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本答案

萌到你眼炸
918次浏览
2021年01月02日 19: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龙骑伙伴-我歌词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贾成祥)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一) 第一课《草原》 1.(1)新鲜(2)潇洒(3)
害羞 2.(1)高低 上下左右 强弱 前后(2)诺金 字 金 一日千里 一落千
丈 一发千钧 一泻千里 造句: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 那断线的风筝,
随风忽左忽右。 3.草原风光图 喜迎远客图 主客联欢图 4.(1)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2)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5.(1)辽阔 碧绿 “只
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整个大草原犹如巨幅的中国画那样赏心
悦目。 (2)这道彩虹不仅是艳丽色彩的描摹,也是蒙汉 情深的比拟。【迎接远客的蒙古
族人很多,服装色彩鲜艳各异,不仅形似而且神似,从侧面衬托出了蒙古 族人的热情好客】
优美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 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6.(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 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 br>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
右与前 面引路。(2)静寂 热闹 轻柔 慢 高昂 加快 (3)不好,因为原句让我
们感受到草原的静寂和作者从远至近看到河的真切面目,给人惊喜的感觉 第三课《白杨》
一、看拼音,写词语 界限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 陷入 抚摸 介绍 新疆 二、从
课文中找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1.清晰 2.坚强 3.表白 三、默读课文,
填空。 《白杨》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白杨,先从列车窗外的白杨引出两个孩子的 争论,
然后写爸爸介绍白杨树,最后写爸爸看到风沙中的小白杨茁壮成长时笑了。爸爸的神情也随
之发生变化:出神——微笑——严肃——沉思——微笑。 四、(1)生根发芽 风沙 雨雪 干
旱 洪水 直 坚强 软弱 动摇 (2)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生长,坚强
不屈 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服从需要,无私奉献,不软弱,不动摇 (3)
爸爸(边疆建设者) 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希望
孩子能像小白杨一样经受磨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就不能给答案了 五、小练笔
例:祖国建设者,服从祖国,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是千万个建设者的美好品质。哪儿需要他
们, 他们就到哪儿去。不管自然环境多么恶劣,不管生活条件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坚强不
屈、一丝不苟地工 作,顽强的战斗,不逃避,直到奉献出生命的全部青春和热血,把祖国建
设得多么美丽多彩,一片繁华„ „

回顾拓展一 一、绿毯 渲染 马蹄 礼貌 摔跤 襟飘带舞 一碧千里 翠色欲
流 二、①④④ 三、低吟 洒脱 陷入 羞涩 四、浪淘风簸自天涯 同到牵牛织女家
曲折流长 牛郎织女 黄河远上白云间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家怀乡 六、(1)遮天蔽
日 湛蓝如洗 艰难险阻 音容笑貌 (2)2 3 (3)和《白杨》相似,都是借物喻人。 七、
一碧千里 荒无人烟 奔腾不息 丝绸之路 青藏铁路 我从这些课文了解到了一些西部
的少数民族的习俗,蒙族人用手抓 羊肉和奶茶招待贵客,藏族人能歌善舞等等。

5 古诗词三首

1、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正确的打“√”。
蓑.衣(shuai suō√) 停棹.(zhuo zhào√) 清平乐.(le yuâ√) 翁媪.(yun ǎo√) 亡.赖
(wú√ wang) 剥.莲蓬(bo bāo√)
2、把古诗词补充完整。
(1)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
(2)茅檐低小,溪上 青青草 。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 ,中儿 正
织鸡笼 。最喜小儿 亡赖 ,溪头 卧剥莲蓬 。


3、写出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
晚风三四声。 弄:逗弄。 (2)怪生..
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怪不得。 (3)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以上诗句中,我最喜欢第 3句,因为 这句话中的“卧”字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小儿天真、活
泼、顽皮的特点。
4、默写《牧童》。



牧 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5、小练笔。
牧 童
春雷隆隆,春雨沙沙,广阔的原野上,绿草如茵。
随风飘来几声俏皮的笛声,时断时续„„ 是谁呢?原来是一个牧童正骑在牛背上,边吹笛子
边回家呢。
黄昏之后,牧童回家吃饱了饭。闲来无事,他走出了家门。 原野上,暖风习习,青草柔柔,
牧童陶醉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地上,直到月亮升起。


6. 冬阳·童年·骆驼队 1.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 (1)划去的读音是:juã jiáo (2)
划去的读音是:xì hái zhòng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沉:(1)③ (2)② 临:(1)① (2)② 3.默读课文,填空。 四个场景和
画面:看骆驼咀嚼的样子;谈关于铃铛的事;想为骆驼剪驼毛;问骆驼夏天去哪了。 4.
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1)那样丑 那样长 那样安静 交错 冒着
热气 白沫子 (2)读着这个片段,我眼前仿佛也出现了一群正在安静地咀嚼的骆驼,还< br>看到了一个充满好奇的“我”。 (二) (1)我觉得不啰唆。这样写是为了表达对童年的
眷念,对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叹息。 (2)我从这两个自然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思念童年、
思念骆驼队、想念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的感情。 5.收藏屋。 参考句: 我站在骆驼的
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 ,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
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 须上。我看得呆了,
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 着急,慢
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
不还。冬 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11.晏子使楚 1.比一比,再组词。 侮(侮辱) 谎:(谎言) 矩(规矩) 海(大海) 慌:
(慌张) 拒(拒绝) 2.先把文中画线部分换成三个成语,再写两个表示人多的成语。 文
中的三个成语:举袖成云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表示人多的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人声鼎沸,山呼海啸,万人空巷, 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座无虚席, 济济一
堂。 3.写出下面加点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
淮北,就只能结 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水和土壤 “自然环境”不一样)


齐国人 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
同吧。(社会风气、 社会环境不一样) 4.默读课文,填空。 起因:楚王仗着国势强盛,想
侮辱晏子,显示楚国的威风。 结果:楚王自取其辱,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5.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楚王知 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
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 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
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
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 了楚王。楚
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1)答:我从从中体会到了晏子的反应敏捷、智慧超群。
(2)要我钻狗洞,必须是楚王先承认楚国是狗国。 (3)偷鸡不成蚀把米 哑巴吃黄
连有苦难言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短:矮小。 使:出使。 全文的参
考意思: 楚国人因为他身材矮小,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让晏子进去。 晏
子不肯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现在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是
从 此门进去吧。”迎接的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

电脑开机死机-疑邻盗斧


玩游戏台式机-文艺句子


汽车生产工艺流程-幼儿教师舞蹈


国庆检阅-个人自传怎么写


银川二手房出售-校园广播


办公风水-恐怖的qq名字


十年磨一剑下一句-教师节对老师说的话


郁郁寡欢造句-公输盘之攻械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