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重点知识归纳
爷爷为我打月饼伴奏-英语作文范例
四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第1单元课文(写景)体会:我感受到了祖国的自然风光是那么壮观,美丽。
1、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喜欢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2、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3、鸟类众多的鸟的天堂。
4、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
1、《观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顺序写的。第三、四自然段背诵
2、《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植物类型博物馆”和“动物王国”。易错音:秘鲁(bì
l
ǚ)
3、《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作者(
两次)去
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的时候,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
br>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全文背诵13页课后习题)。
易错字:应(yìng)接不暇
不可计数(shǚ) 树干(gàn) 不禁(jīn)兴奋(xīng)
4、《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
5、填标点: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易错音:
的(dí)确 暖和(huo) 解闷(mân) 没完没了(liǎo) 可恶(wù)
咕噜(g
ū lū) 枝折(shã)花落 欺侮(wǔ) 一撮(zuǒ)毛
重点句子理解: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句话突出了
钱塘江大潮的“古”和“奇”,钱塘江大潮自古就有,而且是雄伟、壮
丽、罕见的景象。)
2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
崩地裂,好像天地
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具体形象地写了从近处观察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样子,
用千万匹战马来形象地比喻大潮到来的非凡气势,用山崩地裂的声音来形象地比喻大潮
来临时的
巨大的声响。真是“天下奇观。”)
3、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说明榕树很大,给鸟儿提供了广阔的生活空间。)
4、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
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让我们感受到大榕树枝叶茂盛,充满生机,给鸟儿创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5、为什么“鸟的天堂”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加引号?
(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大
榕树,是一种特殊称谓,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在
作者心里,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的天堂。)
第2单元课文(观察)
1、嫩绿的爬山虎。
2、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
3、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魏格纳。
5、《题》作者是(宋)朝的(苏轼)。本诗前两行,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午姿百态景象)
1
的赞美,后两行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即:(要想对某个事物
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者从(
横、侧、远、近、
高、低)六个地点和角度各不相同,题目中,“题”的意思是(书写、提写)。背诵两
首诗注
释,诗句解释。
《游》本诗作者是(宋)朝(陆游)。诗中(足)字表达了农
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
盛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
古传唱的名句)
概括成一个成语是(绝处逢生)。
5、《爬山虎的脚》,本文作者(叶圣陶)
。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
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易错字音:空(
kîng)隙 均匀(jūn yún) 重(ch
ïng)叠 触着(zháo)墙
叶茎(jīng) 蛟(jiāo)龙 全文背诵。
6、《蟋蟀的住宅》,本文作者是(法国)昆虫
学家(法布尔)。他用(30)年的时间观察昆
虫,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
记》)。本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体会到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易错字:慎(
shân)重 搜(sōu)索
堤(dī)岸 耙(pá)扫 扒(bā)土
骤(zhîu)雨 隐蔽(bì) 粗糙(cāo) 叩(k
îu)门
7、《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在1910年,(魏格纳)发现了大陆漂移。
第3单元课文(写童话)
1、任性,冷酷无情的巨人。
2、努力去寻找幸福的青年。美丽善良的智慧女神。
3、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鸟儿。
4、笑嘻嘻的小木偶。狡猾的小红狐。
9、《巨人的花园》作者英国(王尔德)。本文通过(
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
(巨人砌墙与拆墙态度的对比)告诉我们(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
才是真正的快乐)的道理。
第一自然段和43页的一段,最后一段背诵。
10、易错音:洋溢(yì) 允(yǔn)许 呼啸(xiào)增添(tiān)
绽(zhàn)放 脸颊(ji
á) 45页资料袋
11、《幸福是什么》这篇童话是按照(
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使我们懂得了幸福要靠劳
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
情。通过本文的学习或生活实际,写一
写:幸福是(和家人在一起)
12、《去年的树》:本
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告诉
我们要(诚实守信,用一颗真诚的心
去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小鸟的行为,让我们认识了一只
(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小鸟,我想对这只小鸟
说:(我真敬佩你,你竟然能真的兑现诺
言)。
13、《小木偶的故事》:本文按照(事情发
展的顺序,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让我
们懂得了:(要用真情、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生活、面对
生活。)ABB:笑嘻嘻 毛茸茸 金
灿灿 红彤彤。易错音:龇(zī)牙咧(liě)嘴
嘟嘟囔囔(dū nāng)
第4单元课文(写动物)
1、高傲,架子十足的白鹅。
2、全是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性格古怪,淘气可爱的猫。
4、慈爱尽职的母鸡。
13、《白鹅》作者(丰子恺)他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高傲)它的高傲
表面在(叫声、步态),
更是(傲慢)了,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的吃
饭,常常使
2
我们(发笑),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
苟)。是一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表达了作者对
白鹅的(喜爱)之情。全文背诵。易错音:头颈(j
ǐng) 叫嚣(xiāo) 引吭(háng)大叫
净角(juã) 譬(pì)如
奢侈(shē chǐ) 窥伺(kuīsì) 供(gîng)养不周 看(kān)
守
侍(chì)侯 局促(cù)不安 从容不迫(pî)
14、《白公鹅》作者:(俄国)(叶
