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tongnian-环保公益广告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把不同的感受
和理解充分地表达出来,真正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读后表达
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学生得到
真正发展。
【关键词】创设合作能力
《乌塔》一课,讲的是一位叫乌塔的德国小姑娘,只有
14岁,正
在上小学的她却已经独自一人游遍了欧洲的国家、城市。在教学这
篇课文时,为让学
生充分感受乌塔自强自立的品质。我在指导学生
进行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好争辩的特点,就小
学生可不
可以单独一人外出旅游?组织了一场辩论,在唇枪舌剑之中升华了
文章的主题。
辩论采取提供论点、自由组合的形式进行,中途被对方说服者可
改换论点,加入对方行列。
首先给出论点:
正方论点:小学生可以单独一人外出旅游,我们要向乌塔学习。
反方论点:小学生不可以单独一人外出旅游。
然后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讨论自己的论点在文中
有哪些论据,哪
些是最能说服对方的。并且讨论出对方会提出那些论据,自己如何
应对,做好辩
论的充分准备。
接着进行辩论:
正方:从课文一开始可以看到这个小姑娘虽然独自一人在异国他
乡,但是从“睡得正香”“收拾行装”“提醒我去超市买冰淇淋、矿
泉水”这些事情中,给我留
下了一点不胆怯,做事从容不迫,还很
有经验的印象。这些不都是他在经常的旅游当中锻炼出来的吗?所
以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反方:你这个说法不对。他在旅馆中很轻易地与我交谈起来了,
幸亏我并不是坏人,没有产生危险。外面坏人还是挺多的,我们并
不能认清楚,所以还是呆在家里比较
安全。
正方:你们错了,从“她每到一地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和“经
常和家里保持联系”
可以看出乌塔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的,只要做
到这些是不会有危险的。
反方:乌塔在进行旅游
时买了一张全欧洲旅行联票,花了400马
克。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们大部分同学家里的经济条件
并不
是很好,并不能承受这个负担,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我们小学
生还是不应该出去旅游。
正方:我们小学生当然不能给家里增添负担。但是大家有没有发
现:“乌塔为了此次旅行整整准
备了三年,在每个周末去餐馆或超
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他完全是靠自己砖的了旅游的所有经费。我们也可以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赚得旅
游的经费,这样就不会给家里增添
经济负担了。
正方:还不止。她还用自己赚的钱为家人和自己买了各种各样的
礼物。给妈妈买
的皮包,给爸爸买的烟斗,给弟弟买的帽子,给自
己买了金项链。
反方:书上不是说她赚的钱只够一半,另一半还不是爸爸给的?
再说
了,咱们这哪能这么容易找到工作。
这时正方队员被难住了。有一位同学补充道:这就是国家的差异,
他们那与咱们这是不同的。
„„
双方说的都有道理,谁也不能说服谁。这时,我让他们两方再次
进行讨论。想一
想对方说的哪些地方有道理,哪些地方是有错误的,
用什么事例去反驳。
接着辩论继续进行。
双方又展开了激烈的唇枪舌战。慢慢的,正
方队员占了上风。最后,正方队员说:不管怎样,乌塔一个人
出去
旅游,培养了很多方面的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的
能力、做事的计划性还能
帮我们养成勤俭节约、关心家人等的习惯。
只要是在允许的条件之下,我们也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独立做事
。所
以我们要学习文中的乌塔。
这时已经有很多反方的队员跑到了正方的队列中,剩下的反方队
员也开始动摇自己的立场了。
原本给大家预备了半节课的时间辩论,哪知孩子们一发而不可收,
你来我往地整整“闹腾”了一
节课还不肯结束。尽管有些说法并不
是那么精当,似乎还带上了些许火药味,可随着辩论的不断深入,<
br>正方的见解越来越明朗、越来越深刻,乌塔的可贵精神也就不容置
疑了,同时大家还明白了:学习这篇课文并不是要每位同学都独自
外出旅游,而是要大家在日常
生活中做到自立自强。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能力,
在各种
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而在辩论的过程中他
要思考,在思考过后要表达出来,在表达过后
要倾听别人的见解,
再去思考如何说服他人,如此反复,正是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表达、
倾听、
交流能力。
同时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
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
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
验和理解。
我想,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辩论,正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
松的氛围,使学生敢于把不同的感受和
理解充分地表达出来,真正
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读后表达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学生真
正
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