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 练习题
医学生考研网-童稚
•文段一、二合在一起《窃读记》(37分)
•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
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
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
样挤满
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
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
两本了。
•我(跨 垮)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diān
diǎn)
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 刮)
了,没关系,我总算(
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
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qiē qiè)地寻找,却找不
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
天的地方了。
•急忙( 打
)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pī
pǐ)
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
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
(shì sì)宜再读下去的时候,
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
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 我喜
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
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
的,
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
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
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
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
•(dāi
dài)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
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
不时望着街
心 好像说 这雨 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
实
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1、在文中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4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动词和划去不正确的字。(4分)
•3、我会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 惧怕( 害怕 )
急切( 急迫 ) 适
宜( 适合 ) 寻找( 查找 )
•4、这篇短文的作者是 林海音 ,“我”的心情变化过程是:
暗喜—(
急切 )—( 知趣 )。(3分)
•5、文中第一自然段系列动作描写表现“我”对读书(
B)2分)
•A、感到辛苦 B、如饥如渴 C、很是无奈
•6、文中哪句话最能写出“我”如饥似渴地读书?请在文中画出来,再说说自己
的体会。
•我的体会:作者因可以读书而快乐,而又害怕受到老板的驱赶,这样的作者使
我非常感动。
(3分)
•7、“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
把 我 比作了 饿狼 。(3分)
•8、“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这一句中:(4分)
•“我”快乐的
是
有书可读 ;
•“我”惧怕的是 :受到驱
赶
。
•1、我会求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隐藏(
隐蔽 ) 恐怕( 恐惧) 光顾( 光临 )
•3、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2分)
•①“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是一个设问
句。 ( 错
)
•②“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大些!再大些!”是语言描写。 ( 错 )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 C )(2分)
•A、“我”喜欢下雨天的感觉。B、“我”喜欢在下雨天读书。
•C、“我”为下雨天能有充足的理由读书而无比高兴。
•5、我会照样子,改写句子。(4分)
•例: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
下一两本了。
•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所以我又担忧那本书
会不会卖光。
•(1)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
因为在顾客多的书店不会被注意,所以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读
书。
•(2)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
理由在书店待
下去。
• 因为下雨天的时候我有充足的理由待在书店,所以越是下雨天我越高
兴。
•6、按要求改写句子,不改变句子的意思。(2分)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
我走吧?改为陈述句: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不好意思赶我
走。
•7、看到下雨,“我”表面上 皱起眉头
,其目的是 掩饰我不离
开的原因 ;内心却非常 高兴 ,因为
下雨天便有充足的
理由待在书店。 。(4分)
•8、对作者这种“
窃读”的心理和行为,你是怎么看的?请写几句话,发表你的
看法。(3分)
•文段三《窃读记》(13分)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
免要做白日梦:如
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
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
(chēn
chēng)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zàn zhàn)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
忽地亮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
合上书,嗯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z
ì zhì)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
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
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
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
是读书长大的!”
•1、照样子,写词语。(2分)
•(1)依依不舍
、 (2)舒舒服
服 、
•2、我会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分)
•3、小女孩体会窃读的滋味是(
)(2分)
•A、读书时腿酸腰麻,饥肠辘辘,担忧、恐慌、惧怕。
•B、有苦有乐,有喜有忧,但苦大于乐,惧大于喜。
•C、苦乐交织,忧喜并存,但乐大于苦,喜大于惧,知识、智慧的丰收弥补了身
体的劳累。
•4、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4分)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
•改为反问
句:
•5、你觉得文中的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姑娘,请夸夸她。(3分)
•
•6、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
句话的理解。
•文段一《走遍天下书为侣》(20分)
•对此,我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
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背诵的程度。这有什
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
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
过
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
个 你每天都回家
可不管过了多少年 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
过 灯光照着那个角落 光线怎么那么美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3分)
•2、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熟悉( ) 喜爱( )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
句:
•(2)书是朋友。
•扩
句:
•
3、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的理由是什么?(3分)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3分)
•5、“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
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你有过这样的经
历吗?谈谈你的想法。(5分)
•文段二《走遍天下书为侣》(30分)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
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
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
陆
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
段),并问问
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 省略)
的
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
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
活经(历 厉)„„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
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
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
•1、我会划去文中不正确的字词。(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欣赏( ) 忽略( ) 思考( )
•3、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2分)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
是 。
•
•4、文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再„”,请用上这些词语写一段话。
(2分)
•
•5、“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画
上“——”。(2分)
•6、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是什么?①品味欣赏
②总结收
获 ③寻找新知 ④内容思考
•“我”的读书过
程:
(填序号)
• 7、“我”为什么觉得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
)(1分)
•A、“我”一个人坐在船里太孤单了,只能把书当作人来相伴。
•B、“我”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读书,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我”
感觉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而如
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样生动。
•C、“我”读书的时候就会想起以往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所以说就像与另一个
人同船而行。
•8、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2分)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缩句:
•9、他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
•10、你读过哪些书呢?你从中得到了什么?(4分)
•
•11、你能写一句有关读书的名言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