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提纲全册
北极星的眼泪简谱-小学生诗歌大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
文上册单元复习提纲
全册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第一单元 自然奇观
第一课
《观潮》
1.《观潮》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从(声音)和
(形
态)两方面的变化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2.
《作业本》P2(6)。 《方丛》P4(6)。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
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
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天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来时声音巨响、声势浩大、雄伟
壮观。)
读了这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钱塘江大潮(
)的景象,真不愧为
( )。
第三课
《鸟的天堂》作者(巴金)
1.《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
所闻,
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表达了
作者(对大
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2.读了《鸟的天堂》我仿佛看见了(
);我知道了“鸟的天堂”
( )
2.
《作业本》P4(6)。《方丛》P6(5)。
3.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
们把手一拍,边看见一只大
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
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的站在树
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是作者第( 二
)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鸟飞的热闹情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 大的 )、( 小的 ),描写鸟的颜色的
词有(
花的 )、( 黑的 ),描写鸟的动作或姿态的词有( 站 )、( 飞 )、
( 扑
)。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鸟的各种( 姿态 或动作
),让我们
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鸟的生活的( 快乐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 热
爱
)和( 赞美 )之情。
(3)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 种类 )多、( 数量
)多,还能感
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 自由快乐 )。 (4)这段话是 (
动 )态描
写。
第四课 《火烧云》作者(萧红)
1. 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千姿百态的火烧云
2.《方丛》P8(3)
扩展:写比喻句 比喻是指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
作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方法。
比喻一定有把什么比作什么。并且两种事物有一定的相
似性。
星期天,我站在长溪水
库的大堤上,眺望远处。那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
大镜子。岸边盛开的小花如同伙伴们灿烂的笑脸。
抬头仰望,那一碧如洗的天
空好像无边无际的大海。
1、 字 多音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 词 易错词:薄雾
颤动 规律 缝隙 霎时 紫檀色 人声鼎沸 昂首东望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应接不暇 恍恍惚惚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方丛》P9(3)
3、词语搭配
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雄伟壮观的大潮
奇特的大潮 雄伟壮观
的景观
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鸟类众多的“鸟的天堂” 高大茂盛的大榕树 枝繁叶茂的大榕树
独木成林
的大榕树
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活泼可爱的鸟儿 宽阔清
澈的河流
绚丽多彩的火烧云 千姿百态的火烧云
第二单元 观察与发现
第5课《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题的意思是(
)。
1.《题西林壁》作者是( )代( )。前两句诗诗人从( )、(
)不同的
角度,处在( )( )( )( )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的意
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仅供学习与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
)的道理。这句诗让我想起
一句俗语(
)。
2.《游山西村》的作者是( )代的( ),诗人以(游)字贯穿全诗,诗中
(足)字写出了农家款待客人用尽其所有的盛情。表现农家淳朴好客的诗句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的后两句
“
”的意思是
(
)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
一般用于(
)的情况下。
3.昨天晚上,小红在做数学题是,尽管不断思考,还是找不到正确的思路,爸
爸走过来,给她做了指点,她很快解出了这道难题。这真是“ 山穷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作业本》P9(3)(5)
第6课《爬山虎的脚》 作者:( )
1.《爬山虎的脚》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
的形状和特点,
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发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的强烈的兴趣。
2.读第2段,爬山虎的叶子有哪些特点。《方丛》P21
3.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为什么“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
重叠起来的”?
