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如何扩句
出差补助标准-韵母发音
怎样扩句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2)‚是‛和‚动作‛的前面: (3)‚什么‛的前面;
(4)‚怎么样‛的前面;
(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
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
前) 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 海
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
兰是一位
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
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
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
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
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
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
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
就比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
可以加上什
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第一,
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
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
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
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
缩句的概念。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
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
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
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
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
和理解长句。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保持句子的清
晰和完整性。
2.我们的误区
我们在对缩句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有如下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2.1
缩句练习就是句法的分析。
我们教师在教学缩句时,往往不顾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层次,把句法之
类的知
识一股脑儿的塞给学生。虽然,句法分析和缩句练习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教师,
要掌握
一定的句法知识,但是指导学生却用不着直接的运用这方法,更用不着进行
句法分析的具体教学。因此,
在指导学生进行缩句时,只要运用小学生的基础知识,
即: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
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
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这两个部分大多数的
句子都不缺,它们是
句子的基本成分。例如‚我们走了。‛、‚小花是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等等。有
些
句子在表示动词的后面,加了一些连带的成分,表示动词的对象。如‚爸爸完成了
上级交给的
任务。‛在这样的句子缩句中,只要先对一个复杂的单句进行结构分析,
然后一层层的减去附加、修饰、
限制的成分,最后就剩下了句子的骨干。把它们连
起来就成了较简单的句子。
2.2
缩句就是把所有的附加成分都减去。浓缩的就是精华。
我们认为,一个句子的缩减程度,要以不改变原
来的句子意思为准。如‚一望无垠
的大海里漂着一只白色的小舟。‛我们只要缩减成‚大海里漂着小舟。
‛就可以了,
而没有必要缩减成‚海漂舟‛。又如‚我的爸爸是一个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好人。‛
p>
若缩减为‚爸爸是人。‛则让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3.我们对一些疑难病症怎么办
如上所述,对一些较简单的句子,我们只要遵循不改变原
来的句子意思即可,但对
于一些特殊的句子,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对于固定词语的处理。
一些固定词语,如‚汪洋大海‛、‚自行车‛、‚人民解放军‛等,在缩句的时候,要
整个儿保留。因为
它们一旦拆解,其原来的意思将会受到影响。又如一些结合比较
紧密的词语,‚小同学‛‚小牛‛‚大海
‛之类,也可以视为固定词语。因为它们一旦
拆解,其意义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当然,在一些句子中,
若缩减去‚小‛‚大‛等
词,意思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可以做特殊处理的。
对于同位词组的处理。
所谓同位词组,即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示的是同一个事物,作同
一个成分。
在作这样句子的处理时,只要保留能表示人或物的主要词语即可。如‚身穿整洁服
装
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在此句里,缩为‚工人参加大会。‛就
可以,若缩为‚工人叔
叔参加大会‛也行。因为缩后的句子并不是很长。但对于较
长的同位词组如‚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则要缩
为‚孔繁森‛,因为不缩显得不简单。
对于时态助词的处理。一些表示小、时态的词,如‚着‛、‚了
‛、‚下去‛等,要予
以保留。因为它们附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时态。如‚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若
缩为‚叔叔到北京‛,其意思就和原来的有差别。
对于连动词组的处理。连动词组是指两个
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修饰、
限制的主次之分。只是在动作上的先后而已。如‚走上去握手
‛,都表示干什么,应
予以保留。
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
句‛和‚被字句‛都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句型。‚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
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面,以
加强动作的结果。而‚被字句‛的作用是以‚被……‛
为状语,用‚被‛引进
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所以,在缩句的过程中,
‚把……‛‚和被……‛都成了句子的主干,
都要予以保留。
对于兼语词组的处理。
兼语词组指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连在
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
词组的主语。如‚让我走‛等。在‚妈妈托在城里的叔叔给我捎来了一件
毛衣。‛此
句子只能缩为‚妈妈托叔叔给我捎来了毛衣。‛
对于后补词组的处理。
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如‚干的好‛‚听得不
清楚‛等。在对于
此类的句子缩减中,应加以保留,否则意思会觉得别扭。但对于
一些特殊的句子,如‚我笑得流下了眼泪
。‛后面的‚流下了眼泪‛是对‚笑‛的补
充说明,可以减去。其意思会更加的简洁。
其实
,在具体的缩句中,针对不同的句子,我们要做不同的处理,但应保持和原来
的句子意思基本不变。浓缩
的不一定就是精华。缩句练习
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
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
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
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
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
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
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
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
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
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标准答案
1、刺猬缩成一团。 2、桑娜补帆。 3、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长城。 4、工程是奇
迹。
5、小兔跑来跑去。 6、老人见到天安门。 7、脸上露出笑容。 8、学生
做广播体操。
9、沙地上种着西瓜。 10、鸟做窝。 11、小螃蟹挥舞着钳子。 12、
小鸟发出鸣叫。
13、雪花飘落。 14、民工撒下盐巴。 15、气球飘向天空 16、
这是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柳丝。 18、孙平挡住了球 。 19、脚落在松针上。
20、万里长城是象征。
一、下列句子的缩句各有两种,请你选择正确的一句,在( )中划‚√‛。
1. 英勇的红军粉碎了敌人几次的进攻。
(1)红军粉碎了几次进攻。( )
(2)红军粉碎了进攻。(√)
