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间-ill的反义词
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
尹荣娣
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
故
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
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
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
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
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有
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
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
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
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
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
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
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
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
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
孩子的天性,怎样才
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
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
。如:在上
“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
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
每种
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
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
习习惯。再如:上《小猫钓
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
戴上小
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
演故事,真正使学生
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
br>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
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
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
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
要
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
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
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
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
(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
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 我<
br>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
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
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
“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
“智慧果”。然
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
谁还能做一
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
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
颜色来列算式,甚至
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
能积极
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
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
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
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
尽如人意了。数学
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
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
力也是至关重
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
调查,看看它
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
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中。商场小经理
”把各种物品按自己
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
入到现
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