
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
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
托渔
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
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捕鱼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
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
概括地叙述了渔夫
捕鱼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
父悠闲自在的生活
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
情于景,显现出一种
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
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本课采用自主、
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
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
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课设
计有梯度性,先课本上,再课外
和生活中。在实施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
堂活
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会主动
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
流的精神
和创新意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正迁移保证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螺旋式上升与可持续性发展
同步进行。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
学习中,我引导学生体会写景句子的特点,
让他们把握通过动态描写能把景物写活,能让景物更生动形<
br>象。在仿写这个环节,我鼓励学生把自己仿写的内容展现在
同学们面前,并及时做出评价。效果较
好。
2.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我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
础上,通过讲解,让他们把握诗
歌的内容,体会诗中对的景
物的描写,突出诗歌的意境,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美中不
足的是对海报的制作指导得不够细,希望在今后
的工作中详细进行每一步,让学生在每一步教学中都有所
收
获。
附习作《_______即景》教学反思
“________即景”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七组教材的作文题。
本组教材选编了三篇描写自然景物的课
文和三首写景的古
诗。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学生懂得了要观察大自然的重任,
热爱大自然的道
理。为了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
近距离地观察一次的大自然,安排了本次习作。
执教本课后,我进行了反思:
一、导入部分
在最初的作文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
个泰山日出的小
视频作为情景,激发学生的说话愿望,效果非常好。这让我
再次体会到了充分使
用多媒体,利用它的直观性导入新课的
奇妙之处。
二、写作文前列提纲是防止跑题的法宝 <
br>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提纲是学生自行完成的,这就出现了
提纲变成了“造小句子”的现象。许多学生
的提纲没有重点,
在最后的作文时照样是分段不清楚,内容详略不明。第二次
教学设计中我把这
个环节改为由老师引导学生列提纲。提纲
只画出一个大的框架,不填内容。这样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有章可循,只需要把框架补充完整,就会完成一篇血肉丰
满的习作。这样,在学生具体操作的时候
,错误率大大地降
低了。
三、完善要求,自主习作
本次习作是一次
半命题作文。教材中给出了明确的要
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注意写出景物的
动态变化。从“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
鸣,园中鲜花怒放……”四个方面提示学生应
该写些什么,
后面的省略号是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补充
的。鉴于此我在课上引导
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入手进行了
补充,如:倾盆大雨顷刻间笼罩了整个原野,天地间挂着一
幅
巨大的珍珠水帘;白茫茫的雾包裹着我们,就像伸出仙境
一般。以此为例,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
情况,打开
思维,找准说的话题。
指导学生在动笔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尝试着把自己想要写的内容和同桌说一说。说的时候注意用词的准
确,表情达意的准确。这是本次习作的难
点。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一难点处理得过于草率了。在下
一次执教本节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弥补。
另外,我引导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巧妙运用、加工,
体现了习作的生活性和灵活性。
四、习作完成后的修改
本节课中我忽视了习作完成后的修改这一环节,总觉得
批改作
文是教师的工作。当教师批改完之后,学生根据老师
的评语修改自己的习作。但是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存在
着诸多
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学生在老师批改完之后只看老师的评语
并不能够明白
自己习作的败笔在什么地方。在今后的作文教
学中我要引导学生自己修改或者同桌互评后再自己修改,这
样做学生能够既见识了别人的习作,又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
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