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传统文化资料-中秋晚会开场白
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学习的必要前提
,如果有了好的学习习
惯,那么学生学习起来就会轻松自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良
好的
学习习惯将会使人终生受用。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
的学习习惯。那么多应该培养他们那些方
面的学习习惯呢?我个人认
为包括如下的几点:
一、听讲的习惯。
上课首
先要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是小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
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注意观察教具演示过程
,板书内容、讲课的动
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学生只有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才
能领
会一个手势所表示的意思。老师在教学时要多采用形体语言辅助
口语以形象、直观地理解授课内容。例如
: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就可以
形象的用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来表示“加”的含义。在教学减法图画应用
题时被减数是写算式的难点可以用手势画个大的集合圈表示一定要
先找到总数。二是学会倾听,倾听也
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小学生往
往注意倾听老师的讲课而忽视同伴的发言,别人一说就接话,如果叫他来说的话其实他说得还不如别人。这个习惯是长期形成的,一时难
以改变,这就要求老师不要急于
求成,而要用各种方法培养和疏导。
要培养小学生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
意听,要求边听边思考: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
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
好。边听边思考时如果同意别人的观点,可
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
看法再举手,经允许大
胆站起来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二、课堂上说的习惯。
我们要求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这既可以培养孩子口
头
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
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然后是表达
流利,还要求声音适度。这是
我们的目标,得一步一步地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不如人
意的地方,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给孩子表达的
平台和时间,组织好学生静静地用
鼓励地眼神望着他,认真地倾听。
三、听课“想”的习惯。
学生只会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不会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
问题。所以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
子“想”的习惯。在教学中留
意随时生发出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结构,给予孩子合理、满意的解
答。每节新授课结束前,都应该留下点时间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讲
课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让孩
子每天都有总结、思考、质疑的时
间。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看板书总结本节课重难点的习惯。久而久<
br>之孩子们就学会了听课、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四、做作业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做作业习惯。首先要培养做作业时的良好心
态,切忌动作
慌乱、思维无序。那样肯定导致作业做得脏、乱、错,
不堪入目。我们得要求学生紧张有序地,轻轻地拿
出作业本、尖铅笔、
文具盒。文具盒打开后先不要合上,以备随时取尺子和橡皮。作业开
始不要
先动笔,先读懂题目叫你解决什么问题,在没有弄懂题目要求
之前,一定不要动笔,反复阅读题目,读懂
之后再动笔。写算式,答
题前一定要把格式和布局先安排好,使作业看上去干净,整齐,正确。
关于格式和布局这些都在一年级辅导写作业时就要讲清。另外要求学
生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的作业
,不一边做作业,一边做其他事
情,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独立思考的学习品质。最后,要培养学生会自已检查,养成认真学习不粗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