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精品教案

绝世美人儿
525次浏览
2021年01月03日 06: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dnf鬼泣刷图-近似数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孟目的)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
合律》精品教案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精
品教案

学习内容: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P56-57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
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
便。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 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
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及价值观:让学生在数 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
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 习惯。
学习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学习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
算律。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你是怎样度过这个长假 的?我们班出去旅游的男生
和女生分别举手?(课件出示下表)仔细观察,你从表上知道哪些信息?


四年级1班

四年级2班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男生

女生

23

16

24

18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预设:A、四年级1班旅游的有多少人?
B、四年级2班旅游的有多少人?
C、两个班旅游男生有多少人?
D、两个班旅游女生有多少人?
E、两个班旅游的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近期所关注的 焦点——十一黄金周旅游为切入点,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设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 由地提出问
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学生的问题意识。]
点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 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选择学生
感兴趣的事物,创设一个与数学课题有关的情境,把教学 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
际相结合,放手让学生收集有用信息,主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一)探索加法交换律。
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1)要分别求这五个问题,各应该怎样列式计算?教师板书:
A、23+16=39(人)或16+23=39(人)。
B、24+18=42(人)或18+24=42(人)。
C、23+24=47人)或24+23=47(人)。
D、18+16=34(人)或16+18=34(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E、39+42=81(人)或42+39=81(人)。
(2)观察五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不同在哪里?
同一个问题,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算式的和相同。可以用“=”连成一个等
式。( 板书等式:A、23+16= 16+23 B、24+18= 18+24 C、23+24= 24+23
D、18+16= 16+18 E、39+42= 42+39 )
2、观察等式 发现特点
仔细看,等号左右两边什么相同?——两个加数相同,和不变。
什么不同?——两个加数的位置不同。
位置怎样了? (屏示动态交换过程) (板书:交换)
3、举例验证 揭示规律
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 试试看。(投影展示)
虽然等式的加数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
(同桌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我们可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其实,还可以用更为简洁的 方式来表达,如
用符号、图形、字母、文字等代替一个数写成等式的形式表示,你能用自己喜
欢 的方式来表示吗,试试看? (投影展示交流)
说出等式中的符号代表什么,如:○+□=□+○,“ □”和“○”分别代表什
么,○+□=□+○表示什么呢?(代表任意的数)……
[设计意图 :运用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引导学生自己
去感知规律,发现规律,学生用符号和文 字表示算式后,再让学生说出符号和
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经历由数上升到用符号、字母表示的一种 抽象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程,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了方法的形成,并且能 把这种方法迁移到加法结合
律的学习上。最后构建简单的数学模型,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大家表示等式方法都很好,比语言叙述简洁。这个规律是加法的一个很重
要的运算律。能根据它的特点给 它取个名字吗? 预设:换位法 调换法 交换法
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
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字母a和b表示任意的两个加数,那么,加法交换
律可以写成:a+b = b+a
5、练习巩固
练习(抢答) 出示:你能根据加法交换律填一填吗?
37+36=36+( ) 305+49=( )+305
b+100=100+( ) 47+( )=126+( )
m+( )=n+( ) 13+( )=24+( )
6、学法指导,促进迁移。
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加法交换律的?(板书:发现问题→举例验证 →语言
概括→字母表示。)下面我们就用这种研究方法去研究加法中另一个重要规
律。
[设计意图: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为学生自主学
习加法结合律提供“武器” 。]
点评: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
要,通过对算式的 观察比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感知加法交换
律。然后让学生进行多向交流和合作,帮助学生 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加法交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既提升 了学生对交换律的理解,又
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体会到用符号的简洁性。
(二)自主探索加法结合律
同学们,我们在前面解决问题中,发现了加法交换律,可是信息中 没有三
班的信息啊?三班去旅游的有48人。课件出示图表
班级

