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猩球崛起影评-一棵开花的树朗诵
略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
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新课程实施的
过程中,如何指导小学生学好数学,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的目的呢?在日常教学
实践中,我高度注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需注
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把学生的责任感培养起来。年级越高,责任感的培养越
重要,因为并不是
每一项学习内容都能让学生马上产生兴趣并能取得成功的,也不是立刻就
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作
用和价值。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自己不仅
是学生也是社会的一员,自己对他人、对社会
是负有义务的。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
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
主性。
二、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
,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
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
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以前学的是
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
相遇等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
设了
一幅动态画: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
适时通过闪烁、发
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
相遇”的含义,为后面
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
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
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
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
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作好全身心投入新课
学习活动中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
知识、掌握新知识。
三、创设学习条件,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新课标指出:“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
师生与文本之间
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
良好的心理品质都不是完全
靠他人的传授给予的,而是主要靠自己积极主动地构建培育的。
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
的时间进行有效的参与,而要保证他们有效参与,
又必须扩大参与面,培养学生善于参与的能力。这样,
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
1.尝试参与听
心理学
表明:人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将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此时,神经细
胞兴奋度最高,人的接受
能力最强,所以要帮助学生学会听的方法。听时精力要集中,要听
懂,边听边想,边听边记,抓住重点听
,抓住关键记,从听中悟法,从听中悟关系,从听中
明算理。如在平时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口述应用题让
学生分析、口述概念让学生判断、口述
式题让学生计算,在训练学生听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
性,为主动学习打好了基
础。
2.尝试参与看
看书自学,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理解、帮助巩固的重要手段。但小学
生往往急于求成,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培养阅读能力是一
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
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年龄
学生分别采取先讲后看、先练后看、先看后议
、边讲边看等不同的训练。如在教学分数的意
义时,我先组织了大量的实例归纳出概念,
再让学生看书,然后围绕单位“1”为什么要加双引
号等问题展开讨论。而在教学小数乘以小数时,我先
让学生看书,然后提出:“为什么在小数
乘法中,被乘数和乘数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向左数几位点
上小数点?”这些问题的答案
书上都有,学生在看书、思考的同时,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3.尝试参与动
小学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
的思维又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因此,
在教学中,我又注重设计学生的操作和教师的演示,使学生能在动
手中积极思维,成为探索
知识和发现规律的主人。如在教学基本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觉得第一节
课的教学最重
要的是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平均数”的基本思想,进而得出求平均数的规律。但
由
于教材中例题是求6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无法进行操作演示,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我就
把
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思维活动过程,设计了三张分别为3、8、10格的纸条(每
格长度相等且
有标记),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并实际进行剪接、演示“移多补少”。同学们从
上述过程中直观形象地理
解了“平均数”是“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移多补少”,使他们形象地理
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在此基础
上,教学书上的例题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教学三角形、梯
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又通过让学生拼一拼
的方法,让学生把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在一
起,组成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就明白了在公式中为什么
要除以2。教师创设条件,给学
生以个体尝试的机会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避免了教师过多的单向传授,
较好地体现了学生
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改进教法,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
键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
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主
学习的习惯。
1.多让学生亲手操作,提高自主学习的实效性
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
应学生的思维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在
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原理时,要为学生创造操作
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建立
表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类
三角形学具动手剪一
剪、拼一拼、折一折,使三角形转化为已学图形,推导出其计算公式。有了平行四边
形面积
的推导经验,学生经过剪、拼、折的探索和教师的点拨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用“倍拼法”,有的用“剪拼法”,有的用“折拼法”……这样,不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更能培养
学
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多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要变教师讲授为学生
独立思考、学生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长方体正方体整理复习》教学片断:小
老师(学生上讲台):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面的特征,可求出长方体的表面积s=(ab+ah+bh
)×2,正方体的表面积S=6a2。应注意有时
求5个面的面积。互动交流环节,学生1:长×宽,长
×高,宽×高,分别求哪个面的面积?小
老师:“长×宽”求的是上面或下面,“长×高”求的是前面或
后面,“宽×高”求的是左面或右面。
学生2:如果物体没有盖时,应少求哪个面?怎样求?小老师:少
求上面,“长×宽”不乘2。
学生3:我给刚才那个同学补充,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求5个面的面积,如做
抽屉,做电视罩、
洗衣机罩,做无盖的鱼缸……学生4:我还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求4个面的面积,如
在包装
盒的四周贴上商标,通风管……老师:同学们思维可真开阔,以后再解决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求出表面积。
通过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全面复习了表面积,而且还把表面积知识
拓展到生活中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又扎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讨
、交
流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一节课下来不
但学到
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在创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善于
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
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要把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具
体环节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自主
学习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