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乱世佳人电影-军犬黑子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六(5)班 高彩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读写并理解“葱郁、苟延残喘”等词。
3、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每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
的,
只有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话“狼”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环境可比动画片《喜
洋洋与灰
太狼》里关灰太狼的地方舒服多了,可是你们还看这部动画片吗?
生:没有了。
师:可是灰太狼的形象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像它每
次抓羊失败时总说的那句话时什么?
生:我一定会回来的。
师:除此之外,狼还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
文档
生:凶残,欺负弱小,跑得快……总之,很坏
师: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
狼有关的课文,那就是14课
《鹿和狼的故事》,也许学完这篇课文,大家可能对狼改变了看法。
(板书并齐读课题)鹿和狼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他们之间
的故事怎么样呢?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
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师:现在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不懂的地方划一划。
师:读完的请举手,谁告诉我们大家:鹿和
狼的故事发生
在什么地方?他们之间发生怎样的故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20世纪初,美国总
统罗斯福为了保护凯
巴伯森林中的鹿,宣布那里是全国狩猎保护区,并由政府聘请
全国的猎人到
那里来捕杀森林中的狼,因此鹿的繁殖速度增长,
超过森林的承载能力,最后把森林毁了,这些鹿也病死
饿死。
师:原来是这样,那通过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不能把狼杀了,要保护野生动物。
生: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需要狼,也需要
鹿,
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只有这样生态才能平衡。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不过呢,根据我国的野生动物保
护法,鹿和狼都是不能随便乱杀的。
三、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师:我们具体进入课文看看,齐读第一段。说说20世纪初
文档
美国的凯巴伯森林是怎么样的?
生:葱郁的,生机勃勃的,这里有鹿还有狼。
师:根据“葱郁”一词,可有想到什么样的画面呢?
生:就是树木很多,很茂盛。
生:整个森林很有活力。
师:可是因为森林中有狼,而狼是鹿的天敌,所以罗斯福
总
统要保护鹿,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去保护鹿呢?请在文中找一
找。
生:聘请猎人到凯巴伯森林里去把狼杀了。
师:还有吗?
生:是先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
师:对,于是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发出一声
声惨叫,
然后一命呜呼,就在狼倒下的那一瞬间,狼肯定有很多憋屈的
话要说,先讨论一下,狼
会说什么呢?
生:冤枉啊,抓只鹿也要被杀,那我吃啥呢?
生:不就是吃头鹿而已嘛,有这么严重吗?
师:是啊,狼是很憋屈的,读一读这句话:经过1
5年的猎
捕,数千只狼先后毙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捕杀狼的时间长,捕杀狼的数量多。
师:现在狼也被不杀了,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
成立这里真正的主人。一起朗读一下
这一段。在自由王国里,
鹿自由繁殖,自由啃食,没有天敌的威胁,生活得很幸福,可
文档
鹿的生活真的无忧无虑了吗?
生:当然不是。
师:那怎么样了呢?一起读一读相关的段。 (学生齐读)
生:鹿的数量增多,多到10多万
只,就啃食树木,树木啃
完啃小数。。。。。。一切能被鹿吃的都难逃厄运。
师:最后的结果如何呢?
生: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打的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被
饿死,病死,两年后只剩下四万只,1942年,只有逼到八千
只在苟延残喘。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狼又不再捕食鹿。鹿太多了,森林提供的吃的不够。
四:细读感悟
师:为什么会病死呢?没吃的最多饿死呀。
生:因为狼没有因捕食鹿
而进行对鹿的追逐,鹿也就没有
像逃命似的的奔跑,长期这样,身体没以前那么健康就生病了。
师:所以说,鹿是被逼着奔跑的,这么说狼对鹿和森林有
些什么作用呢?请读一读并勾画出来。(学生
自读课文并勾画。)
分享:
生:狼可以控制鹿的数量在森林中的一个合理范围,不至
于太多,保护了森林。
生:被狼吃掉的多半是老弱病残的鹿,这样可以控制疾病
的蔓延。
文档
生:使鹿群经常处于奔跑状态,更健康。
师:现在对狼的看法还是以前那样吗?
生:当然不是。
师:所以毁了森林的是鹿。
那么罗斯福总统是根据什么做
出的这个决定的呢?(齐读相关段落。)
生:根据片面的认识和童话原则。
师:那么现在讨论一下:到底鹿死谁手?
分享:
生:死于猎人的抢。
生:死于罗斯福总统的决策。
师:罗斯福总统是决策是依据什
么呢?(齐读:片面的认
识和童话原则。)所以,鹿,实际上死于人们看待事物的这种传
统观念
和片面认识。
师:可是,如何避免罗斯福总统的这种错误决策呢?齐读
最后一段。
师:如何理解这段话: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
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
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
中需要狼,也需要鹿。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断
动物的善
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生:就是不要捕杀狼。
生:尊重每一种生物在地球上的角色。
生: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文档
师:对,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五、讨论拓展
师:现在的凯巴伯森林已经是面目全非了,如果你是罗斯
福总统,如何治理呢?
生:把狼请回来,把树栽上。。。。。。
师:老师相信你们有更好的办法。
六、作业:小练笔:任选一个
1、写写读后的体会。
2、就如何治理面目全非的凯巴伯森林提出建议。
七、板书
7
八、教学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
大量捕杀
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
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
自然界各事物
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
的后果。
文档
我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从“读”中发现问题,在“读”<
br>中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
望,使学生对鹿和狼已有的认识与
课文的描述产生矛盾,从而使
学生对课文讲述的“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它们是相互制
约
,相互联系的。整个生物界都有这种相互关系。人类所要做的
不能一厢情愿地改变它,而是尊重。”不过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
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像目标教学中的词语理解就没有较好地落
实好,教学
中知识理解了“葱郁”和“面目全非”这两个词,别
的就被忽略了。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