因为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长出一只脚巴住墙,接着长出嫩叶,再又
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又
长出嫩叶,所以,叶子的叶尖一顺儿朝下。 脚长在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柄的反面,必须触着墙生长,否则会枯萎,不留痕迹,所以……
4.为什么作者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那么具体? 因为作者观察很仔细且连续观
察了很久。
5.读第3段,我知道了爬山虎脚的( )、( )、(
)。作者把爬山
虎的脚比作(
),说明爬山虎的脚很细,不易被发现。从中我可以感受
到作者(
)。
6.爬山虎的脚像( ),又像(
)。
7.《作业本》P11(5)。
第7课《蟋蟀的住宅》作者:( )国( )
1.蟋蟀的出名,( )由于他的唱歌,( )由于它的住宅。
2.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的意思是
(
),
我从它(
)、( )
(
)这几点知道它不肯随遇而安。
3.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是( )、(
)、( )( )和
( )。
内部特点是( )、( )、( )、和(
)。
3.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因为蟋蟀用来建房子的工具十分柔弱,但
它的住宅却设计精心、结构复杂、十
分舒适,所以说是“伟大的工程”。
4.有条理地说说蟋蟀造房子的过程。
5.“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
么?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答:我体会到了蟋蟀不辞辛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
劳。“我”是一个非常热爱
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6.文中采用大量的拟人写法,如“专家、主人、大厅、卧室、弹琴、唱歌、修
理、休息”
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
)。胸有成竹比喻
(
)。
告诉我们(
)。
拓展:拟人句
拟人是指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
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写拟人句 ①夜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②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
情跳舞。
③一个个红石榴小姑娘绽放出可爱的笑容,躲在树枝间。
1.易错字: 蔽 搜 抛
易错词:痕迹 逐渐 搜索 倾斜 平坦 宽敞 慎重 静谧 无
聊
消磨时光 枉费心机 豪放 毫不可惜 随遇而按
2.多音字
3.近义词 隐蔽——隐藏 慎重——谨慎
静谧——宁静
反义词 隐藏——公开(明显) 粗糙——光滑
4.词语搭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嫩绿的爬山虎 茂盛的爬山虎
善于观察的叶圣陶
不肯随遇而安的蟋蟀。 吃苦耐劳的蟋蟀 勤勤恳恳的蟋蟀
坚持不懈的蟋蟀
热爱科学的法布尔
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魏格纳 性格豪放的魏格纳
善于观察的魏格纳 善于思
考的魏格纳
第三单元 中外童话
第9课《巨人的花园》1.读了( )国作家(
)的《巨人的花园》,使我
明白了
2.《作业本》P18(5)
《方丛》P24(5)。
3.丹麦的《安徒生童话》中的故事有:《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海
的
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德国的《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有:《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
主》、《勇敢的小裁缝》
第10课《幸福是什么》:幸福要靠( ),要靠
(
),
做出(
)。
第11课《去年的树》作者是( )作家( )
1.《去年的树》这篇童话通过( 对话
)展开的故事情节。全文共有四次对
话。第一次是(鸟儿)与( 树 )的对话;第二次是( 鸟儿
)与( 树根 )的
对话;第三次是(鸟儿)与( 门先生 )的对话;第四次是( 鸟儿 )与(
小女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孩
)的对话。这四次对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赞美了高尚的、令人感动
的(友情)。
读了《去年的树》我懂得了要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道理。
2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他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
听。
唱完了歌,鸟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文中的两个“看”字,让人产生无穷
的遐想。第一次“看”,是鸟儿费尽周
折,终于找到了好朋友树,内心又激动又难受,它仿佛在说:“
树朋友,我终
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心里
又欣慰又留恋,仿佛在说:“ 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到了吗?再见了朋友。”
(2)你从两个“看”字读出了什么?
答:我从中能够感受到鸟儿对树无比深情和留恋,感受到朋友之间的深情厚
谊。
3.我还知道表示“看”的字有( 瞅)、( 瞧 )和( 望 ) 附加:语文书P58
4.我想对小鸟说:“你别伤心了。你的朋友虽然不在了,但你们的友情永远都不
会消失。你信守诺言,
珍惜友情的品质真让我感动。”
1、字 易错字 添 拆 融
多音字
2、词 易错词 覆盖 诧异 撒谎 告示牌 火辣辣
勤勤恳恳
3、词语搭配 任性,冷酷无情的巨人 漂亮的花园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努力去寻找幸福的青年
美丽善良的智慧女神
珍惜友情,信守诺言的鸟儿 纯洁真挚的友情 高尚珍贵的友
情
笑嘻嘻的小木偶 狡猾的小红狐
第四单元 作家笔下的动物
第13课《白鹅》作者:( )
1.
文章脉络
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
)、( )、( )。这句话是全文
的(
)句,起到( )作用,又是(
)句,起到
( )的作用。
3.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作者通过(
)的手法突出了鹅的特
点,用(
)的手法,明贬实褒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找找文中哪些
句子用了对比?哪些句子用了反语?
4.《作业本》P25(5)
5.造句 凡有……必然……甚至……也要 :
小明学习很不认真,凡在上课时,
他必然做小动作;甚至一块小小的橡
皮,他也要玩上半天。
局促不安:
我第一次上台演讲,一会儿挠头皮,一会儿拉衣角,一副局促
不安的样子。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从容不迫:老师让小明回答问题,他从容不迫地站了起来,看来是胸有成
竹了。
第15课《猫》作者( ) 原名( ) 字(舍予)
1. 文章脉络
2.读课文第1段,我知道了这一段是围绕“
”这句
话,描写了猫( )、(
)、( )的特点,充分表达了
作者对猫的喜欢之情。
3.读课文第2段,你从哪些方感受到老舍对猫的喜欢之情?
