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说课稿
ti6赛程-党课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七年级《数学》(上)第四章第一节几何图
形的第三课时在本章教材的编排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是
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
图形
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而且立体
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
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
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
二、说学生:
学生在小学学过简单立体图形及其侧面展开图前两节又学习了
一些
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对立体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能辨认从不同
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但初一学
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
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
新课程标准对这部分
教学内容的要求是:在探索平面图形与空
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
觉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学生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即一些立体图形
可由平面图
形围成因而这些立体图形可展开为平面图形
2、能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图形
【过程与方法】
1、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通过动手观察、操作
、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
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基本几
何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一个立体图形按
不同方式展开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展开图着重了解正方体的多种
展开
图
难点:正确判断些平面图形是某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展开图中
多个面在几何体中的对应位置的判断是难点
三、教法分析
基于学生思维的起点为了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
原则实践学校倡导的20+25分钟教学模式在组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
了多媒体教学、小
组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教学法
(1)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充分发挥多
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直观的数学情境中学习正
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适当的形象化吸引
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节课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个课件直观地
演示了正方体的表
面展开图与教具相比有独到的优势
(2)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是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证明的过程这是一个活动过程
也是学
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在本节课中我引
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正方体的各种
展开图的情况内容一步
一步地展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
数学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
活动的设
计和实践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
动获取知识本节课
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先做好的正方体通过对正方
体的展开发现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让学生在动手中掌握知
识有助于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
四、学法指导
教
学中重视指导学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通
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归纳的学习
方法掌握转化思想培养
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引导他们自己分析、
讨
论、得出结论
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蕴含如下
理论:生活性、发展性和
主体性应遵循以下原则: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直观性强动手要多使
学
生兴趣要高自信心要强可以概括为:用经验观察、思考、释疑通过
活动进行再创造
说教学活动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精美的包装盒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蕴含着数学知识数学与生活是<
br>密不可分的同时精美的手工艺品给学生视觉美的享受学生感受美的
过程中激起了学习兴趣老师的提
问燃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新课的导
入自然
二、活动探究寻求新知:
1、教师先示范用剪刀把圆柱剪成平面图结合具体操作给出展开
图的概念: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设计意图是: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体不显空洞学生有这些
实物的形象概念学习过程容易深入
2、对三棱锥的展开图的认识是这样进行的投影三种平面图的形
状先让
同学们猜想然后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操作使全班同学明确自己的
猜测是否正确设计意图:训练了学生由平面
图到立体图的空间想象能
力同时使学生意识到一个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不止一种为研究正方体
的展
开图做铺垫
三、探究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分两个活动进行一是先展开将正方体展成平面图形并按预先设
计的位置粘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剪和贴逐渐认识到展
开图的多样性和规律性同时学生还可以培养
动手能力感受知识来源
于实践同时作品成果的展示让学生有成就感
二是折叠让小组成员把6个正方形纸板用透明胶条粘成投影出
的平面图形然后折叠看能否折成正方体陆续
得出十一种不同的平面
展开图让学生对正方体的平面图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是补全的措施
也可能
省略掉
设计两种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意识到并不是所
有的平面图
都可以折叠成正方体为下面的口诀作铺垫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多样之中有规律规律之外
有特例的数学
现象的奇妙之处学生在粘贴和折叠中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学生团体精神通
过比赛形式进行使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四、归纳总结:
师生在共同
探讨中将展开图归类为141型(6种)231型(或132
型3种)33型(1种)222型(1种)
同时给出记忆的口诀在此基础上让学
生探究展开图中相对的面有什么位置特点
设
计意图: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概括出自己感知的知识培养学生
的分析、概括、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形成规律找出解决问题
的根本方法
使学生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课堂练习中除了设计正方体的展开图外还增加了其他一些立体
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这样设计使本节课的内容
更为丰满使学生掌握的
知识更为全面
作业设计呼应前面的引入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并
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性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实物的展开和折叠两种操作活动体
现了教学活动过程
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感受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并
懂得了实践
是检验真知的标准
通过简单图形的粘贴和折叠学生接受了简单图形是复杂图形形
成的基础也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实施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
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
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
的科学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将创新的教材、
创新的教
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
培养落到实处
不足之处:学生把展开图粘贴到黑板上时由于急于进行下一个
教学环节没有认真查看
黑板上有重复的展开图在折叠验证时意识到
同时学生也发现了重复的展开图这点在设计时和用另一个班级
试讲
时没有预设到的环节我觉得我的学生很好由学生发现和当时由老师
指出我觉得前者却起到更
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环
境中认真负责另外课堂小结时有些仓促没有点明亮点一是合作意
识
二是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