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的哭和笑

萌到你眼炸
947次浏览
2021年01月02日 07: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堵车-圣诞贺卡祝福语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曲钦岳)


哭与笑中的权术智慧
—试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哭与曹操的笑

内容摘要:
本文从《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刘备大量的“哭”与曹操大量的“笑”的表情描写入手,多< br>角度分析“哭”与“笑”的原由,进而揭示出刘备曹操的哭与笑,虽外在形式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哭< br>与笑不仅是两个人物形象内心情感的流露,更大程度上是他们收揽人心的一种手段,是他们权术谋略的外< br>在表现,是统治者用人智慧的体现。以刘备惯用的表情哭与曹操的表情笑为线,就可把两个人物形象作为< br>一个类型进行解读,进而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新的诠释。哭与笑是人物智慧的外在显现,是统治者收揽< br>人心、调度人才的手段,是从新一种角度剖析人物形象的突破口。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刘备 曹操 “ 哭 ” “笑 ”


《三国演义》因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丰富复杂的思想内涵及广泛深远的影响,而受到历< br>代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研究,在深度,广度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而对
于刘备 曹操形象的研究也已深入到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化,采用了新角度、新方法。但是
这些都立足于对人物 的独立个体研究。刘备与曹操两个人物形象虽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他们
在本质上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共性 ,即都是封建统治者。本文以刘备曹操惯用的表情哭与笑
为线,把两个人物形象作为同一个类型——统治 者进行分析,揭示哭与笑的本质,进而对两
形象进行新的诠释。哭与笑是统治者智慧的外在显现,是统治 者收揽人心,调度人才的手段,
是从新一种角度剖析人物形象的突破口。哭与笑有着丰富的内涵。


哭与笑是一种收揽人心争夺人才的工具
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 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
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 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
历史、、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 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
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
对于 曹操,书中描述其出场亮相 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操幼时好游猎,善歌舞,
有权谋,多机变。”作者还特意写了他幼年时“愚 弄叔父欺骗父亲”的故事为曹操这一性格特
征写照传神。与此相映,曹操对桥玄、何隅言其“汉室将亡, 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等语“闻之
不喜”(毛宗岗《三国演义》第一回夹批)而对有知人之名的汝南许勋“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
奸雄”的预言则闻之大喜,活化出奸雄的性格特点。 对曹操的描写,基于“尊刘贬 曹”这一鲜
明的立场,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刘 备,是作者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有意识塑造成的与曹操完全对立的一个人物形象,
是一个仁慈爱民、宽厚 仁义、礼贤下士的贤明仁君。刘备的出场由作者主导在全知视角,先
述其性格特征:“不甚好读书,性宽 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
豪杰。”随之特描写其具有龙凤之姿,帝王之相: 生的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
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并从不同层面强化这一点。 言:“其家之东南,有一大
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幼时, 与乡中小儿戏
于树下,曾言: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其叔父奇而谓之“非常人也”。
一个是奸雄一个是仁君,他们的幼时,一个是出身官宦,达富显贵,一个是卖履谋生,