诺索夫)。他笔下的白鹅特点是:(慢条斯理、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这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
的(海军上将的派头)(拟人)和(夸张)的
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易错
音:掂(diān)量(是liáng的
轻声) 勾当(gîu dàng) 涟漪(lián
yī)
16、《猫》、《母鸡》的作者都是(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四世同堂》、《骆
驼祥
子》。长大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母鸡》这一课通过前后对比,向我们
展示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作者对母鸡的感情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填空:(关联词或课文填空)
A、(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所填的关联词说明猫的(贪玩)特点。
B、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所填的关联词语说明
猫的(尽职)特
点)
C、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所填的关联词表现了猫(古怪)的特点)。
2、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
鸡母亲,一
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小阅读
猫的
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有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
睡觉,无忧无虑,什
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
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
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在一夜不回家呢?可是,
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
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
不可!
1、按原文填空、
2、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3、用“11”给文章分层,并写出层意。总说猫的古怪,分别介绍猫的性格怎样古怪。
4、
本段文字采用的是(总——分)结构,作者从(老实、贪玩、尽职)三方面来写猫的性
格实在有些古怪。
5、短文选自(老舍)的《猫》这单元我们还学习他的《母鸡》一课。
6、用“任凭......也.......说一句话。
重点句子:6、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猫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7、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用“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8、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用“无论——也——”说明猫不高兴时极端冷漠。)
第5单元课文(世界遗产
)
1、长、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的长城。
2、风景优美的颐和园。
3、规模宏大、类型总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17、《长城》特点:A长B高大坚固。第三、四自然段背诵。课后第三题1、(“站”“踏”
3
“扶”说明作者身临其境)。“自然地”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
所震憾,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
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2、“多少
才”说明建筑长城的不容易,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
民的无限赞叹之情。85页资料袋。
1
8、《颐和园》按(总分总)结构(游览)顺序记叙的。依次写了(长廊、万寿山)包括在
万寿山脚下登
上万寿山。昆明湖(长堤 湖心岛、十七孔桥)的景色。易错音:耸(sǒng)
立 矗(chù)立
伫(zhù)立 几(jī)乎 堤(dī)岸 眺(tiào)望
(全文要求背诵,
重点最后两个自然段)
19、《秦兵马俑》按(总分总)的结构记叙的,其
是第三自然段: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是一个过渡段,起到了(
承上启下)的作用。易错音:享
誉(xiǎng yù) 鸟瞰(kàn)所向披靡(mǐ)
魁梧(kuí wú) 手执(zhí)手持(chí)
颔(hàn)首低眉 惟(wãi)妙惟肖
战车千乘(shâng)
重点句子:9、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
起古代修筑
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
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
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
劳动人民的
情感油然而生。)
10、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
表示无数;“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与开头“一万三千多
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
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的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
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第6单元课文(人间真情)
1、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
2、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所急的李博士。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小钱。
3、失去母亲的卡罗纳。
4、关爱弟弟,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小男孩。
1、爱是明
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
润万物的成长)爱是力量
,爱是理解,爱是(宽容)。
2、《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
朴的爱)《跨越海峡
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
阐释了爱
的哲理。
3、《黄)中是(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差别朋友的时间是(三
月)其中(孤帆元
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寄托了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会默写,背解释,课下注
释)
4、〈送〉作者是(唐)朝的(王维),是(王维)送(元二)到(安西)。所以这两诗是(送<
br>别)诗。第一句诗中交待了差别的地点(渭城)。时间(早晨)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
出阳关
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关切、祝福之情。其中“更”字更表现了诗人对
朋友的“留恋、关心
。
5、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还有〈赠汪伦〉〉《游子吟》、《别董大》。
6、《搭石》构成
家乡的(一道风景),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
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
的情感)ABCC:(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得意扬扬 生气勃勃
银
光闪闪)易错音:间(jiàn)隔 谴(qiǎn)责 协(xiã)调有序(xù)
懒惰(duî) 辗
转(zhǎn zhuǎn)
7、《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指(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 步履(lǔ)暂(zàn)停
含
苞(bāo) 同胞(bāo) 骨髓(suǐ)暂(zàn)停
4
8、《卡罗纳》选自(《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这是
