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地下城补丁-谢
.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后天学习积极性,将学习转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我们研修组的《问题任务单》中提出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后天学习积极性,将学
习转变为一
种自觉的行为?”通过对专家视
频讲座以及本研修组《问题任务单》的重新学习,结合
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
一、研究的原因:
在实际教学中,陈旧的教学观念、老套的教学方式、单一学习方式,分数至
上教学评价体制,
无一不严重阻碍了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本是一门生动有趣的课程,却因缺少必要的
实践,使课
程的学习显得有些枯燥与乏味,这也是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固然有历史的原因,也受到当前教育体制的影响,但个人私下里认为,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
出在教师
本身。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怕失败,怕丢面子,导致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和改革的
精神与信心。也
有不少教师将此原因归罪于学生,认为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学生不乐意学了,这
才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的低下。我认为,这纯粹是借口,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学生本身并没有对某学科学习兴趣的概
念,他们就象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他们后天学习惯的
形成及对某学科兴趣的养成,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引
导与培养,这也就确立了我们研究的问题。
二、问题界定:
1、从心理学上来说,学
习积极性,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认真与勤奋、主动与顽强
的能动的心理状态。通常体现在学
生对待学习的注意状态、情绪倾向和毅力等方面。学习积极性一
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巨大
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内因,同时,这也
是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2
、实践证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除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动机、态度
、兴趣、意志等, 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而这些因素
直接体现为学习
的积极性。如图所示, 在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中,
排在前两位的是个人兴趣和刻苦程度,
各占30 % 和 36 % ,兴趣和意志外化为学习积极性,
这说明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起
了决定性作用。
三、做了以下尝试:
.
.
1、将相关的文化资源,如童话、诗歌、音乐等融入到生物教
学中去。使学生产生浓厚求知欲,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前,先进入知
识的情景之中,以引发兴趣。良好的知识情景和心理情景具有
神奇的教学凝聚力,它是唤起学生自觉学习
的“兴奋剂”。 如在教学《消化系统》一课时,可以讲
述故事《一棵豆瓣的旅行》。(一棵豆瓣被一个
狼吞虎咽的小孩送进了口腔,还没有被嚼透,接着就
被性急的小孩连同它的其她姐妹一起咽到了一根长的
黑暗的管道,刚睁眼时发现到了一个宽阔的地
带----胃,在这里我遭受了袭击……最后同一些残渣从
肛门处出来的过程)通过讲述这个故事,让
学生再按照豆瓣的旅行路线回想出所经站点,让学生绘制路线
图并标明站点名称,最后点明站点和
路线。创造出诱人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
师只要善于发现,总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运用多种形式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培
养和提高学生
的学习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大搞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
俗话说的好,读万卷
书不如行万里路。说得就是要注重实践,不要只拘泥于课本这个理。正是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
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我们所在的地方为全国有名的瓜菜之乡,各种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就为我们的
生物教学创造
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使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成为了可能。我正是充分利用
了这一
有利条件,在教学植物这一部分时,我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走进了速生杨基地,走进了蔬菜大棚
,
走了果园,走进了育苗基地……
天生好动的学生兴致盎然,我适时的提出问题和当的讲解,
使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中,通过
观察、对照、听讲、学习,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的学习,既
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并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加贴近我们的教学目的。
3、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以激励为主, 激发学生们学习积极性。
不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不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渴望老师给予自己一个好的评价。一个
恬如其分的评价,可能会让一名学习产
生极大的学习积极性,也可能因为这个评价,会改变一个孩
子的一生。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课堂
评价,不要吝啬鼓励性的语言,用真情实意尊重每一
个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新时期,严师出高徒不再是评价教学成绩的唯一标准。我认为“好孩子是<
br>夸出来的”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对于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准确的学生,要及时加以肯定并
进行表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要帮助其找出原因,进行纠正,并不是简单粗暴的进行批评或处
罚,
要从学习态度加以肯定,帮助其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不是打消其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我评
价,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对于每一节课学过的知识,教师都要引导学
生做自我评价。这不仅引导
学生对一节课的参与状态进行反思总结,更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
不足,既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自
豪感,同时也要对自己的失误进行鞭策。使其产生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
.
.
四、还存在的问题有:
1、应试教育教学观念仍旧
根深蒂。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应试教育中的分数至上观念仍未改变。
个别教师仍存在用“分数”这个单一
的标准衡量学生的现象,全然不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阻碍了
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
2、教师教学方式未进行适应性改革,不符合时下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导致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造成其学习效率低下,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3、沉重的课业负担和不科学的作息时间,
造成了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缺少自主性,使学生偏
科、弱科现象非常严重。
4. 评价的方
式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成绩来评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
展,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评价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五、我对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1、由老师主导,学
生积极参与,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给学生精神上的鼓舞和宽松的学习
环境,老师要把学生当作自己
的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对他们要多一些理解、鼓励、宽容。同
学们之间既是史弟姐妹,又是竞争对
手。同学们既合作,又竞争,这样,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学
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更高。
2、
充分利用学校的课外实践活动,打破既有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进实
验室,走进
实践基地。最大限度的让孩子去亲身体验自己的学习内容,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在课堂上
听老师那无形的讲
解,使学生做到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3、同科同年级教师互相帮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工作地点搬到教室中去,互相
参与对方的
课堂。这样,老师们之间即相互学习,同时,又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有效的指导
。两
个甚至多个老师与一个老师的课堂,我相信,绝对不是一样的效果。
4、采取多种有效措
施,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小组的合作,如进行必要的特制奖励、综合素质评价加
分、评选优秀合作小组等,
以增强学生深厚的学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