< p>
家境贫寒。但他们都有一共性:素有大志且有权谋。
,刘备是作者着力褒扬美化的人物, 是一个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英雄。然而,与曹操、
孙权相比,他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又无孙权的祖 蔽之功,他靠什么成就了一番霸业呢?在刘备
三顾茅庐时,孔明曾言:“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 ,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人
和”可以说是刘备成就霸业的关键。“人和”包含了争取民心 、延揽贤士的内容。那么,刘备是
如何实现“人和”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不能不留意到刘备那形 形色色的眼泪。在小说中,
刘备所流眼泪次数之多,形式之多样,都高居小说之冠,堪称一绝。可以这样 说,眼泪是塑造仁主
明君的一种典型手段。为了突出人物的这一主要特征,作者以眼泪作为载体,从笼络 贤士、收
取民心、智脱险境、赚取城池几个方面,对人物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充分发挥了眼泪的作< br>用。刘备,世之枭雄,胸襟宽广,礼贤下士,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吸引了一批性格鲜明且
忠诚度 极高的良相勇将,辅佐其成就了蜀汉王国。曹操,雄才伟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凭借
其雄厚的实力和网罗 人才的本领,手下聚集文武百官,占据半壁江山。刘备和曹操吸引人才
的本领可谓不相上下,然而两人在 用人之道上却各有千秋。刘备,谦逊有佳,虽胸怀大志却
是一个能和下属同甘苦、共患难的上司。因此他 不但能够吸引来象关羽张飞、伏龙凤雏这样
的世外高人,而且真正能做到用人不疑、充分授权。“人和” 的理念被刘备奉为安邦治国的
最高境界,这也使得他成为三国中最有人缘的一位君主,下属的忠诚度也最 高。可以说“感
情留人”的人才观被刘备演绎地淋漓尽致。
眼泪代表脆弱,人大都有同情 心,易被感动,尤其是身份地位都高于自己的人,在你面
前流泪,你多半会为之所动。刘备借助“哭”来 显示自己的无助,借以掩饰内心的权谋,夺
取人才的同情与信任,以达到收揽人心的目的。民间流传着一 句话: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如刘备三顾茅庐:玄德泣曰:“先生不出...言毕,泪粘袍袖,衣襟尽湿 。...”(见三十八
回)。他最后终于用眼泪请出了“智绝”,心甘情愿为他争天下。刘备用哭牢牢抓 住了诸葛
亮的心。尤其在临终托孤中:“...先主传旨 ... 言讫,泪流满面... 先主命内侍 ... 一
手掩泪 ... 先主泣曰... ”(见八十五回)。“刘备示意把蜀汉 天下交给诸葛亮,这表面上
[2]
看刘备任人为贤,但实为一种攻心术。”诸葛亮是典型的儒派 代表,忠君仁义。刘备深知
这一点,于是就把对诸葛亮的信任在临终前表现到极至,而深行“知恩图报” 的诸葛亮别无
他选,只有为弱君刘禅肝脑涂地耗尽毕生精力了。诸葛亮人性中的“为他”思想决定了他只
能做一个佐君人物。刘备用哭为其后嗣换取了一“护身符”。
刘备在赵云面前哭过两次。初次 见面就一见钟情。当时赵云在公孙瓒手下,武艺超群,
并且与刘备一见如故,在分别时“执手垂泪”,不 忍相离。第二次相聚,赵云作为援军,与
刘备共同帮助陶谦,后来退了曹兵,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 德执手挥泪而别。后来赵云
投奔刘备,证明曾经刘备那两次流泪的效力。再有刘备边哭边摔子一节,分明 就是做给赵云
看的。有“为他”思想的人,只要对他的价值给予肯定他就会认定帮你,并且知恩图抱的理
念也会让其心甘情愿的为你效力。
刘备对徐庶哭。曹操以徐母要挟徐庶,想从刘备手中夺走这 个贤才。刘备还是深知徐庶
为人,知道留他不住,故在与其临别时痛苦流涕,言不忍与元直离别。哭的感 天动地,哭的
有理有据。但是从徐庶角度分析,他离开刘备并不是去奔赴断头台,很可能等待他的是高官
厚禄。而刘备仅仅是为了离别之苦而对徐庶哭吗?他哭自己失去了一个帮他的贤才,他哭敌
人那 里很可能增加了这一贤才,他哭,才会哭软徐庶的心,证明他刘备把徐庶看的亲如手足。
此处还是印证了 前两例的分析,刘备对于人才的控制:先是用眼泪(外在表象)证明自己对
人才的重视,以此来激发此类 人所共有的“为他”理念,以使他们甘心情愿回报肯定他们的
人。

