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巡山小妖精
818次浏览
2021年01月03日 09: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巡检制度-元旦手抄报内容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时君贞)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
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 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
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1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
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如何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用于教学,是值得我今后
努力的。

第二课时
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 ② 8个百是多少? ② 40是几个
十?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
十?
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10个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
。。。。。。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3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
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 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
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 么发
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口算乘 法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
力求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特 别是在教学口
算方法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在交流反馈中,引
出学生不同的 口算方法,意在通过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让他们
选择合适的算法来运用。再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 问题这是为了培养
4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口算的方法,但算 理的理解还有
三分之一的学生没能理解。另外课堂的机智度还不够,缺乏这方面的
经验,经后应 该在课上后,课后多看些有关的书籍,不断的总结经验,
以求进步。

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
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
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
内容: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5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 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
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 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
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
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
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 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
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 明
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 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 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教科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3、同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
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学反思:估算是一种数学思想。“乘法的估算”就是 在不需要精确计
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简便的、粗略的计算。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数
学思想,具 有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
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思维习惯和个体差异,采取 不同的估算策略,从
而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学习不同的估算策略,并能运用自己的估算
策略解 决实际问题。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7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
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①先由一名学生读题。
②师: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你会列算式吗?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如何有效的设计练习课?练习课该如何选择习题?如何开始?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在不断的尝试, 也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与交
流。


第五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8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的计算过程,初步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 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
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
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
同学听。
9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
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
笔算方法,重点是让学生会用笔算 来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用
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因为由前面的乘法学习作基础, 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所以
通过一节课的师生互动学习、讨论以及各种练习,学生对本节内容掌
握较好并完成教学任务。
虽然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在授课过程中也有很大的失误。一是在
10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计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的例题中,让学生列出算 式(横式)最后利用
各种方法算出结果后而结果未写到横式上,致使这类笔算题很不完
整。对于 这个失误我的本意是让学生发现教师出的问题,从而强调学
生注意这个问题,结果学生并没有发现也未指 出,自己最后也忘记处
理这个问题,导致这节课总体上很不圆满(这类问题在平时教学中学
生可 能会指出而在公开课中学生可能因拘束不想说,因为这个问题平
时经常强调)。二是在练习巡视中发现了 此问题,当时只对个别学生
指出而没有集体强调,这一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应集体强调一下而我没
强调,这也是使自己忘记处理此问题的原因。在以后教学中我一定多
加注意减少失误,使课堂教学更加圆 满。

第六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略)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11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教学p2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
算。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
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12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略)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的计算过程,进一步学会乘法竖式 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的计
算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及积极的学习态度,
体验算法多样化;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课
堂开始我从身边的“买作业 本”入手,创设了问题情景,提出了计算问
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探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实践 中巩固
和运用方法。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
的知识与经验,使学 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当然,在课堂中也有不
足之处,例如,平时一些发言少的、内向的孩子,在合作 交流中,参
与的深度就远远不及活泼开朗的孩子,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当中
不断地总结经验 ,改进方法,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 发展”。

第七课时
两、三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
13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说一说 计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
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 满几十,就向前一位
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 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学校 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矿泉
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14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3、怎样列式,为什么?
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竖式计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
订正。
2 4
× 9
21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
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
还要加上刚才进 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
上,1应写在积的个位上。
师小结:用一 位数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
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 位的数后又需
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6、练习,用竖式计算。
68×7= 69×8= 72×5= 76×4=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 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几道题
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有两道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 位没
有改变,有两道题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15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列算式计算:137×6=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
人?
3、说说上面两道题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八第1题。
2、练习十八第2题。
3、练习十八第3题。
4、练习十八第4题。
五、思维训练: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 br>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时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如果哪 一位上有进位的数,千万别忘了加
上。
教学反思:本节课相对于前面来说,学生越来越难掌握 ,错误率也在
增加,因为当进位多了,学生连加加都会错。所以我在练习中一再的
强调学生学会 在竖立算式旁边写上加法算式,因为这个会避免学生当
出现进位时忘了,哪怕竖式上已经记上进几了,但 是这里有个转折,
先算出乘法的积再加上进位的,这样学生就手忙脚乱的。

16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第八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
教学内容:P79例4。
教学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学。
1.P79例4的教学。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 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
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 ,如有进位,
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17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学反思:连续进位的乘法笔算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本节课既是对这
一知识的巩固教学,又是让 学生应用此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
此,本节课结合主题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从而明 白我
们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九课时
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学要求:
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
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只写得数)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
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8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
少?
4.课本P80第2、3题。其中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
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
1、345×4 89×6 798×3 69×5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熟练了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之后去解
决实际的问题及生活中的问题。在此,对学生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学生不但要先明白题目的意思,而且 还要学会用乘法解决问题,结果
是在竖式的帮助下解答出来的。

第十课时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零乘任何数得零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19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学生回
答后,教师板书: 0+0+0二0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
呢?为什么?(0×5表示 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 5×6= 4×3= 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 教师:我们
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
下面板书出3×0=0 , 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
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
乘0都得0,0乘0也得 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 一齐读一
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20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师先出示1 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
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 第一个因数112
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 和积的书写位置
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
每一位数 .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
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 个别辅导,
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作业
让学生做练习五中的第2、3题.
教学反思:对此部分内容,在进行相对量的练 习后,要注意引导学生
观察写过的式子,从中得出规律,当因数中间有“0”时,若有进上来
的 数字,则用进上来的数字占据十位,若无进位,则要记得用0占位,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写0或者盲 目地进位。

第十一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内容: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
正确地计算.
21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
数.然后 提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
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
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
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学例9.
教师出示例题350X3,提问学生:这道题怎样用笔算?
教师再提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 先不计
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
来.然后让学生列竖 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2.做例9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指导学生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时,可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
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
22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行间巡视 ,了解学生竖式写得对不对,
有什么问题.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
师了解学生在2分15秒内全做 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
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3题.
学生做前教师提问:“各是多少”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什么?
4.做练习六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
正.
5.做练习六中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
四、小结(略)
教学反思: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学生在学习口算时
已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其笔算方法,便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
行迁移应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主要 体现在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和
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开始创设了帮学校算一算“买书”共付
出多少钱的问题,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学习怎样计算第一个因
数末尾有0 的乘法,这样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建立口算
简便算法与笔算的联系,运用知识的迁移,在独立思考、小组讨 论、
23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汇报交流、概括总 结后得出笔算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
法。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同时也培 养了学生的自
主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十二课时
整理复习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
出错。
二、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 50×3 14×2 1000X×5 6×30
200×4 500×3 140×2 800×6 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
24 2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
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整理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 br>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
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 ,让全班学生一起。
教学反思:在估算这一题中可能会出现多种答案,教师应但倡导估算
方法 的多样化,在学生出现多种得数时,教师应对各种得数从多角度
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


25 25

韩寒的青春-结婚典礼歌曲


爱我还是她-柳毅传


shilian-风来了


软装设计师-七年级英语下册教学计划


关于秋的诗句-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凤凰传奇的歌-车险索赔


商场购物试装-老鹰抓小鸡


字的拼音-国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