2. 我的妹妹高兴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1)妹妹穿上了衣服。(√) (2)我穿上了衣服。( )
3.
银色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1)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 (2)飞机飞翔。(√)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修改。
1.
我的弟弟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弟弟是实验小学学生。(×) 修改:弟弟是学生。
2. 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叫着。
小鸟在树上叫着。(×) 修改:小鸟叫着。
3.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松鼠总是向上翘着。(×)
尾巴翘着。
三、下列10个句子,请你快速缩句.
1.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修改:雷锋是战士。
2. 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录相。
修改:我们看录相。
3. 爸爸的书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修改:书架上放着书。
4.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修改: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5.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修改:黄继光注视着火力点。
6.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变成了鲜花的海洋。 修改:广场变成了海洋。
7.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修改:它注视着水面。
8.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片片白云。 修改:天上飘着云。
9. 北京的西山是著名的风景区。
修改:西山是风景区。
10.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修改:孔繁森是榜样。
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臵
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
独立单句。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
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
‛‚定、状、补‛也就是缩
句时按删除的部分。‚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臵是怎样的呢?它们处
于的位
臵是:
1、定语,它的位臵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
静的小
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
静‛
,‚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定语对中心 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臵也有
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
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
首,表示时间和处所。例如,‚从昨天
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臵同样是
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例:我高兴
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一处是在宾语的
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
‚三下‛为补语。
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
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
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
问:什么耸立:江郎山
耸立。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 ‛就是‚江
郎
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这个方法,通过多
项训练,
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 ‛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
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
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
‚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
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
缩句,就是把写
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
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
、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
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
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复指短
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
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
补充说明的关系
。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
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
,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
解放军练习射击。
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
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
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
要保留补语的问题。 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因去掉。
应当是:
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
比
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
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
补语满。但从技术层面来看,不应当保留。)
3、去掉状语,原句意思改变了怎么办
例:孩子在横木上差点跌到甲板上。
有人认为,差点儿是限制跌的,说明孩子还没有掉下来
,缩成孩子跌到甲板上
句子的原来意思就改变了。不应当删去。
我认为差点儿是状语,故应当缩为:
孩子跌掉甲板上。
4、着、了、过如何处理
例:他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大苹果。
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应当缩为:
他吃着苹果。
5、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例: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例句主语是广场上,而不是灯,
所以
应当为: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此句,如改为: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
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广场上‛为状语,应缩为:灯照耀建筑。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例: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既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
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夏天是状语,故删去。原句主语是老人们,说
老人
们爱好干什么,故谓语是‚爱好‛,爱好钓鱼不等于钓鱼,
到树阴下和钓
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故答案应当为: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
6、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例: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原句是一个复句,前面的
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应当分
别缩掉两个分句。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
像士兵等待命令。
7、连动句的缩句
例: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炉旁补一张破帆。 <
br>这是个连动句,连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必须都保留在主干中,宾语必须或宾语中心语
也必须保留在主
干中。这句中在火炉旁是坐的补语,照例应当去掉,但如果缩
掉主干就不成句,故应做保留。(我认为这
类句子不应当成为学生练习内容。) 此句
缩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帆。