然而同是哭, 曹操却与刘备有不同的哭法。刘备对活着的人哭,为揽其心,而曹操是


对死去的贤才哭, 为的却是收揽活人的心。曹操有过两次典型的哭:哭典韦,哭郭嘉。
十八回中:“曹操忽于马上放 声大哭。众问其故,操曰...”曹操先用哭声引起谋臣智
士的惊奇,然后再做自己哭的文章。哭的是曾 为他送命的典韦。哭完并亲自祭拜他,向活着
的现正为他效力的人证明,他曹操对为他出过力的人是多末 重视,也想以此来告诉身边的贤
才为他决不会白效力:厚葬,赡养家属,并受到他永远的悼念。这些做法 操都屡试不爽。笔
者认为这些都是做出来给人看的,目的很明显,让活人对他效忠,为他竭尽全力,为他 卖命。
曹操根本不是那种重情重义的人。哭,绝不是没目的的一时感伤的外在表现与流露。关于曹
操哭郭嘉,则是在兵败赤壁之后。有学者认为曹操哭郭嘉是他对这场败仗沉痛而深刻的反思,
也是对幸 免于死的众谋士的嘲弄和批评。笔者认为曹操深通统军用兵、收揽军心之道,他这
样哭逝去的谋士,为的 是让活着的现身边为他效力的人内心惭愧、自责。人一旦有了自责心
理以后往往会想方设法开脱这种心理 ,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弥补以前的过失。以前没做
好的会想尽办法做好,以让自己良心上得到平衡。 故由此曹操收揽人心的目的也就达到
了。
曹操是作者着 力丑化的人物,是最鲜明的奸雄形象。写曹操的笔触几乎都在写他的奸诈,
阴险,狠毒。并且对于曹操的 表情描写要比刘备丰富,多次写到哭与笑。在《三国演义》里
有曹操的三笑三哭 : 其中三笑出自华容道 : 一笑为狂妄的笑,笑的是周与诸葛智谋不足,
结果引出赵云. ; 二笑为无奈的笑,想掩饰头一笑的尴尬,结果引出.张飞.; 三笑为绝望的
笑,以为自己已经脱离了险境,结果引出关羽。 曹操,虽爱惜人才,但却是“宁要我负天 下人,
莫要天下人负我”。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法宝是金钱和事业。“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
冲着高薪和能够得到事业发展的舞台,一大批能人投奔到了曹操营下。“金钱留人,事业留
人” 让曹操在人才管理上游刃有余。然而随着刘备的去世,其赖以留人的感情也失去了依托,
那些没有受到刘 备恩泽的人才,除了看到后主的昏庸无能,并没有看到蜀国的前途,自然也
没有了投奔蜀国的理由。随着 诸葛亮等一批老臣的相继去世,蜀国的人才也凋零到“蜀中无
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可见单凭 感情留人是不能够持久的。
曹操“金钱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才观似乎更切合实际,操作上也具有可 持续性,因此魏国
的强盛要长久的多。但是时间一长,手下人的忠诚度却常常出问题,随着司马氏的强大 ,臣
子们纷纷倒戈,这正是下属对上司缺乏感情的真实写照。
“月明星稀,乌鹊南 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心。”曹操在人才任用方面向来都是 求才若渴,知人善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
层人物。看看三国演义中关于对待许攸的一段描写: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
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 操先拜于地。‘在平定荆襄
时,’入城至府中坐定,即召蒯越近前,抚慰曰: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 。‘另外徐晃,
张辽,张郃,庞德,贾诩,文聘,韩蒿,王粲等都是降将,但是曹操都能够推心置腹,委 以
大任,成就大业。 而刘备在“凤雏”庞统的对待方面呢?作为荆襄名士,早已有水镜先生
和 诸葛亮介绍过了。但是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就让他去当了一个小小县宰。到头来
还是几个月后在 张飞面前使出一点手段,才不至于明珠暗投。幸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
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 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否则孔明也会遭庞统之祸了。又岂
能出山?可叹刘备竟是此等注重外表之人! 曹操是以文才和胸襟吸引了其优秀的谋士和猛
将;但是刘备则是重武将而轻谋臣,以其不羁更吸引了草莽 英雄的心

刘备要与曹操争天下,从始点看处于弱势,所恃者只有人和,即靠仁义收买人心 ,扩充
实力,以实现鼎足三分的目的。因此刘备故意反曹操之道而行,别人施暴,他行仁;别人用
强,他示弱;别人使诈,他显忠。他处处从反面做文章,看上去是不合时宜,实际上是因时
而变,待机 而动,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使他从失败走向胜利,实现了自己的政治