人数

四年级1班

39

四年级2班

42

四年级3班

48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四年级三个班旅游的一共有多少人?)
1、你们会自己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2、观察发现 初构规律
39+ 42 + 48表示
(39+42)+48中39+42表示
39+(42+48)中42+48表示
比较这几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照样子再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填在横线上。
3、举例验证 确认规律
仔细观察,猜一猜,这两道算式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它们左右两边的得数( )
等式中都是( )相加,两个数相加的顺序( ),它们的和( )。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是不是其它的数之间也存在这种规律呢?请你再举 一些这样的例子验证。
(同桌互相验证,全班汇报。)
4、自主探究 构建模型
举了这么多的例子,你找到规律了吗?
把你发现的规律用语言叙述出来吗?
这个 规律用语言叙述比较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这个规律简单明了地
表示出来,写在横线上:
这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用字母a、b、c代
表这三个加数把上面的规律 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采用导学的方式,通过学生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从不
同 的角度去解释为什么等式两边会相等,围绕“变与不变”这一关键点,进一
步经历学习“数学化”的过程 。加深对结合律合理性的认识,字母表示的再次
出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与严谨。]
点 评:,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主动学习空
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运用“发 现问题→举例验证→语言概括→字母表示”
的数学方法开展研究,促进学习方法的养成,初步培养学生探 索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巩固拓展,深化理解。
1、巩固性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96+35=35+□
204+57=□+204 □+68=68+10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45+36)+64=45+(□+□) 560+(140+70)=(560+□)+70
最后两个等式哪一边计算起来更简便? 为什么?
(2)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
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 算律?
38 + 76 + 24 (88 +45)+ 12
38 + (76 + 24) 45 + (88 + 12)
[设计意图:为以后进行简便计算打好基础。]
2、综合性练习
(1)下面计算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笔算加法时:77+845=922
77 验 845
+845 算: + 77
922 922 运用了( )律
加法口算时: 46+38
想:46+38=46+(30+8)=(46+30)+8= 76+8=84 运用了( )律 < br>[设计意图: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将旧知识纳入新知识的体系,为加法验
算和口算找到理论依据 。]
3、拓展性练习
(1)生活中的数学
(1)四年级各班去旅游的情况如下:
班级

人数

四年级1班

39

四年级2班

42

四年级3班

48

四年级4班

41

你能帮忙算一算四年级旅游的总人数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39+42+48+41 39+(42+48)+41 (39+41 )+(42+48)
你是怎样计算的,结果一样吗?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萌发如何计算快的意识,使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发地运用运算律。同时把加法的这两个 运算律,推
广到任意多个数相加,即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
个数结 合成一组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2)数学小故事: 下面我们轻松轻松,来听一个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
事。
有一天,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
把它们加起来 ,求出结果!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八岁的小高斯
还不到几秒钟,就已经把正确答案写在 石板上放到讲桌上。
你知道高斯为什么能这么快就算出来吗?他运用了什么方法?
点评:练 习采用不同的方式,紧扣重点设计,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创
设简便算法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加法运 算律的应用,为下节课作好了铺垫。
四、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还知道了___________
_。
那么在减法、乘法、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规律呢?课后大家可以继续研
究。
[设计 意图:及时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发
现新的问题。这样,既总结当课的教 学内容,又产生悬念,把课堂延伸到课
外,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创新。]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
总评:本学案设计突出体现了下列三个特点: < br>1、教师始终把握着“以生为本”的原则,创新使用教材,从学生解决熟悉的
旅游问题引入,让学 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
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 ,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
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
知识。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加法结合律是本课教学难点,由于在探索加法交
换 律时,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在此
基础上,运用迁移规律,放 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结合律,为学生提供足够的
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将已有学习方法渗透到探 索加法结合律中,很容
易感受到三个数相加蕴含的运算规律。学生不但理解了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同时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沟 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
有趣的数学学习中,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在做数学中感 悟数学,实现了运
算律的抽象内化与外化运用的认知飞跃,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巩固
了全课的内容,为以后教学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作好铺垫。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
9

大连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圣诞节布置


榨菜肉丝的做法-英语商务信函范文


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诗美婚纱摄影


抓周物品-孔子过泰山侧


防晒指数越高越好吗-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土地开发-七夕的英文


保龄球-四级作文范文


个性头像女生-英语投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