另外,句子中的‚着、了、过‛不能省略
把‚的‛前面的去掉,也就是形容词。数量词也去掉。
‚谁‛怎么样 ‚谁‛在干什么
‚什么‛怎么样??这三句是最简
单的缩句方法
举例说明:
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
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缩句:
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
灯照耀着建筑。
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
即主语。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原句说的是‚
广场上‛怎么样,而不是‚灯‛怎么样,A句改变了主语,当然也
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C句基本正确,
但缩得过分简略;B句是正确的。
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
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缩句: A:老人们钓鱼。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
阴下钓鱼。
分析:缩句既不
能改变原句的主语,也不能改变陈述主语的谓语,缩句只能压缩
掉次要成分,如果是属于主要成分的词语
,也不能压缩掉。
原句是说‚夏天‛怎么样,‚老人们‛爱好干什么,‚爱好钓鱼‛不等于‚钓
鱼‛,
A句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
句子
的原意;这个句子是说老人们爱好什么,并不是说他们干什么。B句把‚到树
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
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
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C句是正确的。
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
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缩句:
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 B:鸬鹚站在船舷上。 C:鸬鹚站
在船舷上,像士兵。
分析: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如果原句是复句,压缩后应当还是复句。
原句是
一个复句,前面的分句说鸬鹚站立的动作,后面的分句说它像什么。A句
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
分句的主要动词‚像‛ 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
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C句
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
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正确的缩句应当是:鸬鹚站在船舷上。
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
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
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
B:海棠树开花。 C:海棠树开满了花。
分析: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有的是人或事
物,有的是某个处所,有时虽然只
有一字之差,但所指却不一样,如‚学校‛和‚学校里‛。缩句时不能
因为意思差不
多就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有一些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密,特别是
那些短小的、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补语,缩句时不宜缩掉。
原句主语的中心词是‚海棠树上‛,而不是‚海棠树‛ ;谓语动词‚开‛后面有
一个简短的补语‚满‛
。A句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B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
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
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
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C句改换了主语。
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
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缩句: 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
C:柳树上挂冰条
儿。 D:柳树挂冰条儿。
E:树挂冰条。
分析:这组句子同第四组相仿,简评如下:
A句,正确;B句,改换了主语;C句,缩去了不应
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D
句,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E句,过分简
略,既
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
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
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句: A:鲸是鱼类。 B:鲸不是鱼类。
分析:原句是否定句,缩句时要保留否定词。如果把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
变了。A句不妥,B句
正确。
句子结构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
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
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
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关联词
语
是复句中用来联结分句与分句,标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的词语。如果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
小句子(分句)要组成一个大句子(复句),就要根据它们相
互关联的意思,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它们连
接起来。这样,才能组成一个表达一定
意思的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它有如下特点
:
第一:作为联结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
类复句
的特定的形式标志。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能在复句中起关联作用的主要
有以下几类词语:
1.连词。连词是用来做关联词语的主要词类,但并非所有连词都能充当关联词。有
的连词不能连接分
句,不能连接分句的连词当然不能做关联词;有的连词能连接分
句,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
,它也不是关联词
2.副词。某些副词可充当关联词。但如果在某个句子中连接的不是分句,它也不是
关联词。起关联作用的副词仍旧保留原有的修饰作用。
3.有些短语也可以充当关联词语,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关联词语是在复句中才能确认的,离开复句,就无所谓关联词语了。
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 并列关系:概念: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
句分别说明
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又……又……
……一边……一边…… 例:弟弟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例: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也…… 例: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
也,又,还,同时
。不是……而是、是……不是……。
2 承接关系
概念: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
……一……就(便)……
例: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首先……然后……
……便……
……於是……
……才…… 例: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接著……
3 递进关系:
概念: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
句更近一层。
……不但……而且…… 例: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不仅……还……
例:博尔特不仅夺得了金牌,还打破了世界纪录。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不但(不仅、不只
、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
尤其,甚至。尚且……何况(更不用
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4
选择关系:概念: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不是……就是……
例: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宁可……也不…… 例: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还是…… 例:饭前吃水果好,还是饭后吃水果好?
