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几个关键词
祠堂-云南白药牙膏广告语
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几个关键词
天长市实验小学 马兰花
培
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
学生学习数学和今后的发展起着
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有人说过:“一个人的好
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
益;一个人的坏习惯,
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
br>途!”从事小数教学以来,我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收获了诸
多喜悦,也从中悟
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几个关键词。
一、“瞻前顾后”的良好学习习惯
根据词义,以课堂为中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
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
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在教学实际操作中,一开
始我们通过布置预习提纲的
方法来进行,以后逐步过渡到只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发现问
题,
让学生课前对新知识有所了解。有些课上没有条件、没有时间做的活动,也可以
让学生课前
去做。如讲统计表时,就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好同组同学的身高、体
重等数据。
“温故而知新
。”根据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进行及时的巩
固,否则将很快遗忘。而就数学的学科特点
而言,记忆的量都不一定大,但对于
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对于新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熟练则需要一个
循序渐进的
过程,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如我在教学:
二、“勤思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的需要,同时也
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
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中心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是挖掘教材内在的智力
因素,联系生活,创设问题的情景。学生本来就具
有较强的好奇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来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注
意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和问”的求知欲。这也是培养学生勤思
好问习惯的起点。
二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发学生深刻思考。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
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
仍以具体形象为
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
特别是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调动学生多
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
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掌握实质并灵活运用。如在
本学期的第一
节涉及到数位,它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极易和计数单位混淆,对于数位我是
这
样讲解的,课间操的时候,你们按照小个儿在前,大个儿在后的顺序站排,那
个圆点便是你的站位,而在
教室里,你坐的位置叫你的座位儿。数字跟大家一样
他们在组成数的时候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排队,他们所
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从右往
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你们的座位是固定不变的,换座
儿
后是不同的同学坐在上面。数位也一样,顺序是不变的,只是不同的数字在同一
个数位上变来
变去。产生了不同的数。然后我们做换座儿游戏,贴着不同数字的
同学不断调换位置,坐到表示不同数位
的椅子上。从而组出不同的数。重视动手、
1
动脑、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这样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被我们生活化了。
三是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
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
题更重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
,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
“创新”的机会,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猜想、联想、发散思维、
推理、操作、实验、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都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
解决问题,培养
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通过“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你还能想到什么?”“你有独特的见解
吗?”“你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吗?”
等语言,启发和诱导,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不怕出错、敢于发
表不同的见解,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习惯
三、“专注课堂”的良好学习习惯 专注课堂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一方面教师在
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
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
兴趣。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
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
体要求,逐条落实。
专注课堂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
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
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二是注
意听同
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
或不对,
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此外,还要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
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专注课堂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老师反
复练习,及时提醒和评判。
同时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
起
专注课堂的良好习惯。
四、“以本为本” 的良好学习习惯
“以本为
本”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领会书本内容,需要重读、精读、巧
读。一是计算过程重点读。计算教学中
不仅要读算式、读法则,更重要的是要训
练学生阅读中间过程。二是数学概念应精读。数学概念应按其结
构来精读,要力
求让学生学会理解概念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精读概念。三是应用题要巧
读。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其实施的过程主要是
首先循着知识脉络初读,
重感知;其次围绕知识重点精读,求理解;第三针对知
识、“疑难”研读,得发展。最后针对低年级学生
的特点,要教给学生看数学课
本的初步方法。
五、建立完成作业“三步法”的良好学习习惯
完成作业“三步法”是指一次作业,学生都有审
题、验算和总结三步,久而
久之形成严谨缜密的科学作业习惯,达到减少错误,提高成绩的目的。
首先审题,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严重,特别是中低年级十分
常见。究其原
因,一方面与儿童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
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作题急于求成,
不愿审题有更直接的关系。如低年级计算
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在中年级常有学生把
很简单的两步计
算应用题作一步应用题解答,或者两步只作一步,漏掉一步。出现这样的错误,
是由于没有审题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与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同样
2
重要。我们要求教师从低年级起,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
审题意识
。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
——计算——验算——作答等,把
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对于高年级学生
则要求整体把握题意,逐词析义,以求审题准确无误。长期
这样坚持,可养成良
好的审题习惯。
其次验算,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热心于作题目
,一旦作完,便万事大吉。
至于正确与否,已无心顾及了,不愿回头验算。如(8)÷8=64、(50
0)-700=200,
一只大象重5千克等,其实只要稍作验算,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一些学生还重
复出现类似的错误,说明他们还没有树立验算的观念,更谈不上验算的习惯。因
此培养学生验算
习惯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把验算作为解题
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以强调,让学生知
道验算的意义和重要性,持之以恒地养
成解题验算习惯。
最后总结,学生学了某一类习
题的解答方法,学完一个课时的内容,学完一
个单元乃至全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总结一类习题的
解题规律及方法,总
结一课时的主要内容。小学毕业阶段还要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块”和知识的“线”<
br>进行概括、总结等。这种习惯一经养成,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使
学生从整体上去掌
握知识要领,形成数学能力。
总之,在家长社会日益关注孩子教育的今天,教师不能
单单做好知识的传授
与讲解,还应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特点进行关注和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成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