目的。正 如夏志涛先生所指出的:“刘备“在其低声下气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努力,为自己
塑造了一个宽厚仁慈 的形象,以弥补政治上的不利。”
[1]
故,刘备示弱,把“哭”作为他的面
具与工具 ,而曹操作为刘备的一个反面形象,示强。主要把“笑”作为他的面具与工具。作者
笔下的二人物实为一 个整体的二分化:好与坏,忠与奸,仁与恶,示弱与示强,哭与笑。故
刘备与曹操的哭与笑在本质上是一 致的:都是一种手段,一种面具。只不过是外在形式不同
而已。


哭与笑是对付敌人的武器
曹操兵败赤壁后在逃亡的路上曾有三次典型的大笑。有学者认 为他这是为掩饰内心的
胆怯,是为自己找台阶下。笔者认为这三次笑同样也是为抓军心,稳军心,并保住 自己的权
威。其一,兵败后大笑,让士兵们感到他们的领帅傲岸无畏。这样的心理就不会导致士兵四散逃散。中心统帅必须稳。故曹操选择笑这一武器,稳自己、稳军心。其二,曹操在被问及
笑的原因 时,三次都是笑诸葛亮无谋,然后说出自己如果是诸葛亮会运用的计谋,后果真应
其说,诸葛亮的计谋与 他的陈述吻合。这样曹操自己虽吃了败仗,但并不失军心。大家都认
为他们的统帅是虎落平阳,只是处于 一时的困境而已,他们的统帅改日定会重振雄风的。于
是曹操的笑让手下更坚定了追随他的信心。其三, 这种敢于笑傲挫折的神情,使曹操能够从
每一次失败后迅速站起。有时还能换来其非凡的清醒和坚韧,将 适才的失败迅速转化为反戈
一击的大好机缘,从结果上看本非得以的失败竟具有欲擒故纵的奇效。 曹操 对于哭与笑都
有其出神的运用,而刘备则是把哭的智慧发挥到极至。拿下荆州后,鲁肃多次前来索要。刘
备跟其有约在前,如果立口否认,则刘备会失信于人,如果应了前面的约定,拼力得来的荆
州便 会拱手让与东吴。两难的境地下,刘备的哭又一次发挥了作用。鲁肃是忠厚善良之人,
见不的眼泪,看到 刘备这样为难,不忍心再逼迫刘备。但东吴要他的说法,于是刘备也借着
哭,分析他的处境,给他回东吴 的说法。这样鲁肃反觉着是东吴的不对,是周虞的不对。故
刘备让鲁肃轻松的回了东吴。哭走了敌人,保 住了荆州。

《三国演义》以史书与民间传说为基础,然后按照作者的道德 理想和审美标准,加以重
新构造。这种创作特点不同于作家根据自我生活经验所进行的艺术创造。具体说 也就是他不
可能写出真实细腻的生活实感与人物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而必须按因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 br>成的道德评价与在前人那里早已完型的性格特征。这种人物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重
要人物 基本上都有一个以某种道德品质为核心的主要性格特征,它在性格中占据着决定性的

地位。”
[3]
作者对这种类型化形象的描写往往带有模式化倾向,情感描写激烈而简单,所产
生的是静穆,明快与单纯的雕塑式美学效果。”
[4]
而哭与笑的表情描写恰是这种雕塑式人物
形象的一个动态点化。作者通过哭与笑的描写,使人物那种定性的性格,那种稳定的道德品
质在 文中不停地显现,进而呼应文中开始对刘备,曹操性格的定性。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有了
动感效果,不呆板 直立。进而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深刻。
不难看出,罗贯中是想把刘备塑造成一名仁义君主的,这跟 他向主张皇室正统有关。在
争霸天下的群雄中,刘备是东汉皇族后代,人称刘“皇叔”,所以罗贯中把他 作为正面主角,
用了很多细节来烘托他的仁义宽厚。比如刘备的“哭”,罗贯中几乎无时无刻不写刘备的 哭:
请诸葛亮,哭得衣襟尽湿:怜庶民,刘备大恸;慰虎将,边哭边摔儿子;脱虎口,哭拜新娘子;白帝托孤,泪流满面……但是,物极必反,在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作为群雄相争的主要人物
之的刘备 ,经过了那么多战争的磨炼,见过那么多的生离死别,竟然还那么爱哭,就显得十
分可疑。
社 会历史层面:文学形象曹操不是历史人物曹操的照相式复制品,二者不能简单地画等
号;但他却是历史人 物曹操基本特征的演绎:既是雄才大略、志在统一的杰出政治家 ,又是


