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萌到你眼炸
977次浏览
2021年01月03日 10:1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无锡商铺出租-春天的华尔兹

2021年1月3日发(作者:闻秀才)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1节)

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案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案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教案过程:
一、复习。 6×4 8×5 9×7 7×5 6×8 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案p68的主题图。
(1) 、让学生独立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②你发现了
画面中有什么游戏 工程。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代表汇报。 < br>(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
问题吗 ?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 :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学生通过
思考,自由回答。
三、练一练
⊙⊙⊙⊙⊙⊙⊙⊙⊙
⊙⊙⊙⊙⊙⊙
⊿⊿⊿⊿⊿⊿⊿⊿⊿⊿⊿⊿⊿⊿⊿⊿
¤¤¤¤¤¤¤¤¤¤¤¤¤¤¤¤¤¤ 以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四、全课小结。

教案反思:创设生活情境质疑,激发学生求知识欲,让自主参与探究求知,效好的完成教
案。

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p68——69,练习十五1、2、3题。
教案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 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 的简便算法。
教案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案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 ② 8个百是多少? ② 40是几个十?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案。
⑴、出示情境图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有谁想解决这
1 7


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板书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
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p69“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
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案反 思:利用学生以有的数的组成基础,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是几的知识学会求
积,从而迁引到观察积发 现整十、整百、整千算法口算时末尾0与得数积末尾的0之间的
关系,而概括出口算方法,能快速准备的 进行口算。

第三课时: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5,6题。
教案目标: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 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
生的估算意识。
教案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问题。内容:邮局邮 票出售处,有
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 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M,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合 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书第70页例2主题图: 三年纪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
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 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
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
小精灵是怎 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
的整 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8×29 ≈240。再由小
2 7


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伸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 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
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四、巩固练习。
1 、完成书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答案。结合订正
答案的过程让学 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书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4、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教案反思:在原有的求近似数基础上,较轻松的学会将 其中一个多位数变成整十、整百、
整千来进行乘法口算,以提高计算速度。但个别同学却是用竖式计算来 求积之后再进行约
等,没实现方便计算,因此要强到估算的意义来明确算法。

第四课时: 练习课
教案内容:练习十五中的第7、8、9、10、11、12题。
教案目标:1、使学生通过训练,体会到乘法在生活中,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 从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案过程:
一、引入(略)
二、解决问题。
1、出示教科书p73第8题,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2、出示教科书第73页第9题。学生读题后问: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会列算式吗?然后
学生 独立完成。
3、教科书p73第11题为开放题,学生能写多少算多少写对既可。
4、出示教科书p73第7、10题
①分小组讨论,由组长将讨论结果记下。
②小组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
③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5、出示教科书p73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并说一说。
三、课堂小结
1、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案反思:通过练习课,提高学生口算、估算水平,能灵活正确的进行计算。

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案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
3 7


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 的学
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案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你能提
出 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用什么 方法计算?怎么列式?12×3表示什么意思?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
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该怎样算 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笔算不进位乘法 ,还知道了乘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案反思:通过拆分数字及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并能在理解算法中去探究去总
结多位 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教案内容:教科书p76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题。
教案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乘法处处在生活中。 2、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案过程:
一、复习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2、教案p26中的例2。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信息用文字表 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
共是多少本?
⑵、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5 4
4 7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三、做一做: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第1题,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第2题,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练习十七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教案反思:学生以学过 进位加法,因此在进位乘法的算理了较轻松的理解和掌握。练习中
大多数学生能能正确计算,个别同学忘 记加进位后写得数。

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教案内容:P79例4。
教案要求:掌握一位数乘法中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案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复习乘法竖式计算。
2.计算517×3后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新课教案。
1.P79例4的教案。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看图列出乘法式子
(2)先由学生试算,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
(3)把例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出异同点,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
2.小结:一个因数 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时应注意:用一位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某一位时,要
看看后一位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 如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上来的数。
三、练习设计:
1.P79“做一做” 订正后,让学生找出哪一道题最容易出错,为什么?
2.填上适当的数。
四、课堂作业:P80第1题
教案反思:因刚接触多位数乘法,学生在知识运 用还不牢固,时有时习惯性出现前面几位
突然用到加法计算的现象或记得和该位相乘却忘记加进位的现象 。

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教案内容:课本P80第2题—第4题 补充练习
教案要求:1.能正确地、熟练地应用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体现认真、细致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案过程:
一、知识铺垫: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练习设计:
1.听算: 500×7 21 ×4 320× 3 1000×9 430×2
2.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改正:135×5= 525 269×6 = 6564 4273 × 5=8456
3.计算下面各题。
(1)5乘173是多少? (2)4个2531是多少? (3)23的2倍是多少?
4.课本P80第2、3题。
5 7


5.第4题可用比赛形式(看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或3分钟内全做对的给予表扬。
6.做好练习的订正工作。
三、作业:书P80第5题—第13题
教案反思:通过计算时的口语训练,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练习。

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教案内容:P83例5——例6和练习十九1——4题
教案目的: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案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案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新课
1.教案例5: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1)要求3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用加法怎样列式? 用乘法呢?学生回答后,板
书: 0+0+0=0 0×3=0
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板书)
(2)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3×0=0 , 再出一组算式
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
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3.教案例6:出示518×3,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
的顺 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518改为508.
508×3,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 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518×3是一样的.乘的时候
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 .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
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
三、课堂练习
1.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笔算,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 做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四、作业 : 让学生做练习十九中的第2、3题.

教 案反思:利用多媒件课件演示了几个0相加得0,具体化的了解0乘任何数都得0的意
义,并结合以有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经验能正确计算中间有0的乘法。

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案内容: P86例7和练习二十1——8题
教案目的: 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计算.
教案过程:
一、复习: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口算后问: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乘积有什么特点?怎样算比较简便?
总结: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第
6 7


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教案例7.
出示例题,问:这道题求“一共需要多少钱?”怎样列式?怎样用笔算? 学生试做后,
问:还有更简便的算法吗?
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可以 先不计算,只用乘法去乘0前面的数,
最后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然后让学生列竖式用简便算 法计算.
教师接着出示2500X3,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试算.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简
便.
2.做例7下面的“做一做”中.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
况.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1题。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2.做练习六的第4题. 让学生独立做,直接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教师了解学生在2分
15 秒内全做完的学生有多少,哪些学生还没有做完.然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六中的第5.7.8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以后碰到这类题都
可以用 简便写法.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第2.3.6题

教案反思:学生能利用以有 知识正确计算出末尾有0的乘法,在引导下学生也总结出了末
尾有0乘法计算时较为节省时间的算法。

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教案内容:P89——90的整理和复习和练习二十一
教案目标:1、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案过程:
一、整理和复习口算乘法
1.做练习二十一第1题:口算。700 ×6怎样口算,要特别注意什么?
2. 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3.估算:整理和复习第1题,怎样进行乘法的估算?
二、整理和复习笔算乘法
整理和复习第3题:学生列式解答后,问: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一第3题.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根据第一行的数怎样得到第二行的数。
四、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一第4题
教案反思:通过练习发现,仍须加强连续进位的乘法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灵
活性。

7 7

悲天悯人-安塞腰鼓课件


郭嘉遗计定辽东-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工程机械公司-走开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父亲的背影


爱转角伴奏-长江之歌ppt


假小子戴安-屈原的作品


备课笔记-保险营销话术


煤矿岗位责任制-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