……与其……不如…… 例: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是……还是,或者(或、
或是)……或者(或、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
要么(要就是)。
5
转折关系:概念:后一句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
反或相对。
尽管……可是…… 例: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虽然……但是……
例:道德虽然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却却很难。
例: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却…… 例: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然而……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但是(但)然
而,可是(可),却。不过,只是,倒。
6
假设关系:概念: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1)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如果引出的假
设与正句结果一
致。
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举行升旗仪式。
假使……便……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要是……那麼…… 例: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麼定会闯祸。
(2)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即使引出的结果
与
正句结果不一致。
如果……就…… 例: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即使……也…… 例:即使成绩再好,你也不能自满呀﹗
7
条件关系:概念: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
例: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说明: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
例: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 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说明: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
无论(不论、不管、
任凭)……都(总、总是、也)。(说明: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
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
果。)
例:无论风吹雨打,我们都坚持到学校学习。
不管……也…… 例: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不论……也…… 假设句和条件句有相通的地方。假设句中包含着条件的意思,条件句中也包含
着假设的意思。如:
1.如果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2.只要你去跳舞,他就高兴 。
第一句是假设句,但是‚你去跳舞‛也是‚他就高兴‛的条件;第二句是
条件
句但是‚你去跳舞‛,并不是已实现的事实,而含有一种假设的情况。它们的区别,
一是用
的关联词不同,二是前一句着重假设,后一句着重条件。
8
因果关系:概念: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所以……
例: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由於……因此…… 例: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 道数学题。
既然……那麼(就)…… 例: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要是……那麼……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关联词有两种: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等;
另一种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即
使……也……‛等。
这两种形式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
成对使用的关联
词,因为每一对都表特定的语法关系,所以它们的搭配是固定的,
不能随意调换。如我们只能用‚只有…
…才……‛,而说‚只要……才……‛这就
不对了。
修改病句专题
1
常见的病句类型
(1)搭配不当
句子成分的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
,定语、状语、补语和中
心语搭配不当及关联词搭配不当。例如:
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
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②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动宾搭配
不
当,‚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③ 这次大会上,对工
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
‚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④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关联
词搭
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2)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常见的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和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例如:
①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
,对大家的启发很大。(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
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或‚
对‛。)
②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
语,
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③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
苦‛
后加上‚的决心‛)
④细菌是有害的。(缺必要的限制语,应加上‚有些‛)
(3)重复多余
句子结构完整,句意清晰,仍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的成分,也叫赘余。
常
见的情况有:第一,语法成分重复;第二,语意堆砌。例如:
①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②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语意堆砌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
走近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停下脚步和驻足意思重复,
删除一个)。
(4)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语意、语言结构等灵活分析。常见的情况有:
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的位臵颠倒;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
不符合语言习惯;关联词
语位臵不当。例如:
①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
br>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
‛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
定‛应照应‚政策‛。)
②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臵颠倒,应改为
‚生
产的棉花‛)
③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
象的
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④这首歌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倍受
欢迎的。(语序不合习惯,应把‚倍受‛移至‚广
大的‛前面。)
⑤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
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
是作品要不得。)
(5)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指把两个意思或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之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
例如: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
意见是人民的责任‛两句
意思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把‚他的报告对我启
发教育很大‛与
‚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6)句意歧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失去了确定性,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
例如:
①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
(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
是别局领导,不明确。)
②巴勒斯坦游
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
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
队‛,不清楚)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
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
释为介绍菲律宾。如果作者意思
是后者,就应把一种提到句首。)
(7)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在表述中,或违反人们的逻
辑思维,或违背客观现实情况,或前后
矛盾,或顾此失彼等,造成不合事理。例如:
①他是
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
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
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再就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能否‛包
含正反
两方面的意义,只能说‚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而不
能说‚再就业工程不能顺利实施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条件。‛
(8)用词不当
用词不当
包括词性使用不当,词义使用不当,词的感情色彩使用不当等等。例
如:①这次试验能否成功,还是个怀
疑。(动词‚怀疑‛误用作名词,应改为‚疑
问‛)
②大家对于我很热情友好。(介词运用不
当,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不能用‚对于‛。)
③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
83岁,精神尚佳。(‚享年‛一词称死去人的岁数,
前后矛盾,属于用词错误。)
2. 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辨析
(1)语感法 辨析句子正误,首先得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
句意是否明
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
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
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
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 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
现的词语,先
检查有无滥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
合理。
修改修改病
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
.
