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
二手店-痴情
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
学习优势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具有个
人特色的学习优势,只要善于运用学习优势,顺
应个人偏好的学习方式,就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
对学生学习优势的检测、分析和反
馈,我们针对学生的学习优势状况,扬长补短。
分层次强化训练补“倾听”之短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在交往中各种方式的使用比例是各
不一样的:听占45%,说占30%,
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有一半的时
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
主要途径之一。而在测评后发现,34%的学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倾听意
识不强的现象造成
每节课所学的知识零零散散、断断续续。如何补“倾听”之短呢?我的策略是分层次的
强化训
练。如教师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数学课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评选最佳倾听者
活动,强化学生倾听意识。课始,由第一阶段的口算训练比赛,到第二阶段的听算训练比赛,
提高到第
三阶段听题后直接列式比赛。这三个阶段的训练,目的是强化学生集中注意力,让
学生没有走神的机会。
同时,课上,引导学生复述老师或同学所提的问题,复述老师或同学
回答问题的要点等一系列活动,并在
这些活动中抓那些不但会复述而且能发表自己看法的典
型,及时表扬这些学生,让学生在认真倾听的基础
上解读他人的发言,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
进一步理解倾听的含义。课末,开展评比“最佳倾听奖”活动
。让学生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
强化训练三周后,我观察98%的学生倾听意识增强了。接着进行更高
层次的倾听训练:一听
优点,二听缺点,三听异同。引导学生做到:把话听完,听懂意思,细心辨析,进
行评述;
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看谁说得最有道理,看谁听得最专心,看谁的思辨能力最强”等系列活动,
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听觉的灵敏度,而且提高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养成规范的听说
习惯
。
发挥“做”数学的优势补语言表达的劣势在测评后发现,约有45%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较强,
而不善于语言表达。“做”是他们的学习优势,而语言交流是劣势。“做数学”就是将学习对象<
br>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象,通过自己(独立或是几个伙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
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1、“模拟操作”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模拟操作”策略,这是一种通过探索性动手操
作活动模拟问题情境,从而获得问题解决的策
略。如,老师在讲《确定位置》一课时,结合学生已有经验
和实际生活进行教学,突破教学
难点。首先教师从我校开家长会要求家长必须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这一
实际情况入手,请
学生模拟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认识了“行和列”。紧接着用“
行和列”
等新知识介绍好朋友的座位。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看电影,找座位。<
br>
2、寓教于活动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等生之所以学习好,是他
们进行着“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良性循环,而
“学困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数学,是
他们进行着“失败
→缺少兴趣→更大失败→更缺乏兴趣”的恶性循环,失败使他感到无能、
无力、无望。因此寓
教于活动中,让他们有充分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成
功的喜
悦。
如在教授京版教材8册《植树问题》一课时。教师力求激发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学生的思维
主要经历了“感悟-尝试-建模-运用”四个阶段。
我们学校
教学楼前有一条100米长的绿化带,学校计划在这条绿化带每隔20米种一棵小树,
需要准备多少棵小
树苗?
教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后,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
在操究本节课的重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根长短不一的吸管,让学生动手去围一
围,看一
看,想一想,此时教师的“退”(教师的站位发生了变化,站在在教室的一侧,把讲台让给了<
br>学生),给了学生研讨的空间,生生互动,充分体现“生本”。当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了
一定
的认识后,学生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到底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这种情况争论不休的时候
(因为吸管粗,和
线有区别),教师“进”了,用吸管摆放说服不了还在坚持的学困生时,教
师改用小棒,放手让学生再摆
,然后又通过课件的演示,解决了这一问题。整个教学教程,
教师讲得少而精,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到
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这就真正调动了全体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运用
自己的优势进行学习,需要教师的“退与进”。我们从杜郎口中学和北京实验二小的
课堂能体会到“自主
学习、主动学习”的魅力,能从新加坡学生在课堂上“重刍”和“整体测试”
中,感受到运用学习优势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我力求做到在课前做“穿针引线者”,提
高学生前参的质量;在课上做“点石成
金者”,提升学生认识的高度;在课后做“鼓劲加油者”,
促进学生发展优势,扬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
上的因材施教。
作中感悟,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得出结果。
①如果两端都植树,需要准备6棵树。
②两端都不植树。
③一端植树。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看、想、说、做的条件和自主探索的机会,
促进学生多角
度灵活思维,促使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创新。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生
生间的交流和谐、自然,不断生成新的东西,一次次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如,学生在估
计需
要几棵玉兰树苗时,只估计出6棵和5棵两种情况,而在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两端
都不植树还有4棵
的可能,教师抓住了课堂新生成的东西,及时请学生把此种情况画在黑板
上。到此,非封闭线上植树的三
种情况全部由学生探索出。
教师适度的“退”与“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要使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发挥优势,教师就要“勇
敢地退下去,适时地走进来”。
1、教师勇敢地“退”下去,让学生“智慧地走进来”
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
“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
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
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
的兴趣。”
在进行分数应用题练习中,教
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云想买一个复读机,发现同样的复读
机在甲、乙、丙三个商店(三个商店距离比
较近)的标价都是120元,但促销方法不同。促
销信息如下:甲店:降价10%出售;乙店:满100
元送10元现金活动;丙店:打八五折;
如果你是小云你会去哪家商店买呢?学生思考后,有了答案。吴
丹讲解说,只要“比它们的现
价”就可以了,并阐述了求现价的方法。李颖站起来说:我听了吴丹“比现
价”的方法后,我就
想到了比谁价降得多。同学们听了该生阐述降价的过程后,由衷地赞叹道:“李颖因
认真倾听
别人的发言,由一个词‘现价’就联想到了新的方法,真了不起!”就在大家羡慕之余,马可说
:
“听了同学们的讲解,我受到了启发,经过思考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想:比三个店的降价率,也
就是比分数大小更简单,谁大就说明谁降价得多,自然就应该去降价多的店买。”这样一解释
大家都恍然
大悟,掌声再次响起。教室一下子由安静变得热闹起来,“我怎么没想到呢?真了
不起!我明白了!”因
为倾听,大家踊跃发言,互相启发,扬长补短,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与兴
趣,提高了倾听层次。
2、教师适时地“走”进来,引领学生明辨是非
何时“进”?“
进”去后教师要做哪些工作?我认为,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
争论不休、对问题模棱两
可时要“进”,“进”后,教师要有明确的评价,对问题的解决要有明
确的表态,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在辨
析中明辨是非,否则,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尤其是对
学困生,“进”后一定要耐心地辅导帮助他们,
做到“堂堂清”,才能真正促进他们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