(1)“蹭”这个字让我感受到猫好像作者的孩子在撒娇呢,显得人和猫的关系特
别亲。
(2)描写猫叫声的词有:( )、(
)、( )
( )
(3)这一段中的小梅花指的是( ),从中可看出
(
)。
4.语文书P72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并造句
任凭…….也……
任凭妈妈怎么劝告,哥哥也当耳旁风,继续玩电脑。
非…….不可……
小明是个有恒心的孩子,不管做到多晚,非把作业做完不
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无论…….也……
无论风多大,雨多猛,雷锋叔叔也要把大娘送回家。
可是……就是……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是奶奶还是很借阅,不要说一件破
衣服,就是一双破袜子也舍不得丢弃。
字:多音字
形近字 脾气
侍候 严厉
告示牌 等待
日历
易错词:侍候 脾气 邻近 稿纸 不胜其烦 枝折花落
欺侮 凄惨 慢条斯理
如怨如诉 趁其不备
词语搭配 高傲的白鹅
架子十足的白鹅
全是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霸道的白公鹅
性格古怪的猫
淘气可爱的猫
慈爱尽职的母鸡
破折号的三种作用: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声音的延长 3、表示话题的转
移
反语手法: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不喜欢这些小动物,实际上却表达了深深的喜
欢之情。(明贬实褒)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我也来写一句:
妈妈总是向邻居抱怨:“我家那个淘气包,一刻不停,总是给
我惹麻烦。”
第五单元
我国的世界遗产
第17课长城
1.课文脉络
2.《作业本》P32(4)(5) 、《方丛》P46(5)
3.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因为长城有一万三千多里,高大坚固、设计巧
妙、气魄雄伟,是独一无二的古
代建筑。然而这样的建筑确实在两千多年前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全靠劳动
人民
的双手完成的。所以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4.造句:没有……没有……就
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有校车,没有自行车,就靠
着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走到学校
多少……..才…… 多少人的流血牺牲,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
一定要好好珍惜。
5.跟长城有关的名言 :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早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美国前
总统 尼克松)
第18课《颐和园》
1.文章脉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颐和园》移步换景,是按( )顺序写的。作者先后游览了( 长
廊
)、( 万寿山 )、( 昆明湖 ),几处景物的特点,都突出了景色
( 美 )。课文( 首尾呼应
),表达了作者的( 对颐和园的赞美
)之情。
3.文中“慢慢地滑过”的“滑”用得真好,能让人体会到(
)。
4.《作业本》P34(3)
第19课《秦兵马俑》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的(
),有起到了(
的过渡作用。
多音字
易错词:盘旋 长廊 陡峭
葱郁 鸟瞰 嘉峪关 颐和园 气魄雄伟 金碧辉煌
材魁梧 所向披靡
近义词 鸟瞰——俯视 形近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
身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词语搭配
T17 高大坚固的长城
气魄雄伟的长城 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
T18 风景优美的颐和园 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
金碧辉煌的宫殿 水平如镜的昆
明湖 葱郁的树丛
T19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拓展:说明文中的常用说明方法有
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第六单元 人间真情
第20课《古诗两首》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
),都表
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中的两个故人分别是指(
)和(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
),题中“之”的意思是( )。读
了这首诗,我知道了阳春三月,(
)在( )送别老朋友(
)去广
陵。这首诗中写景的两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尽”的意思
是(
),“唯”的意思是(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我站在江边,目送友
人的小舟越行越
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
天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依依惜
别的感情。
3.《送元二使安西》作者( )。这首诗描绘的是(
)在( 渭城 )送
( )去(
)的情景。其中写景的诗句是
“
”。这两句诗点明时间是( ),当时的天
气状况是(
)中,地点是( )。我从( )、(
)这
两个词知道送别的季节是( )。后两句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中更尽的意思是(
)。整句诗的意思是 朋友啊,请再饮完这杯香甜的
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光后就再也没有我这个老朋
友了。表达了对友人的
(
)。
课外的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壶。
第21课《搭石》作者( )
1.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
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
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
漾漾,人影绰
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
写一行人(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再写
(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
)
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
2.
你对“紧走搭石慢走桥”这句话的理解。
答:走搭石是要走得快才能保持平
衡,过桥时不能太急,要慢一点儿。
我还知道哪些俗语?