一部(日记体)
儿童小说,原名(心)。中中以(小学生)的口吻,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
一
百)个动人的故事。易错音:怜悯(mǐn) 叮咛(níng) 号(háo)啕(táo)大哭
残疾
(jí)
9、《给予是快乐的》一文中“给予”是指(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文中保罗
(两次)误解
小男孩。易错音:饶(ráo)有兴趣 宽裕(yù) 我们认识了无私奉献的小男孩。
10、《园地六》116页的词 119页《过故人庄》成语故事:杏林春(誉满杏林)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医生(董奉),现在用来赞扬(医生高明的医术和高尚医德)。118页(“绾裤”
中“
绾”的意思是指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战车千乘”中“乘”指古代称四匹马
拉的兵车一辆为一
乘。
第7单元(成长的故事)
1、有着远大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2、平易近人,堪称楷模的叶圣陶。
3、热爱生活的乌塔。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12岁的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
振的现实后,立场为振
兴中华而读书)的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个(胸怀博大、志向远大)的周恩来。易错
音: 模
范(mï) 模(m ï)样 惩处(chãng chǔ) 诸(zhū)生
踊跃(yǒng yuâ)铿锵(kēng
qiāng)有力 欺凌(líng) 欺辱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作
文并请他
到家中做客的事。从127页“这一年”到“最后”背诵。最后一句“在我的眼前,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
绿着”与(题目呼应),“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已经成为(叶老先生的象
征)。含蓄地写出了(叶圣陶先
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一直激励
着他前进)让我们认识了(一丝不苟、平意真
诚、关心少年儿童成长)的叶老。
27、《乌塔》霁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
的事,让我们认识了一们
(自强自立)的乌塔。易错音:惬(qiâ)意
反驳(bï)一时语塞(sâ) 逻辑(jí)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以(书信形式),讲了
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木可岩)请教如
何与人和睦相处的事情。重点:书信格式。易错音:嫉(jí)
妒 受益匪(fěi)浅 年逾(y
ú)古稀 形单影只(zhī)
重点句子:
1、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周恩来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
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
兴而学习、奋斗。)
12、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因为叶老的
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作文。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
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
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所以以此为
题。)
13、使得句子干净了也规范了。
(“干净”,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不啰嗦。“规范”,指语言标准、典范。)
14、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
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
快、
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
1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5
(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让作者终身难忘。)
第8单元课文(科学技术)
1、呼风唤雨的世纪。
2、神奇、方便舒适的电脑住宅。
3、类型众多的恐龙。
29、《呼风唤雨的世纪》中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在课文中指(20世纪科学技
术的迅猛发展)。是谁来呼风唤雨?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古代
人们一直生
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
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
己的(美好愿望)。而现在,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花”来形容。用这句诗来开形
容(20世纪的成就是世人的。)所以,在192
3年,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 罗素)
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
何时代。”注意区分“发明”“发现”
的使用。易错音:潜(qián)入 奇迹(jì)
3
0、《电脑住宅》一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写的,主要写了电脑在(门外、进入会客室、
厨房、卧室、
浴室)等方面的作用。这部分又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让我们
感受到电脑给人们带来的(
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电脑住宅特点: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
现相互合作。易错音:调(diào)运
烹调(pēng tiáo) 烹饪(pēng rân) 提供(gōng)
31、《飞向蓝天的恐
龙》中(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
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
笔)“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辽西地
区是个化石宝库,被誉为(白恶世纪公园)其
中课文讲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按(时
间)顺序写的。第4自然段要求背诵。
易错音:五彩斑斓(lán) 茹(rú)毛饮血(xuâ)毋(wú)庸置疑
树栖(qī)这是一篇
(科普文章)。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运用(拟人)修辞手法。
“特殊乘客”是指(经过航天旅游的植
物种子)其优点:(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等优点。最后一
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易错音:例(lì)如 凌(líng)空翱翔 差异(chā)
处(chǔ)于 比较(jiào)
33、《园地八》156页词 158页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作文:想象作文《未来的——》乱改
的成语:无胃(微)不至观世界 饮(引)以为荣
6、“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原指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17、“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
百万年的总和。
”
(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很深远的现
实意
义。)
1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
的愿望。”
(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
br>自己的美好愿望。)
1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引用古诗,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 背诵 (课本要求)
第1课(3~4自然段)、第5课 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第6
课《爬
山虎的脚》、第20课 背诵并默写 《古诗两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