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
皮城女-铺垫和伏笔的区别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出发》
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
苏教版义务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初步体验用列表、画图、列式的方
法整合题目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条件出发”的策略分析题目的
数量关系,
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信息提取、发现问题、画图整
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而培养学
生缜密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推
理的能力。
3、问题解决:
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
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
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运用策略的价值,能自觉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
获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合适的问题,运用“从条件出发”来分析数量
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整理、分析数量关系,从而运用“策略”来解决实际的相关问
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作业纸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积淀素养
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呢?
生齐答: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很会学习,能够从无声的语言中了解到我们需要的信息,而了解
信息
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认真观察”。
(评析:教师能够从课堂的一个小细节入手,渗透
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处于三年
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师:那接下来我们要看看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一、呈现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
学们,请看大屏幕,小猴吉吉家的果园丰收了,吉吉帮妈妈摘桃但是遇到
了问题,想帮助它吗?(课件出
示)
出示课本第71页的改编题
(评析:将课本的案例进行了改编,把问题置于一个更具
有童话色彩的情境中,
活泼生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分析例1
师:同学们默读题目,找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生:条件是:第一
天摘了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问题是:小猴
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
师:我们把找到的条件摘录下来(课件按照顺序出示)
师:你觉得要想解决题目的问题,哪个条件非常关键?
生: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师:很好,这表明了2个量之间的关系。那我们该如何将这句话说的解释得更容
易明白呢?(评
析:让学生寻找题目中的关键条件并加以解释,发挥了教师的引
领作用,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验到分析题
目的方法,学会整合信息,为解决问题
铺路搭桥)
生1:我想的是,以后每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师:大家同意吗?他是意思是第二天、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摘5个……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又比第二天多5
个…….
生3: 第一天摘的个数加5就是第二天的 ,第二天的加上5就是第三天的……
师: 刚才
第一位同学你同意吗?(同意,师微笑点头示意坐下)按照后面这两位同学
的意思,说明参照物是不断改
变的, 符合题意,有道理!就按照你们的意思办.
师(板书: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师:条件分析好了,咱们该怎么入手去解决呢? 要求第三天要先求什么?
生:第二天摘的个数.
师:求第二天要用到什么条件呢?
生:要用到第一天的天数和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都5个.
师:怎么列式呢?
生:第二天是30+5=35(个) 第三天是:35+5=40(个)
师:大家帮他验证下是否可行?
生:35比30多5个,
40又比35多5个,证明他的做法是可行的.
师:课本上还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法:列表和填算式,
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写在书上.
然后我们把成果展示给大家一起分享!同桌遇到了问题还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
师:这位同学请说说你列表的答案是根据什么得到的呢?
生:根据条件“第一天摘了30
个”和“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我得到
了第二天的,又根据第二天的个数和这个关键条件求出
了第三天的…….
师:你很会分析题目,知道组合条件..
师:
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列算式”同学的成果。(师对照结果让同学们验证是否
答案是否正确)
(
评析:学生在三年级是一次接触策略,无论是列表还是列式,可以说都是初步的
尝试和体验,教师没有强
加学生选择某种策略,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不仅降
低了教学的坡度,还给学生铺垫了“策略”的多
样性)
师:同学们:回顾我们刚才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无论是口答、列表还是列算式,
虽然
思考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没有找到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根据题目中的条件
师:是啊
,不同的事物背后也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动脑筋的同学一定会
“三思而后行”,领悟其中的奥秘
。
师:
咱们刚才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可以称为“策略”(教师完善课前的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什么叫策略?谁能说说你认为的近义词?
(评析:“策略”一词是学生在数学书上是第一次接
触到,教师此举意在给学生一
个心理建设“策略”的概念,为后续正是引入“策略”埋下伏笔)
生1:方法(师:很接近)
生2:计策(师: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生3:谋略(师:你的回答很霸气)
……
师:那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呢?从哪里开始出发思考问题的呢?
生齐答:从条件出发
师:这个策略是你们发明的,看看这个策略可以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三:巩固深化,提升策略
师:小猴吉吉不仅非常有孝心,还爱动脑筋,瞧:他带了一架天平(
课件先出示
课本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左边的图片),同学们,现在天平左右托盘是什么状
态
?
生:平衡
师:说完整,平衡代表着什么?
生:左右托盘物体的重量是相等的。
师:根据图上的这个条件,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四个苹果的重量是500克
师:(课件出示第1题右边的图片)现在又发现了什么新信息呢?
生1:一个橘子的重量比一个苹果的重量多20克
生2:一个苹果的重量加上20克就是橘子的重量
师:都可以,该如何列式解决呢?
生:一个苹果的重量:500÷4=125(克)
一个橘子的重量:125+20=145(克)
师:你很厉害,思路非常清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课件出示改编题
:(小猴吉吉把丰收的水果运到森林里给其他的小动物们分享,
一共运了3筐桃子,每筐10千克,妈妈
运得苹果比桃子的总重多18千克。)
师:读完题目发现了什么?
生:题目不完整
师:怎么补充呢?
生:妈妈运了多少千克的苹果?
学生自行解决,同桌轻声交流答案。
师:下面到了小猴吉吉运动的时间了。
课件出示课本第73页的第2题。
师:你是怎么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
生1:如果第一次落下16米的话那再次弹起的高度就是8.