不知天高地厚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打破沙锅问
到底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
好的情感。
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
的情感纽带。
作者借搭石颂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
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
)青年小钱患了严
重的白血病,(
)青年冒着生命危险,捐献骨髓,挽救了小钱的生命,
架起了一座(
)。
2.《方丛》P59(4) 《作业本》p46
3.读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我感受到了,台湾和大陆虽被台湾海峡所隔,
但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却永远难以割断。
第23课《卡罗纳》选自亚米契斯《 》
三下也学过选自此书的文
章《 》。
1.《卡罗纳》讲述了小男孩卡
罗纳在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老
师、同学和同学的妈妈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
地关心他。让我体
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互相关爱。(人的真善美)
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让我懂得了 给予是快乐的,乐于奉献,人生才会美
好充实。
《杏林春满》的主人公是(
),这个词多用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
高尚医德。
1. 多音字
爆和暴的区别 和火有关的肯定用“爆”。如 爆炸 爆炒 爆破 场面火爆
用暴的地方较少 暴雨 暴涨 暴发户 脾气火暴
爆发和暴发的区别 火山爆发
战争爆发 革命爆发 情绪爆发
山洪暴发
暴发户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2. 易错词 间隔 懒惰 联结
怜悯 谴责 暂时 嘱咐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号
啕大哭
3. 词语解释
人影绰绰:人的影子非常柔美的样子。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
该如此。
协调有序: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很有秩序。
4. 词语搭配
T21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尊老爱幼、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乡亲们
T22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所急的李博士;
舍己为人的李博士
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李博士 一心为他人着想,无
私奉献、勇敢镇定的小钱
T23
失去母亲的卡罗纳 富有同情心的同学们 关心他人的同桌
T24
关爱弟弟,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小男孩。
第七单元 成长的故事
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的意思是( )
1. 周恩来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
答:周恩来亲眼见到国家落后
,人民受到欺凌,认识到只有民族振兴,
人民才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于是把个人学习和民族振兴大业
联系起
来,立志要为祖国兴盛和民族振兴而学习、奋斗。
2.
在“有志者当效周生”这句话中,“有志者”的意思是( 有志向的人 ),
“效”是(
)的意思,“周生”指的是( 周恩来),这句话的意思是
( 有志向的人都应该像周恩来学习
)。
3.
魏校长为什么这么说?(大家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而周恩来读书
的目的是为了振兴自己的祖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4.
学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感受到了少年周恩来的
(
)和( )。
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
》
1.《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一、
(
)
二、(
)。
2.文中( )处写到了爬山虎,第一处是夏日刚进里院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第二处是落日余晖下的爬山虎,作者借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愉悦轻松
的心情,这样的手法叫
借景抒情。
3.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这里的这样做是指 对人平易真诚 。 这么写是指 对文一丝不苟。
4.为什么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因为15岁那年的事情“我”
一直留在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
教诲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5.《作业本》P53(5)
第27课《乌塔》
1.
学习了《乌塔》,我懂得了我们要学习乌塔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
力,要像她一样热爱生活。
第28课《尺有缩短 寸有所长》背诵P136 P137括号括起来的部分。
1.易错词 吵嚷 惩处 融洽 蕴含 洗漱 惬意 逻辑 寂寞 耀武扬威 铿锵有力
筋疲力尽 和睦相处
受益匪浅 年少气盛
年逾古稀
2. 形近字组词 崛 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掘
躁
描写天气的词语:风和日丽 秋高气爽 晴空万里 和风细雨 万里无云
阳
光明媚
3.词语搭配
T25 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耀武扬威的巡警
风和日丽的星期天
有远大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
心系祖国、胸怀天下的周恩
来
T26 平易近人 堪称楷模的叶圣陶
热爱写作的肖复兴 绿葱葱的爬山虎 虎
虎有生气的爬山虎
T27
热爱生活的乌塔 独立自主、热情活泼、胆大心细的乌塔
第八单元 科技成就
第29课 呼风唤雨的世纪 作者( )
1.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在20世纪的(
)的时间里,人
类利用( )获得那么多(
)、( )的发现和发
明。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来形
容。
2.我还知道的发现有(
)
发明有(
)
3.《作业本》P58(2)、(3)
第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科普文章)
1.科学家们发现( 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提出(鸟类不
仅和恐龙有
亲缘关系,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我国科学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
除 谢谢
21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在辽西发现了保存有羽
毛化石的恐龙化石),最后得出(在中生代时期,恐
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 背课文第4段
《方丛》P85(7)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