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
传统节日的古诗-怎么折纸垃圾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
,改变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
性的多样化的学
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
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的职责是教,教
什么?
教知识,教学习方法,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教学习习惯。学习习惯
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
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
br>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
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
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
做题马虎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
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
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国当代教
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
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
学阶段的学
习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这其中不仅学到了基础
的知识,还将形成一些学习习惯。而这些学习习惯不
仅影响着儿
童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因此,从小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如果培养得法,尽
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
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来谈谈自
己的一些认
识。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
预习时
会遇到一些难点和疑点,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就会使学习更
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同
时教师在课堂上也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
间去逐字逐句地分析和讲解了,只需通过对问题的提问就能检测<
br>到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点和难点作重点地讲解,
而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使学生
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发挥
其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既省时省力,提高了课堂
效
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尝试性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好一节课的前提。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首先是认真
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
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
课的
内容;其次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
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不
对?如果不对,错
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呢?学生只有在认真
听课的基础上,才能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小学生专心听讲习惯
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
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
意力集中的小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
小学生
。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有意注意
保持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教
学语言儿语化和
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同时要注意动静搭配,调
整小学生听讲的
情绪,从而使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保持的长一
点儿。
在练习设计上要有利于小学生多动脑
、多动口、多动手,注
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和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科学性、练
习安排的
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是创新的萌芽和基础;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
神
和习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赞可夫有句名言: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
最有价值的本钱,新课
程的教学目的也是让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
<
br>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
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
的习惯,如引导学生通过一题
多解,一题多变,猜想,联想,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推理,亲
手
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地思考
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
灵活性。
四、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对
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不少学生做事比较粗心、马虎,他们在
做作业或是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除少数的是真正的不懂外,绝大<
br>部分是由于审题失误或者运算出错造成的,这不但大幅度降低了
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是养成了
学生做事不严格、不认真的坏
习惯,针对上述现象,做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做作业时
应
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其次做作业应该在规定的时
间内完成;再次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要求学生
不能一边做作业,一
边玩,甚至吃零食,喝饮料;最后写完作业一定要进行检查,这
样可以帮助
学生纠正错误,拾遗补缺。
五、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
要保证作业的正确性,就
要克服这些不良的习惯。培养学生书写
规范,要从低年级抓起,包括作业的格式,纸张的整洁,字体的<
br>工整美观等,要求学生一定要持之以恒,切忌一曝十寒,开始热
闹一阵子,然后就偃旗息鼓了,教
师应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这既能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也能培养学生的耐心、
细心、恒心和责任心。
六、培养学生课后认真复习的习惯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就能学
到
很多新的的知识,复习不仅能加深和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起重视
,扬长避短;还可以
增强记忆,防止遗忘,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表
明,课堂上
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
律的表现。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
巩固所学知
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弥补学生知识的缺
陷。所以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做好及时复习、
单元复习、学期复习等,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七、教师要严格要求,密切配合
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的学
习习惯易产生,
也易消退,只有熟练之后才能形成习惯,所以在讲清良好的学习
习惯的具体要求
、标准后,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
巩固为止。例如要求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就必须要求他
们天天
做,并且小组内的同学要互相交流自己预习的情况,天天如此,
反复训练,预习习惯就会
逐渐形成。同时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
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
br>学习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
非一朝一夕,必
须从点滴做起。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也就
学会了学习,学生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一生受用。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
胡艳华
芦台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