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一含答案

绝世美人儿
989次浏览
2021年01月02日 21: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笔译-藏戏的资料

2021年1月2日发(作者:殷元章)


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 。作者把 比
作 ,写出了“我”强烈的 ,对读书的 。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舒舒服服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 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 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
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熟悉( ) 喜爱( )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 。
(2)书是朋友。
扩句: 。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 和 。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 ) 忽略( ) 思考( )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 ,也是 。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
词语写一段话。
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
在横线上。
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 )( )、( )( )。
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
【文段一】窃读记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 br>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
眼睛急切地寻找,却 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
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 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
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 。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把“我”比作 ,这个比喻形
象地说明了 。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
能理。所以,不管你喜 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
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 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
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

是21世纪的青年。( B ) (2)选的都是高才

生。( A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 ) 培养——( )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 三贯通的人才。
[拓展运用]
1、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2、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文段三】我的长生果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 像
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
时间都花在借阅 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
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 ,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这句话说明了
3、“我”养成的习惯是 ,它的好处是
答案一、认真阅读《窃读记》第3、4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作者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跨、踮、挤
2、这两个自然段中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我”对读书( B )。
A、感到辛苦 B、如饥似渴 C、很是无奈
3、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横线上。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4、“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
“贪婪”是指 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作者把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
一匹饥饿的狼,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 欲,对读书的渴望。


二、认真阅读《窃读记》第7—10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孜孜不倦、振振有词、彬彬有礼
舒舒服服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随随便便
2、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 暂时(zàn zhàn)智慧(zì zhì)
3、“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B )。
A、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长 智慧。一个是物质粮食,一
个是精神粮食,二者缺一不可。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三、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5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 陌生 ) 喜爱( 厌恶 )
2、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改为陈述句: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
(2)书是朋友。
扩句:丰富多彩的书是我最真挚的朋友。
3、在这个文段中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一个朋友和家。
4、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什么
答:作者把喜爱的书比作“家”的理由是: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到自己温
暖而亲切的家。
四、认真阅读《走遍天下书为侣》第7、8自然段,完成以下练习。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欣赏(赞赏) 忽略(忽视) 思考(思索)
2、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仿写句子。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良师,也是让你不断进步的阶梯。
3、第7自然段中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最后…”,请用上这些
词语写一段话。
如果要种一棵树,我们首先要挖一个坑,然后把树放进去,最后把坑填上。
4、“我”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把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方式的句子写
在横线上。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
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位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
问问自己为什么喜 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
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 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
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5、找出能够体现作者读书顺序的词语:(首先)、(然后)、(还)、(最
后)。
6、作者的读书方法,概括讲是:(一遍又一遍地读)
【文段一】窃读记
我跨进 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
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 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
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 这里,原来
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我很快乐,也很
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它在这里”中的“它”指的是昨天读过的那本书。
2、“我像一匹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我”比作饿狼,这个比喻形象
地说明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
3、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4、作者为什么说“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 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
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 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
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
滋味。
【文段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苗 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爱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
能理。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 br>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我看,有这两个贯通
还不行,还应该加一 个文理贯通。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才:A有才能的人;B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C表示强调所说的事。
(1)这才

是21世纪的青年。( B ) (2)选的都是高才

生。( A )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喜爱) 培养——(栽培)
3、季羡林爷爷要求21世纪的青年是具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三贯
通的人才。
[拓展运用]
1、季羡林对少年儿童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背诵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个要求
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这里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经验,又有对中华传统
文化继承的关注, 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2、在课堂上不听老师讲课而自己看闲书行吗闲书应该在什么时候看
不行,应该在学有余力的课外闲时看。
【文段三】我的长生果
后来,我又不满 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
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
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 记
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从文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
2、“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 痴”这句话说明了我对读书的热
爱,也说明了我阅读范围在扩大,深度也在增加。
3、“我”养成的习惯是做笔记,它的好处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
的理解力。
[拓展运用]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3、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英文群名字-清洁的反义词


网友昵称-会议接待礼仪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三八女神节


你能把我怎么样-听雪


恋爱频率伴奏-都市职场小说


中级财务会计-元旦贺词


会计知识大赛-大地歌词


西西人艺体术图片-赞美女人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