极端利己、残民 以逞的封建统治者;既精通韬略、长于用兵,又师心自用、果于杀戮;既以
周公吐哺律己,又嫉贤妒能… …这个二律背反式的人物,同他的时代价值,将永远留在人们
的记忆中。更重要的是,曹操形象集中涵盖 了千百个同类型的封建统治者的品性,因而具有
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通过他的角色定位, 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将会更深刻地认
识封建社会和封建政治家。
评价刘备恐怕都有一条,此人城 府极深。城府是什么呢?是指待人处事的心机,说白了
就是心里装得住事儿,有什么不轻易表现出来。心 里咬牙切齿,表面没事儿一样;内心鸿鹄
之志,人前装傻充楞;你这儿急赤白脸,他那儿推拿太极。这当 然是一种性格,按现在说人
的血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一点就着,有的三脚踹不出个屁来;有的总是心潮澎 湃,有的一贯
心静如水。大千世界,人的脾气秉性各异。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特别是在政界,就值得
把玩了。
刘备从小就沉默寡言,不爱说话。当然这有两种理解,一是当时与他交往的多 是一些混
混、无赖,老实巴交的庄稼人不跟他交往,层次高的他又交往不上,所以,跟这些人没多少话可说;二是从小就显示出政治家品性,不能什么话乱说,嘴上不把门,贵人语迟,一言九
鼎,祸从 口出。这可能就是今后成大事的潜质,或者说是有城府的一种最基本表现。
刘备的心思特重,陈 胜、吴广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在嘴上,他却把它装在心里,更
何况他还是有“种”的皇族远支。心 思重才能想得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才能坚韧不拔、忍
辱负重、冲破艰险,达到辉煌的彼岸,才能无私 地奉献出自己的亲人,特看重哥们义气和百
姓的拥戴。
刘备特别能装,他装过死,从死 人堆里爬出来过;他装过弱智,在曹营显得无所事事,
整天摆弄菜园子,捉虫子浇大粪;他装过懵懂,曹 操跟他青梅煮酒论英雄,他吓得筷子都掉
到地上了,还跟没事儿一样;他装过无辜,曹操抓住吕布,本想 把吕放了,刘备悄悄跟曹操
说你忘了他怎么对待丁建阳和董卓,这二人都是吕的义父又都被吕布所杀,结 果曹操斩了吕
布;他装过健忘,他跟孙权借荆州,人家三番五次找他要地,他总说想不起来了,弄得孙权
一点没脾气。
所有这些,都是刘备取得成功并最终加冕帝王的手段。设想他如果一天咋 咋呼呼,心急
火燎,到处显摆,脸皮子稀薄,绝对没有他的江山。他可以说是开创了(并非首创)成大业
者或曰野心家的行为及心理模式,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城府”是这些人必备的素质和
潜 能到这里就得往深里问一句了,为什么这些人偏要采取这样一种行为模式?阴了巴叽,暗
地里使劲儿,厚 着脸皮,难道就不能阳光点儿?就不能斗在明处、活得有尊严?这显然是不
行的。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不允许他们那样做,那样做了只能一事无成。在集权专制的
条件下,你要想获取权力和地位,就必须采 取非阳光的手段,阴险、狡诈、残忍、无赖,成
者王侯败者贼,不成功便成仁,于是就演出了一出出阴险 相争的恶剧。它尽管也塑造出不少
豪杰和英雄,但那只是恶剧的陪衬。
所以,是历史和 政治要求刘备等人去那样做,返回来“城府”颇深的刘备又造就了历史。
正基于此,无论是对其人格还是 细节上的探讨,都具有了批判的意义。无论刘曹二人的性格
有何不同,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时刻都在想 着如何利用一切资源打倒对手,争取更大的利
益,更多的地盘,最终把天下据为己有。

