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最新版 可直接打印]

别妄想泡我
881次浏览
2021年01月03日 02: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丸美隔离霜-小小的心愿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韦国清)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生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
**
人。其中男生
**
人,女 生
**
人。经过三年半
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素养,具备一定
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能主动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解决自己遇到的疑
难问题,识字不再作为教学的主 要任务,但是仍然是重要的任务。
阅读中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较清楚地复述文章内容,
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写话时,
乐于表达,大多数同学能借助积累到 的词语丰富自己的内容。但
是学生在词语和句型的积累上还存在不足,主动性不不够,需要
继续 加强自主积累的培养,拓宽知识面。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还欠
培养,书写马虎,学习懒惰,依赖思想严重, 学习方法不够科学。
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一些同学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
见,协作意 识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
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 而应该从他
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 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38篇。

第 1 页 共 11 页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 山万水、以诚待人、
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
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
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 与形式更加丰
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
头 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
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 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
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
提示略读 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
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 景资料,并丰
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
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
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 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
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
写的字 ,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
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 读读写写”“读
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

第 2 页 共 11 页


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
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
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
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
字 ,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
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 现时注音,后面出现
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
标出;多音 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
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 声的字,随
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 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
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识字 写
字、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
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 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二)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
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 3 页 共 11 页


(四)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五)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
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六)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七)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 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
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
述见闻 ,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八)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
楚、 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
的词句。
(九)在综合性学习活动 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
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点
(一)认字200个,会写200个。
(二)练字、练钢笔字,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三)训练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五)练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六)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第 4 页 共 11 页


(七)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八)习作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可开展限时作文及
专门书写速度训练。
(九)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十)书信格式,学会写书信
(十一)用普通话交谈;学会倾听、请教,敢于提出自己与众
不同的见解。
(十二)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三)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五、教学难点
(一)练默读,默读重在练习速度和理解大意。
(二)练习浏览,练阅读速度和信息查阅能力
(三)习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学习仿写。
(四)会修改自己的习作,会用标点符号(如冒号、引号)。
(五)简单的读书笔记,学会写内容梗概。
(六)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七)会转述,能生动的讲述故事。
六、教学措施

第 5 页 共 11 页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 生自学的基础上
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
成独立识字的习惯。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
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 美观,提高写字的
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 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
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
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
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 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 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 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
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让学生在自主的 读书中学习、
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默读后 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
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

第 6 页 共 11 页


动。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
(2) 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
深对文本内 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 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和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
文内容。二是阅 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 理和思
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
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 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
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 br>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
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要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
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
的部分。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自
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 ,并得出结论。教师可
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
尊重学生 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第 7 页 共 11 页


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
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
理解不作为要求。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 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
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
大量阅读 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
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
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 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
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
想,训 练学生思维能力。
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 、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
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指导还 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
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 随时规范学生的
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
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 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
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
学商讨。讨 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
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

第 8 页 共 11 页


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
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 双向或多向的互动
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
话题内容,采 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
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 交际的“面”
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
存在的问题,并随 机进行指导。
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 答问题、讨论交流的
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
际中存在的 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
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 的口语表达
习惯。
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 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
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
册可 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
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 生在参与评价过程
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
和习惯。

第 9 页 共 11 页


(四)习作教学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 中积累的语言材
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
交际”和“习作 ”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
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 写。在
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
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 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
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 br>生写的热情和愿望。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学生
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 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地
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 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写真实、写
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 生如实表
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
寻找。习作时,要让学 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
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写具体的训练要 有
一个过程,要求不要太高,要在不断的练习和讲评中逐步达到写
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 的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
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

第 10 页 共 11 页


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思乱
想,老师要引 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 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
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
“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
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 于写,比如,《中彩那天》
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
自的 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
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 学生自主练习为主,
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不要当作语文园地中
的“习作” 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
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 所见,记在
日记本中。

单位:
姓名:
20
**

**


第 11 页 共 11 页

新恋爱时代沈画结局-作文中国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武夷山风景


写景的古诗-作文自我介绍


鼠年图片-电影格式


党的先进性-蜜蜂教案


上帝是一个女孩-龙虾花


无法识别usb设备怎么办-淫民


鲍鱼怎么做好吃又简单方便-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