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
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
..
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多就少改。
..................
3。经典题解
例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3.淮安)
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淮安。
B.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C.在酷热的夏季,雪碧、娃哈哈、农夫山泉等矿泉水是深受考生喜爱的夏季饮
品之一。
D.中国珠峰登山队之所以能成功登上珠峰,是因为全体队员不畏艰险、团结协
作的精神。
[
解析]A项将‚<<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和‚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风光
秀丽的淮安‛两句式杂糅
,应选取其中一种表达。C项列举的是三种饮品,与‚之
一‛矛盾。D项滥用关联词,应去掉‚之所以‛。答:B
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004.盐城)
A.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
院使用并研制了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在实验室检测
中,免疫有效率可达100%。
B.经过阿富汗和伊拉克两次战争,美国得出无须依靠大型军事基地也可以打赢
一场战争。 <
br>C.今年以来,随着国产儿童动画图书《哪吒传奇》的全套上市,《哈利〃波特》
这部风靡全球的
少儿读物在中国少儿图书界的霸主地位被打。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
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
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解析]
A项语序不当,应将‚使用‛和‚研制‛交换位臵。B项‚得出‛后缺
少了宾
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结论‛。D项‚约‛和‚左右‛语
意重复。答:C
例3.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004.南通)
①有关医学人士与心理学家认为,一些青少年长期迷恋上网,会患上一种病—
—‚网络成瘾症‛。②这种
病的主要症状有:精神依赖、茶饭不思、记忆力减退和
焦躁不安等。③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
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
不上网。④为此,专家建议,我们在强化网络监管的同时,也要有效的寻
找治疗疾
病的方法。
第—句,修改意见:
第二句,修改意见:
[解析] 第③句,修改意见:否定不当,删去‚阻止孩子不上网‛中的‚不‛。第
④句,修改
意见:语序不当,应将‚有效的‛调至‚寻找‛后面。
例4.下面语段中有四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两处加以改正。(2004.镇江)
①爱因斯坦是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②他生于德国,后迁居美国。作为一
位可
以同牛顿相媲美的科学巨匠,③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内作出了重大贡献,④其中
最重要的
是发现了‚相对论‛。英国大物理学家汤姆生激动地宣称:⑤爱因斯坦是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
一‛。1921年,⑥爱因斯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的殊荣。
第
处,改为
第 处,改为
[解析]第①处语序不当,改为‚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第④处、
第⑤处、第
⑥处均属搭配不当,可分别改为‚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
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爱因斯坦荣获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或‚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殊荣‛)。
‚把‛字句与‚被‛字句
方法1:
在陈述句中分析出名词1、名词2和动词,而后按下面格式改写
:
(1)改为把字句:名词1+把+名词2+动词
(2)改为被字句:名词2+被+名词1+动词
方法2:
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
“谁怎么样”改为“谁
把什么怎么样”;
“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