师: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咱们借助动画让其他同学也来看一看这个过程
(课件出示动画:皮球弹起
学生自行填表,验证结果
师追问(面带质疑的表情:到第八次落下的高度可能是多少?)
师:沉默?
代表着思考?没有更多的时间等你,抓紧思考吧
生:可能是0
师:你的回答好有远见,谁知道他为什么猜测是这个结果?
生:第八次有可能弹不起来了。。。。。
师:你真是一个小诸葛!非常了不起!
师:同学们,这道题用了列表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生:能一下子看到变化的过程.(师:你眼力真好!)
落下 弹起 落下…….)
师: 小猴吉吉邀请毛毛和其他朋友一起做游戏.课件出示改编题目(没有图).
师:怎么能一眼看出毛毛和吉吉各自的位置呢?
生:画图.(师:怎么画?)
师:那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按照你的理解把图画出来吧
……
检查作业成果,展示
师: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发现刚才这道题我们用到了另外一个策略——画图,
这个策略有什么
好处?
生:能够清楚看到毛毛和吉吉的位置。(师:是的, 一目了然)
(评析:策略的
渗透绝对不能是平铺直叙式的,而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感
悟在学习中获得,学生基于解题的经历并
形成相应的经验,从而能够选择最合适
的策略去解题)
四、走进生活,追求生成
快到新年了,吉吉家的房子要装修。我们一起走进吉吉的家
(课件出示课本第73页第4题)
师:仔细读题,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思考好的同学身体坐正向老师示意。
生1:白地砖的块数是15×8=120(块) 花地砖的块数是120-70=50块
师:你考虑得很周到。咱们还有不同做法吗?
教室里一时沉默……
师:虽然我也同
意这位同学的做法,可我更希望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因为这不一
样的声音代表的是一种敢于质疑的勇气,
一种不跟从的独立思想,希望同学们都
能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评析:无论是在那种学
科的课堂上,我们都要有种不变的情感追求,那就是一
切为了孩子,从孩子的思想出发,
不磨灭任何一个奇思妙想,要鼓励激励孩子们
勇敢应对挑战,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
生2:我是这样想的,17×2+8×2=50(块)
师:这个做法值得琢磨,你给大家解释一下你的做法.
生2。。。。。。
师:同学
们,想想看,虽然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从条件出发,但
是这位同学没有用到题目中给出的
文字条件,也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由此可见,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是唯一的,是多样的,而这个动力就是
同学们执着
坚韧的思考品质。
五、总结回顾,内化策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实啊,策略的巧妙无处
不在?
你能举出生活中或者故事的主人公利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吗?
生1:司马光通过砸缸这个策略救了他的同伴。
师:你这个例子非常的贴切,同学们,假如换一种救人的方式,比如去喊大人行
不行?
生2:行,但是有可能小孩就淹死了。
生3:还可以把缸推倒(但是有可能缸很重)
师:是的,砸缸这个策略是最可行,多种策略中还有更合适的。
你还知道他们吗?
(随着音乐,课件按照顺序出示《乌鸦喝水》、《曹冲称象》、诸葛亮《草船借箭》、
《卧薪尝胆》)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咱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课下还可以继续找老师沟通,如果你有什么感悟的
话,也可以写成数学日
记的形式,积累你们的学习经验。
作业设置:补充习题
(评析:通过让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
总结来达到回顾本课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
的反思学习的能力,使其在进步中历练并成长)
总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编排,自行改编题目呈现的方式,
以小猴吉吉的活动为主线贯穿整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活泼轻松的学习环境,
贴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
特点,取得了较佳的教学效果。概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改编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简单的“这节课学习什么?”的小细节,向学生渗透学习
习惯的培养。继而利用“
果园丰收了,吉吉遇到了问题,你愿意帮助它吗?”这
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刻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
设喜闻乐见的情境,引导孩子们主动进入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状态。
二、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探索方法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这类“解决问题”,思维还不
是很成熟,教师在这个
时候在引导学生读题的时候,有意问到“你认为那个条件是关键?”暗示学生在<
br>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找“关键地方”实现组合条件,整合信息的目的,让学生在耳
濡目染中体验到分
析题目的方法。在解决例1问题的时候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
行选择列表或列式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按
部就班的逐一解决,教师把主动权交
给学生是对学生的信任,体现着一种“等待”意识,
从而让学生在自我觉悟中成
长。教师充分意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三、立足教材,引导学生体验策略
本节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策略,无
论从思考问题的方式,
还是策略一词本身可以说都是陌生而不确定的,在承载主要任务的这节课中并没<
br>有让老师慌了手脚,而是立足教材,在处理每一个不同功用的习题时她都很慎重,
尽管在有的问题
的处理上仍然半收半放的状态,但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在
探究、思辨、感悟、创新中实现了自我生
长的使命。
四、多管齐下, 促进学生生成策略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首先也必须是一
个用心的教师。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活动
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旨在让学生在有形
和无形中去感
悟“策略”的价值,列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把数学课堂融入了历史中,比如诸葛
亮
“草船借箭”这个策略在军事中的应用,再如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
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王勾
践在政治中的策略。而这个设计又何尝不是教师潜心
教学的一个策略呢?