三 哭与笑是掩饰内心的面具
刘备入赘东吴,孙权企图用联姻来软禁刘备,把刘备做人质 来威胁西蜀。刘备自知此
去是远赴鸿门宴。一到江东,他立即讨好乔国老与吴国太。在孙权伏兵宴上准备 杀刘备时,
刘备的眼泪又一次派上了用场。“玄德跪于国太前,泣而尽告其情”,结果保住了性命。后来


刘备决定逃回荆州,但却身无所倚,于是入见孙夫人,“暗暗垂泪”。在诉苦一番后,还 泪如
雨下。孙夫人秉性刚烈,胜过男儿,这种个性见不得眼泪,见不的别人脆弱,见不的人有难
处,极具同情心,。刘备的哭正好把孙夫人的这种意识激出来。况且,从孙夫人角度,这是
在帮自己的丈 夫。最后刘备在孙夫人的掩护下,顺利的走出吴国国境,平安离开,让东吴赔
了夫人又折兵。曹操与刘备 既是友又是敌,文中关于二人较量有一典型描述。青梅煮酒一节。
此时的曹操处于强势,但刘备表面上弱 ,实为韬诲之计。文中写曹操着力于写他的笑。曹操
有五笑:初见刘备一笑;当刘备谓袁术为英雄是4, 操二笑;刘备谓袁绍为英雄时,操三笑;
刘备举至“如张鲁,张绣,韩遂等钡=辈皆何如?”时,操鼓掌 大笑,此是四笑;当刘备以闻
雷饰惊时,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此是五笑。此五笑,在强度上逐步 递增,而曹操对于
刘备的警惕逐步减弱。这五笑,是曹操一步一步的试探。而刘备的表现更是典型。示弱 ,示
弱,还是示弱。一步一步的抬高曹操,贬低自己。曹操的笑从表面上震慑住了刘备,掩饰了
内心对刘备的猜忌。
综上所述,刘备与曹操的哭与笑本质是相同的,内涵是丰富 的。刘备和曹操实 质上是人
类两种智慧的化身。他们之间的较量以哭与笑的形式展现出来。从两种智慧的较量中,更能看出两者是共同存在的,是不可分割的。哭与笑使刘备与曹操人物形象得以完善和深刻 ,
并拉近了 两人物形象在本质上的联系。从哭与笑中能透视出人类的智慧,也更能启迪读者自
身的思维。刘备与曹操 实质上是同一个统治者的不同面,只不过作者把统一的人物形象纯粹
化,仁就从头到尾的仁,奸就从头到 尾的奸。这种描写人物形象的手法有的学者形象的称为
“脸谱化”。如果要把这平面化的脸谱形象立体化 ,那末刘备曹操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饱满
立体的统治者形象。


注释
[1] 夏志涛,《中国古典小说导论》,12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魏崇新 , 《刘备非儒家理想之仁君论》,102页,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8期 。
[3] 闵虹,《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完整化特征》,194页,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 第
1期。
[4]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辞典》,98页,巴蜀书社,1982年版。

参考文献:
[1] 夏志涛,《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 霍雨佳,《〈三国演义〉的用人艺术》,海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
[3] 沈伯俊、谭良啸,《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1982年版
[4] 韩湖初、陈良运,《古代文论名篇选读》,中国书籍出版社,1985年版
[5] 汪龙麟,《速读中国文学名著》,蓝天出版社,1983年版
[6] 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
[7] 梅新林、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3
期。

肝病科-妹妹干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适合做微信头像的图片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因你而在歌词


安家剧情介绍-电子工艺实习报告


高考是几月几号-发布会邀请函


水姻缘古筝-读伊索寓言有感


黄瓜的腌制方法-2015开学第一课


爱得越真伤得越深-守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